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27)
- 2023(12927)
- 2022(11028)
- 2021(9969)
- 2020(8601)
- 2019(19491)
- 2018(19128)
- 2017(36637)
- 2016(19864)
- 2015(22337)
- 2014(22180)
- 2013(22215)
- 2012(21047)
- 2011(19320)
- 2010(19737)
- 2009(18608)
- 2008(18388)
- 2007(16995)
- 2006(15003)
- 2005(13466)
- 学科
- 济(103394)
- 经济(103310)
- 管理(59863)
- 业(57669)
- 企(47403)
- 企业(47403)
- 方法(39958)
- 数学(34789)
- 数学方法(34481)
- 地方(24663)
- 中国(24279)
- 农(23445)
- 学(21287)
- 财(21017)
- 业经(20095)
- 技术(18464)
- 农业(16251)
- 制(16215)
- 地方经济(15558)
- 贸(15548)
- 贸易(15539)
- 易(14920)
- 和(14123)
- 融(14002)
- 金融(13999)
- 环境(13962)
- 银(13731)
- 理论(13723)
- 银行(13688)
- 行(13090)
- 机构
- 大学(298938)
- 学院(297380)
- 济(132134)
- 经济(129549)
- 管理(112054)
- 研究(106408)
- 理学(96445)
- 理学院(95219)
- 管理学(93570)
- 管理学院(92984)
- 中国(79129)
- 科学(64944)
- 京(62703)
- 财(58242)
- 所(55053)
- 研究所(50038)
- 农(49839)
- 中心(47397)
- 江(46509)
- 财经(46381)
- 业大(42739)
- 经(41933)
- 经济学(41867)
- 范(39868)
- 师范(39516)
- 北京(39438)
- 农业(39026)
- 院(37745)
- 经济学院(37504)
- 州(36249)
- 基金
- 项目(193700)
- 科学(153654)
- 基金(140939)
- 研究(140629)
- 家(123136)
- 国家(122138)
- 科学基金(104252)
- 社会(91603)
- 社会科(86808)
- 社会科学(86785)
- 省(76454)
- 基金项目(74784)
- 自然(66071)
- 自然科(64584)
- 教育(64573)
- 自然科学(64561)
- 划(64330)
- 自然科学基金(63468)
- 资助(56617)
- 编号(55110)
- 成果(45595)
- 创(44663)
- 重点(44462)
- 发(43677)
- 部(43162)
- 创新(41033)
- 课题(39260)
- 国家社会(38132)
- 教育部(36936)
- 科研(36757)
共检索到451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晓丽 金浩 梁慧超
利用1998~2007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以专利申请受理量表示的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总量的关系及其在东中西部间的区域差异。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要求自主创新的产出能力也越高,但是自主创新产出能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各地区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史烽 熊静 蔡翔
本文利用动态偏离份额模型与过滤的动态偏离份额模型对全国30个省份(不包括海南和台湾)就业总量及三产业就业量受全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全国经济增长对各省份就业量的推动作用存在很大差异;不同产业就业量受全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存在很大差异。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区域就业 就业结构 空间自相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卢宁 李国平 刘光岭
本文基于区域自主创新系统视角,通过因素分析法提取八个区域自主创新主成分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面板数据计量模型。研究发现,各地区自主创新资源投入水平差距显著,经济发达地区在自主创新资源投入上拥有比较优势。自主创新人才实现能力、自主创新价值实现能力和自主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与地区生产总值呈负相关关系。自主创新支撑发展能力、自主创新辐射能力、自主创新网络能力对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因此,在平衡区域间自主创新资源投入的同时,还要兼顾创新人才实现能力、创新价值实现能力和创新支撑发展能力的不断增强。
关键词:
区域自主创新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成军 潘燕 余晓芳 刘渐和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在中国自主创新战略实施中起重要作用。鉴于安徽是中部省份自主创新的典型代表,这里运用安徽省1998—2012年的统计面板数据,对区域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安徽省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但不同区域存在一定差异。本文给出相应实践启示,以期更好地实施中部崛起战略。
关键词:
自主创新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海波 翁雪琴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分析方法,对江苏省苏州市1995-2010年自主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变量进行协整分析与因果关系检验,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揭示了苏州市自主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并对如何提升苏州市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和东 施建军
文章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技术转移能力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存在互为因果关系;自主创新、技术转移促进经济增长,且自主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明显;经济增长拉动技术转移,技术转移进一步拉动自主创新。为此,我国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转移能力,以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促进三者间的良性互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志英 岳缘希
绿色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研究绿色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极其重要。本文以中国30个省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绿色创新指标体系,采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绿色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绿色创新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绿色创新在省际间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环境改善资金投入会抑制区域经济增长;环境改善项目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就业率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最后给出结论及建议。
关键词:
空间计量模型 绿色创新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安 沈坤荣
本文在一般均衡框架下构建理论模型本文在一般均衡框架下构建理论模型,并用数值模拟了"税收优惠""信贷补贴"和"直接研发补贴发补贴"三种产业政策将如何影响平衡增长路径上的自主创新绩效以及经济增长速率等内生变量。结果表明表明,直接的研发补贴会完全挤出私人部门的研发支出,并不能提高平衡增长路径上的经济增长率,而间接的产业刺激政策间接的产业刺激政策,如税收补贴、信贷补贴可以有效提高平衡增长路径上的经济增长率,并且信贷补贴效果最好贴效果最好。因此,未来产业政策应该是对技术创新领域整体给予相关的补贴及优惠,营造一个公平自由的创新环境由的创新环境,而对新兴技术、新兴产业的方向不应该做过多的判断与干预,即由"选择性产业政策"回归到回归到"战略性产业政策"。
关键词:
一般均衡 产业政策 创新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丁锋
根据中国30个省级地区2013—2017年数据,运用DEA-Tobit两阶段分析框架探讨了不同省份经济增长效率,结论表明:(1)我国经济增长效率总体较低且区域差异明显,东部经济增长效率最高且西部最低;(2)企业自主创新对提高东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有积极显著影响,但对西部地区没有明显促进作用;(3)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转移对中西部经济增长效率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但对东部地区的效率提升不显著。因此应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加强人才激励措施,以实现地区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使我国经济更为平稳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技术引进 技术转移 经济增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永凯 薛波
基于甘肃省2004—2014年14个地州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科技创新对甘肃省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分析科技创新对甘肃省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差异及其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对甘肃省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并且无论加入资本变量或劳动力变量,还是同时加入资本和劳动力变量,科技创新对甘肃省经济增长的影响依然在1%的显著性水平。科技创新对甘肃省经济增长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影响程度最强的为兰州市,影响程度较强的有嘉峪关市、白银市、庆阳市、酒泉市,影响程度一般的有临夏州、定西市、甘南州、金昌市,影响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区域经济增长 空间差异 甘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记红
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指标,也是社会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关心的热点,在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而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分析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经济有效增长、增加经济对就业的溢出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详实的数据,运用就业弹性系数指标,从总量上和三大产业结构发展上对南通市的经济增长和从业人员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从关键点、动力源、新渠道、新手段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增长 就业弹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跃 卜曲 彭春香
利用中国大陆30个省份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建立综合指标体系测量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质量,运用Moran’s I指数观察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结构和特征。区域之间有较强的空间依赖性,空间集群特征明显。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其关系及作用路径,结果表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质量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直接效应上;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对本区域经济增长结构性、稳定性、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均有积极的作用,区域间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仅对经济增长结构和生态环境具有正向带动作用;劳动力数量是一把"双刃剑",对本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积极和消极...
关键词:
区域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质量 经济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丽洁
从区域创新能力投入指标和产出两个角度出发,选取2014年国务院提出的"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利用长江经济带所覆盖的11省市2000—2013年的统计数据,对区域创新能力(投入和产出)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区域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动态关系影响依次为中部区域最明显,西部区域次之,东部区域最小。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高丽娜 蒋伏心 马澜
在要素区际流动性不断增强背景下,自然要素禀赋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趋于减弱,规模效应和创新外部性日益成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及区间增长传递的重要因素。将规模效应和创新外部性纳入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表明:区域市场规模和创新外部性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产业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应建立和完善城市群主导的空间治理体系,强化区际创新溢出效应,提高区域空间关联网络化程度,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俞超 任阳军
商贸流通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效率的改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基于2009-2014年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我国商贸流通业效率,并对商贸流通业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商贸流通业效率整体水平偏低,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区域间效率水平差异明显。商贸流通业效率的改善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并呈现一定的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商贸流通业效率的改善显著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效率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弱。文章的研究成果对促进区域商贸流通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效率 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