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0)
- 2023(1657)
- 2022(1465)
- 2021(1389)
- 2020(1146)
- 2019(2592)
- 2018(2603)
- 2017(3747)
- 2016(2905)
- 2015(3394)
- 2014(3406)
- 2013(3233)
- 2012(3045)
- 2011(2972)
- 2010(3010)
- 2009(2520)
- 2008(2606)
- 2007(2251)
- 2006(1863)
- 2005(1751)
- 学科
- 济(5082)
- 经济(5076)
- 教学(4269)
- 理论(3878)
- 学(3737)
- 教育(3657)
- 业(3273)
- 学法(3085)
- 教学法(3085)
- 管理(3013)
- 学理(2828)
- 学理论(2828)
- 虫(2827)
- 害(2510)
- 中国(2361)
- 农(2221)
- 研究(2156)
- 方法(2138)
- 虫害(2130)
- 企(2103)
- 企业(2103)
- 及其(1881)
- 病虫(1826)
- 病虫害(1826)
- 数学(1809)
- 生物(1772)
- 数学方法(1756)
- 防(1713)
- 防治(1656)
- 治(1654)
- 机构
- 学院(38811)
- 大学(37636)
- 研究(17667)
- 农(16352)
- 科学(14606)
- 农业(13241)
- 业大(11298)
- 所(11271)
- 研究所(10572)
- 中国(10263)
- 技术(9118)
- 农业大学(8741)
- 京(8585)
- 济(8126)
- 省(8024)
- 室(7818)
- 经济(7763)
- 江(7288)
- 业(7180)
- 管理(7032)
- 实验(7017)
- 中心(6832)
- 实验室(6755)
- 重点(6368)
- 院(6259)
- 范(6167)
- 教育(6135)
- 师范(6012)
- 科学院(5866)
- 理学(5716)
共检索到62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基平 王帆 胡军华 王娟 陈若霓 陈仕江 卿玉玲 秦少容
采用室内毒力测定方法,测定了膨大弯颈孢(Tolypocladiuminflatum)SCKDC10菌株对家蚕4龄幼虫、蚕蛹及柑橘全爪螨雌成螨的毒力,并比较了不同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综合马铃薯培养基、淀粉琼脂培养基、察氏培养基、萨氏培养基、高氏一号培养基、L–broth培养基)、不同碳源(可溶性淀粉、甘露醇、肌醇、麦芽糖、葡萄糖、乳糖、甘油、蔗糖)、不同氮源(硝酸钾、尿素、蛋白胨、硝酸铵、甘氨酸、赖氨酸、氯化铵)、不同温度(10、15、20、25、28、30、35、40℃)、pH值(4.0、5.0、6.0、7.0、8.0、9.0、10.0)、紫外线照射时长(0、20、40、60、80、100、120min)以及常用杀虫剂(螺螨酯悬浮剂、甲氰菊酯乳油、丁氟螨酯悬浮剂、四螨嗪悬浮液、噻螨酮乳油)、杀菌剂(戊唑醇悬浮液、吡哆嘧菌酯乳油、咪鲜胺乳油、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唑醚·代森联水乳剂)对SCKDC10菌株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SCKDC10菌株对家蚕幼虫及蚕蛹的LC50分别为1.47×10~8个孢子/mL和4.25×10~8个孢子/mL,LT50值分别为6.51 d和7.87 d;对柑橘全爪螨雌成螨的LC50为9.26×10~7个孢子/mL,LT50值为6.34d;萨氏培养基和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分别为SCKDC10菌株最适生长和产孢培养基;葡萄糖和甘氨酸更有利于该菌的生长和产孢;SCKDC10菌株的最佳生长和产孢温度均为28℃;最适pH值均为7.0;紫外线照射时长对孢子萌发产生较大影响;紫外线照射时长对孢子萌发产生较大影响,随紫外线照射时间延长,菌株生长速率、产孢量以及孢子萌发率逐渐降低,紫外线照射100min后,孢子完全不能萌发。SCKDC10菌株与杀虫剂相容性较好,对杀菌剂比较敏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容燕 冯书亮 范秀华 曹伟平 胡明峻
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对金龟子幼虫有杀虫活性的苏云金杆菌HBF 1菌株的发酵培养基组合为:氮源B4 4%,淀粉1 2%,酵母粉0.5%,KH2PO40.04%,MgSO40.05%。用此配方进行摇瓶发酵,发酵液的平均菌数可达到44亿/mL,晶体产生量为2 1130mg/mL,发酵液稀释50倍对铜绿丽金龟幼虫进行生测,14d平均死亡率达到78 3%。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逄昔莎 徐汉虹 廖美德 黄海翔
【目的】对抗真菌活性菌株BP08进行鉴定,并对其最适培养条件和最佳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方法】从华南农业大学杀虫植物标本园土壤中筛选出1株BP08拮抗菌株,采用形态和生理生化鉴定方法、16S rDNA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对菌株BP08进行鉴定;以菌体生物量和发酵液拮抗水稻纹枯病菌活性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培养基初始pH值、发酵温度、装液量、接种量等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以发酵液拮抗水稻纹枯病菌活性为指标,对发酵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结果】筛选的菌株BP08初步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在培养基初始pH值7.0~8.0,发酵温度30℃,装液量100 mL/L,接种量为3%,180 r/min条件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兵 陈洁 马胜平 殷帅文 王宁
链格孢菌为空心莲子草最具开发潜力的生防菌之一。通过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比较了链格孢菌不同菌株对空心莲子草的致病性,并测定了培养基、温度及pH值条件对强致病菌株菌落生长和产孢的影响,优化了其培养条件。结果表明,菌株J-14的致病性最强,其次为菌株MS613、ZL500和pEC,而菌株ML03的致病性最弱,其所产生的病斑直径仅为J-14的22.12%。菌株J-14在空心莲子草茎叶煎汁培养基(ADA)上菌落生长和产孢量较高,培养5 D后其菌落直径和产孢量分别为5.800 CM和519.374×106个;温度20~30℃及p H值6.5~8.5是其菌落生长和产孢的适宜温度和酸碱度,且最适温度和p H值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雷帮星 康冀川 何劲 何维 文庭池
【目的】探寻粉被虫草无性型粉被玛利娅霉cp菌株产虫草多糖和虫草酸的影响因子。【方法】采用静置培养实验方法,测定虫草多糖和虫草酸的产量。【结果】:最佳培养基为查氏培养基,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分别为蔗糖、蛋白胨和K_2HPO_4;最佳的氨基酸添加物为谷氨酸,最佳初始pH为7.0,最佳装液量50%,最佳接种量2.5%,26℃下最佳静置培养时间为40 d。
关键词:
粉被玛利娅霉 虫草酸 虫草多糖 cp菌株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亚萍 刘秀群 陈龙清
以卷丹的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培养方式(固体培养、固-液培养、液体浅层静置培养)、蔗糖与活性炭双因素、茉莉酸甲酯等对卷丹试管内结鳞茎的生长和膨大的影响,以期筛选出对卷丹试管鳞茎生长和膨大有利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液体培养方式对卷丹试管鳞茎膨大效果较显著,鳞茎的平均鲜质量达到249.84mg,是固体培养条件下的3倍,直径>8 mm鳞茎的产率达54.05%,是固体培养条件下的近5倍;蔗糖和活性炭双因素试验表明,90 g/L蔗糖+3 g/L活性炭是最佳浓度配比,可使鳞茎平均鲜质量达到479.17 mg,最大达到870 mg;茉莉酸甲酯的最佳浓度为10-7mol/L,可使鳞茎平均鲜质量达180 m...
关键词:
卷丹 试管鳞茎 生长 膨大 组织培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潘永胜 徐福元 韩正敏 刘云鹏
对3株绿僵菌菌株通过不同温度水浴处理,发现了孢子的萌发条件;并开展了3菌株对松褐天牛成虫的毒力测定,筛选出M a789菌株的致病力较强。通过正交试验对其液体振荡培养条件进行了分析,选出了菌丝体生长最适培养基为蔗糖20 g.L-1,酵母粉10 g.L-1,KH2PO43.0 g.L-1,MgSO4.7H2O 1.0 g.L-1,CaC l20.5 g.L-1;培养液生孢子最适培养基为蔗糖20 g.L-1,蛋白胨10 g.L-1,KH2PO41.5 g.L-1,MgSO4.7H2O 2.0 g.L-1,CaC l20.5g.L-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雯瑞 陈德育 梁宗锁 刘瑞芳 孙建华
【目的】研究野生猪苓菌株的最佳分离、培养方法,为猪苓的深入研究和人工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对采自陕西眉县太白山野生猪苓进行菌核组织分离和子实体孢子分离,比较2种方法所得菌株菌丝的生长情况。以子实体孢子分离所得菌株为材料,分析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矿质元素和栽培代料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采用子实体孢子分离法所得猪苓菌株菌丝生长情况较菌核组织分离法好;PDA培养基、GPY培养基和麦芽汁培养基适用于野生猪苓菌的分离。分别以糊精、果糖为碳源,蚕蛹粉、酪素为氮源时,它们对猪苓菌丝生长的促进作用都非常显著;以1.2mL/L玉米浆作为生长因子时,菌丝生长速率最高。适宜质量浓度的矿质元素对猪...
关键词:
猪苓 分离培养 菌丝生长 萌发 代料栽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羽 王凤珍 陈应龙 弓明钦
对两个松茸菌株培养条件研究的结果表明 ,在适温范围、最适 p H范围、C和 N源利用以及维生素等生长物质的作用结果等方面 ,两个菌株之间存在差异。 992 4菌株适温范围较 996 0 6菌株宽 ,为 10~ 2 5℃ ,后者为 15~ 2 5℃ ;p H值范围仍以 992 4菌株为宽 ,为 3.5~ 7.5,而 996 0 6菌株为4 .5~ 5.5;对 C源的利用 ,992 4菌株以葡聚糖为最好 ,其次为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淀粉等 ,而996 0 6菌株以玉米粉为最好 ,其次是葡萄糖、糊精、麦芽糖、蔗糖、乳糖和淀粉等 ;对 N源的利用 ,两个菌种都不能利用磷酸氢二铵和尿素 ,但都可利用硫...
关键词:
松茸 菌株 培养条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高婕 曹福祥 龙绛雪 董旭杰
在ABTS法检测漆酶酶活性的基础上对黑孢漆斑菌的生长条件进行摸索.采用生长曲线分析,正交多因素分析及单因素分析对初始酸碱度,培养时间,接种量,菌龄,摇床转速及光照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5.5,接种量7.5%,菌龄9天,摇床转速160 r/min,自然光照,培养9天.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钱冬 曹铮 沈锦玉 沈智华 尹文林 吴颖蕾 张念慈
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嗜水气单胞菌BSK - 10株的优化培养条件。结果表明 :葡萄糖、甘油对BSK - 10株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 ;各种无机离子中 ,HPO4 2 - 、Fe2 + 、Ca2 + 、(NH4 ) 2 SO4 、Mg2 + 、Zn2 + 、Mn2 + 对BSK - 10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 ,而Cu2 + 、Co2 + 则表现为抑制作用 ;Na2 HPO4 与各种离子间存在交互作用 ,Fe2 + 、Mg2 + 、Zn2 + 、Mn2 + 的促生长作用在Na2 HPO4 的存在时表现得极为明显 ,而 (NH4 ) 2 SO4 、Mn2 + 在Na2 HPO4存在时有轻微抑制作用 ;葡萄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陆慧慧 林志强 谭万忠 罗华东 鲜菲 毕朝位 余洋 杨宇衡
【目的】分析并鉴定对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具强致病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CPB012菌株的杀虫基因型,为充分而有效地利用此生防菌奠定基础。【方法】CPB012菌株在LB培养基上30℃培养2—3 d,用苯酚品红进行晶体染色,观察伴孢晶体形态。cry1—cry10杀虫基因的检测选用技术成熟的PCR-RFLP(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法,即对某一类基因(如cry1、cry2…)保守区序列设计通用引物,并引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力军 陆兆新 别小妹 吕凤霞 方传记
【目的】研究培养基对解淀粉芽孢杆菌ES-2菌株产生抗菌脂肽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产抗菌脂肽的培养基提供指导。【方法】通过HPLC技术对培养基中的碳、氮源对ES-2菌株抗菌脂肽组分的影响进行试验。【结果】改进的Landy培养基抗菌脂肽产量较高;葡萄糖是ES-2菌株产生脂肽的良好碳源,特别是对surfactin的产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蔗糖和乳糖也是产生fengycin的良好碳源;L-谷氨酸和L-天门冬酰胺是抗菌脂肽产生的良好氮源;而不同的氨基酸组合并不有利于抗菌脂肽的产生;实验结果还显示,6种脂肪酸对抗菌脂肽的产生起到抑制作用。【结论】改进的Landy合成培养基是ES-2菌株产生脂肽适宜的培养基,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初立良 郑桂玲 周洪旭 李长友 李国勋
发掘对鞘翅目害虫具有活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t)菌株和杀虫蛋白基因在生物防治中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利用杀鞘翅目Bt基因通用引物进行PCR检测与生物测定相结合的方法,从山东省各地土壤中分离的66株Bt中筛选获得了两株对鞘翅目昆虫具有杀虫活性的菌株B-DLL和B-JJX,并采用SDS-PAGE和PCR-RFLP方法对其杀虫晶体蛋白和杀虫基因类型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菌株B-DLL和B-JJX对华北大黑鳃金龟1龄幼虫14 d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6.7%和60.0%,对暗黑鳃金龟1龄幼虫14 d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3.3%和76.7%,对柳蓝叶甲3龄幼虫5 d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3.3%和46.7%。...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杜立新 董明 王容燕 马铭泽 王金耀 曹伟平 宋健 冯书亮
苏云金芽孢杆菌SHJ-5菌株是从黑龙江采集的土样中分离获得的新菌株,对其伴孢晶体形状、基因型、蛋白表达以及杀虫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菌株SHJ-5产生的伴孢晶体形状为钝菱形;利用PCR-RFLP技术对该菌株的基因型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含有cry1Aa、cry1Ea、cry1Be、cry1Ah、cry1Ai、cry2Ab、cry1i和vip3A基因;SDS-PAGE晶体蛋白检测结果显示,该菌株表达130~150 kDa和60 kDa大小蛋白;生物活性测定表明,菌株SHJ-5对棉铃虫和小菜蛾有较高杀虫活性,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和96.7%。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