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51)
- 2023(4814)
- 2022(4052)
- 2021(3588)
- 2020(3043)
- 2019(7057)
- 2018(6866)
- 2017(13871)
- 2016(7325)
- 2015(8331)
- 2014(8232)
- 2013(8208)
- 2012(7763)
- 2011(7079)
- 2010(7112)
- 2009(6572)
- 2008(6553)
- 2007(5726)
- 2006(4881)
- 2005(4259)
- 学科
- 济(41133)
- 经济(41093)
- 方法(25647)
- 数学(23116)
- 数学方法(23008)
- 业(22694)
- 管理(22157)
- 企(18844)
- 企业(18844)
- 财(9512)
- 农(8493)
- 中国(8011)
- 业经(7354)
- 学(6759)
- 理论(6733)
- 贸(6628)
- 贸易(6628)
- 易(6370)
- 务(6178)
- 财务(6176)
- 财务管理(6163)
- 农业(6023)
- 企业财务(6007)
- 地方(5683)
- 融(5371)
- 金融(5371)
- 制(5196)
- 技术(4975)
- 环境(4788)
- 银(4762)
- 机构
- 大学(117813)
- 学院(114627)
- 济(53297)
- 经济(52518)
- 管理(47283)
- 理学(42440)
- 理学院(42044)
- 管理学(41531)
- 管理学院(41319)
- 研究(33874)
- 中国(24904)
- 财(24224)
- 京(22800)
- 财经(20479)
- 经(18862)
- 科学(18742)
- 经济学(18366)
- 农(17410)
- 经济学院(16838)
- 业大(16623)
- 所(15639)
- 财经大学(15598)
- 中心(15545)
- 江(15518)
- 研究所(14291)
- 范(13954)
- 农业(13822)
- 师范(13818)
- 商学(13765)
- 北京(13679)
- 基金
- 项目(79112)
- 科学(64386)
- 基金(61105)
- 研究(56889)
- 家(52449)
- 国家(52032)
- 科学基金(46086)
- 社会(39839)
- 社会科(38068)
- 社会科学(38060)
- 基金项目(32407)
- 省(29645)
- 自然(29041)
- 自然科(28435)
- 自然科学(28428)
- 自然科学基金(28011)
- 教育(27745)
- 资助(25372)
- 划(24949)
- 编号(21220)
- 部(19227)
- 重点(17636)
- 国家社会(17441)
- 教育部(17388)
- 成果(17097)
- 人文(16782)
- 创(16773)
- 发(16125)
- 大学(15817)
- 创新(15590)
共检索到153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姜树广 何浩然
腐败现象在人类社会源远流长,深入理解其本质和决定因素是有效治理腐败的基础。腐败的经济学研究基本沿着委托代理理论的脉络展开,分析不同激励体系以及各类制度安排对腐败的决定作用。在对理论和实证中涉及的腐败本质及其决定因素系统总结的基础上,本文重点梳理了近年来实验经济学对腐败相关问题的研究。这些研究从度量腐败、检验理论和反腐机制设计等多层面出发,对认识腐败行为的本质与内在动机,进而发展系统有效的反腐败措施提供了丰富见解。
关键词:
腐败 委托代理模型 实验研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方晋
要想成功地控制腐败,必须搞清楚决定腐败的因素是哪些。本文在参考了前人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腐败的决定因素用面板数据的方法进行了估计和分析,考察了不同国家腐败和公务员相对工资、经济自由度、政治自由度以及法治水平等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公务员相对工资对腐败的程度高低没有解释作用,而经济自由度和法制水平有显著的作用,政治制度的作用则不确定。
关键词:
腐败 决定因素 面板数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褚红丽 魏建 梁超
本文首次使用微观数据探讨中国企业腐败的决定因素,通过对世界银行2005年中国企业投资环境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及自身特征的差异与企业的腐败水平有着显著的关系。从宏观环境来看,企业面临的许可越多,被掠夺程度越严重,从政府获得的资源与市场越多,企业的腐败水平越高。从企业自身特征来看,私营企业比国有企业更倾向于腐败,小企业比大企业更容易腐败,固定资产净值低的比高的更容易腐败。
关键词:
企业腐败 许可 被掠夺程度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雷 王乐
对于企业向官员行贿动机的解释主要有两种相反的观点,一是企业为了获取政府帮助而主动行贿,二是企业在威胁逼迫条件下的被动行贿。文章从企业在应对政府和应对市场两项事务间的权衡出发,构建企业绩效与腐败强度间的二项式回归模型,通过与传统线性回归模型的比较,发现企业腐败是一种主动行为,腐败的目的是为了构建政治关系以获取相应回报。运用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数据,二次项回归模型显示出绩效与腐败强度间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文章得出了企业的"最优"腐败程度并对其政策含义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腐败 应对政府 企业绩效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戴金平 江向阳 罗荻
本文以资本结构理论为基础,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是,公司规模、抵押担保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性、非债务税盾是影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另外,面板数据检验的结果表明,股票市场状况也是影响资本结构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资本结构 决定因素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玉华 曾绍龙
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以来,资本管制和资本项目自由化问题引起了各国政府和经济学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对资本管制进行了基础性理论研究,研究表明:(1)一国放开资本管制实现资本项目自由化必须满足其前提条件,即总财富大于总支出,当该条件不满足时则应实施资本管制,而一些重要因素决定总财富与总支出的关系。(2)当一国公共支出的目标是社会福利最大化时,中等财富水平的国家更易实现资本项目自由化。(3)资本管制的实施应是逆周期的:经济越繁荣时资本项目有自由化倾向,此时应加强资本管制,抑制热钱流入,控制经济过热;相反,当经济进入衰退时有抑制资本项目自由化的倾向,此时在防止资本外逃的基础上,应适当放松资本管制,鼓励资本流入...
关键词:
资本管制 决定因素 最优控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连华
本文将内部控制、学历水平与高管腐败纳入到一个统一的分析逻辑和理论框架之中。研究结论显示,企业内部控制和人口统计学意义上的高管学历特征,是影响高管腐败的两个显著因素。其中内部控制作为主变量在抑制高管腐败过程中具有显著效应;而高管学历水平作为调节变量在内部控制抑制企业腐败的过程中具有调节效应。进一步基于要素层次的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对于高管腐败的防控作用是介由内部环境、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三个要素的改善而实现的。以上结论形成对于现有文献的有益补充,实现了对反腐败理论的延伸拓展,而且对寻找有效的腐败治理政策也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学历水平 高管腐败 防控政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汪伟 胡军 宗庆庆 郭峰
本文在政治晋升锦标赛框架下,以中国的财政分权制度和官员治理机制作为分析问题的切入点,构建了一个契合中国地方政府决策环境的政治经济学模型,并基于中国30个省份1998—201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了地方政府官员腐败行为的地区间策略互动。本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发现:地方官员腐败行为不仅与本地区的特征有关,而且与竞争省份的官员腐败行为有关,地区间官员腐败行为存在着显著的策略互动,并且表现为空间策略互补型,即如果竞争地区官员降低腐败水平,那么本地区官员也会相应降低腐败水平。这一结论具有稳健性。基于上述结论,本文认为充分认识到地方政府官员腐败行为的策略互动,对于防治腐败,完善相对绩效考核机制...
关键词:
晋升锦标赛 官员腐败 策略互动 空间计量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连华
本文将内部控制、学历水平与高管腐败纳入到一个统一的分析逻辑和理论框架之中。研究结论显示,企业内部控制和人口统计学意义上的高管学历特征,是影响高管腐败的两个显著因素。其中内部控制作为主变量在抑制高管腐败过程中具有显著效应;而高管学历水平作为调节变量在内部控制抑制企业腐败的过程中具有调节效应。进一步基于要素层次的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对于高管腐败的防控作用是介由内部环境、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三个要素的改善而实现的。以上结论形成对于现有文献的有益补充,实现了对反腐败理论的延伸拓展,而且对寻找有效的腐败治理政策也具有实践意义。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学历水平 高管腐败 防控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朗平 赵丽
文章利用1991~2006年我国部分省市的面板数据对腐败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最终的实证结果表明,收入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都会增加腐败的潜在成本,减少腐败的发生,财政支出的增加同样可导致腐败的减少。而政府所雇佣的人员越多,腐败越多。另外,腐败具有惯性,即过去的腐败情况会直接影响该地区未来的腐败情况。因此,发展经济、提高居民的文化水平、优化政府规模是抑制和预防腐败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腐败 政府规模 财政支出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一江 迟巍 孙文凯
权力腐败是广泛存在且影响恶劣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对它的研究虽然很多,但基本停留于理论与国家层面的实证研究上。本文搜集整理了我国130个腐败官员案例,采用计量回归的方法分析影响腐败金额的微观因素,试图总结腐败行为的规律,进而寻找相应的解决办法。研究发现,官员的受教育水平和级别是影响腐败金额的显著变量,交通部门腐败显著,职位交流等制度可能也有影响。本文指出应提高官员教育水平,并对高级别领导加强监督,适当分权。
关键词:
腐败程度 微观分析 权力寻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姜树广 陈叶烽
腐败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大毒瘤而普遍存在于各国的各个历史阶段,破坏社会正义且阻碍经济发展。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对腐败本质的认识仍然是滞后的,流行的委托代理的分析框架不足以为反腐败实践提供足够的指导。腐败本质上表现为一定群体的社会困境问题。在经典的贿赂博弈实验背景下,本研究使用实验方法考察了当群体面临"集体失败"风险的腐败决策。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实验中普遍的腐败行为导致群体陷入平均收益低于无腐败收益的"腐败的悲剧"。本文还对性别、风险态度、信任水平、腐败信念、亲社会性等个体特征在腐败行为的影响进行了考察。
关键词:
腐败 社会困境 集体失败 实验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熙保 冯玲玲
迄今为止,在世界农业发展史上家庭农场模式被证明是农业生产中最有效率的经营模式,但是,家庭农场模式并不等于小生产模式,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过程中家庭农场规模呈不断扩大的趋势。本文运用经济学均衡理论对发达国家家庭农场规模变化的决定因素进行了考察,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进步、制造业—农业工资比及劳动—资本价格比的提高是家庭农场规模不断扩大的主要决定因素。经济发展程度是各国家庭农场规模扩大的基础条件;制造业工资高于农业工资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驱动力,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家庭农场规模扩大的前提条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农用机械对劳动力的有效替代,使得家庭农场生产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技术进步成为家庭农...
关键词:
家庭农场 经济发展 技术进步 农场规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安波 孙林岩 李刚 杨洪焦
本文考察我国制造业聚集度的变动趋势,重点研究产业聚集度的决定因素。利用调整后EG系数对我国聚集度水平进行测定,发现行业间聚集度差异水平总体保持上升态势。通过行业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新古典经济、新经济地理和制度因素对产业聚集的综合作用。发现制造业产业聚集十分明显;技术溢出效应和经济开放制度对产业聚集有明显促进作用,地方保护主义对产业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此外内部规模效应逐渐减弱,外部规模效应逐渐增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静 方兆本
本文基于信用风险结构化模型的理论体系,采用面板数据技术研究了2007年7月~2010年9月期间中国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决定因素。结果显示,无风险利率的期限结构、发债公司股票历史波动率、宏观行业、金融市场以及债券流动性对中国公司债信用利差具有显著的解释力。同国外成熟市场相比,公司资本结构(财务杠杆率)和股票历史波动率对中国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影响不足。此外,这些理论因素在时间序列变化上的解释力同个体之间变化的解释力相比较好,而信用评级中仍包含结构化模型理论因素之外的解释信息。
关键词:
信用利差 结构化模型 杠杆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