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27)
- 2023(16899)
- 2022(14147)
- 2021(13104)
- 2020(11262)
- 2019(25168)
- 2018(24632)
- 2017(46211)
- 2016(25270)
- 2015(27962)
- 2014(26936)
- 2013(26445)
- 2012(23877)
- 2011(21222)
- 2010(21100)
- 2009(19317)
- 2008(19010)
- 2007(16703)
- 2006(14375)
- 2005(12509)
- 学科
- 济(101471)
- 经济(101351)
- 业(96121)
- 企(92305)
- 企业(92305)
- 管理(90444)
- 方法(51878)
- 数学(42553)
- 数学方法(41924)
- 财(33560)
- 业经(29000)
- 务(24689)
- 财务(24635)
- 财务管理(24601)
- 技术(24282)
- 中国(23907)
- 企业财务(23457)
- 农(23091)
- 学(19888)
- 理论(19823)
- 制(19652)
- 划(18274)
- 贸(18118)
- 贸易(18108)
- 和(17792)
- 易(17696)
- 策(16252)
- 农业(16038)
- 技术管理(15383)
- 地方(15016)
- 机构
- 学院(353311)
- 大学(351240)
- 管理(144589)
- 济(142275)
- 经济(139580)
- 理学(125934)
- 理学院(124645)
- 管理学(122275)
- 管理学院(121638)
- 研究(111195)
- 中国(84487)
- 京(72917)
- 科学(70417)
- 财(65368)
- 农(60332)
- 业大(56094)
- 所(55268)
- 江(52849)
- 财经(52548)
- 中心(52144)
- 研究所(50533)
- 经(47986)
- 农业(47806)
- 北京(44551)
- 经济学(42932)
- 范(41149)
- 州(41134)
- 院(40968)
- 师范(40521)
- 商学(39897)
- 基金
- 项目(246757)
- 科学(196579)
- 基金(182436)
- 研究(172955)
- 家(161787)
- 国家(160435)
- 科学基金(139437)
- 社会(111737)
- 社会科(106161)
- 社会科学(106134)
- 省(97686)
- 基金项目(96311)
- 自然(94084)
- 自然科(92066)
- 自然科学(92036)
- 自然科学基金(90493)
- 划(82097)
- 教育(80810)
- 资助(74296)
- 编号(67308)
- 创(56551)
- 重点(55612)
- 部(53994)
- 创新(52149)
- 成果(51738)
- 发(51140)
- 科研(48139)
- 业(47248)
- 国家社会(46965)
- 计划(46831)
- 期刊
- 济(148408)
- 经济(148408)
- 研究(92922)
- 中国(68118)
- 管理(59783)
- 学报(59572)
- 财(55258)
- 科学(55098)
- 农(51419)
- 大学(45341)
- 学学(43345)
- 技术(35217)
- 农业(34998)
- 教育(34525)
- 融(27147)
- 金融(27147)
- 财经(26475)
- 业经(24495)
- 经济研究(24384)
- 经(22853)
- 业(21741)
- 技术经济(20564)
- 科技(19291)
- 问题(18873)
- 统计(17488)
- 版(17486)
- 策(17287)
- 财会(16884)
- 商业(15940)
- 现代(15831)
共检索到508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清香 赵文辉 张蓓蕾 谢姝琳
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如何激发市场创新活力,促进企业绩效提升,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探讨了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检验了技术型董事和知识产权保护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技术型董事正向促进了二者间的关系;知识产权保护在自主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科技含量和市场导向性不同,但是都显著提升了企业绩效。研究结论可为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发挥技术型董事作用提供理论支撑,为政府部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供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胜楠 杨世忠
本文以2013年至2017年2956家企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检测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高管持股和董事会会议强度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当期的研发投入和申请专利的数量对于提升当期、滞后一期以及滞后二期的企业绩效具有重要作用,高管持股和董事会会议强度能够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业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玉
企业创新是支撑品牌价值提升的基础性因素。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评估企业创新对品牌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企业创新有助于提升品牌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创新广度和创新深度对品牌价值具有正向影响。第二,调节效应检验表明,绩效期望落差和知识产权保护分别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使企业创新对品牌价值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第三,门槛效应检验表明,企业创新对品牌价值的影响存在创新的“适度区间”。研究结论为理解品牌价值提升和品牌重塑提供了来自企业创新的新解释,为相关企业的品牌管理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玉
企业创新是支撑品牌价值提升的基础性因素。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评估企业创新对品牌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企业创新有助于提升品牌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创新广度和创新深度对品牌价值具有正向影响。第二,调节效应检验表明,绩效期望落差和知识产权保护分别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使企业创新对品牌价值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第三,门槛效应检验表明,企业创新对品牌价值的影响存在创新的“适度区间”。研究结论为理解品牌价值提升和品牌重塑提供了来自企业创新的新解释,为相关企业的品牌管理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方慧 霍启欣
文章基于2014~2020年OECD-DSTRI数据库、OECD-STRI数据库、A股上市公司数据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实证研究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与企业创新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与企业创新质量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随着数字服务贸易开放程度由适度阶段上升到过度阶段,其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由促进效应转变为抑制效应,且这一关系具有一定的时间延续性;Chow检验结果表明,该“倒U型”关系的拐点值为0.4986,其促进效应主要作用于90.52%的企业,这意味着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现阶段中国数字服务贸易开放程度处于“适度区间”,表现为对企业创新质量的积极影响;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效果因企业所有制、企业生命周期、行业要素密集度和地区市场化程度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技术吸收能力能够强化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企业高质量创新的促进作用,知识产权保护还能进一步缓解数字服务贸易过度开放产生的不利影响。为此,中国在推进数字服务贸易领域有序开放的同时应积极防范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带来的风险与挑战,重视强化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和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企业创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永平 苏益民
文章以2016年及以前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样本,研究创始人持股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并且考虑风险投资和技术独立董事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创始人持股与企业创新投入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风险承担对创始人持股与企业创新投入的关系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创始人持股比例越大,越不愿意承担风险,进而对企业的创新投入产生不利影响。此外,风险投资参与会加剧创始人持股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不利影响,而技术独立董事的存在则会弱化这种不利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郑方 单文涛 王永青
在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连锁董事网络作为非正式制度的体现和社会资本的载体,是企业获取外部资源的重要途径。连锁董事网络位置体现了网络权力,会通过机会感知、资源整合和知识吸收效应进而影响企业创新能力。本文拓展了创新能力的动态维度,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2009—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连锁董事网络位置对企业动态创新能力的差异化作用机制,并探讨治理情境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连锁董事网络中心度对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转化能力均有显著影响;结构洞对创新投入能力有显著影响,而对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转化能力的影响不显著;连锁董事网络位置与动态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会受到多重治理因素调节效应的差异化影响。本文的理论分析拓展了连锁董事网络和动态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可以为中国企业动态创新、公司治理制度安排和连锁董事网络构建提供借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德茗 梁元秀
创新投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知识保护强度是企业进行创新投入行为的决策依据。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和自治区(直辖市)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知识产权保护下创新投入结构对TFP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创新投入来源结构、创新投入强度结构、创新投入应用结构均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投入来源结构、创新投入应用源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存在显著正向调节效应。因此,在知识产权保护日趋完善的情况下,企业只有努力提高创新投入效率和自主研发能力,才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知识产权保护 创新投入结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德茗 梁元秀
创新投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知识保护强度是企业进行创新投入行为的决策依据。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和自治区(直辖市)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知识产权保护下创新投入结构对TFP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创新投入来源结构、创新投入强度结构、创新投入应用结构均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投入来源结构、创新投入应用源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存在显著正向调节效应。因此,在知识产权保护日趋完善的情况下,企业只有努力提高创新投入效率和自主研发能力,才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知识产权保护 创新投入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和东
文章运用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分析方法,通过对江苏省1993~2005年知识产权保护与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有关数据进行协整分析与因果关系检验,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揭示了江苏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动态均衡关系,并针对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一些前瞻性的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丁文君 庄子银
构建了一个扩展的南北贸易模型,讨论了南方知识产权保护的决定因素及其对南北双方福利的影响。在模型中,南方政府内生决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北方厂商内生决定研发投资水平和市场竞争策略,南方厂商内生决定自主创新或模仿。研究发现:南方的最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北方存在差异;当南方厂商模仿北方厂商的技术时,南方执行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对北方福利和南方福利都造成损害;当南方厂商的创新效率较高时,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能激励南方厂商进行自主创新、改善南方福利。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社会福利 自主创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钱丽萍 雷宇 陈鑫 杨翩翩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网络结构洞直接影响创新绩效且受制于企业营销能力和组织冗余的调节作用,但现有相关文献中缺乏关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网络结构洞影响创新绩效机理方面的学术成果。笔者根据知识基础理论和结构洞理论,构建了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网络结构洞、企业营销能力和组织冗余影响创新绩效的研究模型,采用2012—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的有效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检验了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网络结构洞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变化方向和程度,以及企业营销能力和组织冗余于其间发挥的作用。检验结果证实,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网络结构洞显著正向影响创新绩效;企业营销能力和组织冗余分别正向调节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网络结构洞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尝试性地将知识基础理论和结构洞理论开拓至实证检验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网络结构洞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应用范围,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影响机理,丰富了公司治理和企业创新等学术领域的相关文献,研究结论可以为上市公司选聘独立董事和企业提升创新绩效等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易靖韬 蔡菲莹
基于2001—2006年中国海关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检验了创新对企业出口贸易方式转型的影响,分别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和中间投入品贸易自由化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创新有助于一般贸易比重的提高,并且知识产权保护越好,中间投入品贸易自由化程度越高,企业创新对贸易方式转型的促进作用越明显。研究表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贸易自由化,为出口企业营造利于创新创造的营商环境,对于优化我国贸易方式结构、促进我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尹航 李柏洲 季晓明
提升军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研究军工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为之提供合理的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结合自主创新的过程和军工企业知识产权的独特性,本文构建了军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并基于产权战略管理、产权创造管理、产权保护管理、产权应用管理和产权机构管理五个系统模块,提出了提升军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知识产权管理改进对策。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胡元木 纪端
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历程中,技术专家型董事对企业创新的推动作用日渐凸显,这为研究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下的董事会治理提供了崭新而重要的视角。本文以我国2007-2013年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手工搜集的技术专家型董事数据,探讨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实证结果显示,技术专家型董事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效率在二者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且该作用兼具时滞效应与当期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虽然不同类型的技术专家型董事在内部信息持有量与独立性方面存在差异,但对创新效率皆有显著提升作用。上述结果在考虑内生性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