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95)
- 2023(8712)
- 2022(7864)
- 2021(7544)
- 2020(6304)
- 2019(14779)
- 2018(14886)
- 2017(29087)
- 2016(15830)
- 2015(17815)
- 2014(17765)
- 2013(17650)
- 2012(15938)
- 2011(14211)
- 2010(13938)
- 2009(12537)
- 2008(11964)
- 2007(10097)
- 2006(8632)
- 2005(7224)
- 学科
- 济(60695)
- 经济(60628)
- 管理(44910)
- 业(42479)
- 企(35903)
- 企业(35903)
- 方法(30980)
- 数学(26888)
- 数学方法(26599)
- 农(15479)
- 中国(14642)
- 财(14505)
- 学(13975)
- 业经(13295)
- 地方(12718)
- 理论(10642)
- 农业(10483)
- 和(10453)
- 贸(10259)
- 贸易(10255)
- 易(9939)
- 技术(9895)
- 环境(9797)
- 务(9619)
- 财务(9562)
- 财务管理(9540)
- 制(9258)
- 企业财务(9051)
- 教育(8776)
- 划(8711)
- 机构
- 大学(220415)
- 学院(218139)
- 管理(92171)
- 济(82270)
- 理学(81256)
- 经济(80391)
- 理学院(80374)
- 管理学(79004)
- 管理学院(78627)
- 研究(69638)
- 中国(49273)
- 京(46796)
- 科学(45432)
- 财(35782)
- 业大(34388)
- 所(34342)
- 农(33933)
- 研究所(31768)
- 中心(31402)
- 财经(29786)
- 江(29548)
- 北京(29386)
- 范(29118)
- 师范(28863)
- 经(27157)
- 农业(26723)
- 院(25557)
- 州(24585)
- 师范大学(23562)
- 经济学(23384)
- 基金
- 项目(158616)
- 科学(124406)
- 研究(115535)
- 基金(115035)
- 家(99933)
- 国家(99116)
- 科学基金(85569)
- 社会(71106)
- 社会科(67299)
- 社会科学(67281)
- 基金项目(62500)
- 省(62055)
- 自然(57230)
- 自然科(55872)
- 自然科学(55859)
- 自然科学基金(54827)
- 教育(52736)
- 划(52235)
- 编号(47717)
- 资助(47270)
- 成果(37790)
- 重点(34888)
- 部(34660)
- 发(32981)
- 创(32963)
- 课题(32017)
- 科研(30650)
- 创新(30623)
- 项目编号(29692)
- 教育部(29669)
共检索到298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朱琳 宫伏佳
文章利用检察院腐败立案数量的省级数据和东亚民主调查数据,比较了中国腐败主观测量结果和客观测量结果,发现二者在各省的得分和排名上存在差异性。文章分别检验了腐败打击规模和要案处理比例对腐败主客观测量结果差异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扩大腐败打击规模和"抓要案"均可以显著降低主观测量结果,而后者的作用要小于前者,且容易受到公众关注政治新闻频率的影响。这一结论对于反腐败策略的选择具有政策含义。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何辉 黄月 王文博
近年来,新生代员工的高离职现象使得人们开始关注职业成长问题。在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构建职业成长的主客观测量指标体系。组织内职业成长是主客观指标的整合,主观指标包括晋升可能性、职业潜力、一般能力提升和特殊能力提升等四个维度,客观指标包括加薪、岗位平行调整和岗位晋升次数等三个维度。这一结论为今后员工职业成长的研究和预测提供了有效的测量工具。
关键词:
职业成长 职业成功 主客观指标 新生代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宋旭光
腐败测评是反腐败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腐败测评体系亟待发展。腐败测评有主观测评法和客观测评法两种研究思路。从统计机理和统计应用情况看,腐败的主观测评方法处于腐败测评研究的主流地位。本文介绍了腐败主观测评方法的基本思路、研究进展,并以腐败感知指数为例对其理论与应用情况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腐败测评 主观测评 腐败感知指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程鹏 栾峰
以我国16个特大城市为例,对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水平主客观测度的相关性和差异性进行了解析。首先,基于熵值法进行客观测度,结果表明各个城市间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发展不平衡,呈现东部城市优于中西部城市、高行政级别城市优于低行政级别城市、城市群内核心城市优于非核心城市等特点。然后,通过与主观测度的公众满意度进行比较,发现在整体和分系统层面主客观测度之间相关性均不显著;依据主客观测度结果将各个城市归纳为4种类型,并对主客观测度进行差异解析,提出总体上两者之间存在相关而非决定关系,且在维度和效用两方面存在差异。最后,提出提高我国特大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水平的发展策略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毛明松 邹瑞云 毛福华 郭唐宣
文章针对多指标组合赋权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排序学习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法,目的是使指标赋权的结果同时兼顾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该方法首先构建指标和评价对象的初始偏序关系,然后构建指标和评价对象的预测偏序概率以及排序损失函数,最后以预测概率与真实概率的差距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综合决策模型。对8家快递型物流上市企业2021年度财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刚 李建平 孙晓蕾 赵萌
本文主要对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的组合方式及其合理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在对现有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主客观组合赋权的组合原则及合理性判别标准;然后,对比分析了加法合成法、乘法合成法、级差最大化组合赋权法和基于客观修正主观的组合赋权方法等四种典型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法;最后,通过实证,分析了以上四种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法计算的组合权重的合理性及其可解释性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级差最大化的组合赋权方法和基于客观修正主观组合赋权法等两种组合赋权方法是合理的。工作的主要特色有三:一是定义了主客观组合权重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安德鲁·施莱弗 罗伯特·维什尼 孔雁
文章就腐败问题提出了两个论点。第一,政府机构和政治进程的结构是决定腐败程度的关键因素。软弱的政府因对其附属机构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导致了较高程度的腐败。第二,与税收相比,腐败的非法性和隐蔽性使其更容易受到扭曲,代价也更大。这些结论说明了为什么在一些欠发达国家,腐败程度如此之高,给发展带来的代价如此之大。
关键词:
腐败 贿赂 政府 垄断 竞争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南旭光
企业在向银行寻求信贷融资时遇到的信贷腐败可分为两类:金融机构中主管信贷审批的高层人员的审批腐败;负责信贷发放的基层人员的支付腐败。通过分析两种类型的腐败在项目寻求信贷融资时的影响,揭示信贷腐败与信贷融资之间的关系,指出两类腐败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基层支付腐败对信贷融资项目产生逆向选择,阻止了低风险项目的信贷融资行为,而高层人员倾向于和融资项目合作,因而具有减少基层机构支付腐败的动机。
关键词:
信贷腐败 项目腐败 审批腐败 支付腐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姜树广 李成友
认识腐败的微观决定因素是有效的反腐败实践的基础。女性与男性相比在多种经济决策中表现出显著不同的特征,那么女性与男性相比谁更易腐败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话题。本文对性别与腐败的经验和实验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发现部分研究结果中女性的腐败倾向低于男性或高的女性政治参与率与低的腐败水平相关,但是另一些研究结果则没有发现显著的性别差异。深入地探查性别的腐败倾向差异与风险态度、社会偏好以及具体的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为腐败的性别研究带来更有价值的发现。
关键词:
性别差异 腐败 反腐败 实验研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姜树广 陈叶烽
腐败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大毒瘤而普遍存在于各国的各个历史阶段,破坏社会正义且阻碍经济发展。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对腐败本质的认识仍然是滞后的,流行的委托代理的分析框架不足以为反腐败实践提供足够的指导。腐败本质上表现为一定群体的社会困境问题。在经典的贿赂博弈实验背景下,本研究使用实验方法考察了当群体面临"集体失败"风险的腐败决策。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实验中普遍的腐败行为导致群体陷入平均收益低于无腐败收益的"腐败的悲剧"。本文还对性别、风险态度、信任水平、腐败信念、亲社会性等个体特征在腐败行为的影响进行了考察。
关键词:
腐败 社会困境 集体失败 实验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雷 王乐
对于企业向官员行贿动机的解释主要有两种相反的观点,一是企业为了获取政府帮助而主动行贿,二是企业在威胁逼迫条件下的被动行贿。文章从企业在应对政府和应对市场两项事务间的权衡出发,构建企业绩效与腐败强度间的二项式回归模型,通过与传统线性回归模型的比较,发现企业腐败是一种主动行为,腐败的目的是为了构建政治关系以获取相应回报。运用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数据,二次项回归模型显示出绩效与腐败强度间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文章得出了企业的"最优"腐败程度并对其政策含义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腐败 应对政府 企业绩效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白描
本文利用实地调查资料,从客观福祉与主观福祉两个角度考察农村居民的福祉现状。分析结果表明,在客观福祉方面,受访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和消费支出呈现不同程度的地区性差异和显著的个体性差异,受访农民普遍身体健康且受教育程度不高,这两项客观指标在省与省之间以及各省内部之间的差别较小;在主观福祉方面,受访农民总的生活满意度以及各个维度的满意度普遍较高。总体而言,参与此次调查的农民生活满意度水平比较接近。从各维度看,农民对婚姻、家庭、健康的主观评价明显高于其他维度。从满足感、孤独感、安全感和消极感四项指标的调查结果看,农民的个体特质是积极乐观且容易知足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受访农民的收入呈现差异化但其生活满意度却...
关键词:
农民 福祉 主观福祉 客观福祉 满意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在八十年代末的反腐败、反官倒的浪潮中,曾有一种“制度决定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基本观点是:在保证政治清明、吏治廉洁问题上,制度起决定性作用;好的制度下贪官必受惩治,坏的制度下好人也会变质。这一论点在推动从主观性、随意性的人治向程序化、法制化的法治进化所起的进步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在新一轮的反腐败现实斗争中,中央的决心不可谓不大,惩治的力度不可谓不烈,民众的拥护不可谓不诚,可是顶风作案者(甚至包括一些省部级领导)依然不绝,其经济根源究竟何在呢?在这期“中国经济新走势”栏内发表《腐败的制度根源》一文就对此进行了论述与分析。作者任浚先生认为: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腐败之源在于转...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怀
中国权力腐败问题研究李怀文章认为,中国权力腐败问题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既有经济上和制度上的原因,也有社会心理和文化上的原因。为此,作者提供了一条综合治理腐败问题的新思路:(1)尽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重构我国社会各级政治权力的科学体系;(2)建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