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81)
2023(7870)
2022(6890)
2021(6075)
2020(5435)
2019(12541)
2018(12409)
2017(24073)
2016(13341)
2015(15369)
2014(15802)
2013(16000)
2012(15439)
2011(14358)
2010(14888)
2009(14222)
2008(14103)
2007(13081)
2006(11780)
2005(10948)
作者
(41233)
(34760)
(34638)
(33451)
(22116)
(16609)
(15947)
(13568)
(12917)
(12510)
(12031)
(11509)
(11139)
(11139)
(10948)
(10918)
(10521)
(10265)
(10104)
(10054)
(8916)
(8673)
(8475)
(8040)
(8020)
(7857)
(7718)
(7657)
(7097)
(6932)
学科
(80618)
经济(80550)
管理(36579)
(32988)
方法(29740)
数学(26539)
数学方法(26326)
(25776)
企业(25776)
地方(19858)
中国(17377)
(17062)
(15456)
(14875)
业经(13872)
地方经济(13304)
(12901)
农业(11307)
(11187)
贸易(11180)
(10731)
(10349)
银行(10329)
(10160)
(10102)
金融(10100)
(9886)
环境(9852)
(9056)
理论(8772)
机构
大学(207668)
学院(206089)
(96525)
经济(94523)
管理(75271)
研究(74415)
理学(63319)
理学院(62576)
管理学(61575)
管理学院(61175)
中国(57058)
(43696)
科学(43690)
(43118)
(38868)
(35462)
研究所(34869)
中心(34546)
(33950)
财经(33707)
经济学(31174)
(30196)
业大(29110)
北京(28008)
经济学院(27876)
农业(27756)
(27137)
师范(26910)
(26273)
(25576)
基金
项目(124751)
科学(96967)
研究(91584)
基金(89404)
(77029)
国家(76386)
科学基金(64313)
社会(58883)
社会科(55763)
社会科学(55745)
(48842)
基金项目(46673)
教育(42003)
(40634)
自然(39567)
自然科(38584)
自然科学(38567)
自然科学基金(37870)
资助(37693)
编号(37230)
成果(31674)
(28427)
重点(28352)
(28138)
课题(26151)
(24857)
国家社会(24278)
教育部(24130)
科研(23728)
大学(23597)
期刊
(116358)
经济(116358)
研究(66887)
中国(40795)
(34419)
(32338)
学报(31179)
科学(28143)
管理(27443)
大学(23285)
学学(21813)
(21516)
金融(21516)
农业(20846)
教育(19679)
经济研究(19178)
技术(18682)
财经(17974)
业经(16549)
(15620)
问题(15463)
技术经济(12778)
(11924)
统计(11739)
(10874)
理论(10458)
世界(10383)
商业(10106)
经济问题(10042)
图书(10031)
共检索到325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阎坤  周雪飞  
一、腐败——一种病态经济现象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渐进转型,腐败,也像瘟疫一样在神州大地滋生、蔓延。从1982年起,中国共发起五次“严打”高潮:1982年、1983年、1988—1990年、1993年、1995年。时至今日,全国范围的腐败之风非但没有抑制住,反而呈现出规模增大、频率加快趋势。一方面,腐败主体由中低权力层向高层蔓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军  
腐败(Corruption)一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研究,腐败一词的含义可以定义得非常宽泛,也可以定义得比较狭窄。由于腐败总是与政府、组织、权力和官员联系在一起,因此它自然可以放到政治学的范围内从政治学的视角加以研究,例如詹姆斯·斯各特(James Scott)的《比较政治腐败》(1972)就可以视为从政治学来研究腐败的一种尝试。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从根本上说强调政治结构和法规的重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薛钢  
税收腐败现象在许多国家相当普遍,并且与其他政府腐败形式相互依存,其危害巨大。本文从税收腐败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性入手,探讨税收腐败现象的若干形式,从经济学角度对税收腐败进行分析。认为,应建立以合理分权为基础的权力制约机制和赋予纳税人权利为基础的权力制约机制,以增强税收管理透明度,提高税收执法效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葛延风  
一、腐败现象的产生根源 腐败现象,按照最一般的理解,是指社会中掌握一定经济与社会生活权力的公职人员,为了个人或小集团的私利而抛弃甚至践踏国家利益以及各种公众利益,违反各种法定或公认社会规范的行为。纵观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可以说任何社会都未能彻底杜绝腐败现象的出现。但在不同社会及不同历史时期,其表现形式、规模,则往往有较大差异。 在中国目前的经济与社会中,也存在形形色色的腐败现象。但作为一种引起社会各界充分关注的社会问题,众多腐败行为的出现以及普遍社会不满情绪的出现,基本上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事情。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玉凤  
本文从国民收入账户的基本原理对腐败现象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对国民收入简易账户加以分解,从而提出腐败所引起的财富转移本身在短期内对国民总财富构不成威胁,而腐败的社会成本会直接减少国民总财富;要使国民收入最大化,就必须使腐败财富转移与腐败的社会成本最小。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削减政府支配公共资源的权力的观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董斌  林辉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我们必须对腐败现象具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有别于政治学、公共管理学以及法学等社会学科,本文从经济学视角出发,对腐败现象的研究做出了独到的贡献。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国外经济学界对腐败现象成因与后果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关于腐败现象的经济学研究进行了简要评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志扬  
本文认为,腐败是一种经济现象,对经济运行具有负面效应,治理腐败行为需要提高腐败的经济成本,并且加大制度约束的力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程厚思  曹文  
腐败行为的经济学分析○程厚思曹文文章认为,权力腐败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即社会约束软化、腐败成本过低、腐败利润较高。遏制腐败必须健全以下约束机制:加快行政管理法制化的步伐,将权力的行使过程置于法律和公众的监督之下;使由于政府权力干预所形成的租金公开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盛宇明  
目前反腐败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改善政治体制、提高道德水平、完善干部选拔、教育和监督制度以及打击惩罚力度等非经济因素方面。本文试图对腐败活动中的经济因素进行分析 ,揭示腐败参与人的经济行为规律。本文的分析发现 ,与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相比 ,目前中国的腐败泛滥问题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制度存在更多的腐败供给源和对腐败更强的需求。本文的结论是 :给定中国非经济领域体制的现状 ,改革公有企业所有制和降低政府干预程度可以大幅度缩小腐败的活动范围 ,大大降低腐败的供给 ,有力地扼制腐败活动的内在冲动 ,是遏制腐败事半功倍的得力措施。如不能根除腐败赖以泛滥的经济根源 ,反腐败的非经济手段所需的巨大成本是无法承受的 ...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卿树涛  刘立  
在对腐败行为进行制度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 ,可以归纳出几个重要的推论 :第一 ,由于人的理性有限 ,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不可避免 ,任何人都有滑向腐败的可能 ;第二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腐败惩罚机制不够完善时 ,一部分腐败行为得不到及时的惩罚或者有逃脱惩罚的可能 ,短期之内腐败收益远大于腐败成本 ,使得政府当局反腐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失效 ;第三 ,由于反腐机制的不完善 ,反腐败政策因此陷入两难困境 :如果惩治过于严厉 ,腐败者会孤注一掷 ,加剧腐败 ;但如果惩治不够严厉 ,就达不到敲山震虎的目的 ,会诱使未腐败者腐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杨  
腐败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权力干预经济、对政治领域腐败监督不力和社会物质利益合法分配形式不公是腐败现象产生与蔓延的根源,而通过市场化改革、矫正公职人员激励机制及党政体制改革,以有效解决这三方面问题是我国走出腐败高峰期的必由之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卢晖  
经济官员拥有着特权。这种特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能形成"政治市场",成为特殊商品,进而进行权钱交易。本文对经济腐败的成本收益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经济腐败的风险成本与反经济腐败的对策进行了博弈分析。在对经济腐败决策模型和影响其风险决策的主要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经济腐败行为总是遵循"以最小腐败成本获取最大腐败收益"的经济学原则。因而,加大腐败者的经济腐败成本,可以减少经济腐败,从而降低经济腐败风险,并提出了加强经济腐败风险管理的对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秋菊  李金龙  
以经济学的视角对腐败现象 ,就应该对腐败的成本和收益 ,不腐败的成本和收益以及反腐败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探究。因此 ,要有效遏制腐败的发生 ,必须三管齐下 :通过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加大打击力度 ,增加腐败的成本 ;通过提高公务员的薪金 ,改革完善招聘晋升制度 ,提高掌权者奉公守法的收益 ;通过转变政府职能 ,缩小公权运行的范围 ,减少反腐败的成本。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怀  
公共权力腐败行为的经济学分析及其政策导向李怀(东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公共权力腐败是一个在世界各国都引人注目的共性问题。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社会转型时期里,权力腐败则更具有了新的涵义。即它已不仅仅停留在经济租金寻觅的传统涵义上,而是向包括...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长义  孙楠  
土地征收领域腐败高发源于地方政府在征地领域存在角色冲突、腐败收益畸高以及土地征收中的公共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和制衡。应从积极化解政府角色冲突、压缩土地征收中的政府收益空间、规范土地征收监管秩序和构建均衡的权力体系等方面对土地征收领域的腐败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