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10)
2023(16421)
2022(13821)
2021(12852)
2020(10854)
2019(25106)
2018(24840)
2017(47292)
2016(25247)
2015(29025)
2014(28999)
2013(28868)
2012(27165)
2011(24734)
2010(24621)
2009(22656)
2008(22518)
2007(20002)
2006(17349)
2005(15681)
作者
(73758)
(61715)
(61686)
(58455)
(39390)
(29661)
(28109)
(24126)
(23517)
(21948)
(21116)
(20806)
(19567)
(19535)
(19263)
(19161)
(18407)
(18401)
(17788)
(17717)
(15437)
(15180)
(15135)
(14087)
(14010)
(13875)
(13682)
(13575)
(12456)
(12368)
学科
(117949)
经济(117843)
管理(72554)
(71291)
(56407)
企业(56407)
方法(52838)
数学(47327)
数学方法(46849)
中国(34156)
(31133)
(26671)
地方(26391)
业经(24262)
(23278)
贸易(23264)
(22588)
农业(21095)
(20807)
技术(20526)
(20393)
(18859)
银行(18821)
(18351)
金融(18348)
(18068)
环境(17728)
(16525)
(16266)
财务(16207)
机构
大学(368922)
学院(368598)
(161817)
经济(158815)
管理(142988)
研究(129093)
理学(122783)
理学院(121444)
管理学(119545)
管理学院(118849)
中国(99732)
(78649)
科学(76466)
(71363)
(65044)
(60655)
中心(59582)
研究所(58879)
财经(57105)
(54744)
业大(53054)
(52022)
经济学(50372)
北京(50210)
(47897)
农业(47552)
师范(47411)
(46435)
经济学院(45524)
(43597)
基金
项目(244320)
科学(193508)
基金(178708)
研究(178578)
(155568)
国家(154314)
科学基金(132640)
社会(115366)
社会科(109616)
社会科学(109590)
(94318)
基金项目(93634)
自然(84479)
自然科(82577)
自然科学(82554)
教育(82395)
自然科学基金(81092)
(79863)
资助(74481)
编号(71166)
成果(57217)
(56679)
(55449)
重点(55349)
(51072)
课题(49599)
国家社会(48630)
创新(47900)
教育部(47769)
科研(46846)
期刊
(175803)
经济(175803)
研究(109378)
中国(74461)
(54949)
(54778)
学报(54617)
管理(52972)
科学(52726)
大学(41864)
学学(39373)
教育(38189)
农业(37953)
(36165)
金融(36165)
技术(35763)
经济研究(29174)
财经(28419)
业经(28172)
(24461)
问题(23382)
(21372)
(20679)
技术经济(20573)
统计(19339)
世界(18309)
国际(18098)
(17532)
科技(16813)
理论(16800)
共检索到555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滕玉华  
本文运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32个行业面板数据,将工业各行业研发总支出划分为自主研发、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转移三个部分,在估算自主研发存量和技术引进存量的基础上,研究了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对工业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并考察了能源相对价格、FDI的进入程度以及工业内部行业结构等因素。研究表明,自主研发和国外技术引进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存在行业差异。自主研发对全工业行业和高能源强度行业的能源强度有显著负效应,对低能源强度行业的影响不显著;国内技术转移对全工业行业和低能源强度行业的能源强度有显著负的影响,对高能源强度行业的影响不显著;国外技术引进在所有样本中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均不显著。研究还发现,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滕玉华  
本文运用1998~2004年中国工业31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对自主研发、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转移与工业能源强度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考察了自主研发的吸收能力对工业能源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内技术购买有利于降低工业能源强度,自主研发和国外技术引进并没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不论是高能源强度行业还是低能源强度行业,我国自主研发的吸收能力较弱,没有与国内外技术引进形成互补优势、共同促进能源强度的进一步下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畅  孔宪丽  高铁梅  
利用中国29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在中观层面上对中国工业部门及其内部不同能耗特征的各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不仅研究了技术进步及能源价格对工业行业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还考虑了高耗能产品出口贸易结构、产权结构以及能源替代等因素。实证结果表明,科技经费支出的增加有助于高能耗行业能源效率的提高,这些行业通过加强节能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将有很大的节能潜力;企业产权结构和出口贸易结构对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耗强度有显著影响;能源相对价格的提高对工业行业的节能降耗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电力、石油等能源产品占总能源消费比例的增加降低了工业行业特别是高能耗行业的能源消耗强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延兵  
本文运用1996—2003年中国地区工业面板数据研究了自主研发、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引进对生产率的影响。在生产函数理论基础上,通过核算自主研发存量和国内外技术引进存量,运用一阶差分法和固定效应法,本文发现自主研发和国外技术引进对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国内技术引进对生产率并没有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我国自主研发的吸收能力较低,阻碍了对引进技术的学习和消化,进而影响了生产率增长。自主研发、国外技术引进对生产率的影响也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自主研发只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生产率有显著正效应,而国外技术引进只对西部地区的生产率有显著正效应。各个地区不同的技术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基础可能是造成该现象的主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吴巧生  成金华  
文章运用Laspeyres指数及其分解模型,对中国能源消耗强度进行分解,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80年以来,中国能源使用效率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能源消耗强度仍然有很大的下降空间。中国能源消耗强度下降主要是各产业能源使用效率提高的结果,相对于效率份额,结构份额对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也少得多,除了少数年份外,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降低能源消耗强度的作用是负面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孔婷  孙林岩  何哲  
能源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降低工业能源消耗强度能够积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及工业生产效率。本文运用1998年-2007年30个省市的年度数据,通过建立区域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6个区域的工业能源消耗强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6个区域工业能源消耗强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其中,工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外商直接投资是推动中国大部分区域工业能源消耗强度降低的主要因素,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和能源价格的提升均可显著降低华东和西北地区的工业能源消耗强度,地区经济发展则可显著降低华北和西南地区的工业能源消耗强度。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针对各区域工业能源消耗的特点,具体分...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巧生  
本文利用费雪指数分解模型从产业层面考察了我国能源强度指数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在能源消耗强度下降的诸因素中效率份额的贡献占绝对主导,结构份额的影响较少,产业部门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耗强度的累计影响基本上可以忽略。从时间演变的角度看,能源强度下降幅度呈现明显逐年放缓趋势,产业部门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提高的影响逐年减低。(2)1981—2007年,全要素生产率水平(ΔTFP)每提高1%,能源消耗强度(ΔI)相应地降低约0.33%。作为决定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和长期因素,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导致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下能源强度不断降低现象的发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姝  刘殿和  
本文采用1999—2009年全国37个产业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就不同技术获取途径对企业经营业绩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技术引进相比,技术创新对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更为明显,这极有可能是因为未经过企业改造或消化吸收的技术难以短期内满足我国市场的实际需要;购买国外技术不仅未实现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反而对多项经营业绩指标产生了负面影响;购买国内技术对部分企业经营绩效指标的提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技术改造对提升企业经营效率与管理效率方面的作用明显,但在提升企业规模、利润水平和流动资产等方面的作用并不十分显著;与技术改造恰恰相反,技术消化吸收对提升企业经营效率方面的影响不明显,但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美红  孙根年  康国栋  
文章利用1990~2006年有关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结果发现,从1997年开始中国工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工业的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总量呈指数增长。结果显示: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生产总产值占38.4~41.0%,消耗的能源占71.1~74.9%,排放的SO2占88.1~89.9%,是引起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急速上涨的元凶;中耗能-中污染工业生产总值占22.4~19.8%,能源消耗占18.4~15.4%,SO2排放量占6.6~7.4%;低能耗-低污染工业生产总产值占37.8~40.8%,能源消耗不到10.5%,SO2排放量低于5.0%,是能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本项研究为通过结构调整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郝新东  
能源是现代工业的基础,过高的能耗制约着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研究能源消耗强度(以下简称能源强度)问题,运用中国工业36个行业1999年—200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分层聚类方法,对高能源强度行业和低能源强度行业进行分类和比较。并借鉴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从中国工业行业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收入角度分别对上述两类行业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发现,无论是降低主营业务成本还是提高主营业务收入都能够有效地降低两类行业的能源强度。最后是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欣  
本文基于创新模式理论,以2002~2008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对象,考察了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共同影响企业绩效的有机联系。研究发现,大部分企业采取单一的技术创新方式;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对于企业业绩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并且技术引进比自主研发更能提高企业业绩;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之上同时进行自主研发,会更加有助于提高企业业绩;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之间存在显著的平衡效应。如果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之间投资差异较大,会对业绩产生负面影响。本文的结论对于认识企业微观层面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之间的有机关联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并为国家深化自主创新和企业合理配置创新资源、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珍花  戴丽亚  
运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中国产业的能源消耗效率,构造一个能源消耗的投入产出模型,从实证角度利用该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三次产业的能源消耗效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与2002年相比,三次产业的直接能源效率不断提高;同时除天然气外,其他三类能源的完全效率也明显提高。最后从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产业结构的角度提出有关提高我国三次产业部门的能源消耗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珍花  戴丽亚  
我们运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中国产业的能源消耗效率,构造一个能源消耗的投入产出模型,从实证角度利用该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三次产业的能源消耗效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2002相比,三次产业的直接能源效率不断提高;同时除天然气外,其他三类能源的完全效率也明显提高。最后从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产业结构的角度提出有关提高我国三次产业部门的能源消耗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史红亮  陈凯  
运用Laspeyres指数及其分解模型,把我国钢铁行业能源消耗强度的变动分解为结构份额变动和效率份额变动。我国钢铁行业能耗强度在考察期间呈现下降趋势,能源消耗强度下降主要是各经济区能源使用效率提高的结果;除了少数年份外,各区产能结构的调整促进了钢铁行业能源消耗强度的降低。相对于效率份额,我国各经济区钢铁行业结构份额调整对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较小。我国钢铁行业能源强度的下降应该发挥各经济区产能调整的作用;钢铁行业能耗强度的降低要特别注意环渤海经济区、东北经济区、中部经济区3大经济区的调整作用。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孙广生  向涛  黄祎  杨先明  
本文首先对工业行业的资本存量进行详细核算,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出各行业的技术效率值。其次,建立行业能源消耗、产出、技术效率之间关系的面板计量模型,采用似不相关回归方法进行参数估计,分析了产出增长与效率提高对不同行业能源消耗的影响,以及行业内部各个影响因素对能源消耗标准差的影响。同时,利用四分图法将不同水平的产出、能源消耗分别与不同水平的能源消耗产出弹性、技术效率弹性相组合,进一步就如何将产业发展与节能减排规划进行有机协调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