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5)
2023(1678)
2022(1453)
2021(1337)
2020(1107)
2019(2633)
2018(2496)
2017(4710)
2016(2552)
2015(2793)
2014(2697)
2013(2793)
2012(2652)
2011(2307)
2010(2264)
2009(1963)
2008(1742)
2007(1558)
2006(1287)
2005(1205)
作者
(6441)
(5484)
(5403)
(5207)
(3547)
(2646)
(2484)
(2133)
(2045)
(2014)
(1854)
(1758)
(1738)
(1720)
(1716)
(1653)
(1642)
(1629)
(1575)
(1497)
(1292)
(1271)
(1253)
(1252)
(1242)
(1207)
(1176)
(1138)
(1114)
(1082)
学科
(11031)
经济(11015)
(10194)
(9200)
贸易(9200)
(9141)
(7575)
出口(7574)
出口贸易(7574)
方法(6051)
数学(5779)
数学方法(5763)
(5306)
管理(4989)
(4797)
(3823)
收入(3091)
中国(3021)
人民(2982)
(2980)
企业(2980)
财政(2827)
(2653)
农业(2567)
结构(2103)
支出(1962)
消费(1854)
水平(1784)
消费水平(1780)
进出(1739)
机构
大学(34749)
学院(34339)
(18416)
经济(18177)
管理(12750)
研究(11338)
理学(11243)
理学院(11121)
管理学(10954)
管理学院(10901)
中国(8810)
(8710)
经济学(7108)
(7014)
财经(6956)
经济学院(6650)
(6463)
科学(6001)
(5394)
(5229)
财经大学(5224)
中心(5221)
(4917)
研究所(4870)
业大(4625)
(4440)
北京(4242)
(4130)
农业(4087)
(3996)
基金
项目(24414)
科学(19616)
基金(19097)
研究(17611)
(16528)
国家(16402)
科学基金(14142)
社会(12955)
社会科(12383)
社会科学(12381)
基金项目(9981)
(8632)
自然(8441)
自然科(8255)
自然科学(8252)
自然科学基金(8108)
资助(8078)
教育(7862)
(7168)
编号(6258)
(6094)
国家社会(6041)
教育部(5443)
人文(5272)
重点(5259)
中国(5151)
(5055)
社科(4970)
大学(4895)
(4805)
期刊
(17708)
经济(17708)
研究(10951)
(6237)
中国(6140)
学报(5244)
(5040)
(4593)
科学(4485)
大学(4321)
学学(4099)
经济研究(3967)
国际(3965)
管理(3949)
财经(3497)
农业(3139)
问题(3097)
(3046)
(2761)
金融(2761)
业经(2662)
世界(2522)
(2505)
贸易(2505)
统计(2289)
技术(2121)
国际贸易(2101)
商业(1931)
教育(1917)
(1862)
共检索到51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国林  任文晨  
采用CGSS微观调查数据,实证考察腐败与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联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腐败显著降低了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且对不同群体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其对于农村、中西部和低收入者的负面影响显著大于城市、东部和高收入者;由教育和医疗构成的民生性支出能显著提升居民幸福感;民生性支出是腐败影响居民幸福感的传导途径之一,腐败通过显著降低民生性支出的比例,进而降低居民幸福感;腐败与居民幸福感差距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随着腐败水平的降低,居民幸福感差距先扩大后缩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莹莹  彭代彦  
文章利用中国CGSS(2011—2013)数据,采用ordered logit模型研究了腐败对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腐败降低了中国居民幸福感,且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影响相对收入来实现。分组分析结果表明:腐败显著降低了低收入阶层、城市地区(或东部地区)居民幸福感,腐败对其他收入阶层、农村居民(或中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莹莹  彭代彦  
文章利用中国CGSS(2011—2013)数据,采用ordered logit模型研究了腐败对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腐败降低了中国居民幸福感,且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影响相对收入来实现。分组分析结果表明:腐败显著降低了低收入阶层、城市地区(或东部地区)居民幸福感,腐败对其他收入阶层、农村居民(或中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相森  周玉雯  
利用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研究了腐败感知对个人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腐败感知对居民幸福感有负面影响,当腐败感知达到中等腐败程度时,会显著降低个人幸福感。(2)中介效应模型回归结果显示,腐败感知通过影响社会保障满意度、政府信任和收入分配不公平感这三种途径显著地影响居民的幸福感,其中社会保障满意度途径的影响最为重要。(3)对于不同社会阶层,这三种机制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它们对低社会阶层群体的幸福感的影响很显著,但对中、高社会阶层的幸福感的影响不够显著。以上结论意味着政府应继续反腐工作,并重点加强社会保障服务相关领域的反腐,这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居民幸福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辛方坤  
当前,我国地方民生性支出不足导致基本公共服务呈现失衡状态。文章建立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偏好及财政资源的纵向不均衡对地方公共服务的影响。研究发现,GDP式的晋升锦标赛激励更多地发生在市、县等低层级地方政府,导致经济性支出挤占民生性支出;分税制改革后的中央—地方、上级—下级的财政制度安排导致越底层的地方政府民生性支出能力越弱。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俊培  姚莲芳  
与国际标准和中国自身的发展目标相比,中国公共支出结构存在明显的偏离。本文从制度因素的角度分析公共支出结构偏离问题。我们建立了一个包含腐败指数和公共支出的内生增长模型。该模型表明,在不同类型的公共支出中腐败存在的难易程度不同,腐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支出结构。文章利用1995-2004年的数据对中国的实践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在中国,腐败整体上降低了社会文教支出的比重,包括教育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的比重。这说明,要在一个可持续的基础上来改进公共支出结构,必须加大对腐败的治理。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殷金朋  赵春玲  贾占标  倪志良  
本文从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保障水平两方面分析了中国社会保障支出的地区差异特征,并结合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实证研究了社会保障支出及其地区差异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保障支出、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保险基金支出人均值的提高均有利于居民幸福感的提升,但人均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抑制了居民幸福感的提升;除财政社会保障水平外,其他各项社会保障水平与居民幸福感之间均存在U型关系。人均社会保障支出的省际差异与居民幸福感之间存在三次项非线性关系,三区域人均值的地区差异则呈现倒U型关系;社会保障水平省际差异与居民幸福感之间存在U型关系,而三区域社会保障水平地区差异有利于居民幸福感的...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曾鸣  
基于CGSS2010和CGSS2015年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公共文化支出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公共文化支出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幸福感。首先,公共文化支出每提高一个单位,农村居民幸福感概率提高2.87%;异质性分析表明,公共文化支出对农村低收入、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效应最大。其次,再分配水平、互联网使用和社会信任感是公共文化支出影响农村居民幸福感的重要作用机制。最后,精神状态、认知能力、社会阶层认同、道德素养和文化活动参与五种不同文化元素符号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效应逐渐递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汤凤林  
近年来我国正陷入"幸福悖论",这引发人们对公共政策目标定位的重新思考。政府公共政策目标应该由经济增长向居民幸福感最大化转变;公共支出政策主要是通过提供能有效满足居民幸福生活需求的公共产品来提升其幸福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居民幸福生活的公共需求变化要求支出政策公平与效率的最佳权重相应变化。以公共支出结构变化过程中居民幸福感变化的数据为基础,从居民幸福感视角对我国公共支出结构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提出建议:未来我国需要进一步优化公共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幸福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基于幸福视角的公共支出绩效管理;改革医疗卫生体制,切实解决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消除不合理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钱雪松  袁峥嵘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提升了居民幸福感,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指数、使用深度指数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均对居民主观幸福感产生了较为显著正向影响。与高收入(中东部地区、城镇地区、男性、高教育水平)群体相比,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中低收入(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女性、低教育水平)群体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作用相对更大。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缓解生活压力(体现在经济压力和制度排斥压力方面)的路径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数字普惠金融提升居民幸福感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数字金融普惠体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汤黎明  
本文主要通过公共交通、商业、物价和收入结构等四个方面的指标对北京和维也纳的居民幸福感作出一个直观的比较。通过对北京和维也纳两座城市的实地考察,探究两座城市在城市基础设施、收入结构、民需品价格等层面存在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借鉴维也纳经验,提高北京市居民幸福感指数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洁华  刘飞  夏彩云  魏鑫  
文章基于哈尔滨、郑州、南昌三个城市的城乡居民问卷的调查数据,从定量的角度研究城乡居民生活的幸福感,通过因子分析,找出影响居民生活幸福感的因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各因素之间的内部路径关系,找出社会环境因子与工作情况因子、身体健康因子与个人发展因子之间相关程度较大。通过建立幸福感测量的指标体系,对城乡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大小对比分析。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胥兴安  张梦  杨懿  王雪逸  
本文根据国家财政支出及国内旅游消费数据,通过建立三个双对数模型,定量分析了国家财政民生性支出对旅游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1)长期内,国家财政民生性支出对旅游消费有挤入效应,国家财政民生性支出每增加1%,全国居民旅游消费、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分别增长0.66%、0.63%、0.76%;(2)国内旅游处于高速发展阶段;(3)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弹性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发展旅游改善民生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段龙龙  董雯  
在重新构建体现地方政府可支配财力和征税机构努力的两类税收分权指标基础上,借助IMF和上海财经大学编制的中国《财政透明度评估指数》,本文分析了2008-2014年中国省际税收分权、财政透明度与地方民生性支出之间的动态关联性。研究发现,中国地方民生性支出具有显著的"粘蝇纸效应";以增强地方财力和地方税收自给率为目标的中国式税收分权无助于地方官员开展民生性支出竞赛行为;虽然客观评估的中国财政透明度水平仍然较低,但逐步提高的财政透明度已经有效助推了地方民生性支出扩张,财政透明化对地方官员实施生产型财政竞争的约束效应已初步显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勇政  冯海波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考察腐败、公共支出效率与长期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在传统研究公共支出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腐败要素,并建立一个包含家庭、厂商和政府的一般均衡模型。模型均衡解由参数校准的方法模拟计算得到。研究发现,公共支出效率与经济增长显正向关系,而腐败通过影响公共支出效率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进一步地,本文运用中国30个省1998—2008年间的数据,同时采用多种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以上理论假说。结果表明,公共支出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经济长期增长,而腐败的发生降低了公共支出效率的正向效应。这意味着尽管腐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尚存在多方面不明晰的途径,但其通过影响公共支出效率从而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