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48)
2023(2447)
2022(1904)
2021(1996)
2020(1522)
2019(3467)
2018(3062)
2017(4985)
2016(3691)
2015(4624)
2014(4713)
2013(3879)
2012(3543)
2011(3220)
2010(3232)
2009(2236)
2008(2083)
2007(1767)
2006(1505)
2005(1351)
作者
(7421)
(5966)
(5918)
(5887)
(3768)
(2820)
(2806)
(2507)
(2301)
(2257)
(2025)
(2013)
(1996)
(1994)
(1975)
(1950)
(1947)
(1865)
(1823)
(1778)
(1669)
(1574)
(1515)
(1446)
(1434)
(1429)
(1409)
(1341)
(1261)
(1261)
学科
(7360)
经济(7355)
管理(6989)
中国(6823)
教学(5479)
(5194)
理论(5173)
教育(4607)
(4292)
企业(4292)
学法(4183)
教学法(4183)
学理(3786)
学理论(3786)
学校(3517)
技术(3431)
(3014)
职业(2587)
(2455)
(2389)
方法(2231)
职业技术(2153)
数学(1960)
数学方法(1923)
(1860)
高等(1850)
业经(1755)
农业(1741)
(1634)
财务(1632)
机构
学院(43172)
大学(34585)
职业(16425)
技术(13442)
研究(12978)
职业技术(11644)
(11449)
教育(11129)
经济(11014)
管理(10434)
技术学院(9825)
(8996)
师范(8948)
理学(8772)
理学院(8639)
管理学(8367)
管理学院(8278)
(7759)
(7284)
中国(7124)
科学(6681)
师范大学(6668)
(6284)
(5964)
(5800)
研究所(5607)
中心(5383)
(4882)
(4844)
北京(4562)
基金
研究(27160)
项目(26585)
科学(21439)
教育(19084)
基金(14873)
编号(14825)
(13575)
社会(13493)
课题(12972)
社会科(12540)
社会科学(12538)
(12018)
(11827)
国家(11614)
(11579)
成果(11353)
科学基金(9848)
规划(9053)
(8392)
职业(8039)
(7858)
主持(7783)
项目编号(7778)
主持人(7663)
(7548)
年度(7364)
基金项目(7316)
重点(7241)
(6820)
(6708)
期刊
教育(25024)
职业(15497)
中国(14976)
技术(12886)
(12178)
经济(12178)
研究(11625)
技术教育(11038)
职业技术(11038)
职业技术教育(11038)
(5803)
论坛(5803)
职教(4827)
(4641)
(4463)
管理(3717)
学报(3716)
科学(3411)
大学(3366)
农业(3129)
学学(2855)
成人(2547)
成人教育(2547)
(2438)
金融(2438)
财经(2316)
(2072)
业经(2025)
高等(2014)
(1849)
共检索到65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志利  郭孟杰  
职业院校内设专业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类型、质量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职业院校“每年调整1次专业”,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需要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分别行使调控权、自主权和参与权,遵循“自主”与“约束”相统一的行动逻辑,以“自主”体现自立、自为和自律;以“约束”保护自主,使“自主”表现出主动性、主体性和自觉性。职业院校应明晰专业调整的行动理由、行动目标、行动原则、行动主体和行动过程,逐步建设一批新兴专业、骨干专业、特色专业和高水平专业,适应区域产业链、创新链和人的发展的需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涂三广  
专业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载体。有效推进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学校不能只停留在专业自身"怎么建",更须深入分析"为什么建";为什么建是专业建设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怎么建是专业自身价值的实现方式。在专业建设实践中,学校要首先回答为什么建,再考虑怎么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韦莉莉  
职业教育推行"课程思政"能够改变思政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两张皮"的现实窘境,对培养新时代职业人才和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由思政课程转向"课程思政"是对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回应,是对西方国家学科德育的扬弃,符合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内在规律。构建职业院校"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四位一体"的同向同行课程体系是基础,"一体化"教学体系是关键,"德能并重"多元评价体系是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邱福明  
职业院校质量管理改革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问题,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关系到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水平提升、特色建构和创新成效。质量管理的整体化、多元化、信息化是职业教育质量管理的应然逻辑。基于职业教育的属性特征、质量管理的特性和模式建构的逻辑规律等复杂的综合因素,职业院校质量管理的路径选择应从体系设计、流程标准、质量管理队伍、利益相关者群体、信息平台五个维度考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茂勇   蔡凌  
职业院校数据治理是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核心要素。职业院校校本数据治理范式的提出,符合国家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从宏观建构转向微观规范的政策诉求。职业院校校本数据治理遵循从碎片转向全局的价值逻辑、从孤岛转向共生的过程逻辑、由浅表转向深度的技术逻辑及从适应转向预测的功能逻辑等四重转型逻辑。在实践场域,职业院校校本数据治理存在数据生态失衡与数据架构断点、数据规格泛化与信息离散、数据治理政策缺位与流程迟滞、数据治理偏利取向与效用失准等现实问题。推动职业院校校本数据治理实践范式建构,可从基于国家“智慧大脑”架构的共生共治价值体系建构、基于数据生命周期的数据全链条管理过程机制建构、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分层治理技术载体建制、基于师生同频成长支持体系动力设计的功能系统调试四个维度展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曹渡帆  任捷  
劳动教育作为一项具有多维性和立体性特征的教育实践活动,蕴含着丰富的空间性,需要多维空间作为其实践的载体,因而职业院校实施劳动教育必须严格遵循其现实展开的空间逻辑。空间范畴是对职业院校实施劳动教育在空间功能、空间属性和空间环境三个方面的本质规定,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指引了职业院校实施劳动教育的空间实践。然而,在职业院校实施劳动教育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分别出现了知识空间与实践空间分离、工具空间和价值空间冲突、教学空间和工作空间桎梏的三重空间矛盾,阻碍了劳动教育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此,要通过设计课程体系,促进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空间功能整合;通过践行主流价值,实现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空间价值引领;通过明晰职能分工,增强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空间协同效应,最终构建起多元立体、纵横联动的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空间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龚添妙  朱厚望  
高等职业教育优质校建设和一流专业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扩展与延伸,是职业教育适应国家战略的应有之举。高职院校一流专业建设有其政策逻辑,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和"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延续与创新;有其现实逻辑,是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打破高职院校身份固化的利器,职业教育发展的牵引;有其理性逻辑,在教师队伍、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及运行机制上具有典型特征。为促进一流专业建设,高职院校可在专业协同发展、完善高水平培养体系、构建本土建设模式以及打造一流专业文化体系等方面着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克松  熊晴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有需"与职业院校的"能为",以及双方合作实现的互惠共赢是职业院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逻辑理路。职业院校以课程为中介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有两种向度,即介入作为学科课程和作为活动课程的劳动教育。按照课程开发主体与资源要素的流向,职业院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主要有单向被动输送式、单向主动介入式和双向互动合作式三种样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绣叶  郑国萍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与引领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价值已得到充分阐释,但是学界对其作为一种权威评价工具的潜在贡献并未给予深入研究。在当前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缺失一致性评价工具与方法的背景下,技能大赛既能够测评学生的技能水平,也能够诊断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展现“技能资本”的潜在价值,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并兼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功能,因此,将技能大赛作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工具具有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技能大赛作为一种针对学生技能水平的测评工具是对其价值逻辑的深层诠释,能够丰富技能大赛价值的研究视角,同时也是技能大赛成果和数据转化的重要形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随国栋  罗生全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教材质量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随着国家对高职教材建设质量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质量为中心的质量管理和质量评价已成为高职教材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教材建设的质量逻辑来看,高职教材建设遵循着“价值目标——过程管理——结果评价”的逻辑链条与演绎进路,价值目标逻辑要求高职教材建设必须厘清质量目标的逻辑起点和价值旨归;过程管理逻辑需要关注高职教材建设质量管理的价值取向与作用机理;结果评价逻辑则要求对高职教材建设质量评价进行问题剖析与运行机制检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潘海生  韩喜梅  何一清  
当前我国职业院校相对于企业而言在技能人才培养上占有一定的话语权优势,但这一"优势"已成为当前制约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本文尝试借鉴让·梯若尔的"竞争与规制"思想,以我国职业院校比之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上的"强势性"话语权为切入点,从"竞争"的视角剖析引入竞争机制,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在"思想"与"途径"两个层面破除这一"强势性"的作用机理,进而以"规制"的视角从股权集中度、股东流动性以及现代治理结构等层面阐释竞争引入后为保障多元企业主体治理作用的发挥而进行的相应性规制设计,最后从保障企业合理准入、维护股东合理流动、激发企业混合办学热情以及降低企业混合办学风险入手,为保障企业参与、推进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长远发展提出治理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加权   蒋洪   杨海峰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课程思政的生成,具有“双创”观培育内在需求、“三观”塑造外在要求、双重价值塑造现实诉求的三重逻辑,这内在规定了其通过实施双重价值塑造、牵引“双创”素质提升、赋能“敢闯会创”的多元目标要求。因此,针对其建设、教学环节薄弱,难以达成多元目标要求的现实境遇,要围绕目标要求,打造“双创”教育课程、思政元素等五维一体化的实践新样态,着力构建整体实施框架。基于此,从系统化建设、多样化教学、柔性化评价入手,积极探寻改革向路,有效聚拢教学资源要素,是促其提质增效、助力高质量就业创业的理性选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培安  
针对部分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成效不明显、课堂教学活力不够、效率低下等现状,提出了高职院校"基于理解与实践"的有效教学理念。其基本理念是"让每一堂课都有价值",具体包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基于理解的教学、基于实践的教学、教学做合一、学思行合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庄西真  
职业院校和企业是平等的治理主体。职业院校和企业在历史使命、利益诉求与文化特征上具有不同的组织属性,这成为阻碍校企双主体办学治理结构形成的因素。但是双方以职业人才为共同的发展基石,以社会责任为共同的组织愿景,以创新驱动为共同的进步方式,为二者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治理结构提供了逻辑基础。校企双主体办学治理结构的目的,就是要在明确权利义务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与架构安排以规范校企双方在办学过程中的行为,并为双方持续参与治理提供灵活的框架设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任平  周灵琳  
发展本科层次职业院校是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建立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们接受多样化高等教育需求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战略要求,既是本科层次职业院校的核心任务,也是其发展的逻辑起点。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发展过程中在办学定位、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师资队伍等方面还存在着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办学定位上,应厘清本科层次职业院校的类型特征与层次边界;在专业设置上,要实现与区域产业对接、学校特色契合;在课程建设上,要实现与职业岗位对接,建立一批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期促进我国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快速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