- 年份
- 2024(10900)
- 2023(15792)
- 2022(13603)
- 2021(12820)
- 2020(10784)
- 2019(24620)
- 2018(24495)
- 2017(47327)
- 2016(25345)
- 2015(28561)
- 2014(28405)
- 2013(27271)
- 2012(24781)
- 2011(21897)
- 2010(21411)
- 2009(19340)
- 2008(18460)
- 2007(15854)
- 2006(13527)
- 2005(11277)
- 学科
- 济(95557)
- 经济(95439)
- 管理(76517)
- 业(71406)
- 企(60981)
- 企业(60981)
- 方法(47014)
- 数学(40848)
- 数学方法(40286)
- 财(27750)
- 农(25233)
- 中国(24078)
- 业经(22148)
- 学(21517)
- 制(19069)
- 务(18501)
- 财务(18416)
- 财务管理(18376)
- 地方(18305)
- 理论(17741)
- 企业财务(17480)
- 农业(16688)
- 贸(16550)
- 贸易(16543)
- 易(16063)
- 技术(16019)
- 和(15611)
- 体(14860)
- 环境(14797)
- 银(13922)
- 机构
- 大学(348656)
- 学院(346772)
- 管理(142207)
- 济(133051)
- 经济(130166)
- 理学(124318)
- 理学院(123020)
- 管理学(120781)
- 管理学院(120148)
- 研究(109202)
- 中国(79957)
- 京(72669)
- 科学(68713)
- 财(61763)
- 农(54335)
- 业大(52936)
- 所(52555)
- 中心(51273)
- 财经(50527)
- 江(48605)
- 研究所(48305)
- 经(46271)
- 范(45379)
- 师范(44892)
- 北京(44880)
- 农业(42692)
- 院(40699)
- 州(39670)
- 经济学(39554)
- 财经大学(38127)
- 基金
- 项目(249402)
- 科学(196858)
- 研究(182135)
- 基金(181995)
- 家(158609)
- 国家(157324)
- 科学基金(136492)
- 社会(114224)
- 社会科(108192)
- 社会科学(108164)
- 省(97205)
- 基金项目(97097)
- 自然(90128)
- 自然科(88110)
- 自然科学(88088)
- 自然科学基金(86508)
- 教育(84456)
- 划(81927)
- 编号(74940)
- 资助(74335)
- 成果(59555)
- 重点(55129)
- 部(54902)
- 创(52110)
- 发(51630)
- 课题(50292)
- 创新(48588)
- 科研(48213)
- 教育部(47462)
- 项目编号(47048)
- 期刊
- 济(135819)
- 经济(135819)
- 研究(95265)
- 中国(60972)
- 学报(56734)
- 管理(50097)
- 科学(49996)
- 财(48438)
- 农(47937)
- 大学(43061)
- 学学(40339)
- 教育(39347)
- 农业(33339)
- 技术(30807)
- 融(25208)
- 金融(25208)
- 财经(23859)
- 业经(23679)
- 经济研究(22084)
- 图书(21536)
- 经(20366)
- 问题(17472)
- 理论(17327)
- 科技(16800)
- 业(16771)
- 版(16375)
- 实践(16078)
- 践(16078)
- 情报(15648)
- 技术经济(15581)
共检索到484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宏斌 马育如 张玥杨
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被并购企业在并购活动前是否会利用自媒体进行策略性信息披露以调节并购溢价。研究发现:被并购企业在被并购前会利用自媒体信息平台选择性地披露“利好”消息,抬高自身的市场价值,提高并购溢价,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并购的类型不同,被并购企业期望的并购溢价也不同,其会通过自媒体平台的信息发布来让并购溢价向自身期望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分析发现:被并购企业侧重发布不同类型的自媒体信息以提高并购溢价,且被并购企业在并购活动前发布的自媒体信息显著提升了并购成功的概率。此外,被并购方利用自媒体信息披露调节并购溢价的行为仅具有短期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温日光
本文探讨集体主义文化对海外并购溢价的影响。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交易为样本,本文从实证上考查了被并购方所在国的集体主义倾向在并购定价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制度集体主义倾向和群内集体主义倾向均与并购溢价负相关,这种相关性在统计上和经济上都很显著。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制度集体主义和群内集体主义的评分增加1分,并购溢价分别降低30%和20%。实证结果表明国家集体主义对并购溢价有重大影响。研究结论对于新兴市场国家企业进行海外并购决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扈文秀 边璐 张江朋
本文采用实物期权、最优停时的方法研究了考虑不完全信息并购溢价的并购阈值的确定问题。通过数值举例得出溢价比例的变化与并购阈值上下界呈反向变动关系的基本结论。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了基于竞争对手溢价水平不完全信息下主并方的并购策略问题,得出了强弱竞争力情形下,主并方溢价水平的选择分别为调高或调低、大于或等于竞争对手的溢价水平,且应同时满足调整后的并购阈值上界至少等于竞争对手的期望溢价水平下的并购阈值上界。该结论可直接用于指导实践。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艳 许烨琪
本文以2001―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并购溢价与并购短期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吸收合并、商誉和业绩承诺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并购溢价会显著提升并购短期市场绩效,同时资本市场也存在着并购消息提前泄露的问题。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有追高情绪,吸收合并类并购重组的并购溢价更能促进并购短期市场绩效提升;在经历了2015年A股市场异常波动后,市场回归理性,高商誉、高业绩承诺的高溢价并购无法再显著提升并购短期市场绩效。本文结论丰富了并购溢价与企业价值创造关系的研究,为规范并购交易定价和促进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学理支持和政策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魏亚平 杜玉金
基于资产结构理论的分析框架,以我国2013—2016年沪深两市A股文化上市公司所进行的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研究了目标企业资产结构中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对并购溢价的影响,并验证了表外资产在无形资产对并购溢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流动资产比率与并购溢价呈倒U型关系,固定资产比率与并购溢价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无形资产比率与并购溢价显著正相关。同时,表外资产在无形资产比率对并购溢价的影响中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资产结构 文化企业 并购溢价 表外资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卢晓哲 朱南军
本文跟踪了并购事件层次商誉从形成到首次减值的过程,并将商誉减值时间和减值风险分为合理减值和延迟减值两部分,通过使用生存分析模型的半参数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合理减值时间和风险无法衡量的问题,实证检验了并购特征中的管理层过度自信程度与商誉减值及时性的关系。研究发现,相比于非过度自信的管理层,并购时过度自信的管理层会高估并购溢价,对后续期间的商誉减值风险认知不足,进而延长商誉减值延迟时间、降低商誉减值及时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商誉减值及时性领域做出了有益补充,为有关部门完善商誉减值相关准则和制定商誉减值风险管控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崔文娟 苗地 郭子玮
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5—2019年间241对企业的并购溢价数据,应用实证方法研究企业间高管联结对并购溢价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在并购溢价决策上存在组织间的模仿行为。进一步考察信息源、信息流通渠道和信息终端对并购溢价决策模仿行为的调节效应,得出如下结论,目标企业与联结企业关系为内部高管联结时,目标企业并购溢价与联结企业并购溢价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强;目标企业网络联结数量较少时,目标企业并购溢价与联结企业并购溢价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强;目标企业与联结企业发生并购时间差越小,目标企业并购溢价与联结企业并购溢价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强。以上发现在理论和企业具体实践中都对企业了解高管团队和并购活动之间的关系有着正向帮助。
关键词:
高管联结 并购溢价 组织间模仿行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宏 刘东丽
近几年,我国能源和矿产企业在海外并购中的总额不断上升,并已占据各行业之首,但是,我国以国有企业为主的跨国并购成功率较低,但溢价率较高。"中国溢价"问题频发且超出预期。我国海外并购中出现"中国溢价"是由并购方追求协同效应与急于获得能矿资源心态的内在因素,以及政治和文化等外在因素的综合作用形成的。为降低我国海外并购的溢价率,提高我国并购的成功率,本文提出了要谨慎评估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严格控制溢价的合理区间、避免政府过度干预和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等措施。
关键词:
海外并购 中国溢价 溢价率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郑煜琦 汤新华
本文以2010-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当期溢价并购产生的新增商誉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审计师对溢价并购行为相应提高审计费用定价,保持了较高的谨慎性,且审计师倾向对上期盈利的企业和高两权分离度企业的溢价并购行为给予更高关注。建议审计应从源头把控溢价并购风险,充分发挥审计的外部监督职能,增强审计报告对投资者的效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春林 刘淑莲
本文基于2012—2016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并购交易样本,研究并购方高管权力、信息披露质量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并购方高管权力对短期并购绩效没有显著影响,对长期并购绩效有显著负向影响;并购方信息披露质量越高,高管权力对并购绩效的负向影响越小;与非国有企业相比,信息披露质量对高管权力与并购绩效之间关系的正向调节效应在国有企业中更强;并且,对于处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以及资产负债率水平较低的企业而言,信息披露质量对高管权力与并购绩效之间关系的正向调节效应更强。上述发现意味着,高管权力会对长期并购绩效产生负面影响,而较高的信息披露质量能够发挥抑制效应,并且这种抑制效应在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较低的企业以及处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更为明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蒋洪平 于博
通过考察企业是否通过微博披露环境责任信息以及披露强度能否影响其信贷可得性。研究发现,仅仅有自媒体环境责任信息披露经历并不能显著提升信贷可得性,但信贷可得性对披露频次却呈现出正敏感性——高频次的自媒体环境信息披露能提高企业长期贷款规模,且“原创类”披露频次的提高比“转发类”披露频次提高对长期贷款可得性的拉动作用更强。最后,分析师跟踪报道会抑制高频披露对长期信贷的提振效应,这与分析师跟踪报道能过滤部分自媒体噪音信息及粉饰信息,从而提高了银行风险识别能力且增加了银行信贷审慎性有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盛香林
文章选取2010—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媒体关注、并购类型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相关并购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显著正相关,而多元化并购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显著负相关;媒体关注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显著正相关;媒体关注会增强相关并购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并削弱多元化并购与企业盈余信息质量之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
媒体关注 并购类型 企业盈余信息质量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黄宏斌 胡伟燕 陈美健
基于社会责任沟通视角,本文探讨上市公司自媒体社会责任日常信息发布对其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市场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自媒体上发布社会责任履行信息能够显著提高正式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市场反应,且发布数量越多、占比越高,市场反应越强。进一步分析发现,其通过“吸引分析师关注”来达到促进效果;属于重污染行业、自媒体关注度更高的企业促进效果更为显著;企业社会责任评分较低时,自媒体披露更具“挽回效应”;相比较微博,微信公众号的促进效应较弱;并且,自媒体发布社会责任信息能够最终提升上市公司的长期绩效。本研究丰富了自媒体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为上市公司有效利用自媒体平台以及监管层对自媒体平台的监管提供了微观证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黄宏斌 张锐佳 王文利
为检验上市公司自媒体信息披露对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本文以微博代表自媒体,运用PSM-DID模型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开通微博和发布信息,特别是原创信息,可提升个股流动性、降低股价延迟,即提升资本市场信息效率;当公司的信息环境较差时,提升作用更为显著,由此揭示提升作用的机理在于改善公司原有的信息环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姚瑞 冯鑫宇
以龙薇传媒并购万家文化为例,讨论该并购案的并购起因、失败原因和受惩依据。高杠杆融资、自身情况较差、资金提供方对待风险的态度比较谨慎、违背IPO审核标准是龙薇传媒并购失败的原因,其信息披露不规范,存在误导性陈述、虚假记载、重大遗漏,受到了证监会的严惩。由此得到的启示是:企业并购时应规避高杠杆融资和信息披露不规范的危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