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72)
2023(5523)
2022(4609)
2021(4121)
2020(3413)
2019(7600)
2018(7293)
2017(13995)
2016(7700)
2015(7468)
2014(7009)
2013(6745)
2012(6050)
2011(5379)
2010(5189)
2009(4633)
2008(4476)
2007(3824)
2006(3159)
2005(2591)
作者
(24324)
(20258)
(20254)
(18958)
(12965)
(10141)
(8831)
(8174)
(7695)
(6988)
(6899)
(6635)
(6635)
(6560)
(6401)
(6319)
(6204)
(6157)
(5926)
(5854)
(5472)
(4938)
(4769)
(4689)
(4534)
(4532)
(4425)
(4415)
(4287)
(4116)
学科
(25182)
经济(25151)
管理(21376)
(21058)
(16543)
企业(16543)
方法(12509)
数学(11461)
数学方法(11374)
(8069)
(7504)
(7241)
(6716)
贸易(6716)
(6572)
中国(6048)
业经(6006)
农业(5500)
技术(5227)
(4764)
(4758)
财务(4756)
财务管理(4750)
环境(4600)
企业财务(4549)
人事(4484)
人事管理(4484)
(4253)
产业(4071)
技术管理(3806)
机构
大学(102625)
学院(102334)
(40250)
经济(39653)
管理(38375)
研究(37209)
理学(34862)
理学院(34440)
管理学(33766)
管理学院(33619)
(30821)
科学(27663)
中国(26234)
农业(25220)
业大(24256)
(20819)
(20602)
研究所(19808)
农业大学(17035)
中心(16383)
(16026)
(14226)
(13747)
财经(13695)
(13482)
(13355)
(13280)
实验(12990)
(12707)
实验室(12406)
基金
项目(80804)
科学(62304)
基金(60168)
(57518)
国家(57071)
研究(48408)
科学基金(47044)
自然(34041)
自然科(33307)
自然科学(33289)
自然科学基金(32748)
基金项目(32707)
(32074)
社会(31927)
社会科(30390)
社会科学(30382)
(28003)
资助(23537)
教育(21156)
计划(19121)
重点(18738)
(17638)
科技(17575)
(17198)
(17013)
科研(16899)
(16875)
创新(16584)
编号(16405)
(15368)
期刊
(35631)
经济(35631)
学报(28587)
(26213)
科学(22431)
研究(22193)
大学(19660)
学学(19374)
农业(17717)
中国(16631)
管理(12103)
(11755)
(9821)
业大(9004)
农业大学(7747)
(6995)
经济研究(6941)
业经(6833)
(6522)
金融(6522)
财经(6470)
科技(6412)
技术(5771)
林业(5639)
中国农业(5521)
(5489)
商业(5146)
问题(5084)
自然(4894)
资源(4510)
共检索到132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丽平  袁亮  赵秉强  李燕婷  
【目的】腐殖酸的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研究腐殖酸对玉米根系生长的直接和间接效应,揭示腐殖酸对玉米根系调控的机制,可为腐殖酸肥料增效剂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郑单958作为供试玉米品种,采用霍格兰营养液培养玉米育苗,将玉米根系分根设计,处理分别为CK-左对照侧(CK-C1)、CK-右对照侧(CK-C2)、HA-未施侧(HA-C)、HA-施用侧(HA-T)、OHA3-未施侧(OHA3-C)、OHA3-施用侧(OHA3-T)、OHA6-未施侧(OHA6-C)和OHA6-施用侧(OHA6-T)8个处理。研究其对玉米生物量、根系活力、根系形态以及不同器官主要化学组分的影响。【结果】(1)分根单侧施用腐殖酸显著增加玉米施用侧和未施侧的根鲜重,与对照相比,施用侧提高21.9%—78.6%,未施侧提高27.9%—49.3%;(2)添加腐殖酸显著增加玉米施用侧和未施侧的根系活力和TTC还原总量。与对照相比,OHA6-施用侧处理的玉米根系活力和根系TTC还原总量提高幅度最大,分别提高76.9%和216.9%,HA-施用侧和OHA3-施用侧处理与对照相比,玉米根系活力分别提高59.8%和35.1%, OHA6-未施侧、HA-未施侧和OHA3-未施侧处理与对照相比,玉米根系活力分别提高62.2%、53.6%和25.5%;(3)添加腐殖酸处理显著增加玉米未施侧和施用侧的根体积、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根长度和根数量;(4)分根单侧施用腐殖酸可有效增加玉米根系酯类化合物、蛋白质类物质、氨基酸类物质、核酸纤维素和多糖的含量,腐殖酸处理的施用侧较未施侧相比,更有利于玉米根系碳水化合物的积累,而腐殖酸处理下的未施侧更有利于玉米根系核酸的积累。各腐殖酸处理的玉米施用侧和未施侧地上部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处理。【结论】分根单侧施用腐殖酸可增加玉米根鲜重、根干重、根系活力和根系TTC还原总量,且腐殖酸施用侧的作用效果优于未施侧,单侧施用腐殖酸处理的整株根系生长也优于两侧均未施腐殖酸的对照处理。因此,腐殖酸对玉米根系生长既存在直接效应又存在间接效应,且直接效应大于间接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丽平  袁亮  赵秉强  李燕婷  林治安  
【目的】我国风化煤腐殖酸储量丰富,腐殖酸含有多种活性官能团,其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当腐殖酸施于土壤时,根系对腐殖酸的响应是促进植物生长的最初动力。因此,研究腐殖酸对玉米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机制,可为风化煤腐殖酸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作物的增产提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霍格兰营养液溶液培养试验,供试玉米品种为郑单958,待玉米幼苗长至两叶一心时移到营养液培养盆钵中缓苗1 d,外源添加不同添加量(0、5、10、15和20 mg C·L~(-1))腐殖酸,研究其对玉米生物量、根冠比、根系形态以及根部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1)腐殖酸可显著增加玉米根系和地上部干物质量、根冠比、根系活力和根系TTC还原总量,较对照分别平均提高42.31%、19.33%、18.18%、46.54%和81.01%。(2)腐殖酸可改善玉米根系的形态,其处理玉米总根长、总根数量、根体积、根表面积和平均直径分别比对照平均提高13.51%、16.74%、69.62%、14.68%和49.28%。(3)添加腐殖酸可增加玉米根系的轴根数、轴根长度和侧根数,腐殖酸处理分别比对照提高16.28%、21.65%和16.80%。(4)随腐殖酸添加量的增加,对玉米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以中等浓度(10 mg C·L~(-1))腐殖酸对玉米根系的作用效果最明显,其根干物质量和根系活力分别比对照提高了69.36%和69.07%。(5)腐殖酸处理(尤其是10 mg C·L~(-1))可有效增加玉米根系糖类、碳水化合物、脂类物质、蛋白质、多肽和氨基酸类物质等的含量。【结论】添加腐殖酸可明显增加玉米干物质量和根系活力,增加根冠比,改善根系形态,有效增加玉米根系主要化学组分的含量。本试验条件下,中等浓度(10 mg C·L~(-1))的腐殖酸对玉米根系的促进作用最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裴瑞杰  袁天佑  王俊忠  胡娜  李雅男  
【目的】研究施用腐殖酸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提高氮肥的增产效益,减少氮肥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在河南潮土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制度下,于2014年始在河南省博爱县开展田间定位试验,共设置单施磷钾肥、常规施肥、常规施肥+腐殖酸、常规施肥减氮15%+腐殖酸、常规施肥减氮30%+腐殖酸5个处理。研究不同氮肥运筹下夏玉米植株生长状况、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氮素吸收、累积及分配、氮肥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单施磷钾肥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茎粗、穗长、穗粗、叶面积指数分别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侯淑艳  窦森  刘建新  曲晓晶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温度下玉米秸秆分解期间土壤有机碳(SOC)、水溶性物质(WSS)、可提取腐殖物质(HE)、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室内培养试验,以不添加玉米秸秆为对照,将添加玉米秸秆的土壤于10,25,40,55℃培养360d,研究温度对玉米秸秆腐解期间(0~360d)土壤有机碳(SOC)、水溶性物质(WSS)、可提取腐殖物质(HE)、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含量及可提取腐殖物质中HA相对比例(PQ)的影响。【结果】在同一培养温度和时间下,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玉米秸秆处理土壤SOC和WSS的含量总体降低,HE和FA含量总体则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福建  杨青华  
在盆栽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丁二酸浸种对玉米根系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丁二酸浸种可明显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增加根系生物量,改善根部性状;明显抑制根系膜脂过氧化作用,增强根系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丁二酸适宜浸种浓度为200~400 mg/L。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祥波  李玉玺  范嘉妍  雷琬莹  姜岩  梁红  王帅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腐殖质组成的分析,评价玉米单作及间作白三叶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对白浆土培肥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法,通过4个施氮水平(140、175、200和225 kg·hm~(-2))的设置,以不施肥为对照,比较玉米单作及间作白三叶2种栽培模式对白浆土总有机碳(TOC)含量、水溶性物质碳(C_(WSS))含量、可提取腐殖酸碳(C_(HE))含量、胡敏酸碳(C_(HA))含量、胡敏酸(HA)碱溶液E_4/E_6、胡富比(C_(HA)/C_(FA))及胡敏素碳(C_(Hu))含量的影响,明确对白浆土培肥效果最佳的玉米栽培模式。[结果]与拔节期相比,玉米灌浆期单作栽培模式仅在施氮水平225 kg·hm~(-2)时才能使白浆土TOC含量增加,而玉米间作白三叶栽培模式的4个施氮水平处理中白浆土TOC和C_(HE)含量均增加。与CK相比,间作模式下较低施氮水平更有助于TOC含量的保蓄,其中,施氮量为140和175 kg·hm~(-2)时对C_(HE)的促进效果较好;相同施氮水平下,相对于单作模式,间作白三叶栽培显著降低C_(WSS)的消耗;玉米单作栽培模式下,140、175和200 kg·hm~(-2)的施氮量促使HA分子结构简单化,而增施氮量为225 kg·hm~(-2)后可促使HA分子芳构化程度增加;间作白三叶栽培模式更易促进C_(HA)/C_(FA)的降低,施氮量为175 kg·hm~(-2)时白浆土C_(HA)/C_(FA)的降低幅度最大,C_(HA)向C_(FA)转化优先以结构简单的分子进行,使留下的HA分子结构均向复杂化方向进行;玉米间作白三叶栽培模式在较低施氮水平下(140和175 kg·hm~(-2))有利于C_(Hu)的矿化和分解,而在较高施氮水平下(225 kg·hm~(-2))更有利于C_(Hu)的形成和累积。[结论]玉米间作白三叶,在140 kg·hm~(-2)的施氮水平下更有助于白浆土TOC含量的保蓄以及C_(HE)含量增加,同时显著降低C_(WSS)的消耗,促进C_(Hu)的矿化和分解,并且该模式能够促进白浆土C_(HA)向C_(FA)的转换,使余下的HA分子结构更加复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玉  秦华东  伍龙梅  张婧  李忠  黄敏  江立庚  
为明确玉米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特性,通过根箱试验,利用WinRhizo根系分析软件,分析不同氮肥运筹、不同株型品种对玉米根系生长及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根系由直径为≤1mm、直径在1~2mm以及直径>2mm的根群组成。在盆栽条件下,玉米根系直径≤1mm的根群的长度、面积及体积分别占总根系80%、50%及20%以上,是根系吸收水肥的主要区域。不同氮肥运筹对玉米根系具有不同的影响。重基肥处理增加根系生物总量,并且增加根系分枝的数量,以及直径≤1mm的不定根系的各项几何参数,有利于提高水肥摄取效率。反之,适当少量施入基肥,则显著增加直径为2mm以上的不定根的数量、长度、面积及体积等相关生物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胜群  宋凤斌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别于孕穗期、灌浆期和籽粒成熟期测定了田间生长玉米的第6,7,8和9层次生根中的16种主要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玉米同一品种不同层次的次生根中各氨基酸含量差异达极显著,不同品种相同层次的次生根中各氨基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所测的不同类型根中游离氨基酸的总量在各层次生根中的顺序为:第9层次生根>第8层次生根>第6层次生根>第7层次生根。在所测根系的16种游离氨基酸中,谷氨酸(Glu),脯氨酸(Pro),丙氨酸(Ala)和天冬氨酸(Asp)含量高,占总量的50%以上;赖氨酸(Lys)和甲硫氨酸(Met)含量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景建元  袁亮  张水勤  李燕婷  赵秉强  
【目的】比较腐殖酸磷肥中的腐殖酸(PHA)与常规腐殖酸(HA)对肥料磷迁移、Ca~(2+)及磷酸盐吸附特征的差异,明晰腐殖酸在磷肥增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在实验室分别制备腐殖酸、腐殖酸磷肥及普通磷肥,利用腐殖酸"碱溶酸析"的原理,通过调节腐殖酸磷肥溶液pH分离得到PHA。研究磷肥配施两种添加量的HA和PHA对肥料磷迁移状况的影响,HA和PHA的配施量分别为施磷量的0.5%与5%,代号分别为0.5HA+P、0.5PHA+P、5HA+P及5PHA+P,同时设置单施磷肥(P)及不施肥(CK)两个处理。并通过HA和PHA对Ca~(2+)及磷酸盐的吸附特征解释二者对肥料磷迁移存在差异的原因。【结果】HA和PHA配施磷肥,肥料磷的迁移距离与迁移量均高于P处理:P处理肥料磷可以迁移到距施肥层垂直距离42 mm处,而配施HA和PHA处理可以分别到达距施肥层46与50 mm处,这与HA和PHA对土壤Ca~(2+)存在较高的吸附容量,进而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有关。距施肥层42 mm以后,土壤速效磷总量占总施磷量的累积百分数基本趋于不变,且0.5HA+P≈5PHA+P>5HA+P>0.5PHA+P>P处理。PHA对肥料磷迁移的促进作用会随其添加量的提高而增强,而提高HA用量反而会减弱其对肥料磷迁移的促进作用,这与PHA移动性强于HA,对磷酸盐的吸附弱于HA有关。HA与PHA对Ca~(2+)的吸附均是膜扩散与颗粒内扩散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与HA相比,Ca~(2+)向PHA颗粒表面扩散的难度降低,在PHA颗粒内部扩散的难度变大。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HA或PHA和Ca~(2+)的等温吸附曲线,HA对Ca~(2+)理论最大吸附量高于PHA,然而PHA对Ca~(2+)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结论】腐殖酸磷肥中的腐殖酸与普通腐殖酸均对Ca~(2+)存在一定的吸附能力,因此均可以促进肥料磷的迁移,但是磷肥配施腐殖酸磷肥中的腐殖酸,肥料磷的迁移距离大于常规腐殖酸,这可能是腐殖酸磷肥中腐殖酸增效磷肥的一个原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晋艳  吴玉萍  段玉琪  杨宇虹  彭佳  
选取全国10个产烟省的28家基质厂家生产的基质样进行检测和育苗试验,了解基质中腐殖酸含量对育苗的影响。同时,采用在云南省有代表性基质厂家生产的基质进行不同腐殖酸含量处理的育苗试验,研究了烟草漂浮育苗基质中高含量腐殖酸对漂浮育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取基质样品中腐殖酸含量与烟苗长势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腐殖酸含量对烟苗生长影响较大,当基质中腐殖酸含量>60%时,一定程度上影响出苗率和烟苗素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学会  何钟佩  关彩虹  
利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根系导入生长素和玉米素对玉米籽粒形成期和灌浆期光合产物输出及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 ,根源的生长素和玉米素显著促进光合产物从饲喂功能叶向外的输出 ,提高光合产物向产量器官的分配率 ,减少了光合产物在茎节的分配率 ,提高了库器官可溶性总糖的含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日  刘利  吴春胜  马丽艳  
【目的】研究根系生长空间对玉米植株生长、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根箱限根的方法,使玉米根系生长空间分别为25,50,75和100 L/株。分别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取样,测定其生长和养分吸收状况,在生理成熟时测定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与无限制根系生长空间(100 L/株)处理相比,限制根区体积在生殖生长阶段(大喇叭口期-吐丝期)使玉米地上部和根系干质量显著降低(P<0.05),在营养生长阶段(出苗-大喇叭口期)使玉米地上部干质量显著降低(P<0.05);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使玉米植株氮浓度、含氮量和含磷量及氮养分比吸收率显著下降(P<0.05),但对磷养分比吸收率没有显著...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许静  齐德生  
通过体外试验,将腐殖酸钠(humic acid sodium)与不同吸附剂进行复合,并进行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脱毒效果研究,筛选出对ZEN吸附效果最佳的复合剂,并对构成复合剂的2种吸附剂比例进行研究,选出最佳比例,在本研究中称为最佳复合剂G,进一步研究反应体系不同因素(缓冲液pH、温度、处理时间、复合剂G的添加量、玉米赤霉烯酮的初始浓度、碱解析)对复合剂G吸附ZEN的影响。结果显示,1)试验中几种吸附剂中,腐殖酸钠与活性炭(active carbon)复合之后,脱毒效果高达95.17%,解析率约为4.94%,单独使用腐殖酸钠吸附ZEN的脱毒率为79.53%,通过腐殖酸钠与活性炭复合,其脱毒效果更好,并且复合剂G与ZEN形成的复合物非常稳定;2)在37℃条件下添加0.15%的复合剂G,在1 h内达到吸附平衡,随着溶液的pH升高,吸附率逐渐升高,pH在7~8之间时达到最高;3)ZEN初始浓度对复合剂G吸附ZEN有显著影响(P <0.05),其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漆栋良  吴雪  胡田田  
【目的】垄植沟灌技术在西北内陆地区应用广泛,但往往施氮方式单一,在大田常规沟灌条件下,研究不同施氮方式对春玉米根系生长及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揭示不同施氮方式下根系的生长分布及产量和氮素利用规律,探求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沟灌条件下合理施氮方法。【方法】以金穗4号春玉米为供试材料,连续两年在大田条件下,采用垄植沟灌技术,设均匀沟氮(CN,即两侧沟同时均匀施氮)、交替施氮(AN,即两侧沟交替施氮)和固定施氮(FN,即始终给一侧沟施氮)3种处理。各处理施氮量均为200 kgN·hm-2,氮肥选用尿素,分3次开沟施入,基施50%,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各追肥25%;磷肥选用过磷酸钙,作为底肥开沟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郑存德  依艳丽  张大庚  徐龙超  
不同土壤容重不同,其稳定性也不同。土壤容重的变化会引起土壤调节水、气、热能力的变化,提高土壤的自动调节能力可以使土壤肥力水平得以提高并满足植物对生长因子的持续需求。为研究土壤物理性质对玉米高产稳产的影响机理,以耕地棕壤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不同容重对玉米根系生长指标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施用不同有机肥量及模拟不同耕作深度对玉米根系生长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在设计容重范围内,容重增加,根系生长指标都表现为下降,容重大于1.2 g/m3时,不同处理根系生长指标差异显著;当容重大于1.3 g/cm3时,不同处理根系活力差异显著。施用有机肥对高容重土壤调控效果更好,有机质含量为4%与5%的处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