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83)
- 2023(11044)
- 2022(9189)
- 2021(8443)
- 2020(7018)
- 2019(15025)
- 2018(14990)
- 2017(26923)
- 2016(14176)
- 2015(15778)
- 2014(15034)
- 2013(14203)
- 2012(13088)
- 2011(11694)
- 2010(12281)
- 2009(11427)
- 2008(11052)
- 2007(10479)
- 2006(9523)
- 2005(8479)
- 学科
- 济(50425)
- 经济(50358)
- 业(46438)
- 管理(46371)
- 企(39772)
- 企业(39772)
- 技术(20641)
- 中国(18637)
- 农(18073)
- 方法(15720)
- 业经(14701)
- 技术管理(13268)
- 制(12792)
- 财(12749)
- 地方(11907)
- 数学(11888)
- 农业(11816)
- 数学方法(11690)
- 理论(10854)
- 银(10581)
- 银行(10565)
- 贸(10258)
- 贸易(10247)
- 行(10191)
- 易(9959)
- 学(9806)
- 融(9727)
- 金融(9726)
- 教育(9454)
- 和(8775)
- 机构
- 学院(190242)
- 大学(187645)
- 济(76622)
- 经济(74797)
- 管理(73414)
- 研究(66223)
- 理学(61185)
- 理学院(60533)
- 管理学(59550)
- 管理学院(59147)
- 中国(51119)
- 京(40550)
- 科学(37534)
- 财(36506)
- 江(32883)
- 所(32293)
- 中心(31880)
- 研究所(28518)
- 农(28290)
- 财经(27064)
- 范(26807)
- 师范(26577)
- 州(25991)
- 北京(25985)
- 业大(24875)
- 经(24356)
- 院(24331)
- 技术(24156)
- 经济学(22115)
- 省(22037)
- 基金
- 项目(121919)
- 科学(97064)
- 研究(96991)
- 基金(85072)
- 家(73926)
- 国家(72819)
- 科学基金(62862)
- 社会(61059)
- 社会科(57691)
- 社会科学(57676)
- 省(50775)
- 教育(45386)
- 基金项目(44182)
- 划(41421)
- 编号(40634)
- 自然(37470)
- 自然科(36656)
- 自然科学(36649)
- 自然科学基金(36015)
- 成果(34078)
- 资助(32531)
- 创(31984)
- 课题(29598)
- 创新(28769)
- 重点(27823)
- 发(27674)
- 部(26080)
- 年(25218)
- 项目编号(25067)
- 国家社会(24894)
- 期刊
- 济(96443)
- 经济(96443)
- 研究(63110)
- 中国(51556)
- 教育(34161)
- 管理(32825)
- 财(28778)
- 农(27837)
- 科学(25096)
- 学报(24936)
- 技术(22061)
- 融(20303)
- 金融(20303)
- 大学(19818)
- 农业(18797)
- 学学(17654)
- 业经(16952)
- 经济研究(14977)
- 图书(14187)
- 财经(13242)
- 科技(12727)
- 坛(12485)
- 论坛(12485)
- 经(11708)
- 技术经济(11389)
- 问题(11197)
- 职业(11147)
- 书馆(10846)
- 图书馆(10846)
- 业(10769)
共检索到318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松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蔡声霞 贾根良
自主创新包括原始性创新、技术的集成创新和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类型。不同的自主创新类型其创新形成和发展的轨迹是不同的。本文在对自主创新的内涵进行充分解读的基础上,对基于技术引进的自主创新的发展轨迹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基于技术引进的技术能力平台跃迁链式理论。并运用该理论对某厂的技术发展轨迹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技术引进 技术能力 自主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侯宝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企业创新,包括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都有了很大进展,企业的市场主体化程度和技术创新水平明显提高。然而,展望新世纪的中国经济发展,我们深深感到,中国的企业创新正面临新时代的挑战。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开拓中国企业创新的新局面,是我们值得研究的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烨菁
本文首先回顾中国了开放条件下技术进步的历史进程,在阶段的划分和阐述上着眼于两个视角:一个是相关外资政策的意图及其实行手段;另一个则是以在华跨国企业为主体的技术转移的实际成果以及在这个进程中本土产业技术水平的发展。其次,在总结历史进程的基础上,论文结合我国在现阶段参与国际生产体系进程中的状况,就目前提升技术和创新能力发展面临的挑战加以分析,最后提出开放条件下推动多层次、多形式、自主创新战略的路径。
关键词:
对外开放 技术进步 跨国公司 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景安
先进技术是实现现代化必不可缺少的投入品,它的来源不外乎技术引进,或者技术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应处理好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关系。应通过科学的选择,有针对性地引进技术,对消化、吸收后的技术进行创新,最终实现从引进技术为主到自主创新的转变。在技术引进的诸环节中,创新是实现技术引进良性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对发达国家技术赶超的关键。
关键词:
先进技术 技术引进 自主创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曹轶群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之间的竞争趋势也在逐渐的加大,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所重视,这不仅直接关乎自身经济利益和社会收益,也关乎其他经济活动能否顺利展开。但是,从一些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上来看,情况并不乐观,管理中仍旧面临着很多问题。文章针对新形势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并总结出一些具有参考意义的对策。
关键词:
新形势 医院 人力资源 管理创新 思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玉晶 宋林 乔小乐
从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两个视角,将技术进步划分为自主研发、技术模仿、技术溢出与逆向技术溢出四条渠道。基于以上四条渠道,构建出通径分析模型,定量测算出1990—2014年各变量对技术进步的直接影响效应和间接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自主研发对技术进步呈现显著的促进作用,综合影响效应最大,且直接影响要远大于间接影响;2技术模仿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呈显著的负向作用,说明技术模仿对中国技术进步作用呈抑制效果;3在间接影响效应中,技术模仿、技术溢出、逆向技术溢出对技术进步的间接影响效应要远大于直接影响效应,且各变量通过自主研发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最为显著,说明中国可能正在接近后发优势的"临界值"。
关键词:
自主研发 技术引进 通径分析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千慧雄
本文探讨了技术引进的"生产效应"、"学习效应"和"扩散效应"对自主创新的影响,并引入市场规模、市场结构、产品差异、研发能力等变量,系统地研究技术引进促进自主创新的条件。研究表明: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是抑制还是促进,关键取决于"生产效应"、"学习效应"之和与"扩散效应"的力量对比;产品差异起着"防火墙"的作用;市场规模、研发能力等变量可以改变技术引进促进自主研发的临界市场结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怀祖 彭志强
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中国省际技术引进与省域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了省域内部研发的中介作用。基于中国2009—2014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及1—3年的滞后期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省际间的技术引进活动提升了省域自主创新能力,其作用路径表现为省际间的技术引进促进了省域内部研发投入,通过省域内部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提升了省域自主创新能力。研究验证了我国技术市场对提升我国省域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是对目前我国技术转移与技术市场研究的有益补充。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崔淼 苏敬勤
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如何实现协同至今仍是一个"黑箱"。基于权变视角,以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协同实践为研究样本,采用探索性嵌入式单案例研究方法,从技术引进和技术能力提升两个维度对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协同情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后发企业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协同需要满足3个条件,即在技术来源维度上,动态技术战略、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两种技术来源的协同共用和技术平台构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技术项目本身具有复杂性的特征;在技术能力维度上,分别以具有阶段性特征的研发模式和技术先进性为载体,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构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傅元海
国际技术扩散是影响本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利用2003-2008年区域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不同类型的国际技术扩散对我国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竞争效应和外资研发溢出效应对我国低层次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对高层次技术创新能力没有显著作用;外资企业生产本地化程度反映的模仿效应对我国内资企业高层次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对低层次技术创新能力没有显著影响;购买国外技术对我国内资企业各个层次的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是对高层次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小于对低层次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怀祖 彭志强
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中国省际技术引进与省域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了省域内部研发的中介作用。基于中国2009—2014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及1—3年的滞后期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省际间的技术引进活动提升了省域自主创新能力,其作用路径表现为省际间的技术引进促进了省域内部研发投入,通过省域内部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提升了省域自主创新能力。研究验证了我国技术市场对提升我国省域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是对目前我国技术转移与技术市场研究的有益补充。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丁锋
根据中国30个省级地区2013—2017年数据,运用DEA-Tobit两阶段分析框架探讨了不同省份经济增长效率,结论表明:(1)我国经济增长效率总体较低且区域差异明显,东部经济增长效率最高且西部最低;(2)企业自主创新对提高东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有积极显著影响,但对西部地区没有明显促进作用;(3)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转移对中西部经济增长效率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但对东部地区的效率提升不显著。因此应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加强人才激励措施,以实现地区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使我国经济更为平稳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技术引进 技术转移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姝 刘殿和
本文采用1999—2009年全国37个产业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就不同技术获取途径对企业经营业绩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技术引进相比,技术创新对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更为明显,这极有可能是因为未经过企业改造或消化吸收的技术难以短期内满足我国市场的实际需要;购买国外技术不仅未实现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反而对多项经营业绩指标产生了负面影响;购买国内技术对部分企业经营绩效指标的提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技术改造对提升企业经营效率与管理效率方面的作用明显,但在提升企业规模、利润水平和流动资产等方面的作用并不十分显著;与技术改造恰恰相反,技术消化吸收对提升企业经营效率方面的影响不明显,但能...
关键词:
技术引进 自主创新 工业行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尚勇
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技术创新已经取代自然资源成为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我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实现从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型向自主创新型的战略转变。同时,加强自主创新应该抓住四个关键问题,即,自主创新要有自主的精神和创新的魄力;加强自主创新必须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加强自主创新必须造就大批创新人才;加强自主创新,必须增强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政策的协调,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关键词:
自主创新 经济结构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