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86)
- 2023(14636)
- 2022(12702)
- 2021(11685)
- 2020(9844)
- 2019(22172)
- 2018(22320)
- 2017(42840)
- 2016(22848)
- 2015(25590)
- 2014(25319)
- 2013(25185)
- 2012(23176)
- 2011(20961)
- 2010(21141)
- 2009(19350)
- 2008(18470)
- 2007(16342)
- 2006(14572)
- 2005(12812)
- 学科
- 济(109394)
- 经济(109305)
- 管理(70208)
- 业(67838)
- 企(56489)
- 企业(56489)
- 方法(43791)
- 数学(37730)
- 数学方法(37328)
- 中国(25908)
- 农(25169)
- 地方(24755)
- 业经(22605)
- 财(22602)
- 技术(22542)
- 学(22033)
- 农业(17978)
- 制(16526)
- 理论(16525)
- 贸(16149)
- 贸易(16136)
- 易(15579)
- 和(15549)
- 地方经济(15267)
- 环境(15121)
- 技术管理(14125)
- 融(13944)
- 金融(13941)
- 银(13895)
- 银行(13845)
- 机构
- 大学(327630)
- 学院(326250)
- 济(140034)
- 经济(137219)
- 管理(131967)
- 理学(114355)
- 理学院(113119)
- 管理学(111323)
- 研究(111166)
- 管理学院(110723)
- 中国(81037)
- 京(69319)
- 科学(66935)
- 财(60811)
- 所(55082)
- 研究所(50045)
- 中心(49247)
- 财经(48731)
- 农(47929)
- 江(47374)
- 业大(46584)
- 经(44316)
- 北京(43929)
- 经济学(42686)
- 范(42304)
- 师范(41952)
- 院(40222)
- 州(38256)
- 经济学院(38193)
- 农业(37107)
- 基金
- 项目(222285)
- 科学(176024)
- 研究(164360)
- 基金(161637)
- 家(140022)
- 国家(138874)
- 科学基金(120308)
- 社会(105190)
- 社会科(99854)
- 社会科学(99825)
- 省(87219)
- 基金项目(85884)
- 自然(76932)
- 自然科(75161)
- 自然科学(75149)
- 教育(74869)
- 自然科学基金(73819)
- 划(72327)
- 编号(65943)
- 资助(65943)
- 成果(53098)
- 创(49854)
- 重点(49456)
- 部(48798)
- 发(48138)
- 创新(45870)
- 课题(45584)
- 国家社会(43476)
- 教育部(42312)
- 人文(41620)
- 期刊
- 济(156779)
- 经济(156779)
- 研究(100700)
- 中国(62988)
- 管理(51475)
- 学报(48033)
- 科学(46216)
- 财(45481)
- 农(43143)
- 大学(36828)
- 教育(36576)
- 学学(34687)
- 技术(31606)
- 农业(30267)
- 融(26324)
- 金融(26324)
- 经济研究(26179)
- 财经(24216)
- 业经(23692)
- 经(20847)
- 问题(19564)
- 技术经济(19215)
- 科技(17995)
- 图书(16652)
- 业(15868)
- 理论(15678)
- 现代(15019)
- 商业(14391)
- 统计(14306)
- 实践(14031)
共检索到484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刘和东 施建军
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性检验等实证方法,研究了中国在1991-2008年的自主创新、技术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短期均衡中,滞后一期、二期的经济增长自身、自主创新能力、技术转移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是很显著;长期均衡中,自主创新能力、技术转移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存在互为因果关系,经济增长是技术转移的原因,技术转移与自主创新存在互为因果关系。为此,我国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转移能力,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促进三者间的良性互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和东 施建军
文章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技术转移能力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存在互为因果关系;自主创新、技术转移促进经济增长,且自主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明显;经济增长拉动技术转移,技术转移进一步拉动自主创新。为此,我国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转移能力,以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促进三者间的良性互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金哲 米娟
文章采用索洛增长模型,对辽宁省自主创新、技术转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联关系;短期中,滞后一、二期的经济增长自身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自主创新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长期中,自主创新与技术转移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存在互为因果关系,短期内,技术转移是经济增长的原因;长期内,技术转移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自主创新与技术转移也存在着互为因果关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任晓珠
基于2013-2022年中国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将金融深化、自主创新与经济均衡发展纳入统一框架,旨在厘清三者本质关系与内在逻辑。结果得出:自主创新对经济均衡发展存有非线性U型作用,且呈现地区异质性特征。机制解析显示,自主创新可经由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进步两大重要渠道,提升经济均衡发展水平。门槛效应检验发现,伴随着金融深化程度加深,自主创新对经济均衡发展积极作用逐渐强化,即在自主创新影响经济均衡发展过程中,金融深化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据此,应通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持续加大创新投入;注重技术与产业协同发展,优化产业结构;顺应数字化转型趋势,稳态强化金融深化程度,进一步发挥金融驱动创新作用,助推经济均衡化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丁锋
根据中国30个省级地区2013—2017年数据,运用DEA-Tobit两阶段分析框架探讨了不同省份经济增长效率,结论表明:(1)我国经济增长效率总体较低且区域差异明显,东部经济增长效率最高且西部最低;(2)企业自主创新对提高东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有积极显著影响,但对西部地区没有明显促进作用;(3)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转移对中西部经济增长效率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但对东部地区的效率提升不显著。因此应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加强人才激励措施,以实现地区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使我国经济更为平稳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技术引进 技术转移 经济增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苹
基于MRW(1992)模型,将企业研发投资分解为自主创新、国外技术引进模仿和国内技术转移,利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7~2005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自主创新和技术模仿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技术模仿 地区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唐晓云
经济均衡和收敛理论所预测的经济增长收敛远景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经济增长差异日趋扩大的现实世界构成强烈反差。文章认为国家间经济增长的长期差异,不能完全用稳态的收敛线性概念来解释。技术创新、转移和扩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最终使经济增长过程表现为相对于时间的非线性过程。通过对包括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在内的30多个国家panel数据的实证分析,较好地验证了理论预期。结果表明:创新、扩散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同,两者对比力量的最终结果是不确定的。国家间经济和技术的差距的长期发展趋势不一定是缩小,而是收敛和发散交替存在的非线性过程。这一结论对中国这一经济赶超型国家的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战...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技术转移 非线性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姚旻
本文认为,科技进步是后发优势的源泉,也是制约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资源约束下的西部地区必须优化选择技术创新的支持政策。第一,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第二,加强人才培养,健全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第三,改善技术创新市场条件和制度条件;第四,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型创新;第五,通过推进产业集群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关键词:
区域差距 后发优势 技术进步 技术创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安 沈坤荣
本文在一般均衡框架下构建理论模型本文在一般均衡框架下构建理论模型,并用数值模拟了"税收优惠""信贷补贴"和"直接研发补贴发补贴"三种产业政策将如何影响平衡增长路径上的自主创新绩效以及经济增长速率等内生变量。结果表明表明,直接的研发补贴会完全挤出私人部门的研发支出,并不能提高平衡增长路径上的经济增长率,而间接的产业刺激政策间接的产业刺激政策,如税收补贴、信贷补贴可以有效提高平衡增长路径上的经济增长率,并且信贷补贴效果最好贴效果最好。因此,未来产业政策应该是对技术创新领域整体给予相关的补贴及优惠,营造一个公平自由的创新环境由的创新环境,而对新兴技术、新兴产业的方向不应该做过多的判断与干预,即由"选择性产业政策"回归到回归到"战略性产业政策"。
关键词:
一般均衡 产业政策 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凌江怀 李成 李熙
本文利用我国1991—2010年的经济区域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经济增长和财政科技投入之间的关系。其结果表明,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弹性为0.179,长期弹性为0.327;财政科技投入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短期内,经济增长对财政科技投入冲击的响应处于较低的水平,但从长期看,这种冲击处于上升的趋势并最后趋于平稳。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通过提高财政科技投入的效率,能够有效推动经济内生集约增长,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关键词:
财政科技投入 经济增长 动态均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戈冬梅 姜磊
基于全国30个省域1996~2010年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tem-GMM)法,对全国省域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的长期、短期因果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国省域经济增长和入境旅游存在双向的长期、短期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入境旅游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演变。入境旅游平均增长率最快的地区是长三角、环渤海地区、泛珠江三角三大经济圈,而四川、西藏、湖南、甘肃的入境旅游增长率为负值,表明我国省域之间入境旅游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化。因此,应在加强三大经济圈入境旅游发展的同时,推进中、西部地区入境旅游业发展,最终使我国入境旅游更上一个台阶,更好地带动我国经济增长。
关键词:
旅游业 经济增长 系统广义矩估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海波 翁雪琴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分析方法,对江苏省苏州市1995-2010年自主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变量进行协整分析与因果关系检验,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揭示了苏州市自主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并对如何提升苏州市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白义霞
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历史上,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世界各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规划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改革至今,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党中央与时俱进地提出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伟战略。对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演变和创新进行总结和研究,对我国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海波 韩爱华
文章利用2008—2015年31省市面板数据,研究了技术转移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技术输出还是技术吸纳的技术转移都能够促进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但从全国层面看技术吸纳较技术输出的影响作用大,东中西部的技术转移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表现各异。文章控制其他渠道的技术转移对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影响,FDI投资、对外贸易和产权保护是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偏好的路径依赖,而科技人才与研究投入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驱动作用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夏艳清 王维国
本文以Solow增长模型为基础,在生产函数中引入环境资本这一生产要素,建立了环境Solow模型。它首先分析了资本均衡点和环境资源均衡点的存在性,而后应用非线性微分方程组的相位图分析方法对密集形式模型中的资本存量变化率和环境资本存量变化率进行动态均衡分析,得到在模型设定的条件下,经济达到均衡增长路径的条件。本文同时分析了模型中的参数对过渡期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对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