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04)
- 2023(2483)
- 2022(2243)
- 2021(2162)
- 2020(1869)
- 2019(4456)
- 2018(4566)
- 2017(8652)
- 2016(4764)
- 2015(5505)
- 2014(5214)
- 2013(5204)
- 2012(4899)
- 2011(4245)
- 2010(3966)
- 2009(3571)
- 2008(3392)
- 2007(2822)
- 2006(2438)
- 2005(2012)
- 学科
- 济(17677)
- 经济(17655)
- 管理(10758)
- 业(9291)
- 方法(8267)
- 数学(7217)
- 企(7075)
- 企业(7075)
- 数学方法(6983)
- 地方(5830)
- 农(5355)
- 学(4250)
- 农业(3745)
- 业经(3413)
- 中国(3275)
- 财(3083)
- 理论(3006)
- 和(2911)
- 环境(2825)
- 地方经济(2380)
- 制(2364)
- 技术(2318)
- 贸(2288)
- 贸易(2285)
- 易(2143)
- 教学(2077)
- 城市(2045)
- 资源(2017)
- 划(1937)
- 务(1919)
- 机构
- 大学(60166)
- 学院(60034)
- 管理(23058)
- 理学(19982)
- 济(19809)
- 理学院(19672)
- 研究(19367)
- 经济(19174)
- 管理学(19082)
- 管理学院(18965)
- 中国(15371)
- 京(13914)
- 科学(13817)
- 中心(10313)
- 农(10172)
- 业大(9981)
- 所(9442)
- 范(9322)
- 江(9305)
- 师范(9265)
- 财(8884)
- 研究所(8690)
- 北京(8611)
- 农业(8032)
- 州(7662)
- 院(7588)
- 师范大学(7582)
- 财经(7222)
- 技术(6924)
- 经(6383)
- 基金
- 项目(43325)
- 科学(33832)
- 研究(31243)
- 基金(30683)
- 家(26829)
- 国家(26595)
- 科学基金(23055)
- 社会(18432)
- 省(17502)
- 社会科(17345)
- 社会科学(17339)
- 基金项目(16752)
- 自然(16138)
- 自然科(15724)
- 自然科学(15720)
- 自然科学基金(15388)
- 划(14861)
- 教育(14052)
- 编号(13387)
- 资助(12692)
- 成果(10486)
- 重点(9414)
- 发(9334)
- 课题(8958)
- 部(8810)
- 创(8589)
- 科研(8401)
- 计划(8303)
- 创新(8032)
- 大学(7899)
共检索到87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宋旭光
腐败测评是反腐败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腐败测评体系亟待发展。腐败测评有主观测评法和客观测评法两种研究思路。从统计机理和统计应用情况看,腐败的主观测评方法处于腐败测评研究的主流地位。本文介绍了腐败主观测评方法的基本思路、研究进展,并以腐败感知指数为例对其理论与应用情况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腐败测评 主观测评 腐败感知指数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过勇 宋伟
清廉指数是一种基于主观问卷调查得出的腐败测评结果,反映的是人们对一个国家和地区腐败程度的印象和感知。清廉指数的发布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于反腐败议题的关注,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反腐败行动。然而,清廉指数也存在着很多局限性,它作为一种主观调查评价方法,通过调查人们对于腐败的印象和感知来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腐败程度,这种方法本身就具有不准确性和非客观性。尽管透明国际对清廉指数的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进行了不断的完善和优化,在2012年还对计算方法进行了改革,但是清廉指数在科学性和解释力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和缺陷。此外,清廉指数对中国的测评存在着不公正对待,其调查样本和测评结果都不能够充分反映出中国腐败和反腐败...
关键词:
清廉指数 腐败测评 局限性 公共治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在八十年代末的反腐败、反官倒的浪潮中,曾有一种“制度决定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基本观点是:在保证政治清明、吏治廉洁问题上,制度起决定性作用;好的制度下贪官必受惩治,坏的制度下好人也会变质。这一论点在推动从主观性、随意性的人治向程序化、法制化的法治进化所起的进步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在新一轮的反腐败现实斗争中,中央的决心不可谓不大,惩治的力度不可谓不烈,民众的拥护不可谓不诚,可是顶风作案者(甚至包括一些省部级领导)依然不绝,其经济根源究竟何在呢?在这期“中国经济新走势”栏内发表《腐败的制度根源》一文就对此进行了论述与分析。作者任浚先生认为: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腐败之源在于转...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陆磊
本文综合比较了国际透明度组织的“腐败认知指数”(CPI)和“行贿者指数”(BPI)、哥廷根大学的“互联网腐败认知指数”(ICPI) ,以及世界银行的“渎职指数”(IG)、“国家俘获指数”(SCI)和“行政腐败指数”(ACI)的编制方法 ,结合我国金融腐败的实际情况 ,在权衡主观指数和客观定量的基础上编制了 2 0 0 3年度中国金融腐败指数 (FinancialCorruptionIndex,FCI)。腐败指数的功能有三点 ,一是横断面比较 ,据此 ,我们编制的金融腐败指数又可以分解为区域性腐败指数和行业腐败指数 ,即银行业腐败指数和证券业腐败指数 ,由此可以分地区与行业进行比较。二是客观反映...
关键词:
金融腐败 腐败指数 制度比较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英 许钟 杨宪时 郭全友
探讨了分别接种腐败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的无菌大黄鱼鱼块在5℃贮藏中的生长速率和腐败代谢产物的生成速率,以产生异臭味时的腐败菌数和腐败代谢产物的产量因子作为腐败菌腐败能力的定量指标。接种鱼块腐败时(产生明显异臭味)腐败希瓦氏菌与假单胞菌的菌数即最小腐败菌数(Ns)的对数值分别为9.14lg cfu/g和9.25lgcfu/g。由Gompertz方程得到腐败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的生长动力学参数: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分别为0.0714和0.0700,最大菌数(Nmax)的对数值分别为9.45lg cfu/g和9.37lg cfu/g。结果表明,两种腐败菌在无菌大黄鱼鱼块中的μmax基本一致,且Nm...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南旭光
企业在向银行寻求信贷融资时遇到的信贷腐败可分为两类:金融机构中主管信贷审批的高层人员的审批腐败;负责信贷发放的基层人员的支付腐败。通过分析两种类型的腐败在项目寻求信贷融资时的影响,揭示信贷腐败与信贷融资之间的关系,指出两类腐败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基层支付腐败对信贷融资项目产生逆向选择,阻止了低风险项目的信贷融资行为,而高层人员倾向于和融资项目合作,因而具有减少基层机构支付腐败的动机。
关键词:
信贷腐败 项目腐败 审批腐败 支付腐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易烨
腐败是运用公共权力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腐败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因素是腐败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定的社会经济阶段,公共产品的提供、公共资源配置是有限的,由于人的经济性,制度安排的缺陷,使寻租不可避免,从而滋生腐败。文章通过对腐败的机会成本、边际效应和风险等方面的经济分析,探究腐败产生的经济根源并提出预防腐败的经济对策。
关键词:
经济分析 腐败 利益 机会成本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安德鲁·施莱弗 罗伯特·维什尼 孔雁
文章就腐败问题提出了两个论点。第一,政府机构和政治进程的结构是决定腐败程度的关键因素。软弱的政府因对其附属机构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导致了较高程度的腐败。第二,与税收相比,腐败的非法性和隐蔽性使其更容易受到扭曲,代价也更大。这些结论说明了为什么在一些欠发达国家,腐败程度如此之高,给发展带来的代价如此之大。
关键词:
腐败 贿赂 政府 垄断 竞争
[期刊] 改革
[作者]
项兵
管理腐败与公司治理项兵对于腐败问题,现有的管理与经济理论主要集中讨论政府部门行政人员的腐败行为,很少涉及到公司高级经理人员的管理腐败。但管理腐败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关系到如何通过建立合理的企业制度来有效地管理公司治理。从下面的讨论中...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胜蓝 马慧
本文考察中国反腐败如何影响审计定价。结果表明相比没有政治关联的公司,具有政治关联的公司在2012年之后支付的审计费用提高了38%。反腐败提高了与财务报告质量和经营不确定性相关的审计风险是其影响审计定价的重要渠道。横截面测试结果表明当反腐败的地区影响力较大、审计师议价能力较强时,反腐败对审计定价的影响更大。而且,在2012年之后政治关联公司的审计质量有所提高。本文结论有助于理解反腐败对不同市场参与者的影响。
关键词:
反腐败 审计风险 审计定价 政治关联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启君 许玉平
采用1994—2008年世界95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系统考察了社会信任水平对腐败的影响。通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我们发现社会信任可以降低腐败水平,对于转型经济体国家和其他国家这种影响不显著,对于OECD国家这种影响是显著的。
关键词:
腐败 社会信任 转型经济体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任浚
80年代末,邓小平曾告诫中国第三代集体领导,当务之急的工作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更大胆地改革开放,另一个是抓紧惩治腐败。并且说,不惩治腐败,确实有失败的危险。上医医国 其次疾人确实,自改革开放以来,贪污腐败曾经在一个时期似乎成了中国的一种流行病,传染到社会各阶层,蔓延到社会诸领域。尤其是在干部队伍中,一些人在新形势下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纸醉金迷者有之,贪淫纵欲者有之,以权谋私者有之,侵吞公款者有之,受贿案贿者有之.以身试法者有之。他们自诩为“先富起来”,老百姓则斥之为“发改革财”。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厉以贤
教育乱收费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二是没分清教育的合理收费和乱收费之间的界线,把有些合理收费也当作乱收费;三是教育战线内部的不正之风。这三个方面的原因应该有主次之分,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是其中首要的、根本的原因。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朱琳 宫伏佳
文章利用检察院腐败立案数量的省级数据和东亚民主调查数据,比较了中国腐败主观测量结果和客观测量结果,发现二者在各省的得分和排名上存在差异性。文章分别检验了腐败打击规模和要案处理比例对腐败主客观测量结果差异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扩大腐败打击规模和"抓要案"均可以显著降低主观测量结果,而后者的作用要小于前者,且容易受到公众关注政治新闻频率的影响。这一结论对于反腐败策略的选择具有政策含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