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44)
- 2023(17628)
- 2022(14761)
- 2021(13825)
- 2020(11676)
- 2019(26671)
- 2018(26032)
- 2017(48754)
- 2016(26435)
- 2015(29863)
- 2014(29462)
- 2013(28837)
- 2012(26582)
- 2011(24051)
- 2010(23892)
- 2009(22274)
- 2008(21982)
- 2007(19519)
- 2006(16756)
- 2005(14518)
- 学科
- 济(109707)
- 经济(109582)
- 管理(71995)
- 业(71894)
- 企(55597)
- 企业(55597)
- 方法(51019)
- 数学(45473)
- 数学方法(44934)
- 农(38391)
- 中国(31204)
- 财(28480)
- 业经(25680)
- 农业(25356)
- 学(23181)
- 贸(22125)
- 贸易(22116)
- 易(21593)
- 制(21131)
- 地方(20057)
- 务(17275)
- 财务(17231)
- 财务管理(17191)
- 银(16789)
- 银行(16725)
- 企业财务(16336)
- 融(16162)
- 金融(16158)
- 环境(16038)
- 行(15956)
- 机构
- 大学(383145)
- 学院(381679)
- 济(157669)
- 经济(154696)
- 管理(145322)
- 研究(131938)
- 理学(126855)
- 理学院(125402)
- 管理学(123064)
- 管理学院(122362)
- 中国(99307)
- 科学(82903)
- 京(79914)
- 农(74975)
- 财(69861)
- 所(66819)
- 业大(61824)
- 中心(61603)
- 研究所(61515)
- 农业(58561)
- 财经(56928)
- 江(55404)
- 经(52008)
- 范(49591)
- 北京(49537)
- 经济学(49513)
- 师范(48979)
- 院(46926)
- 经济学院(44862)
- 州(43540)
- 基金
- 项目(265570)
- 科学(208966)
- 基金(195862)
- 研究(187011)
- 家(174132)
- 国家(172706)
- 科学基金(146543)
- 社会(121696)
- 社会科(115186)
- 社会科学(115155)
- 基金项目(103632)
- 省(102203)
- 自然(96007)
- 自然科(93850)
- 自然科学(93812)
- 自然科学基金(92168)
- 划(87533)
- 教育(85498)
- 资助(79391)
- 编号(73326)
- 重点(60454)
- 成果(59328)
- 部(59284)
- 发(56841)
- 创(54995)
- 科研(52016)
- 国家社会(51662)
- 创新(51583)
- 课题(50387)
- 教育部(50330)
- 期刊
- 济(167536)
- 经济(167536)
- 研究(104425)
- 农(71872)
- 中国(69547)
- 学报(68694)
- 科学(61313)
- 财(53440)
- 大学(51245)
- 管理(49228)
- 学学(48836)
- 农业(48263)
- 教育(33399)
- 融(33267)
- 金融(33267)
- 技术(29746)
- 业经(29205)
- 财经(27754)
- 经济研究(27202)
- 业(24090)
- 经(23861)
- 问题(22749)
- 版(21422)
- 统计(19192)
- 贸(18805)
- 业大(17921)
- 世界(17842)
- 技术经济(17757)
- 科技(17678)
- 策(17184)
共检索到546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晶晶
基于中国北京、天津等10个省(市)24个乡镇收集的522个样本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村民的腐败感知对其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腐败感知是影响村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因素,村民对政府的总体腐败感知与政治参与行为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只有对村委会腐败感知对村民政治参与的影响表现出显著性,其他层级政府腐败感知的影响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这揭示了村级反腐对乡镇民主建设的重要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代岷嵋,朱玲怡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辉 呼和那日松 唐敏
文章所聚焦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主程度会对个体的腐败感知产生何种影响?文章对亚洲、非洲和拉美三个舆情表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合并,整合出一个包括50个国家在内的跨层次数据。在此基础上使用多层分析法,研究发现民主对于腐败感知的影响具有双重作用:在直接效应上,民主程度越高的国家,民众腐败感知的平均水平越高;但在调节效应上,民主作为一种宏观制度环境,会增强自我经济评价对腐败感知的负向影响。研究还利用实证数据证明了个体的政治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个体所处的宏观制度背景所塑造的,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对于个体的腐败感知来说可以同时展现其"严厉的"和"慈祥的"一面。
关键词:
民主 主观经济状况 腐败感知 多层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田银华 龙朝阳 易菲
通过对行为决策理论的腐败选择行为模型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对于面对损失具有风险偏好倾向的腐败者,虽然位卑权小时廉洁守法,升职后却可能走向腐败。而且,一个弹性的惩罚制度环境会增加行为人的违规价值预期,强化行为人逃避严惩的侥幸心理,加剧腐败行为蔓延。所以,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优化监督环境,提高惩罚制度的执行力,是遏制腐败蔓延的有效手段。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新文 陆渊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构建“环境—个体认知—行为”的分析框架,并将村民政治参与行为划分为高制度化、低制度化以及非制度化三种类型,并以CSS2017年和2019年调研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项Logit等计量方法实证检验村民数字网络使用类型与其政治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从政治效能感视角,分析网络使用类型与村民政治参与行为间的因果机理。研究发现,无论村民使用网络社会导向还是娱乐导向的功能均能显著提升其高制度化、低制度化及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行为;中介检验分析发现,政治效能感在村民数字网络使用类型与其政治参与行为之间承担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在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强化村民数字素养的培训与提升,同时加强党员等政治精英的示范引领作用,并有效建立网络道德引领和法律保障机制,以此有效引导村民有序参与政治活动,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关键词:
数字乡村 网络使用 政治效能感 政治参与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郭芮佳 池国华 程龙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其中公众参与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事实上,我国政府一直以来都在强调公众参与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中的作用,尤其在反腐败以及国家监督领域。基于此,选择国家监督体系中的政府审计对腐败的治理作为研究情境,以验证现阶段公众参与在其中的作用。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相对于公众参与程度低的地区,在公众参与程度高的地区,政府审计的预防功能和抵御功能能够更好地发挥腐败治理作用,而政府审计揭示功能对腐败的治理作用在两组之间并无区别。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魏旭 魏姝
在关于腐败诱因的研究中,分权与腐败程度之间究竟存在何种关系,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认为,一国的分权改革若要有效地遏制腐败,必须依赖于良好的问责机制。文章对45个国家在2000~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交互效应模型等方法分析后发现,分权对腐败的影响受到问责的调节,而问责对腐败具有抑制效果;在问责机制相对滞后的条件下,分权与腐败控制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地方政府权力的增大会加剧一国的腐败程度;而在问责机制比较健全的条件下,增大地方政府权力则会减轻腐败程度。文章的政策含义是,中央政府在向地方政府下放权力的过程中,必须同时着手建立有效的问责机制,加强对腐败行为的预防和治理。
关键词:
分权 问责 腐败 交互效应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肖唐镖 孔卫拿
中国农村民主治理的实际状况究竟如何,近10年来它有了怎样的变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文章利用2002~2011年三波全国农村调查数据资料来进行分析,将村级民主治理细分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及监督和民主自治三个层面,并以村级基本公共品供给绩效来观测民主治理的实际效果。研究表明,以村民代表会议议决的决策实践已渐趋常规化,以民主理财为核心的民主管理组织建构已逐步健全,但村庄"一事一议"的开展力度仍需加强;民主监督的功能发挥取得了较大发展;民主自治仍受到上级政府的干预,但在日常治理的过程中乡村关系日益松散;村级基本公共品供给绩效已稳步提升,但同时也面临较大压力。影响基层民主治理及其绩效的因素是多元的,经...
关键词:
民主治理 治理绩效 公共品供给 政治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莹莹 彭代彦
文章利用中国CGSS(2011—2013)数据,采用ordered logit模型研究了腐败对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腐败降低了中国居民幸福感,且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影响相对收入来实现。分组分析结果表明:腐败显著降低了低收入阶层、城市地区(或东部地区)居民幸福感,腐败对其他收入阶层、农村居民(或中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腐败 幸福感 收入阶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莹莹 彭代彦
文章利用中国CGSS(2011—2013)数据,采用ordered logit模型研究了腐败对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腐败降低了中国居民幸福感,且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影响相对收入来实现。分组分析结果表明:腐败显著降低了低收入阶层、城市地区(或东部地区)居民幸福感,腐败对其他收入阶层、农村居民(或中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腐败 幸福感 收入阶层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曲红宝
利用2010—2015年中国120个城市民营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样本,实证分析中共十八大后反腐新政和政治联系对民营企业获取财政补贴以及财政补贴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反腐新政纠正了财政补贴的国企偏向性,使高腐败地区民营企业获得更多财政补贴。在反腐新政下,建立政治联系使高腐败地区民营企业获得更多财政补贴,并且高管曾经在政府部门任职建立的政治联系的正向作用更加显著。在反腐新政后,没有政治联系或高管当期任职建立政治联系的企业,财政补贴与企业绩效正相关;高管曾经任职建立政治联系的企业,财政补贴与企业绩效负相关,尽管统计上不显著。这表明民营企业有建立政治联系的内在激励,高管曾经任职建立的政治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寻租观点,而反腐败的威慑作用使企业高管当期在职建立的政治联系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
腐败治理 政治联系 财政补贴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谢孟军
文章基于我国当前反腐倡廉弘扬正气的社会背景,对腐败影响资本跨国流动的理论机理进行阐释,通过搜集整理58个代表性国家(地区)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使用差分GMM和系统GMM两种估计方法 ,对腐败、腐败距离与外资流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认为腐败和外资流入之间的关系因国家类型存在差异,发达国家较高的政府清廉度可以降低腐败交易成本,对我国资本具有较大引力,发展中国家的制度缺陷可以为投资者开拓当地市场提供机会;腐败距离对资本的跨国流动具有阻碍作用。研究结论不仅可以为我国跨国公司的投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可以为当前的反腐倡廉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反腐败 OFDI 系统GMM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会金 马修林
基于协同学理论,以审计结果利用为导向,梳理政府审计与腐败治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以2008—2013年省级审计机关经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府审计机关与审计客体在腐败治理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协同作用,即政府审计机关与审计客体的协同水平越高,腐败治理功能发挥得越好;政府信息公开化建设在该协同治理机制中起着中介作用,即政府审计推进腐败治理功能发挥,可以进一步通过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实现。通过理论与经验分析,揭示了政府审计与腐败治理之间更深层次的协同逻辑,为政府审计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会金 马修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