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7)
2023(754)
2022(718)
2021(686)
2020(547)
2019(1291)
2018(1201)
2017(1910)
2016(1325)
2015(1366)
2014(1296)
2013(1303)
2012(1346)
2011(1207)
2010(1183)
2009(1085)
2008(980)
2007(871)
2006(808)
2005(744)
作者
(6436)
(5375)
(5316)
(4993)
(3366)
(2690)
(2350)
(2298)
(1992)
(1912)
(1910)
(1897)
(1851)
(1815)
(1788)
(1775)
(1633)
(1600)
(1577)
(1574)
(1535)
(1423)
(1418)
(1372)
(1267)
(1237)
(1224)
(1196)
(1185)
(1160)
学科
(2294)
(1972)
经济(1968)
(1897)
(1896)
玉米(1879)
(1734)
(1723)
玉蜀黍(1720)
(1720)
蜀黍(1720)
管理(1543)
水产(1321)
(1189)
企业(1189)
方法(1064)
(1059)
(1042)
(1003)
数学(921)
数学方法(902)
虫害(863)
(859)
及其(856)
动物(839)
病虫(755)
病虫害(755)
防治(745)
(741)
(712)
机构
学院(19242)
大学(19221)
(11965)
研究(10278)
农业(10021)
科学(9560)
业大(7748)
(7225)
研究所(6876)
中国(6444)
农业大学(6400)
(5767)
(5409)
实验(5334)
(5283)
实验室(5094)
重点(4796)
(4375)
(4185)
科学院(4093)
经济(4050)
中心(4046)
技术(4031)
管理(3844)
(3590)
理学(3507)
(3417)
理学院(3407)
(3366)
研究院(3187)
基金
项目(16168)
(11887)
国家(11812)
科学(10613)
基金(10465)
科学基金(8063)
(7209)
自然(6975)
研究(6972)
自然科(6792)
自然科学(6783)
自然科学基金(6635)
(6555)
科技(6206)
计划(5700)
基金项目(5499)
(5111)
资助(4753)
(4567)
专项(4500)
重点(4363)
农业(4087)
科研(3774)
(3672)
技术(3651)
(3428)
创新(3330)
教育(2974)
社会(2939)
(2935)
期刊
(11027)
学报(11009)
农业(7716)
大学(7111)
学学(7044)
科学(6823)
中国(4761)
(4133)
业大(4131)
(3853)
经济(3853)
农业大学(3677)
研究(2799)
中国农业(2632)
(2407)
自然(2151)
自然科(2041)
自然科学(2041)
林业(1938)
科技(1703)
渔业(1628)
农林(1559)
(1559)
农业科学(1545)
农学(1495)
华北(1495)
科技大(1456)
科技大学(1456)
水产(1451)
西南(1346)
共检索到27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许静  齐德生  
通过体外试验,将腐殖酸钠(humic acid sodium)与不同吸附剂进行复合,并进行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脱毒效果研究,筛选出对ZEN吸附效果最佳的复合剂,并对构成复合剂的2种吸附剂比例进行研究,选出最佳比例,在本研究中称为最佳复合剂G,进一步研究反应体系不同因素(缓冲液pH、温度、处理时间、复合剂G的添加量、玉米赤霉烯酮的初始浓度、碱解析)对复合剂G吸附ZEN的影响。结果显示,1)试验中几种吸附剂中,腐殖酸钠与活性炭(active carbon)复合之后,脱毒效果高达95.17%,解析率约为4.94%,单独使用腐殖酸钠吸附ZEN的脱毒率为79.53%,通过腐殖酸钠与活性炭复合,其脱毒效果更好,并且复合剂G与ZEN形成的复合物非常稳定;2)在37℃条件下添加0.15%的复合剂G,在1 h内达到吸附平衡,随着溶液的pH升高,吸附率逐渐升高,pH在7~8之间时达到最高;3)ZEN初始浓度对复合剂G吸附ZEN有显著影响(P <0.05),其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常春英  滑晓赞  吕贻忠  
对不同pH、电解质强度条件下氧化铁对腐殖酸的吸附量、解吸量和腐殖酸可见光谱(E4/E6)进行测定和分析,从而探讨氧化铁对腐殖酸的吸附机理。采用批量平衡震荡法进行氧化铁对腐殖酸的吸附实验,并用分光光度计对吸附前后的E4/E6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酸性环境中物理吸附、物理化学吸附和化学吸附并存,其中物理吸附占了近一半;中性和弱碱性环境中氧化铁对腐殖酸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吸附过程中,吸附在矿物表面的腐殖酸的分子量大、芳构化度大,芳香环的缩合度较大;解吸过程中,中性条件解吸出来的HA的分子量大、芳构化大、芳香环的缩合度较大,碱性条件解吸出的腐殖酸的分子量小、芳构化度小、芳香环的缩合度较小。三氧化二铁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湘洲  王玲芝  旷春桃  
植物单宁是自然界中十分丰富的天然有机资源,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单宁因苯环上富有多个能与重金属离子发生螯合和络合作用的邻位羟基,近年来成为一种备受关注、具有发展潜力的重金属吸附材料。单宁不同的改性方法会对其吸附性能产生影响。本文论述了单宁的原位固化、胶原纤维固化、胺甲基化及磺化四种改性方法,阐述了单宁的改性机理以及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单宁四种改性方法特点的对比,对单宁改性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月月  李娟英  鲁玉渭  汤春宇  邵留  
#N/A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荣佳  李治忠  周闯  司慧民  吴文达  张海彬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吸附剂HG对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和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的吸附效果。[方法]以水合硅酸铝钠钙(HSCAS)为基础,配合葡甘露聚糖(GM),以合理配比制备成一种新型复合吸附剂HG,通过体外等温吸附试验、不同p H值下的吸附试验以及蛋雏鸡体内试验等,综合评价其吸附效果。[结果]HG对AFB1的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平均吸附率为90.24%;HG对DON的等温吸附则无规律,平均吸附率为28.08%。HG能够改善由霉变饲料引起的肝脏、肾脏、脾脏的肿胀,以及胸腺和法氏囊的萎缩,可将总蛋白、白蛋白含量和血清酶活性恢复至正...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颜世强  张洪才  付豪  潘迎捷  
为了有效吸附水体中重金属,使用离子交联法合成制备了一种低成本、低毒性的磁性壳聚糖纳米重金属吸附材料。调节多聚磷酸钠与壳聚糖溶液的比例,制备得到一系列不同粒径大小的重金属吸附材料并比较其吸附性能的差异。通过电子透射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粉末X射线衍射仪等一系列表征,确定壳聚糖纳米微粒成功包裹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并得到粒径范围介于164.05~768.69 nm尺寸颗粒。重金属吸附铜、镉、锌实验结果表明,小粒径重金属材料的吸附效果优于大粒径吸附材料,其最大吸附效率分别为51.66%,97.86%及82.24%。此外,该材料吸附原理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8-0.999),属化学吸附类型。通过与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共培养验证其生物相容性及毒性,细胞活性达到100%。该研究阐明小尺寸壳聚糖磁性纳米颗粒可作为一种低成本、低毒性且吸附率高的重金属吸附材料,基于该优势其在污水处理及农业环境治理具有潜在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娟娟  索德成  苏晓鸥  
【目的】体外试验评价3种吸附剂(吸附剂A:主成分为酵母细胞壁提取物;吸附剂B:主成分为水合铝硅酸盐;吸附剂C为复合物,主成分是酵母细胞壁及水合铝硅酸盐)对黄曲霉毒素B1(AFB1)的吸附效果,并通过吸附剂对摄入AFB1肉仔鸡生长性能及血清蛋白水平的影响验证体外试验结果。【方法】(1)pH为2.0、6.0、8.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溶液)、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环境下吸附剂对AFB1的吸附能力;(2)吸附剂对AFB1的结合速率;(3)吸附剂结合AFB1形成的复合体的稳定性;(4)240只1日龄雄性AA肉仔鸡,随机分为8个处理,比较吸附剂对摄入AFB1肉仔鸡生长性能及血清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军德  于艳敏  梁启明  
真菌菌丝体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吸附作用;壳聚糖(chitosan)是甲壳素部分或全部脱去乙酰基后得到的产物,对金属离子也具有较强的吸附特性[1]。采用壳聚糖对稻根霉(Rhizopus oryzae)菌丝体进行表面分子印迹,并研究了根霉菌丝体壳聚糖表面印迹吸附剂对Cr6+(铬)的吸附性能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最佳吸附pH值为3.5~4.0;在初始浓度为200mg·L-1时,动态吸附15h达到饱和,吸附容量为45mg·g-1;在初始浓度为600mg·L-1时,24h静态吸附达到饱和,吸附容量为55mg·g-1;研究结果为综合利用根霉工业发酵中的废弃菌丝体,以及菌丝体表面印迹吸附剂在重金属污水处理...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孙也  侯诗宇  刘宇松  朱天乐  
该文设计了以载人航天器等密闭舱室为应用场景的碳基吸附剂选择性吸附净化甲苯和萘综合实验。以甲苯和萘的分子极性、分子尺寸差异为依据,制备不同孔结构的碳基吸附剂,开展吸附性能评价实验。利用X射线衍射、氮吸附、扫描电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进行吸附剂表征,探究吸附剂孔结构和表面性质对甲苯和萘的选择性吸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碳基吸附剂对甲苯和萘的吸附选择性取决于孔径与吸附质分子尺寸之间的关系,随着孔径的增大,萘的吸附选择性高于甲苯。而且微孔含量越高,萘的吸附性能受甲苯影响越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广震  张永静  张定东  李向飞  刘文斌  
[目的]通过体内(外)试验,探究硅酸盐吸附剂对饲料铅吸附效果及对福瑞鲤生长、组织铅沉积的影响。[方法]体外试验分别以吸附时间(20、40、60、80、100和120 min)、溶液p H值(2、3、4、5、6、7)和pb~(2+)起始质量浓度(20、50、100、200 mg·L~(-1))为变量,以三水合乙酸铅为铅源,考察3种吸附剂(蒙脱石、沸石、凹凸棒土)对其吸附效果。体内试验配制5组试验饲料,分别为:负对照组(基础饲料不含铅)、正对照组(基础饲料添加100 mg·kg~(-1)铅)、蒙脱石组(100 mg·kg-1铅+5 g·kg~(-1)蒙脱石)、沸石组(100 mg·kg-1铅+3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以峰  张锡金  周燮  
本文介绍二氢玉米素核苷(DHZR)组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的研制结果。用过碘酸盐氧化法合成免疫原,获得的抗 DHZR 抗血清效价为1∶3090,该抗血清基本上只与 DHZR 组发生交叉反应.检测极限为14 fmol DHZR/孔,检测线性范围为0.1~100 pmol DHZR/孔。板内误差 C.V=1.8%,板间误差C.V.=5.8%,重复性较好。健全性试验表明样品测定值可信。并对玉米籽粒等试样中的 DHZR 组细胞分裂素含量变化作了测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薛琳琳   张朋振   杨小进   范收武   李旺  
【目的】筛选高效实用的玉米赤霉烯酮(ZEN)降解菌株,并初步探究其降解机制及降解效果。【方法】以ZEN为唯一碳源,从发霉饲料和土壤样品中筛选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16S r DNA测序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以培养时间为变量对菌株生长速率和ZEN降解率进行相关分析;通过测定菌株不同活性成分及失活处理后的ZEN降解率对降解活性物质进行初步分析定位;对比探究硫酸铵沉淀法(硫酸铵饱和度分别为30%,40%,50%,60%,70%和80%)和单宁-聚乙二醇法(单宁质量浓度分别为2,5,10,15和20 mg/m L;聚乙二醇质量浓度分别为6,8,10,12和14 mg/m L)对粗降解酶的提取效果;通过SDS-PAGE凝胶电泳测定目标活性蛋白的分子质量,最后以菌株和粗酶液调节霉变玉米粉的水分质量分数,测定ZEN的降解效果。【结果】筛选得到试验菌株XJ-140,经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该菌在培养24 h时可降解93.75%的ZEN(2μg/m L)。菌株XJ-140以胞外酶降解ZEN为主,同时辅以细胞壁吸附。硫酸铵沉淀法(硫酸铵饱和度60%)和单宁-聚乙二醇法(最优单宁质量浓度为10mg/m L,最优聚乙二醇质量浓度为10 mg/m L)提取粗降解酶的ZEN降解率分别为37.14%和51.49%,单宁-聚乙二醇法提取效果更优。初步推断目标活性蛋白的分子质量在61 ku或28 ku。此外,菌株XJ-140的发酵液和粗酶液均能够降解霉变玉米粉中的ZEN。【结论】筛选的菌株XJ-140通过胞外酶降解ZEN,实际应用中对ZEN污染的玉米粉有一定清除效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史莹华  许梓荣  冯建蕾  胡彩虹  夏枚生  
对蒙脱石进行复合改性,构建了新型纳米吸附材料AAN,分别从振荡时间、吸附剂用量、溶液pH、平衡温度几个方面研究了AAN对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吸附情况,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结果表明AAN对黄曲霉毒素的吸附作用强,二者之间的吸附属于强化学吸附;吸附速度快,60min可以达到吸附平衡;解吸率低,小于10%。这些结果提示AAN作为一种新型纳米吸附剂,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白蓝   秦小梅   李蕾  
废水中有机染料和重金属离子由于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威胁而受到广泛关注。通过β-环糊精(β-CD)和4-氨基-2,3,5,6-四氟吡啶(ATFP)之间简单的亲核取代反应制备了一种聚合物吸附剂PCD-ATFP,可同时用于染料和重金属的吸附。利用红外、扫描电子显微镜、CO_2吸附-解吸和ζ-电位测试等手段表征了PCD-ATFP的结构特点。PCD-ATFP对染料罗丹明B(RB)和重金属镉(Cd(Ⅱ))的吸附分别只需45 min和60 min就能达到吸附平衡,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73.2mg·g~(-1)和64.2mg·g~(-1),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在RB-Cd(Ⅱ)混合溶液中,PCD-ATFP表现出理想的同时吸附效果,未出现染料和重金属相互抑制吸附情况。实验还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证实了吸附机理。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史航  李兵  郭建忠  
【目的】针对介孔分子筛的化学改性合成枝状复合吸附材料,研究其吸附性能对重金属废水治理具有现实意义。【方法】以介孔材料SBA-15为硅源,通过化学修饰方法合成树枝状化合物的复合吸附材料SBA-15-G_3,并用巯基耦合剂巯基乙酸在SBA-15-G_3上嫁接巯基,成功合成功能化吸附材料SBA-15-G_3-SH。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Zeta电位分析和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等方法对材料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通过SBA-15-G_3-SH对水溶液中铬离子[Cr(Ⅵ)]的吸附,研究了pH、时间、初始铬离子浓度、温度等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分析SBA-15-G_3-SH吸附剂的吸附等温线、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较好地拟合了吸附过程,吸附动力学模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结论】吸附主要通过SBA-15-G_3-SH表面的—SH基团表面络合作用以及与重金属离子的静电吸引,导致形成稳定的化合物。热力学结果表明:吸附Cr(Ⅵ)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图10表3参2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