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91)
- 2023(7112)
- 2022(6230)
- 2021(5449)
- 2020(4814)
- 2019(11283)
- 2018(11084)
- 2017(21787)
- 2016(11794)
- 2015(13644)
- 2014(14016)
- 2013(14247)
- 2012(13689)
- 2011(12762)
- 2010(13074)
- 2009(12432)
- 2008(12226)
- 2007(11312)
- 2006(10001)
- 2005(9119)
- 学科
- 济(76680)
- 经济(76630)
- 管理(32154)
- 业(29271)
- 方法(28873)
- 数学(25994)
- 数学方法(25830)
- 企(22744)
- 企业(22744)
- 地方(18464)
- 中国(15099)
- 农(14989)
- 学(14050)
- 财(13002)
- 地方经济(12892)
- 业经(12563)
- 贸(10432)
- 贸易(10429)
- 制(10284)
- 农业(10036)
- 易(10010)
- 和(9360)
- 环境(9345)
- 融(8854)
- 金融(8852)
- 银(8411)
- 银行(8391)
- 经济学(8089)
- 行(8027)
- 体(7759)
- 机构
- 大学(188032)
- 学院(187282)
- 济(90671)
- 经济(88971)
- 管理(69326)
- 研究(67313)
- 理学(59212)
- 理学院(58532)
- 管理学(57631)
- 管理学院(57273)
- 中国(50135)
- 科学(39902)
- 京(38945)
- 财(38154)
- 所(35298)
- 农(32163)
- 研究所(31957)
- 财经(30590)
- 中心(30190)
- 经济学(29640)
- 江(28653)
- 经(27498)
- 业大(27074)
- 经济学院(26553)
- 农业(25361)
- 北京(24737)
- 范(23521)
- 师范(23319)
- 院(23067)
- 财经大学(22325)
- 基金
- 项目(116576)
- 科学(90819)
- 研究(84332)
- 基金(84238)
- 家(72890)
- 国家(72317)
- 科学基金(60986)
- 社会(54902)
- 社会科(52053)
- 社会科学(52035)
- 省(45531)
- 基金项目(44440)
- 教育(38080)
- 划(37847)
- 自然(37835)
- 自然科(36891)
- 自然科学(36875)
- 自然科学基金(36211)
- 资助(35264)
- 编号(33730)
- 成果(27712)
- 发(26779)
- 重点(26424)
- 部(26294)
- 创(23406)
- 课题(23270)
- 国家社会(22874)
- 教育部(22480)
- 科研(22257)
- 创新(22048)
共检索到283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蔡德容 李浪
腐败与反腐败一直是公众关注的话题。腐败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都是一个很大的威胁。目前,我国公务员腐败现象较为严重,政府反腐的力度也很大。公务员腐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政治体制方面的因素,也有利益驱使等其他方面的原因。本文从政府、寻租人和公务员的概率因素出发,通过博弈分析方法分析三者的期望效用,得到他们的最优策略,最后根据模型分析的结论,提出反腐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腐败 反腐败 博弈 期望效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卿树涛 刘立
在对腐败行为进行制度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 ,可以归纳出几个重要的推论 :第一 ,由于人的理性有限 ,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不可避免 ,任何人都有滑向腐败的可能 ;第二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腐败惩罚机制不够完善时 ,一部分腐败行为得不到及时的惩罚或者有逃脱惩罚的可能 ,短期之内腐败收益远大于腐败成本 ,使得政府当局反腐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失效 ;第三 ,由于反腐机制的不完善 ,反腐败政策因此陷入两难困境 :如果惩治过于严厉 ,腐败者会孤注一掷 ,加剧腐败 ;但如果惩治不够严厉 ,就达不到敲山震虎的目的 ,会诱使未腐败者腐败。
关键词:
腐败 反腐败 制度经济学 有限理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贤彬 王露瑶
文章采用十八大以来至2014年末全国31个省区的季度数据,实证分析了反腐败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中纪委通报的腐败官员落马事件对省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平均而言,该地区每增加一名副厅级以上的落马官员,当季经济增长速度降低接近0.1个百分点,这种影响是即时和短期的,并不具有长期累积性。进一步论证发现,反腐败主要是通过放缓投资而影响经济增长的。此外,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受反腐败的影响更大;副省部级以上的官员落马事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大。这些发现增进了人们对腐败、反腐败和经济增长之间内在规律的理解,丰富了政治制度影响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
反腐败 投资 经济增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焯
与以往文献相比,本文首次将滋生腐败的各种根源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并以此框架为导向,对反腐败的各种措施进行重新定位和完善。全文分四个部分进行研究,即腐败问题的界定、腐败的经济根源、基于经济根源框架的反腐措施以及反腐败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
反腐败 公权腐败 贿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欧阳竹桃
我国目前的反腐败中存在诸多的问题,特别是对腐败分子的惩治不严,对反腐败检举人的保护不力、奖励不多,对廉洁官员的奖励也不够,不能形成良好的奖惩激励机制。没能很好把惩罚和奖励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胜蓝 马慧
本文考察中国反腐败如何影响审计定价。结果表明相比没有政治关联的公司,具有政治关联的公司在2012年之后支付的审计费用提高了38%。反腐败提高了与财务报告质量和经营不确定性相关的审计风险是其影响审计定价的重要渠道。横截面测试结果表明当反腐败的地区影响力较大、审计师议价能力较强时,反腐败对审计定价的影响更大。而且,在2012年之后政治关联公司的审计质量有所提高。本文结论有助于理解反腐败对不同市场参与者的影响。
关键词:
反腐败 审计风险 审计定价 政治关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夏业良
改革开放以来,有关如何惩治以权谋私并最终消除党政机关以及其它权力机构内腐败现象的重大举措和制度性变革,持续成为全党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但仍有情节严重、数量惊人的腐败案件不断被新闻媒介爆光。 鉴于产生腐败现象的滋生土壤和基础并未得到制度性的根除,惩治腐败的直接经济成本和政治成本不断上升,维护社会正义和社会分配与竞争的公平性、保持政府清正廉洁形象的社会总成本变得愈加昂贵,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企望证明唯有从制度变革入手,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腐败行为发生的概率和频率,从而提高社会公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增强社会凝聚力,提高社会净福利水平。
关键词:
反腐败 成本 贿赂 市民社会 制度性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易烨
腐败是运用公共权力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腐败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因素是腐败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定的社会经济阶段,公共产品的提供、公共资源配置是有限的,由于人的经济性,制度安排的缺陷,使寻租不可避免,从而滋生腐败。文章通过对腐败的机会成本、边际效应和风险等方面的经济分析,探究腐败产生的经济根源并提出预防腐败的经济对策。
关键词:
经济分析 腐败 利益 机会成本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刘寰 周聿
本文基于对全党全军反腐形势和军队审计本质职能的认识,系统阐释军队审计的反腐败功能,全面分析其在军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的优势、作用途径和局限性,认为应当从关注大案要案、增强审计反腐的震慑效应,理顺内外关系、扫清审计反腐的制度障碍,严格自我追责、强化审计反腐的责任担当,强化部门协调、提供审计反腐的外部支持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审计在军队惩防体系中的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聂辉华 李琛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行业进入管制的混合寡头模型,研究政府在不同制度环境下的最优反腐败政策。我们发现:(1)当腐败成本很低且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较小时,政府最优政策是治标(打击腐败但保留进入管制);(2)当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非常大时,不论腐败成本高低,政府最优政策都是治本(去除管制);(3)当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较大且腐败成本较低,或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较小且腐败成本较高时,保持现状是最优选择;(4)治标政策导致社会总产量最低、价格最高,治本政策导致社会总产量最高、价格最低,保持现状政策的结果处于两者之间。本文结论对于当前反腐败政策和简政放权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
关键词:
腐败 进入管制 反腐败 混合寡头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增科
政治腐败自二战后很长一个时期以来在西欧诸国一直被视为一种无关紧要的边缘性现象。然而从80年代以来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战后时期相比,80年代后政治丑闻(包括腐败丑闻和其他类型丑闻)曝光的频率大为增加,请看下表:表1.在某些西欧国家政治丑闻发生的频率:...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吴一平 朱江南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地区间收入差距紧密相联。虽然目前大部分研究文献都用经济因素来解释这一问题,但文章认为,地方政府的反腐败力度也是影响地方收入水平的重要因素。通过利用中国县级横截面数据以及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文章发现,反腐败力度越大的县的收入水平越高。利用最近发展起来的夏普里值分解法来量化各个解释变量对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文章还发现,反腐败是解释中国县际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
腐败 反腐败 县际收入差距 中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聂辉华 李琛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行业进入管制的混合寡头模型,研究政府在不同制度环境下的最优反腐败政策。我们发现:(1)当腐败成本很低且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较小时,政府最优政策是治标(打击腐败但保留进入管制);(2)当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非常大时,不论腐败成本高低,政府最优政策都是治本(去除管制);(3)当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较大且腐败成本较低,或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较小且腐败成本较高时,保持现状是最优选择;(4)治标政策导致社会总产量最低、价格最高,治本政策导致社会总产量最高、价格最低,保持现状政策的结果处于两者之间。本文结论对
关键词:
腐败 进入管制 反腐败 混合寡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