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95)
- 2023(9979)
- 2022(8532)
- 2021(7611)
- 2020(6710)
- 2019(15185)
- 2018(14717)
- 2017(28830)
- 2016(15924)
- 2015(17826)
- 2014(17628)
- 2013(17719)
- 2012(16624)
- 2011(14984)
- 2010(14790)
- 2009(13928)
- 2008(13884)
- 2007(12452)
- 2006(10464)
- 2005(9093)
- 学科
- 济(69838)
- 经济(69752)
- 管理(46208)
- 业(46130)
- 方法(38619)
- 企(36544)
- 企业(36544)
- 数学(35289)
- 数学方法(35073)
- 财(19864)
- 农(18452)
- 中国(15874)
- 贸(14824)
- 贸易(14824)
- 易(14409)
- 学(14254)
- 业经(13315)
- 务(12640)
- 财务(12627)
- 财务管理(12596)
- 农业(12552)
- 企业财务(12014)
- 地方(11989)
- 制(11552)
- 技术(10212)
- 融(9963)
- 金融(9961)
- 环境(9932)
- 银(9924)
- 银行(9873)
- 机构
- 大学(239603)
- 学院(237032)
- 济(99434)
- 经济(97640)
- 管理(91931)
- 理学(81196)
- 理学院(80282)
- 管理学(79009)
- 管理学院(78585)
- 研究(78198)
- 中国(57341)
- 科学(50473)
- 农(49191)
- 京(48555)
- 财(44405)
- 业大(41397)
- 所(40763)
- 农业(39638)
- 研究所(37590)
- 财经(36859)
- 中心(36610)
- 江(33938)
- 经(33689)
- 经济学(31792)
- 北京(29720)
- 经济学院(29336)
- 范(28561)
- 师范(28113)
- 财经大学(27619)
- 院(27420)
- 基金
- 项目(166327)
- 科学(130312)
- 基金(123288)
- 研究(112481)
- 家(110399)
- 国家(109515)
- 科学基金(92846)
- 社会(73559)
- 社会科(69920)
- 社会科学(69896)
- 基金项目(66268)
- 省(64527)
- 自然(62645)
- 自然科(61257)
- 自然科学(61232)
- 自然科学基金(60212)
- 划(55350)
- 教育(52052)
- 资助(50345)
- 编号(42892)
- 重点(37803)
- 部(37475)
- 发(34861)
- 创(34657)
- 科研(33346)
- 成果(33344)
- 计划(32907)
- 创新(32502)
- 教育部(31782)
- 国家社会(31144)
共检索到323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莹莹 彭代彦
文章利用中国CGSS(2011—2013)数据,采用ordered logit模型研究了腐败对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腐败降低了中国居民幸福感,且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影响相对收入来实现。分组分析结果表明:腐败显著降低了低收入阶层、城市地区(或东部地区)居民幸福感,腐败对其他收入阶层、农村居民(或中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腐败 幸福感 收入阶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莹莹 彭代彦
文章利用中国CGSS(2011—2013)数据,采用ordered logit模型研究了腐败对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腐败降低了中国居民幸福感,且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影响相对收入来实现。分组分析结果表明:腐败显著降低了低收入阶层、城市地区(或东部地区)居民幸福感,腐败对其他收入阶层、农村居民(或中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腐败 幸福感 收入阶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华强
文章依据北京市居民幸福指数调查的问卷数据,根据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相关理论选取变量指标,采用逻辑回归模型分析主观幸福感的形成因素及其变动情况。分析结果表明主观幸福感主要受到六个生活评价指标的影响,并且发现物质条件状况满意度的评价对幸福感的影响最大。基于本研究的分析结果,为探索主观幸福感的形成因素提供一种研究方法,并且为进一步提高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国家统计局福州调查队"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课题组 陈倩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福州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总体评价、不同群体的幸福感差异以及各项生活满意度的评价情况。并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探究福州居民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力。结果表明:个体特异性因素、就业发展因子、家庭文体因子、公共服务因子、居住环境因子、生存环境因子和社会环境因子等是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新东 宫舒文
文章在构建居民主观幸福感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利用湖北省武汉市、宜都市和神农架林区三地居民主观幸福感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鹏
文章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考察了收入差距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收入差距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呈倒U形,临界点在基尼系数为0.4,当基尼系数小于0.4时,居民的幸福感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增强;但超过0.4时,扩大的收入差距将导致居民幸福感的下降。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居住在城市、非农业户籍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居民,其幸福感更低。居民自认为收入所得不合理也会显著降低其幸福感。
关键词:
中国居民 收入差距 主观幸福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相森 周玉雯
利用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研究了腐败感知对个人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腐败感知对居民幸福感有负面影响,当腐败感知达到中等腐败程度时,会显著降低个人幸福感。(2)中介效应模型回归结果显示,腐败感知通过影响社会保障满意度、政府信任和收入分配不公平感这三种途径显著地影响居民的幸福感,其中社会保障满意度途径的影响最为重要。(3)对于不同社会阶层,这三种机制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它们对低社会阶层群体的幸福感的影响很显著,但对中、高社会阶层的幸福感的影响不够显著。以上结论意味着政府应继续反腐工作,并重点加强社会保障服务相关领域的反腐,这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居民幸福感。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欧阳一漪 张骥
本文利用cgss2015的调查数据和2015年全国的房价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对房价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高房价对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住房面积与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住房产权与居民幸福感显著相关,且拥有房产越多,居民的幸福感越高;房价上涨对有房产的居民来说,增加了资产价值,具有财富效应,但对于房价上涨预期强烈、住房改善需求大、所在地区房价上涨过快的居民来说,仍然会降低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在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房价 主观幸福感 住房产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叶秀 宁艳杰
采用社区环境调查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量表的方式,对北京市城区的457名社区居民进行了实证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总体情况(15.6368±3.9625)良好。采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社区环境因素。结果表明,"景观优美"、"邻里关系良好"等5个指标是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的主要社区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反映了居民对社区环境的需求,有关部门和企业可以根据居民的需求来规划、建设和管理社区,让社区居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关键词:
社区居民 社区环境 主观幸福感 影响因素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春平
通过对来自江苏1478个样本数据的逻辑回归发现,物质消费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不同类型的文化消费对幸福的影响则不同,看电视、玩棋牌等休闲型文化消费不能显著提高居民的幸福水平,阅读、旅游等发展型文化消费能显著提高居民的幸福水平。政府在不断提高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应大力提高文化消费水平以及文化消费层次,特别是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春平
通过对来自江苏1478个样本数据的逻辑回归发现,物质消费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不同类型的文化消费对幸福的影响则不同,看电视、玩棋牌等休闲型文化消费不能显著提高居民的幸福水平,阅读、旅游等发展型文化消费能显著提高居民的幸福水平。政府在不断提高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应大力提高文化消费水平以及文化消费层次,特别是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思博
基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年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从"个人特征""社会资本特征""生态环境特征""公共服务保障"四个层面构建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结构模型框架,进而实现对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剖析与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上述四个层面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潜在传导路径均显著,其中"个人特征""社会资本特征"与主观幸福感间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17和0.29,影响程度较深;"公共服务保障""生态环境特征"与主观幸福感间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09和0.08,影响程度相对较弱。中国政府在制定意在提高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政策过程中,应加强公共服务建设,同时关注人居环境的改善,进而增强"生态环境特征""公共服务保障"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能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高红莉 张东 许传新
本文基于2012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采用定序Logit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住房产权、住房面积、住房分配、住房环境和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住房面积与幸福感显著正相关,家庭住房面积越大,居民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与没有产权房的人相比,拥有产权房能显著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居住空间分配越不公平,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越低;居住环境越好,居民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因此,为了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增加人民福祉,需要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努力增加住房供应,保障人民基本住房需求;公平分配居住空间,维护社会和谐;合理规划城市建设,提高居住环境舒适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红军 孙涛 张坤
文章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年的调查数据,运用ordered Logistic模型,以NO2和颗粒物浓度作为环境质量的代表,对环境质量和收入水平与居民幸福感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按性别进行了分层研究。实证结果表明:(1)虽然有性别上的差异,但环境质量、收入水平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方向是一致的,即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增加居民的幸福感;(2)环境质量、收入水平对男性和女性的影响程度有差异。其中,环境质量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女性大于对男性,而收入水平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则相反,男性大于女性;(3)收入水平和居民幸福感的关系呈倒"U"型,拐点值是人均人年收入30万元,远远高于当年人均GDP。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映梅 夏伦
利用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分析近20年来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变化,发现中国存在“收入-幸福悖论”现象.构建一个基于人口学、经济、家庭、工作、人际关系和情感等因素的综合框架分析发现,这些因素对主观幸福感均有显著影响,经济、家庭、工作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较大,收入高、信任家庭、对工作满意、人际关系和谐、情感积极的人幸福感较强.这表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须大力推进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科学协调好发展经济与满足居民不断提升的多层次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而切实增进居民幸福感.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收入 工作满意度 家庭信任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