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35)
2023(8117)
2022(6589)
2021(5943)
2020(5083)
2019(10969)
2018(10863)
2017(20736)
2016(10931)
2015(11923)
2014(11066)
2013(10987)
2012(9808)
2011(8366)
2010(8613)
2009(8407)
2008(8633)
2007(8034)
2006(7025)
2005(6530)
作者
(29229)
(24621)
(24578)
(22702)
(15886)
(11548)
(10784)
(9338)
(9122)
(8893)
(8245)
(8197)
(8100)
(7765)
(7517)
(7342)
(7250)
(7105)
(7003)
(6924)
(6010)
(5914)
(5857)
(5667)
(5630)
(5494)
(5418)
(5259)
(4981)
(4692)
学科
(73410)
(71090)
企业(71090)
管理(54128)
(49540)
经济(49482)
业经(25262)
(20534)
方法(19612)
技术(18680)
(18439)
(17554)
财务(17551)
财务管理(17540)
企业财务(16602)
农业(14130)
技术管理(13289)
(12490)
数学(12071)
企业经济(12041)
数学方法(12004)
(11934)
(11531)
理论(11319)
经营(11205)
中国(11129)
(10716)
(9713)
决策(8937)
体制(8822)
机构
学院(156696)
大学(148287)
(69428)
管理(69318)
经济(68381)
理学(59406)
理学院(58951)
管理学(58398)
管理学院(58099)
研究(43991)
中国(37513)
(32906)
(29982)
财经(25652)
(25313)
(25231)
科学(24326)
(23210)
商学(21248)
商学院(21073)
业大(20937)
(20923)
中心(20381)
经济学(19850)
农业(19718)
(19609)
经济管理(18923)
财经大学(18579)
研究所(18390)
北京(18365)
基金
项目(98666)
科学(80946)
研究(75475)
基金(72598)
(61301)
国家(60655)
科学基金(55441)
社会(50629)
社会科(48157)
社会科学(48146)
(41711)
基金项目(38770)
自然(34730)
自然科(34047)
自然科学(34038)
自然科学基金(33557)
教育(32876)
(31966)
(30111)
编号(29322)
(28849)
资助(27562)
创新(25678)
(22095)
成果(21786)
(21683)
重点(21473)
(21163)
国家社会(20908)
课题(19783)
期刊
(83052)
经济(83052)
研究(45329)
管理(33989)
中国(31633)
(30603)
(25044)
科学(19409)
农业(17364)
学报(17126)
技术(17039)
业经(16803)
(14722)
金融(14722)
大学(14408)
学学(13950)
财经(13417)
经济研究(12728)
教育(12389)
(12263)
(11739)
技术经济(11725)
财会(10348)
问题(10000)
科技(9826)
现代(9479)
商业(9108)
会计(8601)
经济管理(8284)
世界(8160)
共检索到239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后建  张剑  
本文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关于中国企业运营的制度环境质量调查数据,从实证角度研究贿赂等腐败活动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贿赂等腐败活动与企业创新之间存在一种倒U型的曲线关系,即一定程度的腐败是企业创新的"润滑剂",但更高程度的腐败是企业创新的"绊脚石"。这一发现与现有文献结论不同。此外,本文还揭示了腐败影响企业创新的两种渠道:政府担保和金融机构贷款。这暗示了一定程度的腐败实际上是企业寻求一种替代性保护机制的成本,其目的在于减少市场机制不完善对企业创新造成的负面冲击。进一步地,通过广义倾向匹配得分法分析发现,随着腐败水平从低分位点向高分位点的逐渐升高,贿赂等腐败活动对企业创新的促增效应...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业坤  李维安  
利用2004~2008年民营上市公司样本匹配省级腐败数据,文章实证检验了腐败对民营企业投资的影响,并讨论了政治关联的作用。研究发现,腐败会刺激民营企业投资支出,且这种效应主要发生在政治关联企业中,表现为腐败程度越高时,政治关联企业投资支出扩张得越明显。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腐败影响政治关联企业的信贷资源优势及其投资决策,是导致关联企业在腐败严重时依然保持较高投资支出水平的重要原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德明  赵璨  曹伟  
本文首先以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为天然的实验平台,研究了不同产权性质下寻租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实证研究发现,针对民营企业,投资者对"八项规定"的出台做出了负面市场反应,而针对国有企业,投资者对"八项规定"的出台做出了正面市场反应,并且上述市场反应均在高寻租企业中更为明显。这说明,民营企业的寻租活动发挥了"润滑剂"功能,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而国有企业的寻租行为则主要体现出"绊脚石"的逻辑,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进一步,以政府补贴为切入点,对不同产权性质下寻租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寻租活动均有助于获得更多政府补贴。民营企业通过寻租获得的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国有企业通过寻租获得的政府补贴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这是因为民营企业通过寻租获得的政府补贴可以弥补资源的短缺,起到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而国有企业通过寻租获得的政府补贴将进一步造成资源冗余,引发过度投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德明  赵璨  曹伟  
本文首先以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为天然的实验平台,研究了不同产权性质下寻租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实证研究发现,针对民营企业,投资者对"八项规定"的出台做出了负面市场反应,而针对国有企业,投资者对"八项规定"的出台做出了正面市场反应,并且上述市场反应均在高寻租企业中更为明显。这说明,民营企业的寻租活动发挥了"润滑剂"功能,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而国有企业的寻租行为则主要体现出"绊脚石"的逻辑,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进一步,以政府补贴为切入点,对不同产权性质下寻租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庆江  王月苗  王彦萌  
作为工业经济时代重要的组织创新资源,高管团队社会资本在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创新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文章利用2008-2018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考查高管团队社会资本在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创新中的差异化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应用促进了企业创新,且该创新赋能效应在高管团队社会资本水平较低时更突出,有助于资源基础相对较弱的企业实现包容性成长。高管团队制度社会资本和商业社会资本相关的资源支持与信息优势"挤出"了数字技术应用的创新促进作用,其"资源诅咒"和"网络锁定"等负面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数字技术与企业创新活动的有效融合。而高管团队技术社会资本蕴含的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可以为数字技术应用创新促进作用的充分发挥提供支持和引领。文章丰富了数字技术应用、组织资源基础与企业创新之间内在逻辑的理论探索,更细致地刻画了数字技术创新赋能效应的边界条件,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战略变革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姝雯  刘建秋  阳旸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偏离主业去金融市场投机和套利,微观企业层面的金融化成为普遍趋势,对生产效率产生了一定影响。但现有文献从企业发展不同维度实证得出的结论存在不一致现象。本文基于效率观视角,以2011—2018年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了金融化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效果和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化是阻碍生产效率提高的“绊脚石”,而非“催化剂”,并且通过资本配置效率和劳动配置效率两种内在影响机理发挥抑制作用;金融化对生产效率的抑制作用随着金融投资类别、所处行业差异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进一步通过构建企业内、外部治理机制的分析框架进行调节效应检验后发现,提升公司治理质量能够扭转金融化对生产效率的负面影响。本文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企业金融化影响生产效率的逻辑和机理,为企业科学经营决策提供经验证据,也为政府监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防范化解“脱虚向实”风险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巍  陈翔宇  
在创新创业热潮下,员工的工作不安全感成为影响创新的重要因素。"绊脚石"还是"助动力"?工作不安全感不仅对员工的幸福感和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以及组织的活力。从工作安全角度看,现在很多企业都采取类似的绩效工资方案来激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键斌  宋铁波  
中层管理者作为组织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角色,在战略实施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梳理了中层管理者概念及在战略实施的角色特征,总结了中层管理者战略实践的理论,从管理者、组织互动、环境三个维度揭示了中层管理者战略实施活动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整合了中层管理者战略实施的研究框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超  余典范  龙睿  
在贸易摩擦、地缘冲突频发背景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凸显了数字技术的应用价值。基于2008—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本文考察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数字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发挥了“垫脚石”的作用,对企业数字化产生了倒逼效应,有助于提高企业风险承担能力。异质性研究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对非国有企业、规模较小、融资约束强以及数字技术应用难度较低的服务业企业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丰裕的数字化人力资本、高管长远的发展眼光、较好的数字基础设施以及良好的转型预期是经济政策不确定环境下企业抓住数字化机遇的关键。因此,企业在面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时,应积极通过推进数字化变革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数字化转型氛围来稳定预期,降低企业应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成本、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肖小虹   余梅   贺小刚   赵庆  
公司创业活动已成为新时期推动企业塑造新优势的重要手段,挖掘公司创业的驱动因素是创业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本文以地区关系文化为视角,探讨了它在公司创业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及相关的边界条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主要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第一,地区关系文化对公司创业的不利影响显著成立,并且该效应在高经济发展水平、高市场化水平的地区越加明显。第二,地区关系文化之所以负向影响公司创业,关键的中介传导机制在于它阻碍了公司的研发投入动力、提高了管理层的代理行为动机,无法形成新的业务成长空间。第三,地区关系文化对公司创业的影响作用将受制于地方政府的创新政策和反腐政策,即地方政府越强调创新和反腐,则越能够抵消或缓解地区关系文化对公司创业的抑制作用。本文在理论上有助于回应地区关系文化与公司创业之间悬而未决的争议,在实践上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推行创新创业政策及公司是否以及如何制定创业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平青  刘园园  刘东旭  刘淑桢  
根据压力交互理论和调节焦点理论,构建工作不安全感对个体创新行为的“双刃剑”影响理论模型,探讨挑战性压力和阻碍性压力的中介作用、促进型焦点和防御型焦点的调节作用。选取12家高新技术企业60个团队414份领导和员工的两时间点配对调查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一方面,工作不安全感会通过挑战性压力认知和促进型焦点的调节导向对个体创新行为产生积极影响,成为个体创新行为的“动力”和“助推力”;另一方面,工作不安全感会通过阻碍性压力认知和防御型焦点的调节导向对个体创新行为产生消极影响,成为个体创新行为的“负担”和“绊脚石”。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万君  李艳军  
本文从市场成熟度和集中度两个层面分析县(市)区域的油菜种子市场,以此两个变量的高低值进行交互,将区域种子市场划分为初始型、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混合型四类,基于对8家种子公司在8个省(直辖市) 136个县(市)区域的287份调查数据,分析不同市场类型中种子公司市场地位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并考察政府关系资本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发现,除混合型市场外,种子公司的市场地位对经营绩效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政府主导型和混合型市场中,种子公司的政府关系资本在市场地位与经营绩效间的关系中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而在市场主导型市场中,政府关系资本正向调节市场地位与经营绩效间的关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周洪涛  
一个管理咨询项目,从它开展伊始,就已经贴上了成功、失败或小打小闹的标签,咨询顾问早就心知肚明。现在制造企业的日子不太好过,外部面临市场寒冬,内部存在管理粗放等问题,管理者都在思考改变之道。同时,许多管理理念应运而生:精益生产、阿米巴、六西格玛、集成开发、互联网+、智能制造等。将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思想传给广大企业,这事本身很好,双赢。但是,现在的管理咨询已成为一项庞大的产业,世界知名的有埃森哲、普华永道等,国内的咨询公司更是雨后春笋一般。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柯东昌  李连华  
文章对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的R&D投入数据,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和多项稳健测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对企业R&D投入强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即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对企业的创新活动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进一步按企业董事长是否同时兼任CEO进行分组检验,发现当董事长未兼任CEO时,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R&D投入的促进作用尤为显著,而董事长兼任CEO时,企业内部控制所产生的作用却不显著。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贤彬  韩永辉  韦东明  
东道国政府腐败控制水平是影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因素。文章在严谨衡量各国历年腐败控制水平的基础上,分析了东道国腐败控制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东道国腐败控制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在制度质量约束下,东道国腐败控制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影响呈非线性关系:随着东道国法治水平和监管质量的提高,腐败控制的影响由抑制转向促进;政府效率的提高强化了腐败控制的促进作用;随着公民权利的提升,腐败控制的促进作用亦逐步增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