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05)
- 2023(10342)
- 2022(8658)
- 2021(7857)
- 2020(6409)
- 2019(14354)
- 2018(13984)
- 2017(27334)
- 2016(14076)
- 2015(15338)
- 2014(15093)
- 2013(14999)
- 2012(14253)
- 2011(12987)
- 2010(13575)
- 2009(12695)
- 2008(12204)
- 2007(11337)
- 2006(10445)
- 2005(9433)
- 学科
- 济(82857)
- 经济(82811)
- 管理(46495)
- 业(45817)
- 企(38037)
- 企业(38037)
- 方法(24104)
- 地方(22589)
- 数学(20742)
- 数学方法(20550)
- 中国(19590)
- 农(18630)
- 业经(17852)
- 技术(17846)
- 地方经济(15428)
- 财(14566)
- 产业(13523)
- 制(13003)
- 农业(12738)
- 学(12431)
- 技术管理(12333)
- 策(12070)
- 贸(11373)
- 贸易(11362)
- 易(10941)
- 银(10909)
- 银行(10899)
- 融(10776)
- 金融(10776)
- 行(10572)
- 机构
- 学院(206962)
- 大学(202351)
- 济(104763)
- 经济(102978)
- 管理(82308)
- 研究(72772)
- 理学(69956)
- 理学院(69286)
- 管理学(68500)
- 管理学院(68082)
- 中国(55802)
- 财(45824)
- 京(40755)
- 科学(38102)
- 财经(35262)
- 所(34913)
- 江(33225)
- 经济学(33191)
- 中心(32501)
- 经(31806)
- 研究所(30955)
- 经济学院(29473)
- 北京(25972)
- 院(25939)
- 州(25820)
- 农(25729)
- 财经大学(25646)
- 范(25367)
- 师范(25216)
- 业大(23452)
- 基金
- 项目(128379)
- 科学(104157)
- 研究(100329)
- 基金(93243)
- 家(78440)
- 国家(77783)
- 科学基金(68660)
- 社会(67973)
- 社会科(64768)
- 社会科学(64757)
- 省(51907)
- 基金项目(48207)
- 教育(44653)
- 划(41453)
- 自然(40015)
- 编号(39242)
- 自然科(39127)
- 自然科学(39120)
- 自然科学基金(38480)
- 资助(37143)
- 创(32569)
- 成果(32053)
- 发(31305)
- 创新(29458)
- 重点(28657)
- 课题(28540)
- 国家社会(28419)
- 部(28410)
- 发展(26982)
- 展(26586)
- 期刊
- 济(127913)
- 经济(127913)
- 研究(70945)
- 中国(43654)
- 管理(36188)
- 财(34145)
- 农(24375)
- 科学(23828)
- 融(22956)
- 金融(22956)
- 经济研究(21897)
- 教育(21228)
- 学报(20701)
- 技术(20612)
- 业经(19819)
- 财经(18435)
- 大学(17311)
- 学学(16371)
- 农业(16336)
- 经(16306)
- 问题(15862)
- 技术经济(14273)
- 贸(12728)
- 策(11255)
- 国际(11036)
- 世界(11032)
- 科技(11031)
- 统计(10835)
- 商业(10818)
- 现代(10476)
共检索到331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安 沈坤荣
本文在一般均衡框架下构建理论模型本文在一般均衡框架下构建理论模型,并用数值模拟了"税收优惠""信贷补贴"和"直接研发补贴发补贴"三种产业政策将如何影响平衡增长路径上的自主创新绩效以及经济增长速率等内生变量。结果表明表明,直接的研发补贴会完全挤出私人部门的研发支出,并不能提高平衡增长路径上的经济增长率,而间接的产业刺激政策间接的产业刺激政策,如税收补贴、信贷补贴可以有效提高平衡增长路径上的经济增长率,并且信贷补贴效果最好贴效果最好。因此,未来产业政策应该是对技术创新领域整体给予相关的补贴及优惠,营造一个公平自由的创新环境由的创新环境,而对新兴技术、新兴产业的方向不应该做过多的判断与干预,即由"选择性产业政策"回归到回归到"战略性产业政策"。
关键词:
一般均衡 产业政策 创新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丁锋
根据中国30个省级地区2013—2017年数据,运用DEA-Tobit两阶段分析框架探讨了不同省份经济增长效率,结论表明:(1)我国经济增长效率总体较低且区域差异明显,东部经济增长效率最高且西部最低;(2)企业自主创新对提高东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有积极显著影响,但对西部地区没有明显促进作用;(3)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转移对中西部经济增长效率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但对东部地区的效率提升不显著。因此应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加强人才激励措施,以实现地区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使我国经济更为平稳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技术引进 技术转移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海波 翁雪琴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分析方法,对江苏省苏州市1995-2010年自主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变量进行协整分析与因果关系检验,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揭示了苏州市自主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并对如何提升苏州市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晓丽 金浩 梁慧超
利用1998~2007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以专利申请受理量表示的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总量的关系及其在东中西部间的区域差异。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要求自主创新的产出能力也越高,但是自主创新产出能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各地区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苹
基于MRW(1992)模型,将企业研发投资分解为自主创新、国外技术引进模仿和国内技术转移,利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7~2005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自主创新和技术模仿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技术模仿 地区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和东 施建军
文章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技术转移能力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存在互为因果关系;自主创新、技术转移促进经济增长,且自主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明显;经济增长拉动技术转移,技术转移进一步拉动自主创新。为此,我国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转移能力,以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促进三者间的良性互动。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刘和东 施建军
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性检验等实证方法,研究了中国在1991-2008年的自主创新、技术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短期均衡中,滞后一期、二期的经济增长自身、自主创新能力、技术转移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是很显著;长期均衡中,自主创新能力、技术转移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存在互为因果关系,经济增长是技术转移的原因,技术转移与自主创新存在互为因果关系。为此,我国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转移能力,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促进三者间的良性互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向强 李沁洋 胡珺
流动性资产特别是货币性资产对通货膨胀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在高通货膨胀时期,企业将因持有过多货币性资产而承担价值减损的风险。因此,在通货膨胀上升时企业会权衡货币性资产持有与支出的比重关系,避免资产贬值损失。基于此,本文聚焦于企业自主创新,探讨在通货膨胀上升时期企业是否通过积极的自主创新行为调整资产结构,对冲潜在的通货膨胀风险。研究发现:企业自主创新水平调整会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当通货膨胀处于相对上升时期,企业会相应增加自主创新水平,且基于规避通货膨胀风险的自主创新有助于增加企业价值。进一步研究表明,由于产业政策能够为扶持性企业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企业为对冲通货膨胀风险而进行的自主创新。本文的研究结论显化了通货膨胀和产业政策影响微观企业主体行为的微观传导机制,同时也丰富了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理解通货膨胀和产业政策下企业的自主创新策略选择,有助于政府部门制定更为合适的政策目标,从而更好地引导和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关键词:
通货膨胀 产业政策 企业自主创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蒋正华
本文认为,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但并不是创造大国。目前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超过50%,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一是企业可以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也可以通过国际并购等办法来提高技术水平,还可以正确利用政府采购等渠道来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二是企业和政府互动,政府通过对军工科技的支持和军工技术转向民用带动技术发展和经济发展,或者直接兴办一些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有重大带动意义的工程,或者运用财税、金融政策支持科技进步,或者采取其他手段如政府采购在招标中提出国产化率的要求等。三是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改革,尽快建立鼓励企业增加技术开发投入的政策环境,加大对企业技...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核心技术 研发 风险投资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飞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投入了巨额资金,广泛采取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合资、合作和战略联盟等措施,制造能力和规模迅速增强。但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十分薄弱,全社会资源利用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增长面临资源环境容量的明显约束,已严重制约了我国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文章研究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在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自主创新 体制创新 结构优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雷玷 雷娜
产业政策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通过我国产业政策与经济增长的结构分析,证实了我国产业政策发展存在三个阶段,证明了产业政策通过改变产业结构从而影响经济增长。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排放系数和产业人均收入指标的研究,表明我国结构调整需要寻找合理的平衡,得出了产业政策和经济增长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的结论。
关键词:
产业政策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嘉良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魏丽 卜伟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自创区")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但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待定量评价。使用双重差分法和合成控制法对自创区经济增长促进效应分别进行整体平均化评估与个案评估,发现自创区设立对经济增长存在促进作用,但也存在地区异质性,即以湖北为代表的中部省份自创区设立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但以北京和上海为代表的自创区设立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还未显现出来,表明该地区自创区应加快转型升级,成为地区经济新增长极。通过中介效应分析发现,武汉东湖自创区是通过区域创新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卢宁 李国平 刘光岭
本文基于区域自主创新系统视角,通过因素分析法提取八个区域自主创新主成分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面板数据计量模型。研究发现,各地区自主创新资源投入水平差距显著,经济发达地区在自主创新资源投入上拥有比较优势。自主创新人才实现能力、自主创新价值实现能力和自主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与地区生产总值呈负相关关系。自主创新支撑发展能力、自主创新辐射能力、自主创新网络能力对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因此,在平衡区域间自主创新资源投入的同时,还要兼顾创新人才实现能力、创新价值实现能力和创新支撑发展能力的不断增强。
关键词:
区域自主创新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金哲 米娟
文章采用索洛增长模型,对辽宁省自主创新、技术转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联关系;短期中,滞后一、二期的经济增长自身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自主创新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长期中,自主创新与技术转移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存在互为因果关系,短期内,技术转移是经济增长的原因;长期内,技术转移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自主创新与技术转移也存在着互为因果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