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56)
- 2023(9911)
- 2022(8851)
- 2021(8542)
- 2020(7168)
- 2019(16591)
- 2018(16691)
- 2017(31991)
- 2016(17684)
- 2015(20129)
- 2014(20186)
- 2013(19814)
- 2012(18274)
- 2011(16313)
- 2010(16212)
- 2009(14789)
- 2008(14459)
- 2007(12654)
- 2006(11022)
- 2005(9392)
- 学科
- 济(66787)
- 经济(66708)
- 管理(51596)
- 业(47669)
- 企(40865)
- 企业(40865)
- 方法(32777)
- 数学(27947)
- 数学方法(27544)
- 农(17301)
- 学(16898)
- 中国(16832)
- 财(16373)
- 业经(15029)
- 地方(13490)
- 理论(12921)
- 贸(11775)
- 贸易(11769)
- 和(11663)
- 农业(11455)
- 制(11430)
- 易(11409)
- 技术(11291)
- 教育(10850)
- 务(10764)
- 财务(10701)
- 财务管理(10678)
- 环境(10528)
- 企业财务(10102)
- 划(9845)
- 机构
- 大学(251963)
- 学院(248960)
- 管理(100831)
- 济(90487)
- 经济(88234)
- 理学(88050)
- 理学院(87021)
- 管理学(85272)
- 管理学院(84849)
- 研究(81361)
- 中国(59090)
- 京(54630)
- 科学(54533)
- 所(41503)
- 农(41377)
- 财(40689)
- 业大(40347)
- 研究所(38142)
- 中心(36657)
- 江(35440)
- 北京(34542)
- 范(33810)
- 师范(33483)
- 财经(33104)
- 农业(32533)
- 经(30075)
- 院(30007)
- 州(29383)
- 技术(27747)
- 师范大学(27070)
- 基金
- 项目(175287)
- 科学(136341)
- 研究(126122)
- 基金(125901)
- 家(110347)
- 国家(109416)
- 科学基金(93485)
- 社会(76407)
- 社会科(72144)
- 社会科学(72124)
- 省(68980)
- 基金项目(67803)
- 自然(63082)
- 自然科(61612)
- 自然科学(61596)
- 自然科学基金(60459)
- 划(58140)
- 教育(58055)
- 资助(52149)
- 编号(51973)
- 成果(42135)
- 重点(38711)
- 部(37725)
- 发(36243)
- 创(36131)
- 课题(35573)
- 科研(33762)
- 创新(33570)
- 大学(32624)
- 项目编号(32412)
共检索到355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倪荣超 顾继友 赵佳宁
采用FTIR、DSC等分析手段对一种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的脲醛树脂活性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活性剂的主要成分是羟甲基脲,电解质没有与脲醛衍生物产生化学结合,活性剂降低了树脂表面张力,增大了对木材的润湿性,在参与固化反应的过程中,活性剂降低了脲醛树脂固化反应的活化能,说明有更多的树脂分子参与到固化反应中来,宏观上表现出提高了脲醛树脂的粘接效率;设计了一种脲醛树脂合成工艺,在合成过程中合理引入电解质,通过压制胶合板、纸板等试验,对产物的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论认为由于电解质的引入,加快了反应速度,提高了粘接强度,但也导致了胶接制品的湿强度下降;从理论上对电解质发生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索,为有效控制脲醛...
关键词:
脲醛树脂 电解质 作用机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杜官本 华毓坤
在过去的20余年里,为获得结构更合理、性能更优异的脲醛树脂,人们使用近代分析手段对脲醛树脂结构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13C核磁共振(13CNMR)是目前脲醛树脂结构研究的最主要方法,其中13CNMR是在分子水平描述脲醛树脂结构的最完善、最有效的工具。本文综述近20年脲醛树脂结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结构研究方法、内容和结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万秀平
通过共混-共缩聚方法,用酚醛树脂对脲醛树脂加以改性,所得到的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并对胶粘剂共混改性进行了理论性的探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于红卫 傅深渊 槐敏 邵千钧 文桂峰 何礼平
采用了不同的改性剂与不同的合成工艺 ,研制用于胶合板制造的低毒脲醛树脂胶。结果表明 :利用三聚氰胺和聚乙稀醇作为改性剂 ,结合特定的合成工艺 ,制得低毒脲醛 (UF)树脂胶 (游离甲醛含量≤ 3g·kg-1) ,三层胶合板甲醛释放量为 1 36mg·L-1。既讨论了影响树脂中游离甲醛含量的因素及制胶中出现的问题 ,又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树脂的摩尔比控制在 1 3左右 ,聚乙烯醇和三聚氰胺的加入量分别为尿素总量的 1 6%和 2 5 % ;在加成反应阶段 ,树脂的pH值不应低于 7 0 ;在缩聚反应阶段 ,温度控制在 80~ 85℃ ,pH控制在 4 0~4 2。表 4参 7
关键词:
低毒脲醛树脂 改性剂 合成工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侯瑞光 李贤军 刘元 徐康 乔建政 胡嘉裕 程曦依 李芸
摘 要:采用木材真空加压浸渍处理专用设备,较系统地研究了浸渍压力和浸渍时间对杨木增重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浸渍压力和时间对杨木增重率有很大影响;在本研究范围内,随着浸渍压力的提高和浸渍时间的延长,增重率呈现先快速增长后趋于平缓的趋势,增重率最高可达到 36.6%;从节约时间和能源成本方面综合考虑,选定本试验的优化浸渍工艺为浸渍压力 1.0 MPa、浸渍时间 2 h。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巧佳 杨桂娣 刘景宏 饶久平
探讨纳米SiO2 表面处理、加入方式、用量对纳米SiO2 脲醛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KH - 5 5 0硅烷偶联剂处理纳米SiO2 表面 ,用间歇式超声波震荡法将其加入脲醛树脂中 ,能有效改善树脂性能。当纳米SiO2 用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松华 李黎 李建章
为了降低脲醛树脂的游离甲醛含量及其胶接制品的甲醛释放量,采用超声波技术,在脲醛树脂合成的过程中加入纳米TiO2对脲醛树脂进行改性。通过改变超声频率和纳米TiO2的添加量考察了其对脲醛树脂的黏度、固化时间、游离甲醛含量及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和胶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频率和纳米TiO2添加量对脲醛树脂甲醛释放量和胶合强度影响显著。当超声频率为28 kHz、纳米TiO2的添加量为0.05%时,树脂的游离甲醛含量降低了77.8%,胶合板的胶合强度提高了155%,甲醛释放量降低了68.3%。13C-核磁共振分析显示,在超声波的作用下,纳米TiO2改性脲醛树脂中有Uron-CH2-Uron结构存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常君成 汪玉秀 王新爱 冯德君
研究旨在筛选提高脲醛树脂胶粘剂耐水性的最佳改性物质。采用在合成脲醛树脂时,加入改性物质使之产生共聚体,从而提高脲醛树脂胶粘剂的耐水性。结果表明,加入三聚氰胺或三聚氰胺加聚乙烯醇改性的脲醛树脂胶粘剂,耐水性提高较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辉 杜官本 骆建林
以三聚氰胺为改性剂,借助13C-NMR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 MS),考察了在三聚氰胺不同添加方式(共混和共缩聚)条件下,树脂的性能及结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相同摩尔比条件下,三聚氰胺添加方式不同对树脂结构及性能有不同的影响。共混条件下,树脂结构分布及性能直接与参加反应的单体树脂含量相关,而通过共缩聚方式合成的树脂,三聚氰胺可以更为有效的参与到整个树脂的网络结构体系当中,形成的分子量比较均匀,胶接性能亦明显高于共混改性树脂性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章 李文军 周文瑞 范东斌 高伟
脲醛树脂在人造板生产中的大量使用是室内空气中产生甲醛污染的主要原因.掌握脲醛树脂的固化机理将成为解决甲醛污染问题的关键.该文依据高分子缩聚的经典理论和胶体学说以及一些实验与生产事实,讨论了脲醛树脂中的游离甲醛问题、胶接制品的甲醛释放问题、脲醛树脂的耐水性问题、脲醛树脂固化速度与摩尔比以及固化剂种类的关系问题,分析了脲醛树脂固化的经典理论与胶体学说存在的问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振鸢 吴书泓
本文综述了美国学者提出的新理论,脲醛树脂胶体理论,着重介绍了他们对脲醛树脂高级结构和形态的描述及其推论,以及有关该理论的新证据。同时也简要介绍了脲醛树脂的经典理论。最后作者阐述了这一理论在脲醛树脂应用方面所具有的意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世华 李思锦 母军
在自制热解反应炉内对纤维板及其原料木纤维、脲醛树脂胶黏剂进行热解试验,采用X线光电子能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热解样品和固体产物进行比较,分析纤维板热解过程和热解产物的构成特征及转化规律,探讨脲醛树脂胶黏剂在纤维板热解固体产物中的转化特性。结果表明:含氮化合物在纤维板中的存在形式为伯胺和酰胺结构,热解后主要以环状的吡啶和吡咯的小分子结构存在于热解固体产物中。氮元素在纤维板中的相对含量为5.01%,在热解固体产物中相对含量为4.69%,残留量较高。脲醛树脂胶黏剂致使炭化固体产物的碱性增强。
关键词:
脲醛树脂胶黏剂 纤维板 热解 固体产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时尽书 李建章 周文瑞 张德荣
为提高三倍体毛白杨木材的多项性能,该研究以脲醛(UF)树脂和纳米SiO2为主要改性剂,并使用偶联剂和阻燃剂,制成5种木材处理剂,利用减压—加压的方法浸渍处理杨木,并通过加热使处理剂在木材中固化,制成UF--SiO2--Wood复合材料.以尺寸稳定性、阻燃性、抗吸水性和硬度作为主要指标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评价,考察了处理剂对杨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此5种处理剂均能提高木材的抗吸水性、阻燃性,并显著提高了木材的硬度,纳米SiO2的添加对木材硬度的提高有显著作用;除UF--C--SiO2共缩聚物外,其他4种处理剂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木材的尺寸稳定性.UF与纳米SiO2复合处理杨木可以提高杨木的综合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余先纯 孙德林 李湘苏
为了提高速生杨木的综合性能,以脲醛树脂/钠基蒙脱土(UF—Na—MMT)插层复合材料为改性液进行改性处理。结果表明:速生杨木的密度、尺寸稳定性以及力学性能均能得到明显改善;随着改性液中Na—MMT比例的增加,其抗弯强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不断增加;当Na—MMT的用量为14%、UF树脂的用量为20%时能获得较好的改性效果,抗弯强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分别提高了19.37%、30.24%和50.56%,但改性液对耐磨性和冲击韧性有负面影响,随着Na-MMT用量的增加表现为下降的趋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文美玲 朱丽滨 张彦华 谭海彦 顾继友
[目的]当尿素/甲醛物质的量比降低时,合成的脲醛树脂甲醛释放量大幅度减少,但同时板材强度也大幅度下降;加入三聚氰胺改性后可克服低摩尔比树脂胶结性能较差的劣势,但是制备过程中尿素/甲醛摩尔比的降低以及三聚氰胺的加入都会导致树脂固化时间延长,添加固化剂的改善效果不明显。本研究探讨加入催化剂对树脂胶接固化性能的影响,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脲醛树脂合成过程中加入不同种类的催化剂,比较添加催化剂前后树脂的物化性能,包括固含量、固化时间、游离甲醛含量和羟甲基含量,并对树脂进行DSC固化动力学分析计算树脂的固化反应活化能,DEA树脂固化特性分析研究树脂固化过程,以及对树脂FTIR红外谱图进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