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18)
2023(9104)
2022(8210)
2021(7811)
2020(6568)
2019(15300)
2018(15388)
2017(29895)
2016(16351)
2015(18412)
2014(18486)
2013(18390)
2012(16750)
2011(14918)
2010(14734)
2009(13175)
2008(12689)
2007(10831)
2006(9352)
2005(7856)
作者
(47357)
(39198)
(38968)
(36855)
(25005)
(18887)
(17623)
(15587)
(14948)
(13834)
(13499)
(12973)
(12304)
(12293)
(12055)
(11928)
(11889)
(11649)
(11057)
(10995)
(9906)
(9455)
(9369)
(8829)
(8766)
(8719)
(8658)
(8583)
(7855)
(7798)
学科
(62054)
经济(61987)
管理(46280)
(43655)
(37228)
企业(37228)
方法(31265)
数学(27056)
数学方法(26732)
(15863)
(15228)
中国(15082)
(15080)
业经(13663)
地方(12837)
理论(11170)
(10744)
(10725)
贸易(10717)
农业(10564)
(10393)
(10272)
环境(10087)
技术(10075)
(9984)
财务(9927)
财务管理(9912)
企业财务(9403)
(9134)
教育(9065)
机构
大学(228980)
学院(226494)
管理(93847)
(84128)
理学(82373)
经济(82160)
理学院(81470)
管理学(80021)
管理学院(79631)
研究(74074)
中国(53170)
(48985)
科学(48938)
(37087)
(37056)
(36796)
业大(36512)
研究所(34376)
中心(33437)
(30999)
北京(30964)
财经(30632)
(30214)
师范(29944)
农业(29006)
(27944)
(27248)
(25862)
师范大学(24367)
技术(24027)
基金
项目(164266)
科学(128189)
基金(118715)
研究(118629)
(103886)
国家(103040)
科学基金(88211)
社会(72271)
社会科(68352)
社会科学(68331)
基金项目(64243)
(63927)
自然(59511)
自然科(58079)
自然科学(58064)
自然科学基金(57002)
(54422)
教育(54093)
资助(48928)
编号(48644)
成果(38997)
重点(36365)
(35740)
(34232)
(33985)
课题(32964)
科研(31630)
创新(31604)
大学(30469)
教育部(30377)
期刊
(87890)
经济(87890)
研究(64107)
学报(38735)
中国(38021)
科学(35337)
(32912)
管理(32880)
大学(28724)
学学(27029)
(26524)
教育(25295)
农业(23449)
技术(19064)
(16124)
金融(16124)
业经(14552)
财经(13909)
图书(13595)
经济研究(13576)
科技(12195)
理论(12138)
(11785)
(11637)
实践(11447)
(11447)
问题(11387)
技术经济(10657)
(10624)
资源(10453)
共检索到314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景波  邢闪  邵天杰  董治宝  郁科科  岳应利  陈宝群  
为了揭示腾格里沙漠沙层含水量和水分运移及平衡等科学问题,对甘肃民勤和宁夏中卫不同沙丘进行了含水量研究。结果显示,腾格里沙漠南缘沙层含水量空间变化明显,在垂向上分层清楚,水平方向上流动沙丘的含水量高于半固定和固定沙丘,沙漠东南缘沙层含水量明显高于西南缘。甘肃民勤沙层含水量高值层段出现在剖面中上部;宁夏中卫毛管水带之上沙层含水量较高,指示沙层水分来自大气降水。研究区沙层水分主要以薄膜水的形式存在,在降水较多的沙漠东南缘出现了沙漠区极少出现的高含量薄膜水。该区沙层水分具正平衡特点,属于沙层水理性质决定的沙漠地区特殊的水分正平衡,这能够较好地解释极端干旱的沙漠区湖泊较多和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论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景波  郁科科  邵天杰  张冲  罗万银  张正偲  董治宝  
为了揭示腾格里沙漠沙层水分含量特点、水分来源和水分存在形式等问题,2009年9月-10月对腾格里沙漠腹地及边缘地区进行了含水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沙漠腹地沙层含水量一般在2.0%~5.0%之间,洼地或平坦地段含水量最高,沙丘底部次之,中部最低。沙层水分主要以薄膜水的形式存在,水分运移缓慢,在洼地或平坦地段较深层有薄膜水向下入渗过程中转变而成的重力水和地下水出现。沙漠沙层水分具有正平衡特点,这主要是沙层水分入渗速度快和沙层受蒸发影响深度小决定的,属于快速入渗型的水分正平衡。沙漠沙层水分来源于大气降水,洼地或平坦地段是大气降水向下入渗的主要渠道。沙漠沙层水分含量存在空间地域差异,沙漠腹地沙层水分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资行  焦健  李毅  李永兵  张世虎  
对腾格里沙漠南缘景泰点、古浪点和民勤点及对照点兰州天然分布的唐古特白刺无性系种群分株年龄结构及其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地唐古特白刺年龄结构均呈增长型;由南向北随着水分梯度递减,各地唐古特白刺无性系种群中龄分株比重增大,呈现出幼龄居群向成年居群过渡的趋势;静态生命表均显示唐古特白刺无性系种群幼龄分株随着年龄增加,生活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增强,期望寿命逐渐增大,Ⅴ龄级后分株期望寿命逐渐减小,Ⅲ和Ⅳ龄级死亡率和亏损率明显增大;存活曲线均趋于Deevey-Ⅲ型;兰州点唐古特白刺种群繁育旺盛,导致空间制约强烈,使得幼龄死亡率较高;景泰点和古浪点中龄分株死亡率低;民勤点各龄级死亡率均较大,Ⅵ龄级分株数反常...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景波  邵天杰  侯雨乐  吕晓虎  董治宝  
为了查明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区沙层含水量、水分来源等问题,于2009年5月大沙山区进行了15个5 m深钻孔的采样研究。结果表明,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区干沙层分布深度比降水较多地区干沙层分布深度大,湿沙层含水量比降水多的地区低,指示该区的湿沙层含水量一般小于2%是当地气候条件下的正常现象。该区沙层水分主要以薄膜水的形式存在,并具有向下运移的特点,表明完全有可能成为湖水和地下水的来源之一。高大沙山区沙层含水量空间差异明显,洼地含水量最高与平地含水量较高,是大气降水向地下入渗的渠道。高大沙山区厚度小的干沙层的存在表明该区沙层水分受蒸发作用影响深度小,这能够有力促进大气降水通过入渗转化为地下水,这是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晖  于卫平  牛长明  郭宏玲  黄利江  王挺  张广才  王培录  
根据宁夏腾格里沙漠边缘发展工业用材林的需要,按照长期以来发展杨树造林的经验及技术,将以往综合配套技术进行集成,形成技术上的优势组合。从造林规划设计、树木生长量指标、造林地选择、树种确定、整地、苗木规格、时间、密度、方式方法、抚育管护、病虫害防治、林木保护、检查验收、建立技术档案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在宁夏腾格里沙漠边缘营建杨树短轮伐期工业用材林的造林技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景波  邵天杰  郁科科  李恩菊  成爱芳  孟静静  董治宝  
为查明腾格里沙漠沙丘CO2浓度和昼夜变化规律,利用红外CO2监测仪在2009年夏季对腾格里沙漠西南部的民勤沙丘CO2浓度变化进行了昼夜连续观测,研究了不同类型、不同深度沙丘CO2浓度变化。研究得出:所有实验点CO2浓度在深度上的变化与通常观测的不同,2m和4m处的CO2浓度都比1m处的大;固定沙丘的昼夜CO2浓度累积值大于半固定沙丘的昼夜CO2浓度累积值,而半固定沙丘的昼夜CO2浓度累积值又大于流动沙丘的昼夜CO2浓度累积值;沙丘白天CO2浓度累积值高于夜间;在极端干旱的腾格里沙漠西南部,不论是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还是流动沙丘,CO2浓度在一昼夜内也具有清楚的变化规律,即从当日09:00左右到次日09:00点左右均呈现由低到高再到低的变化,但CO2浓度升降相对于大气温度的升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滞后时间约1~3h;沙丘CO2浓度和大气温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温度是决定CO2昼夜浓度变化规律的主要因素。在极端干旱的民勤沙漠区,各类沙丘沙层中的CO2浓度都明显高于空气CO2浓度。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陶彬彬  刘丹  管超  哈斯额尔敦  
对库布齐沙漠南缘抛物线形沙丘表面气流和输沙率的野外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沙丘表面约90%的风沙输移集中在距沙面0.10 m高度范围内,输沙率随高度递减的形式在沙丘各部位因风速、下垫面状况和坡面形态不同而发生变异。沙丘迎风坡坡脚因出露坚硬、含砾石地表,颗粒跃移高度大,风沙流上层相对输沙率大;迎风坡沙粒沿坡向上运动,颗粒跃移高度减小,风沙流中近地表相对输沙率大;沙丘背风坡沙粒沿坡向下运动,加之来自丘顶变型跃移物质的影响,风沙流上层相对输沙率较大;脊线受迎风坡各个断面地形差异的影响,各观测点间风沙流结构差异显著。风沙流结构在迎风坡和丘顶均遵循指数递减规律(Q=aexp(-z/b)),其中,指数函数拟合中系数a与输沙率具有良好的幂函数关系,随风速增加而增加,但二者关系较弱;b与二者无相关性。背风坡风沙流结构具有明显的分段现象,以0.10 m高度为界,下层符合指数函数,上层符合幂函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秦景  贺康宁  朱艳艳  
2006年7—9月,采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在模拟光照条件下,对库布齐沙漠不同水分处理的3年生柽柳、小叶锦鸡儿、杨柴苗木进行观测。观测指标包括: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表观量子效率(AQY)、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羧化效率(CE)等。运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确定这3种灌木光合生理特征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①3种灌木光合生理特征对土壤含水量变化具有明显的阈值响应。②不同土壤含水量(SWC)下,柽柳、小叶锦鸡儿、杨柴苗木Pn最大值(Pnmax)的增加幅度分别为5.21、6.48...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涛  郑江华  温阿敏  陈梦  穆晨  
【目的】利用无人机低空遥感航拍影像探索分析大沙鼠鼠害分布与地形的关系,以期获取研究区内鼠洞分布空间特征,为科学治理鼠害提供支持。【方法】2015年10月对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荒漠林大沙鼠典型鼠害区进行无人机低空航拍,获取空间分辨率为0.024 m的超高分辨率影像与空间分辨率为1 m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影像,运用人工目视解译方法获得大沙鼠鼠洞分布情况;基于无人机航拍数字高程模型影像提取研究区的坡向、坡度、高程、地形起伏度等地形特征;叠加统计分析该区域大沙鼠鼠洞空间数据在不同地形特征中的分布占比。【结果】新疆古尔通古特沙漠南缘研究区内沙丘多为南北走向,该区大沙鼠鼠洞主要分布于沙丘的东坡及东北坡(占鼠洞的50.7%)、阴坡(占鼠洞的61.2%)、平坡和缓坡(占鼠洞的89.7%),以及海拔为432.5~435 m(高程为2.5~5 m)梯度下(占鼠洞的53.8%)和地形起伏度0.1~0.25 m范围内(占鼠洞的34.7%)。【结论】研究区域内大沙鼠鼠洞分布具有空间分布差异与地形有密切关系。在基层的大沙鼠鼠害防治中,结合考虑地形因素,可提高对鼠害的防治效率,这为新疆鼠害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雅娟  贾志清  
2009 年秋季( 9 月份) 在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的绿洲 - 荒漠过渡带,选择栽植 2,5,10,20 和 30 年的人工梭梭林,测定 20,30,50,100,150 和 200 cm 土深的土壤含水量,应用稳定氧同位素方法研究人工梭梭林的水分来源。结果表明: 梭梭林 20 ~ 30 cm 土层含水量显著高于 150 ~ 200 cm 土层; 土壤浅层的水分来自夏末和秋初的自然降雨; 随林龄增加,梭梭对地下水的利用比例逐渐增加,而对浅层土壤水分的利用比例逐渐降低; 2 年生梭梭依次主要利用 100,20,30,50 和 200 cm 土壤水分,5 年生梭梭依次主要利用地下水以及 200,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梅焕  朱志梅  曹明明  王春杰  谢艳  
【目的】揭示沙漠化过程中土壤、植被的相互作用规律,为土壤-植被系统的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毛乌素沙地东南缘陕西榆林地区沙质草原地带沙漠化程度明显的区域为研究区,在野外调查和图像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空间序列方法,将沙漠化过程分为非沙漠化阶段(植被盖度>35%)、潜在沙漠化阶段(植被盖度25%~35%)、轻度沙漠化阶段(植被盖度15%~25%)、中度沙漠化阶段(植被盖度5%~15%)、重度沙漠化阶段(植被盖度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崔向新  高永  刘彩云  
摸清塌陷区土壤水分状况是采煤塌陷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前提。根据相似可比原则,应用空间对比法研究毛乌素沙地东南缘补连塔矿区0~100 cm层土壤含水量对采煤塌陷的响应,探索半干旱风沙区采煤塌陷地土壤水分退化的空间变化,为困难立地土地复垦提供理论指导。试验结果表明:采煤塌陷增大了沙丘水分损失量,塌陷程度与土壤含水量呈强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3(P<0.05)。与对照区相比,塌陷区含水量在时间和空间变化上均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从时间角度来看,不论降雨季节还是干旱季节,塌陷区含水量均低于对照区,与对照区相比,2005年和2004年塌陷区土壤含水量分别降低了16.55%和14.73%;从空间位置...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丁峰  
黄土是重要的陆相第四纪风成沉积物,在我国中北部黄土高原、沙漠—黄土过渡带、沙漠边缘都有不同程度的沉积序列。黄土沉积具有时间序列长,记录气候信息丰富的特点,在第四纪研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研究中通常都是利用黄土沉积物的粒度、地球化学、磁化率等信息来重建区域古气候信息,特别是第四纪以来亚洲季风的位置和强度演变。根据黄土沉积物颗粒粒径大小和区域位置的不同,我国黄土带从北到南,可分为砂黄土、黄土和粘黄土带,沙漠边缘区黄土沉积大多是砂黄土沉积,利用这类砂黄土沉积来研究沙漠演化及局地古气候环境变化。库姆塔格沙漠研究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梅焕  姚顽强  曹明明  朱志梅  
【目的】分析沙漠化过程中,不同沙漠化阶段共有种植物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特征,旨在为沙漠化防治中植被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毛乌素沙地东南缘,采用植被动态学中群落的空间序列方法,以植被盖度为依据,将沙漠化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非沙漠化、潜在沙漠化、轻度沙漠化、中度沙漠化、重度沙漠化),在每个阶段选取3个1m×1m的样方,采集沙漠化共有种植物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牛心朴子(Cynanchum komarovii)的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国发  
该文分析了固沙林水分平衡和自然植被的特征,提出植被建设应遵守的原则和固沙林适宜的密度.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环境对植被的支持力比较低,固沙林密度偏大就会引起土壤水分亏缺,导致土壤水分贮量减少和地下水位下降;建设人工植被应遵守植被分布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根据地区内环境空间异质性和多样性,参照自然植被的空间结构确定人工植被的空间结构;固沙林应为“疏林”,密度宜低不宜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