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16)
- 2023(14662)
- 2022(12999)
- 2021(12081)
- 2020(10430)
- 2019(24274)
- 2018(24271)
- 2017(47330)
- 2016(26064)
- 2015(29588)
- 2014(29875)
- 2013(29921)
- 2012(27987)
- 2011(25487)
- 2010(25619)
- 2009(23679)
- 2008(23107)
- 2007(20590)
- 2006(18027)
- 2005(15946)
- 学科
- 济(122489)
- 经济(122376)
- 管理(73195)
- 业(68286)
- 企(56061)
- 企业(56061)
- 方法(52933)
- 数学(46348)
- 数学方法(45898)
- 农(29001)
- 中国(27521)
- 地方(27515)
- 学(26973)
- 财(26162)
- 业经(23990)
- 农业(19493)
- 贸(19374)
- 贸易(19366)
- 制(18928)
- 易(18663)
- 和(17635)
- 理论(17236)
- 环境(17187)
- 务(16207)
- 财务(16134)
- 财务管理(16092)
- 地方经济(15867)
- 银(15337)
- 融(15316)
- 金融(15313)
- 机构
- 大学(380528)
- 学院(378349)
- 济(157313)
- 经济(153934)
- 管理(149104)
- 研究(129733)
- 理学(129170)
- 理学院(127697)
- 管理学(125505)
- 管理学院(124837)
- 中国(95023)
- 科学(81974)
- 京(81071)
- 财(68699)
- 所(67173)
- 农(64810)
- 研究所(61427)
- 江(59170)
- 业大(58567)
- 中心(58299)
- 财经(55464)
- 农业(51033)
- 北京(50733)
- 经(50143)
- 范(49551)
- 师范(49072)
- 经济学(47379)
- 院(46402)
- 州(44970)
- 经济学院(42507)
- 基金
- 项目(255261)
- 科学(199228)
- 基金(184280)
- 研究(183977)
- 家(160627)
- 国家(159308)
- 科学基金(135895)
- 社会(114568)
- 社会科(108401)
- 社会科学(108368)
- 省(100495)
- 基金项目(98750)
- 自然(89554)
- 自然科(87373)
- 自然科学(87347)
- 自然科学基金(85767)
- 划(83974)
- 教育(83960)
- 资助(76699)
- 编号(75378)
- 成果(60963)
- 重点(56985)
- 部(56317)
- 发(54765)
- 创(51994)
- 课题(51557)
- 科研(49062)
- 创新(48568)
- 教育部(47726)
- 大学(47361)
- 期刊
- 济(176291)
- 经济(176291)
- 研究(111220)
- 中国(68395)
- 学报(62195)
- 农(57965)
- 科学(56344)
- 管理(53442)
- 财(52246)
- 大学(45777)
- 学学(43277)
- 农业(39644)
- 教育(37282)
- 技术(32954)
- 融(30718)
- 金融(30718)
- 经济研究(28270)
- 业经(27498)
- 财经(27376)
- 经(23348)
- 问题(22879)
- 业(20388)
- 技术经济(20365)
- 图书(19348)
- 理论(18577)
- 科技(17545)
- 版(17445)
- 商业(17376)
- 资源(17225)
- 统计(16981)
共检索到553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日新
腐败指的是公职人员利用公共权力为获取不正当的个人收益而收受第三方支付、并损害国家或公众利益的行为。腐败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分析了腐败产生的个人和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并指出要遏制腐败,必须构造一种较为系统和完备的权力设置、控制、监督和使用的运行机制,并采取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等多种措施。
关键词:
腐败 经济学 权力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功勋
腐败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为消除这一痼疾,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严厉打击行为,但是这些打击不仅没有取得原来预定的效果,反而腐败随着社会、经济等的发展,变的越来越严重。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腐败问题,特别是干部官员的腐败已经不仅仅是个人道德败坏的所造成,而是有更加深层次的原因。文章运用经济学,结合原湖北天门市市委书记张二江腐败案例对我国目前出现的腐败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我国目前出现腐败的部分深层次的原因。
关键词:
腐败 原因 经济学思考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范桂汕
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出发,应用博弈论剖析张二江的案例,探讨其走向腐败的经济道理。文章指出,政治市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了腐败的收益(π)和监督的成本(C)很高,而对腐败的惩罚(F)却偏小。因此,根治腐败的根本在于改善政治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状况和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
关键词:
腐败 经济解释 博弈论 案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程厚思 曹文
腐败行为的经济学分析○程厚思曹文文章认为,权力腐败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即社会约束软化、腐败成本过低、腐败利润较高。遏制腐败必须健全以下约束机制:加快行政管理法制化的步伐,将权力的行使过程置于法律和公众的监督之下;使由于政府权力干预所形成的租金公开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盛宇明
目前反腐败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改善政治体制、提高道德水平、完善干部选拔、教育和监督制度以及打击惩罚力度等非经济因素方面。本文试图对腐败活动中的经济因素进行分析 ,揭示腐败参与人的经济行为规律。本文的分析发现 ,与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相比 ,目前中国的腐败泛滥问题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制度存在更多的腐败供给源和对腐败更强的需求。本文的结论是 :给定中国非经济领域体制的现状 ,改革公有企业所有制和降低政府干预程度可以大幅度缩小腐败的活动范围 ,大大降低腐败的供给 ,有力地扼制腐败活动的内在冲动 ,是遏制腐败事半功倍的得力措施。如不能根除腐败赖以泛滥的经济根源 ,反腐败的非经济手段所需的巨大成本是无法承受的 ...
关键词:
腐败 需求 供给 公有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怀
公共权力腐败行为的经济学分析及其政策导向李怀(东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公共权力腐败是一个在世界各国都引人注目的共性问题。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社会转型时期里,权力腐败则更具有了新的涵义。即它已不仅仅停留在经济租金寻觅的传统涵义上,而是向包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左雪峰
人最基本的效用动机导致了公共权力腐败的普遍存在,权力掌控者为收回预先支付的高额"进入"成本而选择权力寻租。现实生活中,权力掌控者的权力行为会受到需求偏好、道德自律、查处风险以及权力制衡等各种主客观因素和条件的约束。公共权力腐败能否发生,关键取决于权力掌控者在突破条件约束时所耗费的成本大小以及对腐败收益的预期,构建权力掌控者和社会反腐机构之间的博弈模型并求该模型的混合纳什均衡解可知双方的最优策略选择,并可由此提出相关预防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建华
文章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通过揭示腐败链状现象,初步构建“腐前-腐中-腐后”反腐败制度链系统。认为,反腐败的制度建设,必然要求与之相关的制度协同跟进,制度链中某一环节缺失会严重制约反腐效率,甚至诱发新的腐败行为。因此,现阶段我国腐败的根源在于制度建设,提高反腐败成效的关键在于制度链的协同完善。
关键词:
腐败 制度变迁 制度链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卿树涛 刘立
在对腐败行为进行制度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 ,可以归纳出几个重要的推论 :第一 ,由于人的理性有限 ,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不可避免 ,任何人都有滑向腐败的可能 ;第二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腐败惩罚机制不够完善时 ,一部分腐败行为得不到及时的惩罚或者有逃脱惩罚的可能 ,短期之内腐败收益远大于腐败成本 ,使得政府当局反腐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失效 ;第三 ,由于反腐机制的不完善 ,反腐败政策因此陷入两难困境 :如果惩治过于严厉 ,腐败者会孤注一掷 ,加剧腐败 ;但如果惩治不够严厉 ,就达不到敲山震虎的目的 ,会诱使未腐败者腐败。
关键词:
腐败 反腐败 制度经济学 有限理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卢晖
经济官员拥有着特权。这种特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能形成"政治市场",成为特殊商品,进而进行权钱交易。本文对经济腐败的成本收益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经济腐败的风险成本与反经济腐败的对策进行了博弈分析。在对经济腐败决策模型和影响其风险决策的主要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经济腐败行为总是遵循"以最小腐败成本获取最大腐败收益"的经济学原则。因而,加大腐败者的经济腐败成本,可以减少经济腐败,从而降低经济腐败风险,并提出了加强经济腐败风险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经济腐败 博弈分析 监控网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阎坤 周雪飞
一、腐败——一种病态经济现象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渐进转型,腐败,也像瘟疫一样在神州大地滋生、蔓延。从1982年起,中国共发起五次“严打”高潮:1982年、1983年、1988—1990年、1993年、1995年。时至今日,全国范围的腐败之风非但没有抑制住,反而呈现出规模增大、频率加快趋势。一方面,腐败主体由中低权力层向高层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长义 孙楠
土地征收领域腐败高发源于地方政府在征地领域存在角色冲突、腐败收益畸高以及土地征收中的公共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和制衡。应从积极化解政府角色冲突、压缩土地征收中的政府收益空间、规范土地征收监管秩序和构建均衡的权力体系等方面对土地征收领域的腐败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理。
关键词:
土地征收 腐败 经济学分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军
腐败(Corruption)一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研究,腐败一词的含义可以定义得非常宽泛,也可以定义得比较狭窄。由于腐败总是与政府、组织、权力和官员联系在一起,因此它自然可以放到政治学的范围内从政治学的视角加以研究,例如詹姆斯·斯各特(James Scott)的《比较政治腐败》(1972)就可以视为从政治学来研究腐败的一种尝试。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从根本上说强调政治结构和法规的重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伍山林
腐败现象尽管难以根除,腐败程度却能够加以控制,最优腐败治理的目标是寻找社会容忍程度与治理成本的最佳结合点;对行贿问罪,加强而不是削弱了腐败信息的私有性,提高而不是降低受贿者的安全感,于腐败治理并无益处;高薪养廉机制的局限在于它受严格的前提条件的限制;治理腐败要采取系统的对策,将德治与法治结合起来。
关键词:
腐败成因 腐败治理 高薪养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