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42)
- 2023(10817)
- 2022(9557)
- 2021(9108)
- 2020(7691)
- 2019(17683)
- 2018(17817)
- 2017(33833)
- 2016(18727)
- 2015(21209)
- 2014(21261)
- 2013(20881)
- 2012(19391)
- 2011(17235)
- 2010(17165)
- 2009(15574)
- 2008(15371)
- 2007(13466)
- 2006(11652)
- 2005(10060)
- 学科
- 济(71433)
- 经济(71354)
- 管理(55772)
- 业(53348)
- 企(45463)
- 企业(45463)
- 方法(35498)
- 数学(30421)
- 数学方法(29959)
- 农(18556)
- 学(17685)
- 中国(17495)
- 技术(17022)
- 财(16836)
- 业经(15778)
- 理论(13799)
- 地方(13630)
- 贸(13088)
- 贸易(13082)
- 易(12715)
- 农业(12409)
- 和(12060)
- 制(11681)
- 务(11238)
- 环境(11220)
- 财务(11169)
- 财务管理(11147)
- 企业财务(10530)
- 教育(10514)
- 划(10375)
- 机构
- 大学(267324)
- 学院(265332)
- 管理(106616)
- 济(97398)
- 经济(95017)
- 理学(92793)
- 理学院(91750)
- 管理学(89894)
- 管理学院(89431)
- 研究(87306)
- 中国(62551)
- 科学(58373)
- 京(58035)
- 农(45737)
- 所(44895)
- 业大(43999)
- 财(42518)
- 研究所(41258)
- 中心(39569)
- 江(38087)
- 北京(36644)
- 农业(36118)
- 范(35364)
- 师范(35010)
- 财经(34696)
- 院(31789)
- 州(31564)
- 经(31515)
- 技术(31484)
- 师范大学(28193)
- 基金
- 项目(186194)
- 科学(144288)
- 研究(133523)
- 基金(132941)
- 家(116890)
- 国家(115932)
- 科学基金(98795)
- 社会(80395)
- 社会科(76093)
- 社会科学(76070)
- 省(74015)
- 基金项目(71233)
- 自然(66561)
- 自然科(65006)
- 自然科学(64991)
- 自然科学基金(63797)
- 划(61961)
- 教育(61478)
- 资助(55353)
- 编号(54866)
- 成果(44166)
- 重点(41384)
- 部(39937)
- 创(38925)
- 发(38779)
- 课题(37762)
- 创新(36289)
- 科研(35790)
- 计划(34654)
- 大学(34380)
- 期刊
- 济(104945)
- 经济(104945)
- 研究(74265)
- 中国(49335)
- 学报(47488)
- 科学(42525)
- 农(41410)
- 管理(38981)
- 大学(35224)
- 学学(33103)
- 教育(32678)
- 财(31641)
- 农业(29475)
- 技术(26470)
- 融(17764)
- 金融(17764)
- 业经(16822)
- 图书(16473)
- 财经(16150)
- 经济研究(15770)
- 科技(15467)
- 业(15244)
- 技术经济(14639)
- 经(13648)
- 理论(13599)
- 版(13312)
- 问题(13285)
- 业大(12953)
- 实践(12734)
- 践(12734)
共检索到379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文军 刘仲华 黄建安 施兆鹏
选用0.1μm微滤膜对茶水提离心上清液进行微滤处理,探讨了微滤温度对干物率、咖啡碱、各儿茶素组分以及微滤处理对产品冷溶性的影响.同时,选用不同的超滤膜对儿茶素粗提液进行超滤处理,比较分析了超滤处理对儿茶素各组分比值和儿茶素终端产品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滤滤出液的干物率、咖啡碱及各儿茶素组分含量随微滤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产品的各项冷溶性指标明显好于对照样产品;选用超滤膜 1可获得酯型儿茶素/非酯型儿茶素比值较小的产品,选用超滤膜 2可获得比值较大的产品;超滤膜 1比超滤膜 2能更有效地去除儿茶素终端产品色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袁林颖 钟应富 马强 邬秀宏 张莹 邓敏 杨娟 敬廷桃
杀青和干燥是针形绿名茶加工中的关键工序,将微波技术应用于茶叶杀青和干燥有利于提高其品质。为了提高针形绿名茶品质,本文对比研究了微波杀青、滚筒杀青、汽-热组合杀青和汽-热-微波组合等4种杀青方式、微波干燥和传统烘干等2种干燥方式、以及微波和常规2种加工工艺对针形绿名茶品质(感官品质和内含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杀青方式来看,以汽-热-微波组合杀青效果最好,微波杀青比其它3种杀青方式更有利于提高针形绿名茶外形色泽和叶底,会有损于其香气和滋味,但微波与汽-热组合后杀青能提升针形绿名茶的感官品质;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维C和叶绿素等主要内含成份保留量以微波杀青针形绿名茶为最高。从干燥方式来看,微波...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秀兰 王兴旺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了中国玉米工业深加工消费行业的生产效率,发现玉米酒精系列产品加工业的纯技术和规模效率均达到较高水平,玉米淀粉系列产品加工业的纯技术效率较低且规模效率较低,因此需要淘汰落后产能、扩大企业规模来提高整个行业收益水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文军 龚志华 黄建安 萧力争 蔡利娅 刘仲华
研究了外源单宁酶对绿茶品质成分的酶解特性、酶解条件优化及其酶解液在微滤澄清工艺中的效应.结果表明,根据绿茶粗滤液中酯型儿茶素的含量添加相应活性单位的外源单宁酶,在40℃酶解2 h,主要苦味成分酯型儿茶素能够有效地降解为简单儿茶素,达到提取物的无苦味,并且酶解液中的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等品质成分的得率依次增加5.56%,6.18%,11.17%,3.53%.微滤澄清工艺对外源单宁酶加工无苦味茶叶提取物在工效、产品得率方面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可作为外源单宁酶加工无苦味茶叶提取物的配套技术.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浆果富含花色苷、黄酮、酚酸、萜类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缓解视力疲劳等多种生理功能。项目组针对浆果柔嫩多汁、易腐烂、不耐贮运、专用加工装备缺失、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稀少等制约浆果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开展了围绕浆果深加工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1)建立了特色浆果速冻品质评价体系及贮藏技术规程,延长了特色浆果的加工周期。构建了代表性浆果速冻品质评价体系信息库;研发了低温冷藏结合60Coγ辐照、冰温结合钙处理技术,提高了浆果货架品质;开发了浆果前处
关键词:
产业化应用 深加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房婉萍 雷小刚 杨彬 王亚 马媛春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GWAS)是以高通量测序技术为基础,结合生物信息学和统计学方法,在全基因组水平上鉴定调控复杂性状的基因变异,是研究复杂农艺性状和遗传变异最有力和最有效的研究方法,其核心是研究遗传变异和目标性状之间的关联。GWAS研究检测到的关联位点一般很少,而且关联的位点仅能解释很少一部分性状变异。本文介绍了影响GWAS的主要因素,总结了GWAS在茶叶饮料消费、茶树重要农艺性状、茶叶品质和茶树群体结构研究中取得的一系列进展,提出了茶树GWAS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伟素 陆柏益
竹笋是我国重要的林业资源,竹笋综合利用及深度开发亟待解决。综述我国竹笋的资源情况、营养和药用价值,并从膳食纤维、含氮化合物和次生代谢产物等方面阐述国内外竹笋深加工利用的研究进展,提出竹笋深加工利用技术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胜鹏 高士伟 滕靖 叶飞 桂安辉 郑鹏程 杨齐国 韩汉山
传统的茶叶品质感官审评方法和湿化学检测方法具有结果评价主观性强、测定费时、费力等局限性,而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分析技术手段,具有快速、无损、结果客观等优势,在茶行业上得到应用。本文在概述近红外光谱技术原理基础上,主要综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鲜叶品质分析、成分检测、茶叶等级识别、茶种类鉴别、茶地理溯源和茶叶深加工产品分析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分析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为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行业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华中农业大学茶叶加工与生物技术团队由黄友谊教授领衔,团队依托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借助茶叶微生物,立足于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增值增效,聚焦于夏秋茶等中低档茶资源的开发利用。在菌株选育、发酵工艺优化、品质分析与检测、产品质量标准、发酵茶品质形成机理等方面富有经验与技术积累,
关键词:
华中农业大学 技术团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金红 赵昕 王永 程奕
由于转基因作物深加工产品中的DNA受到破坏,含量低、质量下降,提取困难,直接影响了后续的转基因定性检测。为解决这一难题,以酱油和番茄酱为样本进行了原料DNA提取方法的试验。针对酱油中添加大量焦糖色素和番茄酱偏酸的特点,通过加入样品预处理程序,有效地去除了酱油中的焦糖色素分子和调整了番茄酱沉淀的pH 值。利用大豆和番茄的内源特异参照基因进行PCR扩增,结果证明了利用该方法所提取的DNA完全能够满足转基因定性检测的需要,方法简单、快速、有效。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叶盛 刘杨
美国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玉米生产国,美国的深加工产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本文从6个方面对中美玉米深加工产业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玉米深加工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玉米 深加工产业 比较研究 发展趋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兰兰 王家伦 胡华健 陈娟 骆耀平
为进一步推广茶叶机械化采摘,提高茶叶采摘质量,对贵州湄潭永兴茶场和东南茶场进行机械采摘技术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大宗茶生产过程中,不同采摘方式以双人采茶机采摘效果最佳,手采质量最差;永兴茶区大宗茶采摘时期掌握偏迟,采下原料较大,难以生产出品质较高的产品;东南茶场夏秋茶生产的采摘间隔期为15~18 d,不同时间气候条件差异大,尤其是日照时数、湿度、降雨量、蒸发量等气象要素的变化使相同间隔期内采下的芽叶质量相差甚大,确定采摘适期应考虑这几个气象要素的变化;茶园营养水平对原料质量影响大,适当提高目前湄潭茶区施肥量,改进施肥方法,对获优质机采原料有好的保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胡秋辉 胡勇
大蒜、洋葱清洁化生产技术及其原料的深加工技术在中国逐渐发展起来,但在中国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中国农业部及各地方农业部门对大蒜、洋葱清洁化生产技术都制定出了相关标准,推动了中国农产品生产的清洁化进程。中国是大蒜、洋葱产出大国,大蒜、洋葱是出口创汇的优势农产品。但对于其开发利用还停留在粗加工阶段,产品的深加工还远不及发达国家。在这样的产业发展形势下,提高中国的大蒜、洋葱产品的附加值,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大蒜、洋葱产业发展体系,将是未来中国大蒜、洋葱等优势农产品产业的发展方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邻渭 章华伟 姜莉
对我国荞麦资源和加工利用现状进行分析表明 ,我国荞麦生产前景令人担忧 ,荞麦深加工仍处于空白。针对这一现象 ,就如何进行荞麦深加工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工艺
关键词:
荞麦 深加工 加工工艺 杂粮作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廖亚龙 彭金辉 刘中华
综述国内外紫胶结构的差异,紫胶深加工产品紫胶蜡、紫胶色素、紫胶桐酸、漂白胶的国内外生产技术及工艺;阐述紫胶改性、漂白机理、漂白紫胶脱氯技术及紫胶新应用领域等国内外紫胶深加工技术研究及发展趋势;最后,提出紫胶深加工技术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关键词:
紫胶 紫胶桐酸 色素 漂白紫胶 加工技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