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36)
2023(16102)
2022(13848)
2021(12539)
2020(10550)
2019(24096)
2018(23820)
2017(45549)
2016(24409)
2015(27682)
2014(27425)
2013(27428)
2012(26268)
2011(24003)
2010(24374)
2009(22632)
2008(22298)
2007(20277)
2006(17962)
2005(16390)
作者
(71706)
(60232)
(60028)
(56992)
(38539)
(29096)
(27198)
(23189)
(22804)
(21498)
(20483)
(20174)
(19271)
(19125)
(18691)
(18603)
(17862)
(17613)
(17353)
(17336)
(15204)
(14950)
(14489)
(13903)
(13632)
(13482)
(13460)
(13338)
(12078)
(11982)
学科
(122455)
经济(122348)
管理(70483)
(69902)
(55393)
企业(55393)
方法(46011)
数学(40252)
数学方法(39953)
中国(33011)
地方(32439)
(32010)
业经(25802)
(25779)
(22812)
农业(22048)
技术(21681)
(20691)
(19704)
贸易(19688)
(18906)
(18246)
金融(18243)
(18038)
银行(18005)
地方经济(17758)
(17320)
环境(17101)
(16289)
理论(15924)
机构
学院(355567)
大学(354372)
(155924)
经济(152688)
管理(134135)
研究(126935)
理学(113982)
理学院(112601)
管理学(110972)
管理学院(110269)
中国(96396)
科学(75432)
(75239)
(70638)
(64713)
(59585)
研究所(58157)
中心(58049)
(56537)
财经(54952)
业大(50106)
(49651)
(48609)
经济学(48195)
师范(48175)
北京(47960)
农业(46280)
(45335)
(45086)
经济学院(43215)
基金
项目(228149)
科学(180154)
研究(169803)
基金(163549)
(141445)
国家(140177)
科学基金(120228)
社会(108837)
社会科(103132)
社会科学(103105)
(92382)
基金项目(86967)
教育(77973)
(76058)
自然(75278)
自然科(73521)
自然科学(73501)
自然科学基金(72221)
编号(68410)
资助(65918)
成果(56004)
(54546)
重点(51803)
(51347)
(50461)
课题(49021)
创新(47364)
国家社会(44664)
发展(44319)
(43623)
期刊
(184569)
经济(184569)
研究(112128)
中国(78999)
(55046)
(55002)
学报(52122)
管理(51196)
科学(49568)
教育(41196)
大学(39464)
农业(37252)
(37014)
金融(37014)
学学(36819)
技术(32805)
经济研究(29723)
业经(29546)
财经(28131)
(24332)
问题(24037)
(20899)
技术经济(20317)
(18976)
科技(17291)
世界(17031)
商业(16996)
图书(16898)
统计(16605)
资源(16494)
共检索到558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保胜  
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对要素投入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以及环境保护四个方面的促进作用。实证分析表明:虽然自主创新内部各因素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呈现多元化状态,但从总体来看,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仍然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薛贺香  
本文首先建立评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并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四个公共因子作为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其次选择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变量,并测算河南省的全要素生产率;最后对全要素生产率和四个公共因子进行回归,具体分析影响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唐勇  龚新蜀  
采用中国四大经济区2000~2012年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协整检验显示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ECM模型也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短期和长期都有着积极的正向作用,但不同区域又存在显著差异;自主创新对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及环境保护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层面也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区域差异。本文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忠禹  
今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暨中国企业家年会的主题,是"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探讨如何提高企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合林  
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方向,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本文以河南省为例,首先指出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提出要充分认识和科学把握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及目前河南所处发展阶段对其产业结构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对河南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深层体制原因的剖析,强调指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加快服务业跨越发展的重要性和机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重点选择;最后提出了加快服务业跨越发展的政策措施保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保胜  
自主创新与优势产业选择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文章通过构建二者之间的互动模型,分别从自主创新和优势产业选择两个方面对河南省工业行业进行了独立分析和联合分析。结果发现,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行业与选择的优势产业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虽然联合分析排名第一,但应注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装备制造业相对创新能力较强,但应在总量、质量和效率上进行努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东红  
笔者利用2004年~2007年河南省28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研究,重点关注创新的积累效应以及R&D支出和国外技术引进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是R&D支出和科研人员数量,而技术引进和创新积累效应的作用都不明显。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在增加R&D支出和科研人员数量的同时,还应该制定长期的创新规划,并将技术引进的重点集中于核心技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波  
立足河南省钞票清分业务发展现状,分析人民银行及商业银行两类主体当前钞票清分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从而提出管做分离,推行社会化清分、代保管库等思路,进而明确各主体在清分业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促进钞票清分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提供政策支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莉芳  
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总结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取得的成效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对河南省与其他省(市)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分析了河南省的自主创新发展状况以及比较劣势,提出了提升河南省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晖  
文章基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本质特征,以河南省为例,从科技投入、创新环境、成果转化、创新主体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制约企业持续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基于政府、社会、企业三位一体的创新支持体系。文章指出,企业持续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需从政府扶持、社会环境、企业人才支撑和文化创新等多个角度,发挥政府、社会和企业之间的协同作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丹  张鹏岩  周志民  李颜颜  何坚坚  
城市发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城市化过程往往具有阶段性,主要通过城市扩张与经济发展表现出来。基于生态位理论,结合库兹涅茨曲线、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分析和脱钩关系等方法对2004—2015年河南省18个地级市城市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省城市生态位呈核心-边缘趋势向外围扩展;(2)除平顶山市、安阳市、濮阳市和南阳市的城市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关系不明显外,其余城市均呈"U"型或倒"U"型的库兹涅茨曲线关系;(3)河南省城市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间的协调性在一定程度上受社会体制、政府政策、决策等的影响;(4)河南省18个地市均不存在衰弱性脱钩现象,除2015年的许昌外其余城市的城市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间均不存在弱复钩现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晓佳  
科技创新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如何做好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热门话题。厘清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构建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指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基于河南省2010—2021年1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发现:河南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但发展水平普遍较低;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能促进本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亦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有利于周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的发展应加强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的深度协同,强化先验地区的示范效应。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文兵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2月3日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明确指出:要"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万钢  
"十二五"时期,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将进入攻坚阶段。应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切实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2020年我国最终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奠定坚实基础。加快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提升科技改善民生的能力,前瞻部署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改进和完善投入结构,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扩大和深化科技对外合作。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党明灿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运用社会生态核算矩阵对河南省近年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估,结果发现虽然该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渐增强,但仍然处于偏弱的范围,存在人口、经济结构和环境资源等制约因素,并提出统一认识、优化经济结构和统筹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