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35)
- 2023(17333)
- 2022(14531)
- 2021(13319)
- 2020(11116)
- 2019(24998)
- 2018(24405)
- 2017(45966)
- 2016(24634)
- 2015(26906)
- 2014(26075)
- 2013(25166)
- 2012(22990)
- 2011(20623)
- 2010(20214)
- 2009(18231)
- 2008(17302)
- 2007(14944)
- 2006(12705)
- 2005(10883)
- 学科
- 济(99419)
- 经济(99334)
- 管理(72342)
- 业(71356)
- 企(58003)
- 企业(58003)
- 方法(41707)
- 数学(36519)
- 数学方法(36083)
- 中国(29753)
- 农(28036)
- 地方(24969)
- 财(24297)
- 业经(23697)
- 技术(21249)
- 农业(19368)
- 贸(19262)
- 贸易(19247)
- 易(18668)
- 学(17610)
- 制(17126)
- 银(16328)
- 银行(16279)
- 环境(16031)
- 融(15823)
- 金融(15822)
- 行(15650)
- 务(15298)
- 财务(15248)
- 财务管理(15216)
- 机构
- 学院(330436)
- 大学(327486)
- 济(137075)
- 经济(134557)
- 管理(131363)
- 理学(114374)
- 理学院(113164)
- 管理学(111279)
- 管理学院(110663)
- 研究(110619)
- 中国(83300)
- 科学(67597)
- 京(67444)
- 财(60394)
- 农(57172)
- 所(53703)
- 中心(52022)
- 业大(50885)
- 研究所(49064)
- 江(48660)
- 财经(48472)
- 农业(44898)
- 经(44310)
- 范(42628)
- 师范(42085)
- 经济学(41619)
- 北京(41542)
- 院(40738)
- 州(38807)
- 经济学院(37641)
- 基金
- 项目(233771)
- 科学(186299)
- 基金(170699)
- 研究(168730)
- 家(150194)
- 国家(148916)
- 科学基金(129222)
- 社会(109952)
- 社会科(104474)
- 社会科学(104455)
- 省(93507)
- 基金项目(90871)
- 自然(83971)
- 自然科(82201)
- 自然科学(82179)
- 自然科学基金(80738)
- 划(78413)
- 教育(77936)
- 资助(67533)
- 编号(66211)
- 发(54460)
- 创(53664)
- 重点(52924)
- 成果(51360)
- 部(50924)
- 创新(49465)
- 课题(46214)
- 国家社会(46103)
- 科研(45068)
- 教育部(44027)
共检索到483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俞立平 黄梦亭 毛征兵
以高技术产业为例,分别采用面板数据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和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自主研发、协同创新对短期与长期创新质量的影响规律及作用特征。结果表明:自主研发和协同创新对长期与短期创新质量均具有促进作用,且对长期创新质量的正向作用更大,另外自主研发对创新质量的影响要大于协同创新;自主研发和协同创新在影响创新质量方面的协调水平亟待提升;自主研发和协同创新的绩效均有待提高;当协同创新投入水平较高时,自主研发对创新质量的正向作用最大;自主研发在协同创新影响创新质量中的调节作用存在“最优区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俞立平 张矿伟 朱晓雨 马丽
投资是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动力,研发实力是影响高技术产业投资的重要因素,而创新质量是高技术产业研发实力的综合体现,研究创新质量对高技术产业投资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提出短期与长期创新质量的概念内涵,从理论上分析短期、长期创新质量与高技术产业投资之间的关系,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短期与长期创新质量对高技术产业投资的影响效应及关系特征。结果表明:(1)短期创新质量对高技术产业投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长期创新质量对高技术产业投资的绩效不佳,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高技术产业投资;(2)短期与长期创新质量之间的协调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3)随着高技术产业投资规模扩大,短期创新质量对投资的正向影响逐渐增强,长期创新质量对投资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4)当短期创新质量水平较低时,其对高技术产业投资的正向影响更大,当长期创新质量水平较高时,其对高技术产业投资的负向影响更大;(5)高技术产业投资对短期和长期创新质量的良性反馈作用尚未完全形成。因此,高技术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创新质量提升策略,正确处理短期与长期创新质量间的关系,并持续优化高技术产业投资结构,强化其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的支撑作用,进而构建科技创新与高技术产业投资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文玉春
以工业企业为对象,实证研究了自主研发、协同创新与技术引进三种创新模式对市场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产业创新的真实功效,得出产业创新路径选择的基本逻辑:当产业创新处于明显的市场导向阶段时,三种模式理论上都可以选择,但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应重点考虑;当产业处在获取更多的新知识阶段,应以自主研发为主要创新路径。高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创新路径具有较大差异,前者应走蛙跳式创新发展路径,后者应走以新兴产业占优为突破口的多元复合型产业发展路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文玉春
以工业企业为对象,实证研究了自主研发、协同创新与技术引进三种创新模式对市场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产业创新的真实功效,得出产业创新路径选择的基本逻辑:当产业创新处于明显的市场导向阶段时,三种模式理论上都可以选择,但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应重点考虑;当产业处在获取更多的新知识阶段,应以自主研发为主要创新路径。高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创新路径具有较大差异,前者应走蛙跳式创新发展路径,后者应走以新兴产业占优为突破口的多元复合型产业发展路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袁晓玲 白天元 李政大
国资委2010年开始对中央企业实施经济增加值(EVA)年度考核,其目的是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有经济效率。本文构建年度和三年EVA模型,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视角对央企控股企业2007-2011年的研发投入与EVA绩效关系进行研究,进而探讨EVA考核是否能够起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的作用。研究表明:短期视角下年度内EVA与研发投入负相关,年度考核无助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而长期视角下三年EVA与研发投入正相关,长周期考核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关键词:
EVA考核 创新能力 周期 面板数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石艳文 许门友
选取2012—2021年中国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产业协同创新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产业协同创新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U”型非线性特征。数字产业协同创新可通过推动低碳技术进步间接影响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数字产业协同创新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U”型非线性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在跨过拐点后,数字产业协同创新对东部地区城市、大规模城市及中心型城市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据此,提出深挖数字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优势、完善低碳技术研发体系、制定差异化数字产业发展策略,赋能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石艳文 许门友
选取2012—2021年中国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产业协同创新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产业协同创新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U”型非线性特征。数字产业协同创新可通过推动低碳技术进步间接影响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数字产业协同创新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U”型非线性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在跨过拐点后,数字产业协同创新对东部地区城市、大规模城市及中心型城市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据此,提出深挖数字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优势、完善低碳技术研发体系、制定差异化数字产业发展策略,赋能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臧欣昱 马永红 王成东
在定性分析基础上,系统揭示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构建其作用模型并形成相应研究假设;建立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效率视角选择其测度方法并构建相应测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测度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的驱动强度及影响因素的影响水平,进而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揭示我国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促进区域协同创新的策略建议。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协同创新主要受政府、市场和企业三方因素驱动;环境质量因素和创新主体能力因素对协同创新具有正向影响,而创新主体距离对区域协同创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区域协同创新效率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臧欣昱 马永红 王成东
在定性分析基础上,系统揭示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构建其作用模型并形成相应研究假设;建立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效率视角选择其测度方法并构建相应测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测度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的驱动强度及影响因素的影响水平,进而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揭示我国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促进区域协同创新的策略建议。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协同创新主要受政府、市场和企业三方因素驱动;环境质量因素和创新主体能力因素对协同创新具有正向影响,而创新主体距离对区域协同创新具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邵汉华 钟琪
利用SBM-DEA模型测算了2001~2015年我国30个省的协同创新效率,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和门槛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研发要素流动对协同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中的非线性调节作用。研究发现:2001~2015年各区域协同创新效率整体明显提高,并趋向于均衡发展,但存在一些省份在高水平聚拢和低水平集聚;研发人员流动和研发资本流动都能显著提升区域协同创新效率;研发投入强度存在"高水平陷阱",在低水平时更有利于发挥研发要素流动的协同创新效应,过高的政府支持和过低的金融支持均会显著地抑制研发要素流动的协同创新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阚大学 吕连菊
基于知识生产函数构建计量模型,使用江西省1990—2014年数据实证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对江西自主创新能力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协整回归结果发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程度提高1个百分点,江西自主创新能力提高0.120 4个百分点,在10%水平上显著,即产学研协同创新长期有助于提高江西自主创新能力;ECM模型回归结果发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程度提高1个百分点,江西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0.090 7个百分点,即产学研协同创新短期内也有助于江西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但短期内促进作用较小。为进一步发挥产学研协同创新对江西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创新 自主创新能力 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范添琪
本文选取2012—2018年沪深A股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盈余管理、内部审计质量与协同创新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出以下结论:内部审计质量能够促进协同创新绩效的提升;盈余管理会抑制协同创新绩效的提升;盈余管理会削弱内部审计质量对协同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盈余管理 内部审计质量 协同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侯建国
党的十八大报告确立了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过去10年,中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进入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特别是经过"211工程"、"985工程"的持续建设,我国研究型大学与世界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竞争力也得到比较大的提升。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又面临新一轮改革和高速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全面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邹加怡
PPP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项具体举措,通过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竞争、全生命周期管理、风险分担、按效付费等,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丰富多样化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白俊红 吕晓红
本文利用中国分地区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应用随机前沿形式的知识生产函数,实证检验了自主研发、协同创新与外资引进三种研发投入模式对技术导向和市场导向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就全国整体而言,自主研发、协同创新与外资引进对技术导向技术创新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企业吸收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外资引进功效的发挥,但却抑制了协同创新的技术导向创新绩效;自主研发与外资引进对市场导向技术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协同创新的作用并不明显,且企业吸收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协同创新市场绩效的提高,却不利于外资引进市场绩效的提升。三种模式的投入功效在东、中、西三大地区间具有差异。
关键词:
自主研发 协同创新 外资引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