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8)
- 2023(671)
- 2022(643)
- 2021(617)
- 2020(571)
- 2019(1326)
- 2018(1221)
- 2017(2508)
- 2016(1414)
- 2015(1472)
- 2014(1403)
- 2013(1279)
- 2012(1249)
- 2011(1109)
- 2010(1168)
- 2009(1110)
- 2008(1016)
- 2007(1008)
- 2006(849)
- 2005(736)
- 学科
- 管理(6597)
- 家(5432)
- 国家(5412)
- 济(4431)
- 经济(4423)
- 财(3953)
- 财政(3319)
- 国家机关(3160)
- 机关(3160)
- 业(3018)
- 政(2887)
- 企(2786)
- 企业(2786)
- 工作(2408)
- 人事(2276)
- 人事管理(2276)
- 机关工作(2217)
- 出(2171)
- 与人(2137)
- 支出(2094)
- 财政支出(1822)
- 方法(1754)
- 数学(1568)
- 数学方法(1565)
- 技术(1492)
- 债(1440)
- 券(1429)
- 外债(1415)
- 债券(1402)
- 公债(1402)
- 机构
- 大学(18302)
- 学院(17647)
- 济(7888)
- 经济(7754)
- 管理(7609)
- 理学(6660)
- 理学院(6611)
- 管理学(6602)
- 管理学院(6557)
- 财(5952)
- 研究(5725)
- 财经(4130)
- 中国(4057)
- 经(3824)
- 京(3582)
- 财经大学(3088)
- 科学(3028)
- 经济学(2806)
- 所(2766)
- 中心(2580)
- 经济学院(2554)
- 江(2429)
- 研究所(2375)
- 财政(2197)
- 北京(2162)
- 院(2077)
- 政(2052)
- 农(1985)
- 业大(1915)
- 州(1831)
共检索到26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崔云 朱荣
政府审计监督是腐败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实现腐败治理。当前,改革、发展、法治、反腐是主题,政府审计如何在法治框架下实现腐败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基于政府审计与腐败之间的关系,政府审计应该从权力审计、审计信息共享机制、审计监督的协作机制、审计预警机制、国际借鉴等方面实现腐败治理。
关键词:
政府审计 腐败治理 法治 权力监督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志娟 丁俊博
腐败是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它破坏正常的社会规范和社会秩序。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和政府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国家审计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的监督控制系统之一。国家治理的核心是公共权力如何有效配置和运行问题。国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谷雪 马博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范允奇 徐玉生
通过构建数理模型,研究腐败和政府R&D投入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腐败对技术创新效率具有负向影响;存在腐败时,政府R&D投入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可以分解为负向的规模效应和正向的结构效应,最终结果依赖于两种效应的净效应;政府R&D投入对腐败和技术创新效率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且调节效应一般为正,即政府R&D投入增加弱化了腐败对技术创新效率的不利影响。以2000—2009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测度技术创新效率,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理论结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玮倩 鄢建强
现金分红一直以来都是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鼓励和引导上市公司进行连续现金分红也一直是我国政府监管部门引导利润分配的方向,文章关注政府官员腐败这一外部治理环境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影响。通过搜集2003—2014年我国各地区政府官员腐败数据发现,地方官员腐败抑制了所在地区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腐败越严重,上市公司分红意愿越弱,分红比例也越低。同时,地方官员腐败制约了所在地区的上市公司连续分红,腐败越严重,上市公司连续分红的比率越低。文章为上市公司权衡外部治理环境与公司经营政策利弊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同时,我国政府应继续坚定不移地进行政府官员反腐,这不仅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宏观经济发展,还对企业微观治理具有重要的实践影响。
关键词:
政府官员腐败 现金分红 外部治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乃善
政府公共工程招投标领域内,参与投标人为达到自身的某种目的常常采取行贿等非法手段。这种腐败违法行为不仅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且给政府公共工程建设带来极大破坏。消除这种行为,除了需要相应的监管部门付出很多努力外,与招投标违法举报人的举报积极性密切相关,举报人提供的线索在查处腐败案件中起关键的作用。充分发挥举报人的积极性,是查处腐败案件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做好工程建设预防寻租腐败等发生的重点和难点。该文从政府公共工程招投标腐败举报问题出发,从举报人是否属于当事人的角度进行分类,研究了它们的异同点,并对举报人与被举报
关键词:
公共工程 利益博弈 完善途径 政府工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傅樵 高晓雅
以2002~2016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为研究对象,从发现腐败、惩治腐败和预防腐败三个角度阐述政府审计、媒体关注与腐败治理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审计效能越高,腐败治理的效果越好。具体而言:从政府审计投入的角度来看,国家审计人员数和被审计单位数越多,腐败治理效果越好;从政府审计问责的角度来看,加大对违规金额的问责力度有利于改善腐败治理的效果。媒体关注越多的地区,腐败治理的效果也越好,其中,关于"腐败"的媒体关注、关于"政府审计"的媒体关注对腐败治理的作用更明显。媒体关注度越高,越有利于促进政府审计范围扩大带来的腐败治理作用。细化媒体关注指标后,发现关注"腐败"或"政府审计"及同时关注二者的媒体报道越多,越有利于政府审计范围扩大带来的腐败治理效果的提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黎安 陶婧
本文运用中国省级水平1989年至2004年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地区政府规模、民营化、经济开放程度、教育水平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官员腐败的影响。通过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方法,我们发现,政府规模的扩大会增加地区腐败案件的发生率,而核心政府部门规模的影响更为明显,党政部门规模上升1%至少会带动腐败犯罪案件提高0.68%—1%。FDI比例的提高会增加地区的官员腐败水平,而进出口比例的提高却有助于降低地区的腐败水平。民营化程度的影响则不确定。我们还发现政府支出规模和结构也对一个地区的官员腐败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腐败 市场化 政府规模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静
政府公共支出结构是影响腐败的主要经济因素之一。本文建立腐败的客观衡量指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定量分析政府公共支出结构及政府支出规模、市场化程度、教育水平、工资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对腐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减少寻租性支出、提高生产性支出对腐败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控制政府支出规模、提高私有化程度对反腐败也有显著正效应;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和经济增长率对腐败存在着预期的负效应,但在统计上并不显著;教育水平和政府公务员相对工资的提高不利于反腐败,这与大多数实证分析的结果相反。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吴进进
本文探讨了中国公民的公共服务满意度,腐败认知与政府信任的相互关系。通过使用第一波和第四波亚洲民主价值观调查(Asiabarometer Survey)的中国数据,研究发现公众的腐败程度认知和公众对反腐绩效的不满都显著降低了对政府机构的信任度,但是公共服务满意度显著减小了反腐绩效的不满对政府信任的消极影响,但是并不能减轻腐败程度认知对政府信任的消极效应。本文的研究表明当公众对政府公共服务有着较高的满意度时,公众对政府反腐也将多一些耐心,但是公众却并不会因为较高的公共服务绩效而对腐败持宽容态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志芳
一、政府采购过程中腐败行为的发生机制——成本收益分析在政府采购过程中,腐败行为的发生,主要源于各行为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然而,当事人双方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里我们主要从经济利益角度,利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探究腐败行为产生的机理。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彭爽 张晓东
本文从制度弱化的视角来探讨"资源诅咒"传导机制,基于中国省级层面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对自然资源与腐败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资源禀赋与腐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自然资源通过引致腐败弱化地方政府的治理质量,阻碍了资源富集地区的经济增长;且分组回归后发现这一传导机制在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尤为显著,而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资源与腐败之间的关系不显著。从政策层面来说,改革现有的产权制度,优化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创新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减少腐败行为并提高政府的治理质量,是破解"资源诅咒"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资源诅咒” 传导机制 腐败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马志娟
腐败治理和政府问责存在密切的关系,腐败治理有利于政府问责的落实和责任政府的建立,政府问责的有效开展可以遏制腐败的发生,为腐败治理提供有效的途径。政府问责制与经济责任审计密不可分,经济责任审计是政府问责制进行"问责"之前必不可少的一环,经济责任审计与政府问责制之间是"查责"和"问责"的关系。从有效落实问责制的角度考虑,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制可以说是政府问责制的一部分,其有效开展将有利于腐败治理。本文以政府问责为纽带将腐败治理和经济责任审计联系在一起,试图从完善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制的视角,寻找治理腐败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腐败治理 政府问责 经济责任审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