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47)
2023(10895)
2022(9153)
2021(8775)
2020(7301)
2019(16800)
2018(16322)
2017(30888)
2016(15990)
2015(17900)
2014(17101)
2013(16537)
2012(14915)
2011(13294)
2010(12490)
2009(11280)
2008(10448)
2007(8299)
2006(6858)
2005(5872)
作者
(41489)
(35006)
(34557)
(32973)
(21983)
(16469)
(15794)
(13704)
(13293)
(11853)
(11788)
(11747)
(10838)
(10628)
(10589)
(10457)
(10414)
(10041)
(9967)
(9883)
(8344)
(8171)
(8111)
(7916)
(7785)
(7734)
(7338)
(7168)
(6738)
(6730)
学科
(67986)
经济(67922)
管理(46824)
(41733)
方法(35495)
(33966)
企业(33966)
数学(32446)
数学方法(32085)
中国(19419)
(16932)
(16225)
环境(14882)
(14740)
贸易(14734)
(14505)
业经(13417)
(11033)
(10828)
财务(10796)
(10777)
财务管理(10776)
农业(10583)
(10322)
企业财务(10312)
技术(9843)
(9771)
地方(9559)
(9439)
银行(9434)
机构
大学(219444)
学院(216319)
(100369)
经济(99027)
管理(89146)
理学(78883)
理学院(78157)
管理学(76964)
管理学院(76561)
研究(71691)
中国(55628)
(44708)
(42539)
科学(40682)
财经(35938)
中心(34112)
(33364)
经济学(33038)
(32783)
研究所(30419)
(30139)
经济学院(30063)
业大(29618)
北京(27461)
财经大学(27422)
(27107)
(26464)
(25711)
师范(25469)
商学(24335)
基金
项目(159794)
科学(129325)
基金(122875)
研究(115932)
(107296)
国家(106534)
科学基金(93448)
社会(79222)
社会科(75535)
社会科学(75519)
基金项目(64429)
自然(59543)
自然科(58263)
自然科学(58249)
(57488)
自然科学基金(57235)
教育(52344)
资助(50250)
(49715)
编号(43960)
(37387)
国家社会(35648)
重点(35563)
(33869)
(33597)
成果(33490)
教育部(32893)
创新(31869)
人文(31719)
科研(31604)
期刊
(92902)
经济(92902)
研究(58717)
中国(34932)
(32020)
管理(31371)
学报(30986)
科学(30140)
(25439)
大学(24881)
学学(23453)
技术(18374)
农业(18226)
财经(17588)
经济研究(16909)
(16153)
金融(16153)
(15246)
教育(14993)
业经(13260)
问题(12768)
(12417)
统计(12062)
世界(11502)
(10753)
国际(10723)
(10616)
图书(10520)
技术经济(10423)
资源(10345)
共检索到296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子豪  刘辉煌  
基于1993~2008年中国地区层面的数据,以各省区腐败案件的发案数作为腐败的衡量指标,在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相互影响的联立模型中引入腐败因素,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法,较为系统地考察了腐败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腐败既可以通过降低环境规制或扭曲环境政策直接加剧环境污染,也可以通过降低收入水平间接降低或增加环境污染。随着收入水平的变化,腐败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呈现出先改善后恶化的动态变化,且受各地区收入水平差异的影响,腐败对东、中、西部地区环境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梯阶差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飞  董锁成  李泽红  
运用面板协整工具和动态最小二乘法(DOLS)对我国1985—2007年间30个省级行政区环境污染变量与经济增长变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与以往研究相比,该方法的检验结果具有更高的势值(power)和稳健性。结果显示我国工业废气污染、工业废水污染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变量与经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变量间均呈现出显著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关系,而EKC转折点并没有出现在过低的水平上。目前我国仍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在减排方面需要花费巨大的经济成本,中国在应对环境变化领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必须深入探索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路径,努力施行减物质化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预测  [作者] 朱欢  
本文利用我国2005~2016年26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Hansen门槛估计方法对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当以金融发展为门槛变量时,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存在"双门槛效应",即当金融发展处于低水平时,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正相关;当金融发展处于中高水平时,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负相关;(2)整体上金融发展显著减少了环境污染。因此,各地在权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时,应根据当地的金融发展水平制定相应的政策,使金融发展成为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泽照  梁斌  
文章利用1999-2012年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重点考察政府审计对地区腐败水平的影响,借以探讨政府审计在促进反腐层面的关键着力点。研究结果表明,审计揭发问题绩效与地区腐败水平具有交互的正向影响,随着审计发现违规金额的扩大,腐败水平也相应提高,而腐败水平每提高1%,审计发现违规金额就上升0.116个百分点。审计揭发问题并不会必然降低腐败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审计整改绩效与地区腐败水平负相关,整改绩效每提高1%,将引起滞后期地区腐败水平相应下降0.017个百分点,验证了审计整改在抑制地区腐败发生过程中显示的关键作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现实反腐的有效性。基于此,中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阚大学  吕连菊  
文章基于1992~2009年中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发现,腐败加剧了环境污染也加剧了对外贸易的环境污染效应,当控制腐败作用于对外贸易的环境污染效应后,对外贸易降低了环境污染;当腐败水平低于2.97时,对外贸易才会改善环境质量,当腐败水平高于2.97时,对外贸易会加剧环境污染。我国只有北京、上海等9个省市的对外贸易改善了环境质量,而其他省份的对外贸易则加剧了本地的环境污染。即当腐败水平较低时,对外贸易改善了当地的环境质量,而腐败达到一定水平时,对外贸易加剧了当地环境污染。进一步计算东中西部地区的平均腐败水平可知其值分别约为2.89、3.64和3.91,因此,东部地区的对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阚大学  吕连菊  
本文构建空间动态面板模型,运用空间纠正系统GMM法实证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和环境污染均存在空间自相关,环境污染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越高,环境污染越严重,要素市场扭曲延迟了经济规模和行业结构与环境污染成倒U型的临界点的到来,不利于环境质量改善;分区域和分行业类型,要素市场扭曲均加剧了三大地区和三类行业环境污染,但要素市场扭曲对东部地区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环境污染影响最小,要素市场扭曲通过抑制技术进步、行业结构升级、能源效率提升和加剧腐败提高了东部地区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环境污染程度,通过影响经济规模、增加出口、吸引外资减少了东部地区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环境污染,而要素市场扭曲通过上述渠道导致...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寓涵  
中国的粗放式增长带来了收入差距与环境污染的不断恶化,两者治理目标的协调需要理清其内在联系。利用甲肝发病率和人口结构作为收入差距的复合工具变量验证了收入差距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有着显著的正向刺激,在使用了工具变量之后,其显著性和影响程度进一步加强;能源消耗起部分中介作用,收入差距通过能源消耗这一中间机制来影响环境污染;所有制结构起到了前半路径的调节作用,所有制结构抑制了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的刺激作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华锡  刘耀彬  胡森林  封亦代  
厘清产业集聚、外商直接投资如何作用于环境污染有助于理解中国环境压力形成的原因,而当前环境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区域合作,空间溢出效应更不容忽视。通过将反映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的非对称性经济地理空间权重矩阵引入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外商直接投资作用下,产业集聚如何作用于环境污染。研究发现:(1)中国的省域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即邻近省域的环境污染会加剧本省的环境污染;(2)产业集聚有利于促进人均工业二氧化硫减排,却对人均工业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反而导致了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3)当考虑外商直接投资作用时,每提高1个百分点的产业集聚,会增加0.428%的人均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381%的人均工业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0.240%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以上结论都通过了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检验,说明结论真实可靠。最后,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逢文  刘年康  
基于1993~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考察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研究凸显以1999年为断点的阶段性差异。全样本回归结果显示环境污染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人力资本是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最重要因素;以1997年为断点的分时期回归结果显示,相对于1993~1999年而言,1999年后环境污染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效果有所减弱,而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益在进一步增加,物质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应在大幅下降。最后,我们结合中国的实际给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万里  吕圆圆  
地方政府是理解中国环境污染的着力点,地方主导型经济增长与地方主导型环境治理对环境污染具有强化作用。理论分析表明,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双重激励与相关制度缺位是地方政府过度经济增长亲和的根源。为实现快速增长,地方政府有内在的倾向放松环境管制,而污染治理支出不足则造成环境污染加剧。为有效证明上述观点,本文利用我国1990~2012年省级碳排量面板数据进行系统GMM实证检验,分析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且得出经济发展水平与碳排放量之间存在EKC假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计志英  毛杰  赖小锋  
文章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基础上发展了一个关于环境污染与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规制和产出水平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1999~2012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分别选择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水平的代理变量,通过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了全国及分区域外商直接投资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环境污染呈"倒U"型关系,即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环境规制对污染排放的治理没有促进效应,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支出与环境污染排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这反映了当前地方政府缺乏治理环境污染的积极性和前瞻性,各地正面临环境越污染越治理的困境。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郭然  原毅军  
本文利用STIRPAT随机模型,以产业集聚的环境外部性为切入点,基于2008—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制造业集聚两个方面检验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总体而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环境污染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制造业集聚对环境污染产生倒"U"形影响效应,即当制造业集聚未达到"门槛值"之前,制造业集聚水平的提高加剧了环境污染,而一旦集聚水平超过"门槛值",制造业集聚的环境正外部性才能够显现。此外,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集聚的关联效应对环境污染影响的检验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倒"U"形曲线"门槛值"位置上起到了关键作用;我国绝大部分省份位于倒"U"形曲线的左侧,制造业集聚水平尚未跨越"门槛值"而发挥环境正外部性。本文进一步将全国样本分为东部、中部、西部省份,检验了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影响的地区及行业异质性。其中,相比于中西部省份,东部省份制造业集聚表现出更为显著加剧环境污染的作用;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东部省份表现出对环境污染更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低端生产性服务业在中、西部省份抑制作用更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燕  廖晓明  
由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公职人员腐败问题,需要在现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政府数据的开放工作。基于开放政府数据与公职人员腐败的相互作用机理,结合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利用系统矩估计GMM方法对该动态模型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政府数据开放的绝对数量越多,公职人员的腐败程度越低。该研究结论对当前我国政府数据的开放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子豪  刘辉煌  
本文以1995-2008年中国29个省级地区和2004年120个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分别用门槛面板回归和截面交叉项估计的方法,实证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环境污染的腐败门槛效应以及地区腐败本身对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DI对环境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腐败门槛效应。在地区腐败水平较低时,FDI改善了当地的环境质量;而当地区腐败水平较高时,FDI则加剧了当地的环境污染;地区腐败本身也直接增加了中国各地区的污染排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媛媛  
文章基于2002~2011年中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回归技术考察了地区腐败下FDI对当地环境质量的影响并验证了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腐败对FDI影响当地环境的作用是消极的。具体来看,当腐败程度较低时,会吸引较多不达标、质量较差的FDI,但整体上FDI质量还是高于本土企业,因此仍是环境友好的;而腐败程度较高时,质量和技术更低的FDI会大量涌入,导致整体上FDI的质量变得更低,甚至低于本土企业,因此转变为环境不友好。可见,腐败不仅会抑制经济增长,造成社会不公,同时还会通过吸引大量质量低下的FDI而引起环境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