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67)
- 2023(6028)
- 2022(5000)
- 2021(4408)
- 2020(3488)
- 2019(7763)
- 2018(7426)
- 2017(14351)
- 2016(7194)
- 2015(8059)
- 2014(8126)
- 2013(8116)
- 2012(7736)
- 2011(7238)
- 2010(7457)
- 2009(6933)
- 2008(6430)
- 2007(5645)
- 2006(5308)
- 2005(4834)
- 学科
- 济(54861)
- 经济(54829)
- 管理(20587)
- 业(16434)
- 地方(15384)
- 方法(14449)
- 企(13383)
- 企业(13383)
- 数学(12462)
- 数学方法(12415)
- 地方经济(11805)
- 学(11429)
- 中国(10879)
- 业经(9479)
- 农(8240)
- 财(7665)
- 制(6705)
- 经济学(6641)
- 环境(6571)
- 融(6526)
- 金融(6526)
- 体(5889)
- 和(5854)
- 农业(5793)
- 银(5730)
- 银行(5718)
- 产业(5711)
- 发(5618)
- 贸(5607)
- 贸易(5602)
- 机构
- 大学(115408)
- 学院(114719)
- 济(59714)
- 经济(58771)
- 研究(43032)
- 管理(41393)
- 理学(35116)
- 理学院(34688)
- 管理学(34298)
- 管理学院(34050)
- 中国(31397)
- 财(25352)
- 科学(23326)
- 京(22862)
- 所(21218)
- 经济学(20538)
- 财经(20410)
- 研究所(19046)
- 中心(18603)
- 经(18499)
- 经济学院(18199)
- 江(17156)
- 范(15382)
- 师范(15279)
- 财经大学(15127)
- 农(15003)
- 院(14933)
- 北京(14268)
- 业大(13359)
- 州(13323)
- 基金
- 项目(71753)
- 科学(57294)
- 研究(54378)
- 基金(53079)
- 家(45343)
- 国家(44988)
- 科学基金(38724)
- 社会(38119)
- 社会科(36219)
- 社会科学(36211)
- 基金项目(27393)
- 省(27127)
- 教育(23989)
- 划(22288)
- 自然(22118)
- 自然科(21579)
- 自然科学(21572)
- 自然科学基金(21187)
- 资助(20859)
- 编号(20400)
- 成果(17175)
- 发(17089)
- 国家社会(16683)
- 重点(16300)
- 部(16257)
- 创(14754)
- 济(14635)
- 教育部(14558)
- 经济(14508)
- 发展(14496)
共检索到180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董斌 林辉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我们必须对腐败现象具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有别于政治学、公共管理学以及法学等社会学科,本文从经济学视角出发,对腐败现象的研究做出了独到的贡献。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国外经济学界对腐败现象成因与后果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关于腐败现象的经济学研究进行了简要评论。
关键词:
腐败 成因 后果 经济分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阎坤 周雪飞
一、腐败——一种病态经济现象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渐进转型,腐败,也像瘟疫一样在神州大地滋生、蔓延。从1982年起,中国共发起五次“严打”高潮:1982年、1983年、1988—1990年、1993年、1995年。时至今日,全国范围的腐败之风非但没有抑制住,反而呈现出规模增大、频率加快趋势。一方面,腐败主体由中低权力层向高层蔓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军
腐败(Corruption)一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研究,腐败一词的含义可以定义得非常宽泛,也可以定义得比较狭窄。由于腐败总是与政府、组织、权力和官员联系在一起,因此它自然可以放到政治学的范围内从政治学的视角加以研究,例如詹姆斯·斯各特(James Scott)的《比较政治腐败》(1972)就可以视为从政治学来研究腐败的一种尝试。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从根本上说强调政治结构和法规的重要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荫
腐败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为消除这一毒瘤,我国进行了声势浩大的严打。但是严打的效果却并不明显,我国的腐败问题正表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文章运用经济学对于出现腐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腐败的危害进行经济学的解析并提出消除腐败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腐败 外因及内因 后果 治理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葛延风
一、腐败现象的产生根源 腐败现象,按照最一般的理解,是指社会中掌握一定经济与社会生活权力的公职人员,为了个人或小集团的私利而抛弃甚至践踏国家利益以及各种公众利益,违反各种法定或公认社会规范的行为。纵观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可以说任何社会都未能彻底杜绝腐败现象的出现。但在不同社会及不同历史时期,其表现形式、规模,则往往有较大差异。 在中国目前的经济与社会中,也存在形形色色的腐败现象。但作为一种引起社会各界充分关注的社会问题,众多腐败行为的出现以及普遍社会不满情绪的出现,基本上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事情。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薛钢
税收腐败现象在许多国家相当普遍,并且与其他政府腐败形式相互依存,其危害巨大。本文从税收腐败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性入手,探讨税收腐败现象的若干形式,从经济学角度对税收腐败进行分析。认为,应建立以合理分权为基础的权力制约机制和赋予纳税人权利为基础的权力制约机制,以增强税收管理透明度,提高税收执法效率。
关键词:
:税收腐败 寻租 税收管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杨
腐败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权力干预经济、对政治领域腐败监督不力和社会物质利益合法分配形式不公是腐败现象产生与蔓延的根源,而通过市场化改革、矫正公职人员激励机制及党政体制改革,以有效解决这三方面问题是我国走出腐败高峰期的必由之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莫克,杨贤,李怀祖
本文指出政府产品商品化乃腐败之源。按贪污型腐败和寻租型腐败剖析权钱交易过程,分析政府产品供应体制对腐败过程的影响,阐明腐败导致社会财富流失、腐败网络形成和人才流向寻租部门。讨论了堵塞腐败的途径:限制政府产品数量,削弱政府官员“权钱交易”的动因和提高政府产品交易过程的透明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姜树广 李成友
认识腐败的微观决定因素是有效的反腐败实践的基础。女性与男性相比在多种经济决策中表现出显著不同的特征,那么女性与男性相比谁更易腐败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话题。本文对性别与腐败的经验和实验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发现部分研究结果中女性的腐败倾向低于男性或高的女性政治参与率与低的腐败水平相关,但是另一些研究结果则没有发现显著的性别差异。深入地探查性别的腐败倾向差异与风险态度、社会偏好以及具体的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为腐败的性别研究带来更有价值的发现。
关键词:
性别差异 腐败 反腐败 实验研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玉凤
本文从国民收入账户的基本原理对腐败现象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对国民收入简易账户加以分解,从而提出腐败所引起的财富转移本身在短期内对国民总财富构不成威胁,而腐败的社会成本会直接减少国民总财富;要使国民收入最大化,就必须使腐败财富转移与腐败的社会成本最小。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削减政府支配公共资源的权力的观点。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秋菊 李金龙
以经济学的视角对腐败现象 ,就应该对腐败的成本和收益 ,不腐败的成本和收益以及反腐败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探究。因此 ,要有效遏制腐败的发生 ,必须三管齐下 :通过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加大打击力度 ,增加腐败的成本 ;通过提高公务员的薪金 ,改革完善招聘晋升制度 ,提高掌权者奉公守法的收益 ;通过转变政府职能 ,缩小公权运行的范围 ,减少反腐败的成本。
关键词:
腐败 反腐败 不腐败 成本 收益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元
文章在简要回顾近年来金融领域发生的一系列大案要案基础上,利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对我国经济转轨时期金融腐败产生的制度根源进行了阐释,认为只有从制度上进行合理的设计,实行有效的机制改革,才能对金融腐败进行有效治理。
关键词:
金融腐败 制度经济学 寻租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玉平 兰迎春
经济领域的贪污腐败是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参照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自1995年起陆续在上海、河北等省市进行了一种新的遏制贪污腐败现象的举措——政府采购制度。实践证明,政府采购制度是节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磊
民营经济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促生了大量的腐败行为,官员与私营企业的互相利用和勾结已成为经济类案件,特别是经济犯罪案件的突出特征。而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些腐败案件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包括腐败类型的地域性差异、权力期权化、腐败行为合法化、腐败链加长、腐败形式越来越多等。民营经济催生腐败的基本逻辑是企业主可以通过非法行为得到合法行为得不到的资源或权利,或者非法行为更容易达到盈利目的。因此,要防止民营企业与政府官员的勾结利用,必须通过改善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抑制民营企业的违法动机,促进民营企业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民营经济 腐败 腐败动机 腐败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