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73)
- 2023(18520)
- 2022(15420)
- 2021(14328)
- 2020(11818)
- 2019(26595)
- 2018(26312)
- 2017(49854)
- 2016(26643)
- 2015(30161)
- 2014(29543)
- 2013(29252)
- 2012(26877)
- 2011(24540)
- 2010(24900)
- 2009(23494)
- 2008(23104)
- 2007(20909)
- 2006(18715)
- 2005(17066)
- 学科
- 济(121194)
- 经济(121061)
- 业(100680)
- 管理(85588)
- 企(81446)
- 企业(81446)
- 农(49363)
- 方法(48807)
- 数学(39740)
- 数学方法(39154)
- 中国(36217)
- 业经(35270)
- 农业(33020)
- 财(30892)
- 地方(25287)
- 技术(24105)
- 制(23967)
- 贸(23171)
- 贸易(23150)
- 易(22560)
- 务(20740)
- 财务(20678)
- 财务管理(20646)
- 和(20237)
- 理论(19976)
- 学(19929)
- 企业财务(19505)
- 策(19325)
- 银(18689)
- 银行(18668)
- 机构
- 学院(387911)
- 大学(379075)
- 济(168041)
- 经济(164874)
- 管理(152182)
- 研究(131850)
- 理学(130035)
- 理学院(128728)
- 管理学(126662)
- 管理学院(125940)
- 中国(105282)
- 京(80801)
- 科学(77797)
- 财(74696)
- 农(72421)
- 所(66355)
- 中心(60810)
- 江(59896)
- 研究所(59676)
- 财经(58851)
- 业大(57419)
- 农业(55457)
- 经(53473)
- 北京(51303)
- 经济学(50699)
- 范(48896)
- 师范(48431)
- 州(47488)
- 院(46834)
- 经济学院(45675)
- 基金
- 项目(252173)
- 科学(200501)
- 研究(188615)
- 基金(183277)
- 家(158826)
- 国家(157400)
- 科学基金(136132)
- 社会(122794)
- 社会科(116359)
- 社会科学(116327)
- 省(99686)
- 基金项目(95383)
- 教育(85569)
- 自然(85148)
- 自然科(83103)
- 自然科学(83080)
- 划(82058)
- 自然科学基金(81629)
- 编号(77077)
- 资助(74960)
- 成果(61388)
- 发(58796)
- 重点(56569)
- 部(56241)
- 创(54922)
- 课题(52863)
- 国家社会(51450)
- 创新(50802)
- 业(48620)
- 教育部(48320)
- 期刊
- 济(197127)
- 经济(197127)
- 研究(114447)
- 中国(83646)
- 农(71967)
- 管理(60313)
- 财(58131)
- 学报(55438)
- 科学(55268)
- 农业(49024)
- 大学(43242)
- 教育(41015)
- 学学(40880)
- 融(39438)
- 金融(39438)
- 技术(38089)
- 业经(37118)
- 经济研究(30584)
- 财经(29286)
- 业(26820)
- 问题(25874)
- 经(25453)
- 技术经济(22431)
- 世界(20552)
- 贸(20367)
- 统计(18647)
- 科技(18272)
- 现代(18192)
- 版(18096)
- 商业(17961)
共检索到598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家琼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对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支配作用越来越强。农业生物技术发展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出现的研发对象的变化、私人研发主体的加入以及技术迅速商业化的新特点,使农业生物技术资源禀赋成为一国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农业国际竞争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重要决定因素。基于农业生物技术资源的不可替代性、不可恢复性、地域性和有用性等自然属性,及异质性、稀缺性和公有性等经济属性,农业生物技术资源必须实行国家产权。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发展必须依靠自主研发,建立既符合国情又与国际惯例衔接的原有物种资源和新物种资源并重的保护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瑞法 王玉光 蔡金阳 黄季焜 王晓兵
本文采用对国内承担转基因重大专项研究的全部研究单位研发能力的调查数据,结合Web of Science数据库全部转基因研究SCI论文检索数据和德温特数据库(DII)中转基因生物技术专利检索数据,研究了中国农业生物技术的研发能力及其研发体制。发现中国政府农业生物技术研发投资快速增长,中国转基因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政府主导的以课题组为研发单位的转基因生物技术研发体制限制了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为此,提出了整合上中下游研究机构,加强和强化"转化事件"等关键环节技术研究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作物 转基因 研发 能力 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忠玲 邹彩芬 王雅鹏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在缓解全球粮食安全、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美国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非常迅速,与其相关的知识产权制度立法也经过多次调整完善,巩固了其技术和市场优势。本文通过介绍美国农业生物技术研发投资现状,梳理其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历程,并从授权专利的申请单位类型、技术类型和前十强企业的专利集中度等方面,分析农业生物技术的专利保护进展,总结美国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及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成功经验,以期为促进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及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农业生物技术 知识产权 专利保护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彩萍 黄季焜
本文分析和解释不同类型国家选择不同农业生物技术 ,尤其是转基因技术发展政策的背景和原因。分析结果表明 ,农业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政策和争论已远远超过了其技术本身的内容和技术的安全性问题 ,国家农业转基因技术发展政策的取向是各个国家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农产品贸易地位、国家生物技术的技术依赖度、公众对生物技术产品的接受程度和政治风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结论对我国政府制定目前和未来的农业生物技术发展政策有一定的启示和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熊启泉
我国农业保护模式与衡量农业保护水平的指标构造●熊启泉本文对三种农业保护模式及其相应成本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特殊的经济社会结构和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指出:现阶段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农业保护模式不是以价格支持为主的农业经济保护;也不是单纯以提高农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汪其怀 李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龙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农业实施有效的保护,不仅是各级政府的责任,同时也是农业自身的追求。在我国现阶段,仅靠政府的支持,或单凭农业自身的力量,都不足以有效地保护农业。理想的农业保护模式,应是政府保护与自我保护相结合。一、政府对农业的保护农业保护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敬锁
当前,公私合作模式在国际上几乎应用到所有领域,而在中国推行得还较晚,且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领域,在科技研发领域开展相关研究的还很稀少。为了应对中国达到农业自主创新阶段所需庞大资金的需求,在经济新常态下,把公私合作模式引入农业研发领域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在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科技领域公私合作项目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公私合作模式在中国农业研发领域应用的运行框架,并在公私合作立法、项目识别、政府行为边界和成员开放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保障该架构有效运行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公私合作模式 农业研发 应用框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刁舜
人工智能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在没有人类干预的情况下,人工智能可逐步实现自主发明创造。然而,现行法律并没有厘定人工智能自主发明物的法律地位,导致法律对其的适用出现失灵态势,而先行者优势保护模式、添附保护模式以及职务发明保护模式等是当前理论上比较典型的应对之策。其中,职务发明保护模式更契合人域法的法治秩序以及我国专利保护环境。人工智能本身被视为雇员而拟制为发明人,人工智能使用人被视为雇主而成为专利权人。此外,《专利法》应在专利审查期限上为人工智能自主发明物开辟"绿色通道",在动态流转中提取交易额的5%作为人工智能专项基金,并完善强制许可条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艳旗 王红玲
本文从市场集中度、资金来源、重点研发作物及性状选择三个方面对当前美国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市场结构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并重点从知识产权保护所带来的研发收益率的提高、由研发投入和行业监管所带来的沉没成本以及扩充策略这三个农业生物技术研发产业内在特性出发对促成当前市场集中度高且私人研发部门作用凸显的深层次原因作了分析。最后得出对我国的三点启示,即妥善处理好规避国外专利"陷阱"与加强国内农业研发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关系、培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生物技术研发龙头企业和在研发重点选择方面要遵循以农户需求为基础、循序渐进的原则。
关键词:
农业生物技术 研发市场结构 市场集中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春艳 冯中朝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春艳
技术推广模式是关系到科技成果转化和相关产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对我国原有四种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和完善了技术专家领衔办企业的农业生物技术推广模式及运行机制,并对这种模式的未来发展定位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桑乃泉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创新 ,风险与利益并存 ,潜在社会经济影响显著。在复杂的国际经济法律环境中 ,世界各国加强立法 ,趋利避害 ,既反映了消费者主权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又体现着各国在生物高科技和农业竞争力方面的较量。在此背景下 ,中国应根据农产品贸易格局和发展生物科技的优劣势条件 ,调整发展战略 ,实施立法管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顾江
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不同的是 ,持续性农业发展战略追求经济发展的持续性 ,即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实现经济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农业自然资源供应数量的维护。这里 ,农业自然资源范畴强调的是其总量及其固有质量方面 ,其具体范围不仅含有生物资源 ,更重要的是非生物资源 ;不仅含有农业可再生资源 ,而且含有农业不可再生资源。二是农业技术进步的维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金沛 杨光兵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由科技和经济双重推动的加速变革时期,伴随着后IT时代的逐步来临,一场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革命已悄然孕育。面对国际科技、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自身的发展现实,生物经济强国战略审时度势的提出,对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彻底转变以及和谐社会的最终建立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并将为21世纪的强国之路奠定最为可靠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也必将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
生物技术革命 生物产业革命 发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