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50)
- 2023(10735)
- 2022(9035)
- 2021(8543)
- 2020(6748)
- 2019(15093)
- 2018(15229)
- 2017(27981)
- 2016(15146)
- 2015(16960)
- 2014(16506)
- 2013(15711)
- 2012(14400)
- 2011(13265)
- 2010(13487)
- 2009(12581)
- 2008(11990)
- 2007(10750)
- 2006(9699)
- 2005(8210)
- 学科
- 济(53520)
- 经济(53448)
- 管理(34851)
- 业(34846)
- 农(28733)
- 企(23523)
- 企业(23523)
- 农业(19225)
- 地方(16580)
- 方法(16467)
- 业经(15829)
- 制(15656)
- 中国(15417)
- 学(14157)
- 数学(13461)
- 数学方法(13225)
- 银(12870)
- 银行(12843)
- 行(12035)
- 财(11583)
- 理论(10264)
- 贸(10007)
- 贸易(9996)
- 体(9806)
- 融(9662)
- 金融(9653)
- 易(9480)
- 发(9034)
- 度(9011)
- 制度(9007)
- 机构
- 学院(207292)
- 大学(201923)
- 济(73699)
- 研究(73543)
- 管理(72268)
- 经济(71696)
- 理学(61356)
- 理学院(60466)
- 管理学(59076)
- 管理学院(58700)
- 中国(57465)
- 科学(48673)
- 农(44843)
- 京(43835)
- 所(37730)
- 研究所(34687)
- 财(34658)
- 农业(34414)
- 中心(34313)
- 业大(34259)
- 江(33666)
- 范(31605)
- 师范(31262)
- 州(27302)
- 北京(26955)
- 财经(26813)
- 院(26773)
- 师范大学(24796)
- 省(24548)
- 技术(24506)
- 基金
- 项目(142036)
- 科学(110124)
- 研究(105482)
- 基金(99116)
- 家(87468)
- 国家(86667)
- 科学基金(72805)
- 社会(64337)
- 社会科(60385)
- 社会科学(60370)
- 省(58513)
- 基金项目(53216)
- 划(49006)
- 教育(47568)
- 自然(46741)
- 自然科(45517)
- 自然科学(45498)
- 编号(45317)
- 自然科学基金(44602)
- 资助(38437)
- 成果(37209)
- 发(32418)
- 重点(32414)
- 课题(32314)
- 创(29502)
- 部(29141)
- 创新(27561)
- 年(26915)
- 科研(26657)
- 计划(26345)
共检索到316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美风 王悦 汪茉茉 薛洁欣
数字经济时代,虚拟网络空间和现实地理空间并行交融,导致实体商业空间的盛衰与重构。论文以天津西青姚村商业街为例,对比分析自媒体传播影响下传统商业街区的业态格局与活力演变特征,定量测度自媒体传播因素对商业街区活力演变的影响程度与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自媒体传播下姚村商业街空间扩张明显,同业态集聚度明显上升,交通节点处形成流动摊贩集聚区。(2)自媒体传播下姚村商业街活力大幅提升、活力更趋稳定、活力热点区显著扩张;活力热点区在空间上沿交通主干道呈轴向扩张,在时间上大规模人流持续时间延长3 h。(3)自媒体传播因素对商业街区发展活力的影响显著,其中消费者—自媒体兴趣互动需求是核心要素,消费者—商业街自媒体感知能力是基础要素,消费者线下连锁决策行为是潜在力量,消费者自媒体体验分享率的作用微弱。研究丰富和完善了虚拟网络空间与实体地理空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为激活传统商业街区活力、促进转型升级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马戈
城市被看作是人类聚落组成的生态系统,其中不同功能的场所是各种尺度相异的群落,如居住区、商业区、政府办公用地等。在这些群落交错处形成复合区域并产生边缘效应。日本原宿是世界最著名的时尚中心之一,并且区位条件复杂特殊,本文试从其区位因素分析导致其产生文化与商业俱荣的原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不同尺度上的周边环境、空间形态、文化氛围等方面解析边缘效应的成因,论述边缘效应对商业街等城市空间的塑造。
关键词:
城市设计 商业街区 空间活力 原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静 李胜
本文对北京前门商业街区的三条历史商业街进行案例研究,使用断代法将历史商业街的演化过程划分为不同阶段,梳理历史商业街区的演化路径、主要特征,运用多级编码方式,从演化过程中梳理归纳出影响历史街区发展的关键因素。北京前门商业街区三条历史商业街演化的关键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区位优势、政府行为、多元文化和创新能力。研究最后归纳出影响因素的作用力,以及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探索世界一线城市历史商业街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秦立公 李艳红 叶涌
对广西传统商业街区业态业种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与国内先进商业街区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对广西传统商业街区进行业态、业种调整的必要性,提出实施基于政府规划和商会指导的传统商业街区业态业种调整模式等战略。
关键词:
传统商业街区 业态业种 调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胜 郭国庆 吴妍
本文在梳理流通软实力和商业街评价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世界一线城市著名商业街的核心特征和流通软实力,构建了世界一线城市历史商业街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yaahp软件建立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世界一线城市历史商业街区评价指标体系权重。以北京前门历史商业街区为例,应用AHP-模糊评价法,对前门历史商业街区具有代表性的前门大街、大栅栏商业街和北京坊进行了评价,对北京前门历史商业街区未来发展路径具有指导价值。研究表明世界一线城市历史商业街区评价指标AHP权重是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证实了世界一线城市历史商业街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蔡辉 段希莹
我国传统商业街区的形成源于居住区,更依赖于街区内居民的消费支撑而发展壮大。商住混合的空间形态为各种规模的业态生存提供土壤。前店后舍(宅)的建筑格局,充分体现出小农经济背景下的城市社会空间特征。历经上千年的积淀,传统商业街区结晶出独特的空间系统,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空间艺术范式。本文力求揭示那些传统且以商业功能为主并历经流变的城市商业街区在景观、文化价值以及城市肌理、空间范式方面的形态演进。
关键词:
传统商业街区 商业街 街区 空间系统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丁绍莲
选择中山市的孙文西路历史商业街区为案例展开研究,以物质形态结构和商业形态结构为切入点,综合使用了历史地理研究、观察、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对商业街区的演变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商业街区的兴衰演变过程,其实就是其商业形态和物质形态的相互促进和制约的辩证的动态发展过程。只有在物质形态和商业形态之间达成新的平衡时,商业街区才能获得繁荣和发展,否则,商业形态和物质形态的共同衰败将无法避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志诚
弥合城市纹理断裂商业街区纹理缺失,增强商业街区活力,是现代城市管理者及规划师面临的现实而具有挑战的问题。本文以厦门市台湾商业街区改造规划为例,通过新要素的介入,旧要素的更新利用,在历史传承和现状更新基础上,考虑街区功能、文化、环境、交通等四个方面新旧要素的交替作用,实现商业街区公共空间的回归,创造新城市空间和公共生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思利 李鹏鹏
近年来,在法律法规不健全的背景下,相当一部分历史街区采用居民完全迁出后再开发的简单粗暴的商业化开发模式,历史街区的主导功能由居住转化为商业娱乐,由此导致历史街区文化特色消失甚至空间同质化严重。文章以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为例,以城市人口热力数据、高德兴趣点数据(POI)结合实地调研数据,建立街区街巷活力与业态测度体系。综合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街区街巷活力与商业业态的相关性现状,进而提出了业态数量、密度、运营方面的几点策略。以期加强历史街区的商业发展与历史文化真实性展现的结合,增强历史文化体验感,实现街区的多元永续活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馥佳 赖阳 韩凝春
历史文化商业街区是商业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借力的特殊商业功能区,符合现代休闲与品质生活方式,占据未来商业发展的重要一席。本文通过对北京一些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的扫街与消费者问卷调研,对中外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的比较分析与案例研究,剖析此类街区发展优势与存在的共性问题,对街区的商业布局、品牌引进、文化体验氛围营造、运营与管理能力提升四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历史文化商业街区 网络化布局 管理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忠 ,唐幼纯 ,王裕明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袁志华
通过文献研究并结合相关规范,构建商业街区改造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指标,并对指标加以说明。以深圳市坪山区商业街区改造项目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结合问卷数据,构建综合效益评价模型,通过路径系数判定指标间的影响程度,并计算出指标的最终权重。最后通过对项目实施后的区域进行实地调研与数据获取,并对其产生的综合效益作出实证评价研究,结合指标权重,计算出项目实施后产生的综合效益评价分值。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季建乐
景观设施是现代城市步行街区的重要功能载体。对南京夫子庙步行街的景观设施设计和使用状况进行实地调查,比较不同区域使用情况,分析使用人群的评价,并提出合理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
步行商业街区 景观设施 规划 夫子庙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鹤 刘家明 李玏 陶慧
随着人们闲暇时间和收入的增长,休闲旅游不断发展,而城市休闲商业街区(RBD)作为城市旅游的重要游憩空间,受到普遍关注。城市RBD是传统商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对于城市旅游业的发展、经济转型、城市形象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知网检索到的与RBD相关的246篇文献为基础,以论文年发表数量和增长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首先分析国内RBD研究进程,将其分为起步发展、快速发展、巩固发展3个阶段,从研究主题、使用方法、研究层次等角度对每个阶段特征进行分析。其次,分析文献内容,对RBD的相关研究方向进行划分,共分为12大类,并从RBD的相关概念与定义、RBD的特征功能与分类、形成机制与过程、空间结构与布局、RBD发展对城市的影响、RBD的旅游形象与游客体验感知、RBD的开发与规划7个方面对国内RBD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对RBD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其中,概念定义的统一、深化案例研究、细化研究方向、提炼理论层次、应用定量化研究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等都是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强的环节,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进行展望。
关键词:
RBD 研究进展 综述 中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石娜
金融商业体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其发展的关键路径是何种形式,本文就上述问题展开研究。研究提出并论证了一种融合了层次分析法、计量经济分析法、集聚研究等为核心的六步定量分析演进路线。基于该六步分析法,就我国首个金融商业体进行实证研究。由此确定了天津于家堡商业街发展应关注的九个关键因子,以及针对这九大因子勾勒出的发展关键路径。最后,以关键因子、关键路径为依托,为其质量提升给出了具体对策。
关键词:
金融商业体 关键路径 天津于家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金融商业体发展关键路径研究——以天津于家堡商业街为例
谈塑造城市历史街区文化的“活性”——以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为例
第三空间视域下历史街区的日常生活实践与地方依恋——以天津市鼓楼街区为例
基于媒体报道的历史街区旅游发展演化特征分析——以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为例
世界一线城市历史商业街区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坊为例
自媒体时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及其反制
基于重要性-绩效分析的历史文化街区步行环境优化研究——以天津五大道地区为例
大数据环境下多媒体网络舆情传播要素及运行机理研究
非遗民俗生活性保护的媒体传播及其策略——以二十四节气为例
居住性历史街区的商业结构及其形成机制——以北锣鼓巷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