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13)
2023(6252)
2022(5289)
2021(4877)
2020(4015)
2019(8712)
2018(8342)
2017(16302)
2016(8521)
2015(8909)
2014(8627)
2013(8515)
2012(7405)
2011(6662)
2010(6384)
2009(6037)
2008(5975)
2007(5089)
2006(4440)
2005(3799)
作者
(26005)
(21783)
(21746)
(20374)
(13600)
(10611)
(9701)
(8526)
(8232)
(7484)
(7252)
(7086)
(7069)
(6943)
(6608)
(6593)
(6590)
(6516)
(6404)
(6198)
(5623)
(5246)
(5026)
(4934)
(4912)
(4832)
(4767)
(4620)
(4566)
(4419)
学科
(31324)
管理(30229)
(30212)
经济(30177)
(24445)
企业(24445)
方法(15259)
(13541)
数学(13535)
数学方法(13447)
(11200)
贸易(11200)
(10988)
(9519)
(7969)
业经(7583)
产品(7472)
农业(7309)
中国(7010)
(6684)
供销(6682)
(6468)
(6142)
(6071)
财务(6061)
财务管理(6054)
(6027)
企业财务(5715)
技术(5458)
环境(5207)
机构
学院(122617)
大学(120916)
管理(50046)
(49880)
经济(49135)
理学(44773)
理学院(44302)
管理学(43621)
管理学院(43425)
研究(37872)
(29079)
中国(28212)
科学(25577)
(24042)
业大(24019)
农业(23555)
(20933)
(19563)
研究所(18171)
中心(17653)
财经(17521)
(16708)
(16111)
农业大学(15940)
经济管理(14717)
经济学(14646)
北京(14472)
商学(14453)
商学院(14339)
经济学院(13460)
基金
项目(88789)
科学(69727)
基金(66709)
(60945)
国家(60444)
研究(57364)
科学基金(51686)
社会(38536)
社会科(36723)
社会科学(36712)
基金项目(36169)
自然(36080)
自然科(35321)
自然科学(35307)
自然科学基金(34745)
(34581)
(29460)
资助(26138)
教育(25564)
编号(21196)
重点(19609)
(19064)
(18981)
计划(18302)
(18217)
科研(17802)
创新(17773)
(17704)
国家社会(16488)
教育部(15941)
期刊
(48835)
经济(48835)
研究(28688)
学报(25686)
(25548)
科学(21543)
中国(18939)
大学(18593)
学学(18048)
农业(17485)
管理(17324)
(15820)
业经(10808)
(10212)
经济研究(8906)
(8567)
金融(8567)
财经(8195)
商业(8193)
技术(7881)
业大(7441)
(7217)
问题(6991)
(6938)
(6626)
农业大学(6493)
科技(6183)
教育(6012)
技术经济(5653)
国际(5635)
共检索到163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李东进  李研  吴波  
已有研究大多关注脱销现象对企业和店铺产生的消极影响,而缺乏对脱销信息积极价值的探讨。产品产生脱销的诱因主要包括高需求和低供给,两种脱销诱因会传递不同的产品价值信号而对产品感知和未来购买产生重要影响。在不同脱销诱因的影响效应和品牌概念一致性理论的基础上,以学生和普通消费者为被试收集实验数据,采用方差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产品脱销诱因显著影响产品的感知质量和感知独特性。由高需求(vs.低供给)造成的脱销更积极地影响感知质量,但仅针对功能性品牌;由低供给(vs.高需求)造成的脱销更积极地影响感知独特性。产品脱销诱因与品牌概念类型具有匹配效应,对于功能性品牌,高需求脱销比低供给脱销更积极...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艳芝  卢宏亮  
基于消费者决策视角,探讨权力感知对善因营销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2个实验结果发现,消费者的权力感能够显著影响其对善因营销产品的购买意愿,与高权力感的人相比,低权力感的人对善因营销产品的购买意愿更高。原因在于低权力感的人具有社群导向,与慈善活动的心理联接较强;而高权力感的人具有个体导向,与慈善活动的心理联接较低。心理联接在权力感影响善因营销产品购买意愿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另外消费者—慈善事件契合度调节上述关系。当消费者—慈善事件契合度较低时,高低权力感的消费者对善因营销产品购买意愿有显著差异;当消费者—慈善事件契合度较高时,高低权力感的消费者对善因营销产品购买意愿没有显著差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启尧  孙习祥  
本文基于所构建的利益感知对消费者绿色品牌购买意向影响的概念模型和提出的相关假设,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多层回归等方法实证分析发现:功能性利益感知和情感性利益感知对绿色品牌购买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享乐性利益感知的影响不显著,且三者均对消费者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幸福感仅在功能性利益感知和情感性利益感知对绿色品牌购买意向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自我概念清晰性正向调节享乐性利益中尝新利益感知对消费者幸福感的影响。据此提出,企业应在提高绿色品牌环保功效的同时,注重保障绿色品牌产品品质;应重视以消费者幸福感提升为导向的绿色品牌利益创造;应根据不同消费者自我概念认知程度细分绿色品牌市场,采取差异化的绿色品牌创新性信息传播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振华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感知价值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关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互补品自身的特点对互补品进行分类,将互补品感知价值作为研究重点,以感知功能、情感、社会价值几个维度为基础,测量感知价值对不同类型互补品购买意愿的影响,由此建立互补品感知价值研究模型对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根据研究结果探究不同互补情况下感知价值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不同影响以及核心产品竞争战略对互补品购买决策的影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吴佩勋  
在中国,品牌名称和价格能够影响消费者对于自有品牌的感知质量和感知风险,进而影响其购买意向,其中品牌名称的影响要大于价格的影响。零售商在市场策略上,应该更加注重品牌建设,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不是单纯依靠低价竞争。但是,价格和品牌名称只是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未来的研究可以综合考虑更多的外部因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汪旭晖  
近年来,零售企业自有品牌发展非常迅猛,开发自有品牌可以获得更大利润的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所接受。但是自有品牌开发成功与否,依赖于消费者的认可。鉴于自有品牌形象往往与零售企业声誉和形象密切相关的特性,从零售店铺形象角度来研究消费者对自有品牌的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店铺形象不同维度对顾客自有品牌感知质量和自有品牌感知情感的影响,以及自有品牌感知质量和感知情感对自有品牌购买意向的作用效果,为零售企业通过店铺形象的优化来提升自有品牌形象提供了思路。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龙成志  甘寿国  
品牌关系被关系研究学者视为品牌的本质所在和品牌提升的直接途径;品牌形象是消费者对品牌的综合感知,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等行为的重要变量。以全国679个消费品调研样本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和路径分析方法,实证研究品牌关系对消费者品牌形象感知及购买行为的影响,结论显示:品牌关系是影响消费者品牌形象感知的直接变量,品牌关系通过对品牌形象感知的影响来实现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这一影响的路径呈现出结构性的特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淼  乔魏若寒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产品营销不仅需要满足物质需求,还要满足心理和精神需要,品牌跨界联名营销成为当前正在快速发展的产品营销模式之一。品牌联名产品作为近年来年轻人消费群体偏爱的产品类型之一,未来发展势头不容小觑。本文基于消费者感知价值理论视角,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构建“品牌联名产品属性-消费者感知价值-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理论模型;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运用SPSS和Mplus软件对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在进行品牌联名时不能一味追求名牌效应,而应从消费者感知的情感价值、社会价值和成本水平入手着重提升产品内在价值;在寻求品牌联名时应优先考虑品牌联名双方的价值适配性;灵活适度使用限量供应、提高产品价格等营销方式。本文研究一方面从品牌联名产品属性角度拓展了消费者感知价值及其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内容;另一方面为企业开发品牌联名产品从消费者感知价值角度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迎霜  陈芳  
基于顾客感知价值理论,本文考察特色农产品品牌体验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内在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文章以965位消费者为样本进行统计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特色农产品品牌体验正向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感知价值在特色农产品品牌体验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起正向中介作用;品牌知名度通过感知价值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间接效应调节特色农产品品牌体验。研究结论有助于揭示特色农产品品牌体验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内在机制,为特色农产品经营主体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消费者购买意愿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韦家华  范莉莉  林西  
自有品牌购买意愿研究是了解顾客和产品开发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大量权威文献,构建了产品特征对自有品牌购买意愿影响的量表,并进行了量表纯化。随后,在广西桂林和南宁以及四川成都三个城市选取了183个有效样本进行正式调研和实证分析,通过假设检验,发现产品特征对购买意愿有比较强的影响关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杰  曾学慧  辜应康  
全球化营销过程中,来源国(地区)效应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本文在验证品牌来源国(地区)效应的基础上,特别探索产品属性与品牌来源国(地区)形象对品牌态度及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品牌来源国(地区)形象与产品属性对消费者品牌态度及购买意愿有积极影响,且产品属性能调节品牌来源国(地区)形象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推进了品牌来源国(地区)效应的研究,同时具有重要的营销实践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健生  赵星宇  杨宜苗  
基于线索利用理论和风险-信任理论,本文构建了自有品牌外部线索、感知风险、信任及购买意愿的概念模型,并利用536个样本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价格、包装、商店声誉及口碑推荐对感知风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促销活动对感知风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价格、包装对信任没有显著的影响,促销活动对信任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商店声誉、口碑推荐对信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信任、自有品牌购买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信任对自有品牌购买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商店声誉对自有品牌购买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和信任在二者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先国  陈宁颉  张新圣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和虚拟经济的日益发展,虚拟品牌社区在现代品牌营销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基于顾客感知价值视角,研究虚拟品牌社区通过群体认同和品牌认同对消费者新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发现,虚拟品牌社区感知价值对新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包括直接机制、间接机制两种。其中,直接影响机制指虚拟品牌社区感知价值直接正向影响消费者新产品购买意愿,间接影响机制指虚拟品牌社区感知价值通过群体认同与品牌认同间接影响新产品购买意愿,且在虚拟品牌社区环境下,顾客感知价值是群体认同和品牌认同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更好地提高虚拟品牌社区感知价值对新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要求虚拟品牌社区重视消费者的各种需求,积极建设、完善社区的各种功能,主动提供消费者所需要的各种价值,促使消费者自发成为品牌的推广者;要求企业在虚拟品牌社区实际运营中提供便利条件,积极促进消费者对虚拟品牌社区和品牌的认同。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先国  陈宁颉  张新圣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和虚拟经济的日益发展,虚拟品牌社区在现代品牌营销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基于顾客感知价值视角,研究虚拟品牌社区通过群体认同和品牌认同对消费者新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发现,虚拟品牌社区感知价值对新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包括直接机制、间接机制两种。其中,直接影响机制指虚拟品牌社区感知价值直接正向影响消费者新产品购买意愿,间接影响机制指虚拟品牌社区感知价值通过群体认同与品牌认同间接影响新产品购买意愿,且在虚拟品牌社区环境下,顾客感知价值是群体认同和品牌认同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更好地提高虚拟品牌社区感知价值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鹏  黄谦  
本文以ELM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法,检验了购买经历对于中国消费者品牌特性感知和品牌偏好的影响作用,从新的视角解释了购买经历对消费者态度转变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在中国现有环境下,对于低卷入度产品,消费者倾向于采用边缘路径形成对品牌特性的感知和品牌偏好,因此有过购买经历的消费者与那些没有购买经历的消费者相比,会对本土品牌形成较高的特性评价和品牌偏好;对于高卷入度产品,消费者对本土品牌倾向于采用边缘路径形成对品牌特性的感知和品牌偏好,对境外品牌则既可能采用中枢也可能采用边缘路径,具体要视品牌的类型而定,有无购买经历会对不同类型的品牌产生不同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