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95)
2023(4632)
2022(3771)
2021(3701)
2020(2925)
2019(6843)
2018(7001)
2017(12114)
2016(7121)
2015(8155)
2014(8674)
2013(8130)
2012(7805)
2011(7265)
2010(7733)
2009(6975)
2008(7492)
2007(6906)
2006(6202)
2005(5652)
作者
(21613)
(17909)
(17743)
(17048)
(11627)
(8639)
(8089)
(6908)
(6892)
(6873)
(6262)
(6205)
(6042)
(5767)
(5732)
(5526)
(5462)
(5304)
(5298)
(5151)
(4795)
(4438)
(4419)
(4381)
(4154)
(4110)
(4053)
(3986)
(3726)
(3691)
学科
(25779)
经济(25736)
管理(19678)
(17350)
(15641)
企业(15641)
方法(9952)
理论(9615)
(8951)
中国(7790)
(7191)
业经(7141)
(7110)
数学(6793)
教学(6665)
教育(6636)
数学方法(6577)
(5708)
(5495)
农业(4814)
(4775)
银行(4759)
(4527)
地方(4525)
(4458)
金融(4456)
(4379)
财务(4367)
财务管理(4346)
(4199)
机构
大学(109537)
学院(108029)
(37035)
研究(36972)
经济(35936)
管理(35658)
理学(29879)
理学院(29392)
管理学(28607)
管理学院(28414)
中国(27279)
(24303)
科学(23924)
(20189)
(19563)
(18936)
(18806)
师范(18765)
研究所(17554)
(16637)
中心(16284)
北京(15546)
财经(15479)
师范大学(15190)
(15148)
业大(14211)
(13838)
技术(13513)
教育(13488)
(13180)
基金
项目(63572)
研究(49569)
科学(49288)
基金(43642)
(37969)
国家(37588)
科学基金(31202)
社会(28575)
社会科(26699)
社会科学(26691)
教育(25432)
(25406)
基金项目(22366)
编号(21987)
(21982)
成果(20177)
自然(19659)
自然科(19181)
自然科学(19172)
自然科学基金(18824)
资助(17963)
课题(16660)
重点(15256)
(14054)
(13758)
(13608)
(13296)
(13244)
项目编号(13005)
大学(12801)
期刊
(47911)
经济(47911)
研究(35174)
中国(26430)
教育(24348)
学报(17633)
(17075)
科学(16074)
(15382)
管理(14162)
大学(13241)
学学(11931)
技术(10301)
农业(10057)
(8918)
金融(8918)
财经(7917)
业经(7417)
图书(7339)
(6885)
经济研究(6660)
(6235)
职业(6106)
问题(5968)
(5686)
论坛(5686)
书馆(5469)
图书馆(5469)
(5067)
现代(5036)
共检索到171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秦学锋  杨东英  
文章探讨了自主学习的本质,阐述了自主学习的三大重要理论基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楠  乔爱玲  
在线学习活动研究已经成为远程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对于在线学习活动的本质,以及该领域研究所应遵循的理论基础,目前还缺乏针对性的研究。本研究建立在广泛调研在线学习活动领域国内外学术期刊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归纳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尝试探究在线学习活动的本质、内在属性及其基本要素,并对在线学习活动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进行阐述,探究在线学习活动研究的理论基础。作为在线学习活动领域的基础研究,本研究旨在为该领域后续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缅昆  
本文在对马克思关于土地等自然资源的经典论述进行重新解读后,论证了资源价值是以价值一般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的,并就环境经济核算框架下的资源耗减价值核算的有关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徐孝娟  赵宇翔  朱庆华  
[目的 /意义]通过对社交网站用户流失行为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讨论目前用户流失行为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以期完善用户行为相关理论并为推进社会化媒体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导。[方法/过程]通过梳理目前用户流失行为的相关理论成果,侧重于主题内容分析。[结果 /结论]详细探索流失行为的相关研究内容、理论基础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对于社交网站情景下用户流失原因要素,特别是要素间关系的探索尚存在很大研究及整合空间,同时有关用户流失行为方面的理论研究尚缺乏统一框架。未来的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用户流失背后的原因、规律、流失模型构建及相应的流失策略等,有针对性地对社交网站的失败案例进行个案分析,并且通过访谈等方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海燕  王富喜  
文章从界定的区域协调发展概念入手,将自组织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相互依赖理论、竞争合作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与依据,探讨了上述理论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祥民  凌欣  陈阳  
环境不可能成为权利的对象,环境权论和公共信托理论都无法为环境公益诉讼提供理论支撑。多人利益意义上的环境公益诉讼以公民财产权、人身权等为根据,无须再虚构其他的理论根据。私人检察总长理论、私人实施法律理论是国家论、权力论,这种理论和我国法律中的公民检举权都以"积极公民"的存在为前提。"积极公民"存在于个体与利益共同体关系中。国家、民族、自然环境决定的特定区域中的人的集合等都构成一个共同体。共同体成员对共同体的责任是公民担当"私人总检察长"、公益起诉人的理由。集体利益环境诉讼的理论基础是作为环境共同体成员的公民对共同的环境利益的责任。多人利益环境诉讼实际上是私益诉讼,只有集体公益的环境诉讼才是需要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小明  胡秀锦  石俊杰  
区域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可以充分整合资源、相互合作共赢、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共同进步。分析和梳理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的政策基础及理论基础有助于明确政策导向、坚定合作道路、寻找正确方法。文章从以"对口支援"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帮扶政策、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政策、以"长江经济带"为代表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和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代表的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四个方面进行了政策基础分析,为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找出了宏观政策上的指引和依据。同时阐释了公共产品理论、群体动力理论和教育公平理论为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提供的理论基础,表明了其在学理上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姚星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以“使命”为驱动,它所追求的不是一种短暂的、易变的目标,而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引领,展现为永续发展的时间信仰维度的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使命观在政治引领、思想教育、组织整合、作风塑造、纪律规范等五个方面指导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任党的主要领导人在回答“中国共产党是什么”命题的过程中,在使命理念的渐进发展和实践中,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类型的特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余文森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内涵包括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在实践中应处理好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关系;合作学习的内涵包括交往性、互动性,在实践中应处理好合作与学习、竞争、独立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探究学习的内涵包括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在实践中应处理好"形"和"神"的关系。不能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形式化、绝对化,要学会全面辩证地看待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朝明  王彦西  
当前深入推进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要以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为指导。这样则需厘清学术界对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基础的纷争,应回到马克思《资本论》中对分配关系论述的文本性理解上来。可以说,《资本论》的逻辑从研究对象包含了分配关系,收入分配研究服从于剩余价值研究的主线,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形态是从各种具体收入形式的现象形态入手,而最终抽象出现象形式背后的实质性规定并确定其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依据《资本论》对资本主义分配关系全景式逻辑扩展的理论解析,可以归纳出马克思的分配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逻辑起点,劳动力商品理论、剩余价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乔厦  张彩虹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动绿色发展,不断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统一,提出了诸多重要部署以打好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这要求我国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在构建污染防治行政机制的同时,也要重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创新构建,促进生态补偿制度的多元化与市场化,从而让生态产品投资行为获得足够回报,深刻践行“两山”理念。本文将结合《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机制与模式》一书,简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同时探讨其价值实现的路径与策略,以期对我国生态文明体制形成更为深刻的了解。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朝明  王彦西  
当前深入推进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要以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为指导。这样则需厘清学术界对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基础的纷争,应回到马克思《资本论》中对分配关系论述的文本性理解上来。可以说,《资本论》的逻辑从研究对象包含了分配关系,收入分配研究服从于剩余价值研究的主线,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形态是从各种具体收入形式的现象形态入手,而最终抽象出现象形式背后的实质性规定并确定其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依据《资本论》对资本主义分配关系全景式逻辑扩展的理论解析,可以归纳出马克思的分配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逻辑起点,劳动力商品理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积累论为理论支点的。因此,价值创造提供了分配的对象,价值分配由生产要素所有权决定,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谷贤林  
终身学习思潮的产生与发展既受到了教育内外不同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了一些社会理论的影响。这些理论包括:人生过程理论,年龄分层理论和优势、劣势累积理论。这些理论为打破教育的时间、空间壁垒提供了基础,使人们认识到教育不应再限定于某一年龄和时间,而应作为贯穿个体一生的重要事件持续进行,使不同类型的教育形成一个多维度的系统。只有这样才能突破劣势累积,确保个体、家庭和社会获得更好的发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终身学习思潮形成了两种主要的价值取向,即人道主义的价值取向与"社会-政治-经济"三位一体的功用取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白滨  
工作场所学习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范畴,在成人教育、企业培训、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都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随之而来的是各领域研究者对工作场所学习的概念、内涵及理论基础的认识千差万别,不利于在同一话语体系内进行学术交流和研究成果共享。本研究吸收了不同领域学者的观点,试图从认识论、知识观和学习理论的视角建立一个工作场所学习研究的理论框架,在工作场所学习理论建设方面做出一定的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