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30)
2023(10902)
2022(9693)
2021(9132)
2020(7801)
2019(17821)
2018(17629)
2017(33892)
2016(18816)
2015(21203)
2014(21207)
2013(21091)
2012(19406)
2011(17573)
2010(17342)
2009(15674)
2008(15160)
2007(13178)
2006(11453)
2005(10020)
作者
(57677)
(47688)
(47666)
(45277)
(30783)
(23243)
(21649)
(18933)
(18356)
(17144)
(16532)
(16223)
(15472)
(15294)
(15057)
(14930)
(14590)
(14298)
(13842)
(13697)
(12242)
(11727)
(11620)
(10919)
(10753)
(10752)
(10725)
(10473)
(9875)
(9704)
学科
(69747)
经济(69664)
管理(51490)
(48269)
(40341)
企业(40341)
方法(33706)
数学(28997)
数学方法(28611)
(19704)
(18516)
中国(17911)
(16971)
业经(15695)
地方(14296)
理论(12713)
(12510)
贸易(12504)
农业(12427)
(12427)
(12127)
(11879)
环境(11502)
技术(11268)
(10838)
财务(10777)
财务管理(10756)
教育(10357)
企业财务(10211)
(10015)
机构
大学(267612)
学院(264625)
管理(103554)
(96861)
经济(94477)
研究(93796)
理学(89984)
理学院(88940)
管理学(87136)
管理学院(86707)
中国(66517)
科学(63861)
(58712)
(51573)
(49695)
业大(46188)
研究所(46042)
(42693)
中心(41256)
农业(40874)
(38523)
北京(37379)
(35120)
(34833)
财经(34684)
师范(34659)
(31583)
(31379)
技术(30745)
(29082)
基金
项目(190156)
科学(146188)
基金(135419)
研究(133297)
(121574)
国家(120576)
科学基金(100816)
社会(79378)
(75265)
社会科(74930)
社会科学(74906)
基金项目(72283)
自然(69489)
自然科(67697)
自然科学(67672)
自然科学基金(66448)
(64328)
教育(60598)
资助(57042)
编号(53862)
成果(43673)
重点(43062)
(40651)
(40189)
(39221)
课题(37998)
计划(37440)
科研(37363)
创新(36601)
大学(34490)
期刊
(103589)
经济(103589)
研究(75050)
学报(52468)
中国(49274)
(45906)
科学(45544)
大学(38062)
管理(37466)
学学(35911)
农业(32363)
教育(30652)
(30371)
技术(22221)
(19034)
金融(19034)
业经(16965)
(16729)
经济研究(16099)
财经(16051)
图书(15872)
科技(14641)
业大(14517)
林业(14072)
(13553)
(13548)
问题(13355)
理论(13183)
实践(12302)
(12302)
共检索到379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佳聪  何俊  尹瑞萍  万晓军  郭军  辛成莲  龚发萍  李悦  
为了选择改良腾冲红花油茶的种实经济性状,对面积较大的3个天然种群和6个人工种群样株的12个种实性状和指标的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除果径在起源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余性状在起源间、起源内种群间及种群内单株间的变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方差分量为单株间>起源内种源间>起源间,不同性状相对变异程度有所不同。果实性状中果型与种子性状、产量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其他性状与种子性状、产量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种子性状与产量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型、单果籽质量、出籽率、仁油率、籽油率及果油量是主要的遗传变异性状;果型、海拔与单位面积产油量呈显著负相关。提出了腾冲红花油茶群体和优株选择的主要指标和策略,...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佳聪  阚欢  万晓军  杨开保  
选择38个腾冲红花油茶优株,设置八成熟采果、近生理成熟采果与及时脱粒、堆沤12 d后脱粒组合而成的4种果实采收脱粒处理,对其主要产量、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4种处理间产量、品质达极显著差异(P<0.01);果实八成熟采收导致产量严重损失,其仁油率、籽油率、果油率分别降低11.0%、18.2%和31.7%,籽油酸价亦降低10.5%而利于储存;近生理成熟采收"堆沤"处理与及时脱粒比较,其仁油率降低4.5%,而籽油酸价则提高7.3%;因此,腾冲红花油茶果实宜在生理成熟时采收并及时脱粒。研究结果为确定腾冲红花油茶果实合适采收期和采后处理方式提供了技术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雯  李文锋  许逸林  戚嘉敏  徐佳琦  奚如春  
为阐明广宁红花油茶授粉特性,提高其产量和效益,采取野外实地调查与实验室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其花粉数量、活力、储藏条件、柱头可授性及辅助授粉效果。结果表明:(1)广宁红花油茶单枚花药花粉数在3 120~12 460粒之间,平均值为6 877粒;单花花粉数量随其花药花粉量增加而增加,在792 200~3 468 400粒之间,平均值为2 102 250粒。(2)花药多在开花第1天开始散粉,开花当天花粉活力随时间进程呈上升趋势,第2天达到最大值,前3 d花粉活力都在80%以上。而柱头可授性在花后第2天达到最大值,2~3 d是柱头可授性最强的时期,即最佳授粉时间。(3)花粉的最佳贮藏方式是-8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子雷  杨水平  姚小华  王开良  叶秀萍  丁敏  
在浙江红花油茶主要分布区广泛设点采样,对其果实的形态变异及其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红花油茶果实在产地间及产地内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6个产地果实总体变异幅度最大的是果实质量(变异系数CV为42.07%),其次是果高(变异系数CV为15.79%)和果径(变异系数CV为14.77%),果实的高径比的变异幅度最小(变异系数CV为10.14%),产地内变异幅度较大的仍是果实质量,变异幅度较小的是高径比;不同产地果实果高与果径呈紧密线性相关,即随着果实果高的增大果径也随之增大,各个产地果实的果高和果径与果实质量均达到极显著线性相关关系,果实的高径比与单果质量则没有一致的相关关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谢荟  祝文娟  张应中  蒋开彬  刘天颐  莫其辉  黄少伟  
利用SRAP分子标记建立广东省4个种群153个单株的广宁红花油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体系,从594对引物组合中最终选出13对引物,结果表明:13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206条带,平均每对引物组合获得15.85条,多态性条带为187条,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90.78%。种群Nei's基因多样度(h)、Shannon多样性指数(I)、多态性位点百分比(PPL)变化范围分别为0.217 90.356 3,0.321 70.524 8及58.25%92.72%,平均值分别为0.307 8,0.456 3及83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董乐  李田  黄文印  王波  徐林初  徐立安  温强  
【目的】提出浙江红花油茶优树选择标准与筛选方法,以期为发掘和高效利用浙江红花油茶优质种质资源,促进浙江红花油茶良种化进程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在浙江红花油茶主产区优良林分中通过初选、复选及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模糊隶属函数法的优株评价模型构建、层次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优株的综合评价。【结果】入选的36个浙江红花油茶优株性状差异明显,11个描述的经济性状变异系数均值为16.63%,总不饱和脂肪酸变异系数最小为1.09%,而油亚比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9.53%。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能代表11个性状的大部分信息,累计贡献率达84.656%,其中第一主成分反映原始数据信息量的29.491%,油酸、亚油酸、油亚比等性状对第一主成分贡献较大;决定第二主成分大小的主要是果皮厚、鲜出籽率、千粒籽重等性状,其贡献率为20.358%。层次聚类分析将36个浙江红花油茶优株分为6个类群,类群Ⅰ属于高油酸、高出仁率型株系;类群Ⅱ属于高含油率型株系;类群Ⅲ属于高油酸型且综合性状优良的株系;类群Ⅳ属于果皮薄、高出籽率型株系;类群Ⅴ属于高出仁率、高产型株系;类群Ⅵ属于高亚油酸、高产型株系。【结论】制订出了浙江红花油茶高油酸型优树选择的一般标准,并决选出12株表现最优的优株:GHY01、GHY02、GHY03、GHY04、GHY19、GHY20、GHY21、GHY22、GHY32、GHY34、GHY35、GHY36,并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标准,嫁接保存了这些优良单株用于后续无性系测定。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陶源  邓朝佐  
宛田红花油茶为母本,毛瓣金花茶为父本的杂交子一代,其花色、叶、小枝均显中间性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曲  姚小华  王开良  任华东  高焕章  滕建华  尹润富  洪友君  
为研究低海拔区域浙江红花油茶无性系开花物候特性,对浙江金华东方红林场的22个浙江红花油茶无性系开花物候、花期长短、开花数量进行了调查观测。结果表明:低海拔地区浙江红花油茶无性系花期始于1月下旬,结束于4月中下旬,花期长达62.5 d,花期较集中,但开花期容易受到气候的影响。不同浙江红花油茶无性系开花物候差异显著,开花期最早的是无性系dy144,最晚的是无性系hy31。花期持续时间最长的是无性系hy54、hy179,花期持续时间均值为53.5 d;最短的是无性系hy58,花期持续时间均值为26.5d。22个无性系之间开花数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根据本试验的研究结果,其中无性系dy1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刁松锋  邵文豪  姜景民  董汝湘  孙洪刚  
【目的】阐明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种实表型性状间的关系及其变异规律。【方法】从浙江省天台县8年生无患子实生林分中,选择102棵无患子单株,连续2年观测102棵单株的15个种实性状,并对观测数据进行聚类、相关性和主成分等分析。【结果】102棵无患子的15个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为4.91%~65.67%;基于15个种实性状划分的6个群组间性状差异明显,可为营建不同用途的无患子林提供基本材料;果实质量、单株产量、果皮皂苷含量和种仁油脂含量是无患子4个重要的经济性状,4个性状与其他性状有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表征产量、种实化学成分和种实形态因子的4个主成分累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建勋  顾万春  
 以云杉全分布区内7个有代表性的天然群体,每个群体30个家系(单株)为试验材料,对7个种实表型性状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讨论了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云杉种内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存在极其丰富的遗传变异,云杉球果长度、球果宽度、球果长宽比、球果干重、种子长度、种子宽度和种子长宽比7个性状的表型分化系数(VST)分别为48.63%,41.19%,24.59%,49.72%,61.63%,62.04%和5.00%,球果和种子的性状指数比单个性状稳定;种实性状表型分化系数的变幅为5.00%~62.04%,群体间表型分化系数均值为41.83%;群体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惠文凯  陈晓阳  刘明骞  陈丽君  刘双霜  李俊成  丁美美  
对位于海口市东山林场试验基地的2年生麻风树种源的种实特征进行了调查,主要研究了麻风树种实的遗传变异。种源来源包括泰国、越南以及我国云南、四川、广西、贵州、海南等43个种源。对麻风树种实的单果均质量、百粒质量、出仁率、出籽率、种子大小、种子含油量等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麻风树种源间种实呈显著的地理变异趋势,单果均质量、百粒质量和种子体积与纬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尤其是单果均质量和种子百粒质量存在极显著的地理变异。本文揭示了麻风树种实性状变异规律与特点、性状指标间的关联,对海南省发展麻风树产业和促进麻风树种实经济性状的改良提供技术参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振  张含国  周宇  刘灵  于宏影  王绪  冯万举  
选取红松4个种子园共60个无性系,对红松种实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揭示红松种实性状在无性系来源群体间和无性系间的变异特征及规律。结果显示,红松种实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居群间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29.82%,小于居群内变异(70.18%),居群内变异是红松种实性状的主要来源。除种长、种宽、长宽比外其余性状在居群间差异显著(P<0.05),红松种实各性状在种子园内无性系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广义遗传率为61.54%~94.81%,受遗传控制程度较强,通过优良无性系选择,能获得较高的遗传增益(4.70%~74.52%)。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千粒质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柴春山  芦娟  蔡国军  王三英  戚建莉  王子婷  薛睿  
以文冠果果实为研究对象,调查了研究区内44株文冠果果实的19个表型性状,利用变异系数、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了调查区内文冠果人工种群的变异情况。方差和变异系数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文冠果果实表型性状差异都极显著,并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变异幅度。其中,单株结果量和种子产量变异最大(变异系数大于76%),其次是单果质量、单果种质量和单果仁质量(变异系数约30%),再次是单果出种数和果柄长度(变异系数大于20%),而种子长、种子宽、种形比和心室数变异较小(变异系数低于10%),种仁出油率变异最小(变异系数6.13%);单株间丰产性差异明显,并具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文冠果人工种...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汪雁楠  赖国桢  黄建建  刘丽婷  余良森  温强  龚春  
【目的】预测浙江红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潜在分布范围,分析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浙江红花油茶保护利用及引种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浙江红花油茶在中国区域内55个分布点的环境因子,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了当前及未来3种RCPs气候变化情景下浙江红花油茶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分布及其变化。【结果】影响浙江红花油菜潜在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最冷季度降水量、最暖季度平均气温和土壤类型,其中最冷季度降水量贡献率最高,最暖季度平均气温和土壤类型次之。当代潜在适生区集中分布于中国中部和南部地区,其中,核心分布区主要位于江西、福建和浙江。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总体适生区范围较当前有不同程度地扩展,总体呈现由华东向西南方向显著扩张的趋势。【结论】浙江红花油茶潜在适生区主要受降水、气温和土壤影响,受海拔影响较小,在中国南方地区有较广泛的适生性,具有引种栽培推广潜力。图2表2参41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柯豫   陈荣   刘琏   蔡晓郡   姜郑楚   谢前丹   俞晨良   喻卫武  
【目的】探究不同种群雌性榧树Torreya grandis种实性状,基于简单重复序列标记(SSR)引物对榧树的种群遗传变异进行分析,比较榧树种群间、种群内种实表型、品质及遗传多样性的差异。【方法】以浙江富阳、嵊州、临安、建德及安徽黄山种群雌性榧树为材料,通过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对榧树叶片及种实表型进行比较;以浙江富阳、嵊州、临安、淳安及安徽黄山种群雌性榧树为材料,通过SSR分子标记对榧树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结果】榧树种实分析发现:叶质量、叶形指数、种实质量、种形指数、种核质量、核形指数、假种皮厚、种壳厚等8个指标在种群间和种群内个体差异极显著(P<0.01);脂肪相对含量及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在种群间差异极显著(P<0.01),脂肪相对含量为29.36%~42.35%,榧树种实外观和种仁品质变异丰富。SSR引物分析发现:榧树种群的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0.400,Shannon’s信息指数(I)均值为0.650,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均值为0.400。淳安种群的遗传多样性(H=0.410,I=0.658)最高,嵊州种群(H=0.369,I=0.565)最低。92%总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结论】榧树种实的表型、品质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存在遗传变异,淳安种群遗传多样性最高,且种群内遗传变异大于种群间。图2表11参2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