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36)
2023(6464)
2022(5684)
2021(5393)
2020(4863)
2019(11429)
2018(11177)
2017(22572)
2016(12651)
2015(14411)
2014(14725)
2013(15091)
2012(14008)
2011(12420)
2010(12571)
2009(11905)
2008(12539)
2007(11409)
2006(9671)
2005(8655)
作者
(36077)
(30484)
(30114)
(29313)
(18951)
(14571)
(14076)
(11815)
(11043)
(10914)
(10276)
(9965)
(9779)
(9741)
(9682)
(9423)
(9400)
(9080)
(8676)
(8511)
(7648)
(7474)
(7416)
(6954)
(6945)
(6861)
(6847)
(6667)
(6146)
(6135)
学科
(49224)
经济(49155)
管理(40005)
(37729)
(31100)
(29956)
企业(29956)
方法(25678)
数学(23113)
数学方法(22950)
(21881)
税收(20429)
(20259)
(17771)
财政(15042)
(14669)
财务(14656)
财务管理(14607)
企业财务(13848)
中国(12839)
(12414)
(12131)
贸易(12130)
(11845)
(11186)
地方(10499)
(10042)
(9386)
农业(9224)
业经(8999)
机构
学院(179178)
大学(178227)
(75190)
经济(73659)
管理(67439)
理学(57884)
研究(57492)
理学院(57284)
管理学(56437)
管理学院(56102)
(48616)
中国(44993)
(36812)
科学(35854)
财经(33533)
(32286)
(30759)
(30076)
(28313)
研究所(27076)
业大(27021)
中心(26800)
农业(25644)
财经大学(24259)
经济学(23772)
北京(23371)
经济学院(21840)
(21653)
(20827)
(20591)
基金
项目(111148)
科学(85464)
研究(80856)
基金(79706)
(68920)
国家(68376)
科学基金(57605)
社会(50087)
社会科(47493)
社会科学(47474)
(43504)
基金项目(42279)
自然(36830)
教育(36594)
(36234)
自然科(35937)
自然科学(35924)
自然科学基金(35276)
编号(34198)
资助(33761)
成果(28676)
(25039)
重点(24778)
(23405)
(22703)
课题(22445)
(22337)
科研(22099)
创新(21350)
教育部(21227)
期刊
(81285)
经济(81285)
研究(58120)
(43755)
中国(32739)
学报(28825)
(28813)
科学(23290)
大学(21004)
管理(20753)
学学(20007)
农业(19300)
(17789)
财经(16472)
(15715)
经济研究(14304)
(14085)
金融(14085)
技术(14038)
税务(13962)
(13942)
业经(13035)
教育(12980)
财会(11716)
问题(11451)
会计(10822)
(10587)
(9964)
(9219)
技术经济(9213)
共检索到272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小凤  
企业将自产产品用作职工福利属于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会计处理应当确认增值税销项税额。但是此行为是否满足收入的确认条件,如果涉及消费税又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应当根据职工福利的性质分别判定。本文试图采用理论加案例分析的形式纠正错误观点,对上述问题逐一辨析解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尚宗  
一、职工福利费管理与会计处理的两种制度职工福利费管理和会计处理存在两种制度或方法:预提制和实发制。予提制是企业先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比如14%)提取应付职工福利费,然后在予提的额度范围内给职工发放福利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田淑华  
企业将自产产品转作固定资产自用在会计处理上类似于企业自制固定资产,按照生产成本入账即可,但是这种情况下的税务处理较复杂,税法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本文以企业自产产品转作自用固定资产的财税处理问题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自产产品转作自用固定资产的初始环节及后续环节的财税处理。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志耕  
由于职工福利费的涉税问题涉及到每一户纳税人,为了明确和规范职工福利费的涉税事项,国家税务总局于2009年1月4日发布了《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文,以下简称国税函3号文),对职工福利费的税前扣除范围及日常核算等问题作出了规定,而财政部2009年11月12日发布的《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苏越  
新准则规定职工福利费可以采用先提后支或直接列支两种方法进行核算。本文主要介绍了先提后支和直接列支两种职工福利费核算方法,并将两者做了比较,得出用先提后支的方法核算福利费不利于产品成本的确定,采用直接列支的核算方法更为合理。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红英  骆剑华  
全面"营改增"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部分业务涉及可选一般计税法或简易计税法计税,应根据纳税人增值税整体税负孰低原则,对该类业务计税方法进行选择。在会计核算上,由于两类计税方法存在本质差异,为保持增值税税务与会计处理上的一致和协调,在对该类增值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时,应根据不同计税方法适用各自的会计核算办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红英  骆剑华  
全面"营改增"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部分业务涉及可选一般计税法或简易计税法计税,应根据纳税人增值税整体税负孰低原则,对该类业务计税方法进行选择。在会计核算上,由于两类计税方法存在本质差异,为保持增值税税务与会计处理上的一致和协调,在对该类增值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时,应根据不同计税方法适用各自的会计核算办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雪梅  
2008年中国制定了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做到了内资企业、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对工资在企业所得税前的扣除取消了计税工资的限制,规定企业实际发放的合理的工资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同时工资又涉及个人所得税,但关于职工薪酬的财税规定又完全不一致,因此,财会人员对涉及职工薪酬的这三块处理需要区分清楚。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卫珊  刘志耕  
企业职工福利费不仅是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重点,也是日常涉税处理的难点,为此,笔者梳理了职工福利费税前扣除可能涉及的几个风险点,供同行参考。一、职工福利费不是企业的"自留地"而是"责任田"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规定,如果企业列支的职工福利费未遵循合理性原则、未单独设置账册并准确核算,即使企业列支的职工福利费没有超过工资薪金支出总额的14%,税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蔡旺  蔡旺清  
自产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其增值税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该如何进行?目前,实务界普遍采用的方法有增值税法和所得税法。本文通过实例详细对比分析后指出,此两种方法都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之处,然后在不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探讨出逻辑性更为严密的第三种方法,以期为实务界提供参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蔡祺智  叶光胜  沈燕华  
一、职工福利费制度改革的背景按工资总额一定比例计提企业职工福利费,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实行的与工资制度并行的一项重要分配制度。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制度逐渐发生了变化。(一)职工的养老和医疗福利被逐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逐步建立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障制度,企业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礼红  陈玉荣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CAS 9)与《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4年版)》对"职工薪酬"内涵的界定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职工薪酬的核算对象、核算内容与确认时间上。准确区分这些差异并做相应的纳税调整,能够大大减少企业纳税申报的工作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嘉艺  华金秋  
《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有八大类,其中一类是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而我国现行的针对该类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存在一定争议。本文举例分析现行的两种会计处理所造成的计税差异,并提出了应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冯隽  
一、关于职工福利准则的范围 美国的会计准则,有关非退休金计划下的职工福利,涉及企业为职工提供的健康福利计划、人寿保险计划以及法律、教育和咨询方面的服务。在我国,对于健康福利计划、人寿保险计划的内容,本项准则已在“社会保险”部分涉及,对于企业为职工提供的法律、教育和咨询方面的服务尚未列入,从现行制度看,这部分服务的费用一般计入管理费用,没有具体划分是为职工提供的,还是为行政管理人员提供的,其发生的费用由国家和企业包揽,企业之间苦乐不均。考虑到近期我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