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09)
2023(8435)
2022(7083)
2021(6660)
2020(5389)
2019(11955)
2018(11736)
2017(22143)
2016(11690)
2015(12809)
2014(12379)
2013(11766)
2012(11075)
2011(10049)
2010(10517)
2009(9701)
2008(9687)
2007(8983)
2006(8181)
2005(7298)
作者
(31636)
(26470)
(26183)
(24944)
(17260)
(12547)
(11633)
(10063)
(10005)
(9724)
(8957)
(8729)
(8607)
(8395)
(8261)
(8205)
(7861)
(7716)
(7684)
(7472)
(6694)
(6382)
(6293)
(6178)
(5964)
(5928)
(5819)
(5800)
(5321)
(5233)
学科
(44103)
经济(44059)
(43534)
管理(42583)
(38284)
企业(38284)
技术(20083)
方法(16311)
中国(13837)
(13458)
技术管理(13282)
数学(12693)
数学方法(12463)
(12280)
业经(12113)
(10919)
理论(10567)
(9795)
农业(9055)
(9014)
(8860)
贸易(8852)
(8666)
银行(8653)
(8623)
(8368)
地方(8204)
(7706)
金融(7706)
(7521)
机构
学院(165404)
大学(163312)
(71647)
经济(70115)
管理(68010)
理学(58026)
理学院(57478)
管理学(56712)
管理学院(56365)
研究(55151)
中国(42413)
(33970)
(33901)
科学(30536)
(26875)
(26377)
财经(25744)
中心(25275)
研究所(23504)
(23331)
(21823)
师范(21663)
北京(21586)
经济学(21250)
(21223)
(21011)
(20235)
业大(20064)
技术(19190)
财经大学(18901)
基金
项目(105010)
科学(85269)
研究(82988)
基金(75467)
(64181)
国家(63589)
科学基金(56165)
社会(53283)
社会科(50574)
社会科学(50565)
(42294)
基金项目(38877)
教育(38872)
(34957)
自然(34280)
编号(33871)
自然科(33564)
自然科学(33557)
自然科学基金(33019)
资助(29676)
(28570)
成果(28288)
创新(25576)
课题(24580)
重点(23642)
(23575)
(23409)
国家社会(21733)
(21321)
项目编号(21069)
期刊
(83838)
经济(83838)
研究(54078)
中国(37878)
管理(29821)
(25833)
教育(25744)
科学(20609)
(19563)
技术(18822)
学报(18501)
(17834)
金融(17834)
大学(15244)
学学(14018)
经济研究(13518)
业经(13513)
农业(13396)
财经(12961)
(11327)
科技(11283)
技术经济(10864)
问题(9748)
(9691)
论坛(9691)
(8845)
现代(8282)
职业(8164)
(7593)
图书(7590)
共检索到260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高旭东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经济国际化对本土企业的压力不断增大,本土企业需要找出应对挑战、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有效措施。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进一步探讨以下有关自主技术创新的重要问题:为什么需要提出自主技术创新的两阶段理论;自主技术从初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的主要难点是什么;通过建立"自主技术创新国家工程"实现自主技术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卓元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石,是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国情的科学概括,是党和国家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和各项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一理论创新成果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宝库的重大贡献。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概念,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于金富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阐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与纲领时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尹成杰  
本文系统学习和回顾了新阶段“三农”工作理论和政策创新:做出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大判断,为制定“三农”工作方针政策提供了依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了“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战略地位;实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推动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实行“两减免、三补贴”政策,终结了2 0 0 0多年来的种田纳税制度的历史;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做出“两个趋向”重要论断,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这些重要理论和政策创新,是推进我国“三农”工作的重要理论支持和政策保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继瑞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意义四川联大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杨继瑞诚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不是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的,但十五大从党的纲领的高度,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初级阶段历经百年的长期性,作出了更为系统深入的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继瑞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再认识○杨继瑞本文认为,落后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却不能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而充分发展就进入社会主义比较成熟、比较发达的阶段。因为,在社会主义自身所需要的物质技术基础没有比较充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袁文平  
重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现实意义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袁文平首先,重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于从现实情况出发,对我国社会主义目前所处发展阶段作进一步的确认。我们看不到已经取得的重大成就,固然不对;但把这些成就估计过头,认为我国已经走出了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余丹林  
本文坚持中国目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在初步探讨了初级阶段理论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认为中国在制定未来发展战略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避免重犯超越历史阶段的错误、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宋醒民  
改革开放起因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并且是为了做好初级阶段这篇重头文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处的历史方位并不比资本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更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的发展关系是竞争性的伙伴关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国光  
邓小平1992年南方讲话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包涵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方面的特征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关系方面的特征是"消灭阶级、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目前许多文章在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分析上,对于发展生产力方面阐述比较周详,但对于生产关系方面的阐述偏弱,政治经济学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应根据邓小平在众多场合所讲的精神,恢复其不同于其他社会制度的最根本特征,即生产关系方面的含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何敬一  
何敬一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搞好卫生建设和改革的理论依据。建国30多年来,由于我们理论上、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混乱性,因而导致了实践上的极大失误。卫生部门的改革,就是要针对我国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冲破一切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状况和社会主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实行两权分离的经营机制,建立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新体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阿奇  
目前我国的消费模式正在开始摆脱温饱型,进入小康型。温饱型的基本特征是:能吃饱穿暖,但选择余地不大,有时还要加上“瓜菜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的状况,从根本上规定了我国消费模式的基本框架。小康消费模式概括地说,应当是生存资料充裕,发展资料有较快增加,享受资料开始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阳  
本文阐述了惯用语句作为一种高频语言形式的基本功能:交际策略和学习策略,同时分析了影响高级学习者掌握此类语言形式的原因,认为人类偏爱特殊现象的心理加之学习者成熟的认知能力导致忽略学习和记忆这些高频率的典型的语言现象,从而造成存储不够,检索调用困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贺志强  
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过剩经济的分析, 提出必须采取积极对策, 增加有效供给, 促进有效需求, 以确保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