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77)
- 2023(14717)
- 2022(12769)
- 2021(11915)
- 2020(10073)
- 2019(22797)
- 2018(22587)
- 2017(43249)
- 2016(23917)
- 2015(26737)
- 2014(26740)
- 2013(26090)
- 2012(23777)
- 2011(21365)
- 2010(20951)
- 2009(19213)
- 2008(18873)
- 2007(16592)
- 2006(14299)
- 2005(12336)
- 学科
- 济(88544)
- 经济(88435)
- 管理(70739)
- 业(66037)
- 企(55594)
- 企业(55594)
- 方法(41925)
- 数学(36255)
- 数学方法(35874)
- 财(25930)
- 农(24067)
- 中国(23140)
- 学(21831)
- 业经(19728)
- 制(18644)
- 务(17550)
- 财务(17477)
- 财务管理(17448)
- 贸(17294)
- 贸易(17283)
- 地方(16981)
- 易(16760)
- 企业财务(16587)
- 理论(15739)
- 农业(15561)
- 银(15107)
- 银行(15035)
- 融(14524)
- 金融(14516)
- 技术(14264)
- 机构
- 大学(336746)
- 学院(334816)
- 管理(131843)
- 济(127786)
- 经济(124921)
- 理学(114619)
- 研究(113457)
- 理学院(113320)
- 管理学(111217)
- 管理学院(110638)
- 中国(84406)
- 科学(73420)
- 京(72108)
- 农(63793)
- 财(59498)
- 所(58276)
- 业大(56665)
- 研究所(53452)
- 中心(51350)
- 农业(50738)
- 江(48260)
- 财经(48052)
- 北京(45159)
- 经(43714)
- 范(42333)
- 师范(41730)
- 院(41090)
- 州(39152)
- 经济学(37337)
- 技术(36236)
- 基金
- 项目(235513)
- 科学(182871)
- 基金(170169)
- 研究(165500)
- 家(151536)
- 国家(150298)
- 科学基金(127446)
- 社会(102232)
- 社会科(96745)
- 社会科学(96718)
- 省(92697)
- 基金项目(91271)
- 自然(86565)
- 自然科(84550)
- 自然科学(84524)
- 自然科学基金(82988)
- 划(78723)
- 教育(75639)
- 资助(69900)
- 编号(66680)
- 成果(53195)
- 重点(52867)
- 部(50892)
- 创(49068)
- 发(49001)
- 课题(45935)
- 科研(45882)
- 创新(45796)
- 计划(45222)
- 大学(43216)
共检索到481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徐静 葛锐 韩慧
信息技术发展促进了公司与投资者沟通渠道多元化,自媒体传播渠道对资本市场特定事件的市场反应产生影响。在沪深两市2015~2016年非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中,选择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公司,按照有无披露内控缺陷以及是否通过微博进行投资者沟通分类筛选,得到两组研究样本、两组对照样本和三组配对样本,然后采用事件研究法,观察内控缺陷披露前后一段时间内的累积异常收益,并控制是否具备微博传播渠道变量,分析其与内控缺陷披露的相关性,以确定自媒体传播渠道的影响。研究发现,自媒体传播渠道有助于抵减市场事件的负面反应。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黄宏斌 胡伟燕 陈美健
基于社会责任沟通视角,本文探讨上市公司自媒体社会责任日常信息发布对其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市场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自媒体上发布社会责任履行信息能够显著提高正式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市场反应,且发布数量越多、占比越高,市场反应越强。进一步分析发现,其通过“吸引分析师关注”来达到促进效果;属于重污染行业、自媒体关注度更高的企业促进效果更为显著;企业社会责任评分较低时,自媒体披露更具“挽回效应”;相比较微博,微信公众号的促进效应较弱;并且,自媒体发布社会责任信息能够最终提升上市公司的长期绩效。本研究丰富了自媒体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为上市公司有效利用自媒体平台以及监管层对自媒体平台的监管提供了微观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百兴 李瑞敬
本文以2012、2013年按照相关规定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926家深市主板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公司治理特征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索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财务报告质量及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与披露后的经济后果结合起来分析发现,在被相关监管机构强制披露内控评价报告的情况下,研究期间样本内部控制缺陷与财务报告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且财务报告质量会显著影响股票市场反应,而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却不会引起市场的显著反应。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财务报告质量 市场反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兰
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市场反应与融资成本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本文则是从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的视角出发,探究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及时性、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方式的多元化,对于稳定市场反应的效果进行分析,进而达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及时性、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方式的多元化与市场反应呈正相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及时性、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方式的多元化的提高,市场反应与融资成本的负相关性会得到弱化,即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及时性、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方式的多元化的提高,达到了稳定市场反应,降低融资成本的目的。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 市场反应 融资成本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宏斌 胡伟燕 刘玥君
本文以2009—2018年在证监会指定披露渠道发布澄清公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其在自媒体转发澄清公告或在澄清公告期间发布其他利好消息所带来的市场反应,以及在不同市场行情下该市场反应的差异性。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证监会指定媒体发布澄清公告后,又在微博转发该澄清公告,会显著增强其澄清效果,增大正向的市场反应;特别是在牛市及投资者情绪高涨时期,微博转发澄清公告会显著提高澄清公告的正向市场反应。进一步分析发现:上市公司于澄清公告披露窗口期内在微博发布其他利好消息反而会削弱澄清公告的澄清效果,且该影响在熊市和投资者情绪低落时期更为显著。本文丰富了澄清公告和自媒体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研究,也为上市公司选择适宜的自媒体行为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郭梦迪
本文采取案例研究与事件研究的方法,对DF航空公司2001年至2011年在中国内地和美国内控缺陷披露情况进行梳理,找出其差异的影响因素,对内控缺陷披露差异造成的市场反应加以分析,提出中国内地上市公司完善内控缺陷披露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内控缺陷披露 市场反应 对比分析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方红星 孙翯
基于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及以前年度在内地、香港和美国三地证券市场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情况,探讨了影响交叉上市公司在内地市场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因素,并比较了不同市场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反应程度。研究发现:交叉上市公司能够受到更严格的市场监管和外部审计监督,因而能够更及时地披露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并加以补救;市场对上市公司的披露行为和改进行动有所反应。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 交叉上市 市场反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韩忠雪 毛安敏
本文以2012~2013年深市主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及其严重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制衡度、股权集中度、董事会成员持股比例、监事会成员持股比例、两职合一以及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显著负相关;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显著正相关。通过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严重程度的分析,确证了公司治理结构对其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瑛玫 楚有为 杨忠海
本文以2007~2012年间深市主板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上市公司是否如实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并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过程分为识别和披露两阶段,研究表明,公司内外部特征对内部控制缺陷识别和披露的影响存在差异。以上结果对相关部门及监管机构制定政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杰 薛有志
公司治理能否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是上市公司能否自发性地完善治理制度的标志。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方法,检验了中国股票市场对"公司治理自查与整改"公告的反应。结果表明,当公司治理缺陷被披露时,股票的超额回报率显著为负,从而证实了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对投资决策产生了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依赖于公司多元化程度。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黄宏斌 张锐佳 王文利
为检验上市公司自媒体信息披露对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本文以微博代表自媒体,运用PSM-DID模型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开通微博和发布信息,特别是原创信息,可提升个股流动性、降低股价延迟,即提升资本市场信息效率;当公司的信息环境较差时,提升作用更为显著,由此揭示提升作用的机理在于改善公司原有的信息环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柴丽君 杨璐 唐勇军
以2012-2014年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突破了基于"有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已被完全披露,而没有披露的企业则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假设,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进行具体认定的基础上,从终极控股股东的视角,实证分析其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的影响,发现:终极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程度越大,控制层级越多,企业越不倾向于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信息;产权性质不同的终极控股股东,其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的影响会存在差异。
关键词:
终极控股股东 内部控制 重大缺陷披露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柴丽君 杨璐 唐勇军
以2012-2014年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突破了基于"有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已被完全披露,而没有披露的企业则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假设,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进行具体认定的基础上,从终极控股股东的视角,实证分析其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的影响,发现:终极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程度越大,控制层级越多,企业越不倾向于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信息;产权性质不同的终极控股股东,其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的影响会存在差异。
关键词:
终极控股股东 内部控制 重大缺陷披露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克钦
本文通过事件分析与回归分析,对沪市76家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市场反应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具有显著的负面市场反应,披露质量对于市场反应具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媒体关注和公司治理对于市场反应具有正向影响且较为显著。市场反应受长期因素、外部因素影响更加明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孔晓春
企业是否存在重大内部控制缺陷会对投资人等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但是我国目前的企业管理层几乎不对外披露重大内部控制缺陷。文章从社会心理学中的信任修复理论视角分析了管理层评估及披露企业重大内控缺陷的动机及策略选择,提出应强制企业出具审计师内控有效性鉴证报告,完善内控缺陷的分类以及加强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监督作用。
关键词:
管理层 重大内控缺陷 信任修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