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52)
2023(16311)
2022(13648)
2021(12923)
2020(10725)
2019(24521)
2018(24286)
2017(46052)
2016(24543)
2015(27573)
2014(27078)
2013(26683)
2012(24856)
2011(22479)
2010(22679)
2009(21110)
2008(19829)
2007(17124)
2006(15532)
2005(14514)
作者
(66109)
(55101)
(54699)
(52310)
(35303)
(26305)
(25067)
(21393)
(21232)
(19654)
(18949)
(18797)
(17560)
(17477)
(17324)
(17216)
(16208)
(15913)
(15778)
(15509)
(14081)
(13287)
(13204)
(12813)
(12524)
(12405)
(12158)
(12015)
(11077)
(10897)
学科
(105342)
经济(105223)
管理(65252)
(64411)
(51253)
企业(51253)
方法(41175)
中国(38222)
数学(36776)
数学方法(36314)
(29660)
(29564)
金融(29563)
(28590)
银行(28577)
(27664)
(27047)
地方(26935)
(24685)
业经(23752)
(20981)
贸易(20957)
(20413)
农业(19949)
(17209)
(16408)
(15667)
财务(15607)
财务管理(15569)
环境(15428)
机构
大学(332641)
学院(332259)
(148868)
经济(146055)
管理(126612)
研究(118942)
理学(107136)
理学院(106007)
管理学(104375)
管理学院(103737)
中国(100384)
(71191)
(70831)
科学(66162)
(58049)
中心(57083)
财经(54923)
研究所(52045)
(51421)
(51259)
(50051)
经济学(47110)
北京(45677)
(44507)
师范(44112)
(43328)
业大(43171)
(42916)
经济学院(42292)
财经大学(40930)
基金
项目(216365)
科学(172411)
研究(163405)
基金(158707)
(136681)
国家(135526)
科学基金(117230)
社会(106801)
社会科(101513)
社会科学(101492)
(82685)
基金项目(82347)
教育(75361)
自然(72304)
自然科(70683)
自然科学(70667)
(69729)
自然科学基金(69403)
资助(65650)
编号(65299)
成果(53809)
(51143)
(49305)
重点(49001)
课题(46018)
(45625)
国家社会(45305)
教育部(43240)
创新(42752)
发展(41781)
期刊
(166679)
经济(166679)
研究(110865)
中国(74488)
(54416)
(52884)
金融(52884)
管理(49271)
(47981)
学报(44678)
科学(44098)
教育(40038)
大学(36027)
学学(33340)
农业(31448)
技术(30162)
财经(27849)
经济研究(27503)
业经(26363)
(24031)
问题(21955)
(19039)
国际(17905)
世界(17414)
(17002)
理论(16477)
技术经济(15873)
统计(15420)
图书(15411)
实践(14517)
共检索到533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高平  
民间借贷危机爆发,再次引发了对中国金融改革的思考。中国金融在人造秩序控制下形成的所有制歧视性抑制成为中国民营经济自发创新、转型升级的主要困境。无论是哈耶克的自发社会秩序理论,还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成功经验都表明这样一种趋势:自发秩序是中国金融改革必然的取向选择。而在中国金融领域自发秩序基础条件的形成与改善,需要中央政府相应的政策作为基本保障:一是"开放与监管",二是"分立与公正"。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许经勇  任柏强  
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存在着深层次的制度性原因,即市场经济的制造业与计划经济的金融业之间的剧烈冲突。这种冲突的最高形式集中表现为民间借贷危机。能否促进我国由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向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成效。温州金融综合改革的启动,具有探路的性质,如果能够通过放宽民间资金准入,培育更多具有竞争力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就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郑荷芬  
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这样的矛盾:一方面正规金融不能满足民营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另一方面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急需新的融资渠道。在适宜的环境下,这就催生了非正规金融的民间借贷,并使其如火如荼的发展。而民间借贷如缺少有效的监管就会导致可能的危机,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爆发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文章分析了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形成机理,探讨了其造成的影响,并就此提出了地方金融创新的思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高平  
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再次爆发,凸显了中国长期存在的严重而普遍的金融所有制歧视性抑制的严重后果。本文以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为起点,深入分析了中国金融所有制歧视性抑制而形成"割裂"的后果,并进一步论述了中国金融领域所有权结构的低效率,提出了改变中国金融领域所有权结构低效率的金融制度变迁定位与路径选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滇庆  
温州模式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一马当前,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之所以温州个体经济能够迅速发展,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民间金融。温州人乡土观念重,好面子,讲究诚信,具有很强的互助精神。温州地区的民间金融非常活跃。可以说,没有民间金融就没有温州的市场经济。可是,自2011年7月以来,温州资金链突然断裂。多米诺骨牌效应牵连了一大片,不少企业家跳楼、跑路,许多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军  李娜  
随着温州"金改十二条"的出台,温州金融改革全面启动,这意味着一直处于地下状态的民间借贷有望"阳光化"。但我国民间借贷一直存在着立法理念偏差、立法内容不健全、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固有问题,这阻碍了民间借贷的规范和法制化发展。我们应以温州金融改革为契机,通过更新立法理念、重构民间借贷立法、培育民间借贷市场主体等措施,实现民间借贷的规范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唐岫立  
温州民间借贷风波的启示温州民间借贷风波与欧美金融危机有相似之处。欧美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包括杠杆率过高、系统内高度关联、放松贷款准入条件、评估机构和影子银行脱离监管等,温州地区金融也不同程度存在上述特点。一是存贷比高企。温州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之比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逐年攀升,2008年为79%,2011年为85%,2012年为91%,分别高出全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素娟  
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这是民间借贷危机倒逼的金融创新之举。民间借贷合法化过程中,温州的借贷文化和快钱文化、温州中小企业的发展缺乏后劲"、温州模式"发展遭遇瓶颈等问题,都会对这次金融改革造成影响。文章对这些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化解这些问题,从加快产品转型升级、增加企业投资吸引力以及政府加大力度多方面扶持中小企业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戴新民  
在温州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民间借贷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在无监管的环境中,温州民间借贷极易发生信用崩溃、资金链断裂、无力偿还等问题。近两年在温州发生了一系列严重的"跑路"事件。这些事件表面上反映出的是民间借贷危机,实质上体现的是目前国家金融管制与金融市场间因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而产生的种种矛盾,以及这些矛盾所导致的政府政策失灵。针对这一看法,本文试图通过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困境成因分析,提出解决困境的制度安排以及针对非理性民间借贷的治理和监管措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忠  
一、国际经济秩序与金融危机系统性的金融危机通常是由于宏观经济政策或经济体制存在问题,导致宏观经济基本面不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需要各国政府及时发现问题,从宏观经济政策上或体制上着手解决。但在危机发生初期,为了防止危机的蔓延,阻止损失的扩大,需要存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潘锐  
美国次贷危机起源于房地产泡沫的破裂,金融创新形成的多重利益链条使次贷危机深化,金融全球化则是次贷危机国际传导的背景条件。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动摇了美国的金融霸权,国际金融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全球金融版图面临重绘的可能。对于中国而言,次贷危机为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少华  张赛萍  
民间借贷作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是中国经济发展转型中一种重要的资金力量。但是,2011年爆发的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和温州"跑路事件"引发人们对民间借贷危机的担忧。民间借贷作为一把双刃剑,在有助于企业发展的同时,因缺乏有效的监管而蕴含着巨大的风险。为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我国在继续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前提下,应该建立"双向多头"式的地方政府监管机构,加强金融监管,成立民间借贷登记服务机构等,严格从民间资金的来源和去向两个环节把关,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金融政策,促进民间借贷行为规范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戴菊贵  易晓文  
中国乡村既是人情社会,也是情理社会;社会关系深受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民间借贷市场交易秩序必然受中国乡村社会关系的制约,包含了道义和理性两个层面的基本内容。当前民间借贷市场交易秩序转变的主要原因是借贷资金用途的改变而非社会关系性质的改变,而且这种转变存在它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传统民间借贷的主要用途是生活救急,交易秩序表现为以伦理道义为主;而现代民间借贷的主要用途是生产投资,交易秩序表现为以理性利益为主。与此同时,中国乡村社会正由封闭性和同质性转向开放性和异质性,导致乡村社会关系结构发生改变,并使得民间借贷中的信息透明度和借款人的道德义务感下降,最终可能引发民间借贷风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顾海峰  李智  
民间借贷风险的发生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必须加以有效引导与规范。本文从利率双轨制的视角分析了温州民间借贷资金的分布及存在逻辑,揭示了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形成的内在机理,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治理路径。本文认为,利率双轨制是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形成的制度性动因,而信贷配给引发最优贷款利率的存在,使得正规金融市场资金供需失衡,在利率双轨制引发的赚钱效应驱动下,加大了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形成的风险集聚效应。本文建议,应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寻求解决非正规金融发展问题的路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森  齐莲英  
随着国际冷战的结束,和平与发展又一次成为人类追求的主题,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资本跨国的转移愈加频繁,规模日渐增长,这促使各国不得不放松外汇管制,以自由化为基本特征的金融改革形成一股不可逆转的基本趋势。这个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利率自由化。西方主要国家普遍取消银行存贷款利率的限制。二是金融业务自由化,西方工业国家相继放松或取消对商业银行、储蓄银行和证券公司业务交叉的限制。三是金融市场自由化。西方工业国家开放国内市场、放弃外汇管制,设立离岸金融市场,使国内和国际金融市场高度融合,推动金融国际化。金融自由化正在向深度、广度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