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56)
- 2023(3622)
- 2022(2972)
- 2021(2936)
- 2020(2303)
- 2019(5452)
- 2018(5061)
- 2017(8759)
- 2016(4836)
- 2015(5141)
- 2014(5073)
- 2013(5083)
- 2012(4868)
- 2011(4415)
- 2010(4572)
- 2009(4102)
- 2008(4148)
- 2007(4254)
- 2006(3852)
- 2005(3160)
- 学科
- 济(18221)
- 经济(18198)
- 业(11504)
- 农(11116)
- 管理(10951)
- 地方(8952)
- 农业(8633)
- 中国(7428)
- 企(5518)
- 企业(5518)
- 收入(5048)
- 业经(4921)
- 财(4345)
- 分配(4265)
- 地方经济(4232)
- 方法(4115)
- 教育(3646)
- 制(3516)
- 发(3488)
- 环境(3395)
- 数学(3317)
- 学(3268)
- 数学方法(3258)
- 融(2883)
- 金融(2882)
- 和(2848)
- 理论(2810)
- 发展(2641)
- 展(2627)
- 银(2615)
- 机构
- 学院(62797)
- 大学(61427)
- 研究(25011)
- 济(22792)
- 经济(22123)
- 管理(20093)
- 中国(18927)
- 理学(16111)
- 理学院(15842)
- 科学(15624)
- 管理学(15465)
- 管理学院(15354)
- 京(14230)
- 农(13468)
- 所(12760)
- 中心(12165)
- 研究所(11428)
- 财(11375)
- 江(11168)
- 范(10758)
- 师范(10663)
- 农业(10306)
- 省(9977)
- 业大(9903)
- 州(9470)
- 院(9244)
- 北京(9208)
- 师范大学(8450)
- 技术(8402)
- 财经(7915)
- 基金
- 项目(41368)
- 研究(33240)
- 科学(31133)
- 基金(26946)
- 家(24182)
- 国家(23900)
- 社会(19701)
- 科学基金(19027)
- 社会科(18325)
- 社会科学(18321)
- 省(16876)
- 教育(15596)
- 编号(14775)
- 划(14528)
- 基金项目(14254)
- 成果(13092)
- 课题(11334)
- 自然(10814)
- 自然科(10469)
- 自然科学(10461)
- 发(10457)
- 自然科学基金(10250)
- 资助(10121)
- 重点(10014)
- 年(9726)
- 部(8843)
- 性(8727)
- 发展(8291)
- 创(8258)
- 项目编号(8145)
共检索到109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国防
近年来,从总体上看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部分偏远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依旧落后,难以满足当地人民群众日常生产和生活各方面的需要。尤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成为贫困地区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一个短板,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相距甚远。因此,加快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对于脱贫攻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基础设施 交通 水利 网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覃娟 潘文献 梁艳鸿
近年来,广西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责任落实和重点工作推进力度前所未有,并取得了积极进展。对广西重点深度贫困村的调研表明,广西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有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和增收困难,内生动力不足,住房、医疗、教育等保障水平不高等。应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体制机制和落实责任,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精准破解深度贫困村农民增收瓶颈,全力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保障问题,加快提升深度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保障水平,多管齐下全面激发深度贫困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切实提高深度贫困地区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加大对边境地区脱贫攻坚的支持力度,加强扶贫领域风险监测防控管理。
关键词:
广西 深度贫困地区 脱贫攻坚 路径优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娟娟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目前,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发生了深刻的阶段性变化,但实现2020年如期脱贫摘帽仍然面临产业扶贫亟待加强、"三保障"存在薄弱环节、内生动力仍显不足等问题。对此,需要加大对深度贫困县的资金支持力度,提升构建稳定脱贫的产业支撑,解决"三保障"存在的突出问题,健全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
深度贫困地区 脱贫攻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弯海川
新疆脱贫攻坚任务重,尤其是南疆22个深度贫困县有162万未脱贫人口。自中央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自治区财政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将南疆深度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遵循"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加强财政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强化扶贫政策落地,强化扶贫资金保障,强化监管责任落实,切实履行好财政支持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坚决支持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
关键词:
深度贫困地区 南疆四地州 攻坚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凌经球
党的十九大之后我国脱贫攻坚已经进入了聚焦深度贫困、打好深度贫困攻坚战的关键阶段。在脱贫攻坚的语境下,深度贫困具有特殊的指向。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具有分布区域整体性、目标达成难度层次性、致贫因素多重叠加性、贫困状态持续性、治理效益递减性、脱贫脆弱性等特征。深度贫困是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推进民族地区深度贫困治理,必须找准切入点,把好立足点,突破关键点,强化支撑点,协同共振点。
关键词:
深度贫困 脱贫攻坚 路径创新 民族地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杨冬 曾以禹 熊晓斐
近期,调研组赴山西、陕西两省吕梁山深度贫困片区开展林业扶贫调研,与当地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一起探讨脱贫新模式、好办法。研究发现,两省林业抓住片区生态恶劣这一要害,集中火力攻坚,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扶贫路径,典型模式有造林合作社扶贫、红枣产业开发扶贫、生态护林员扶贫,成效丰硕显著,经验弥足珍贵。文章在剖析这些模式的运行机制和主要做法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加强林业扶贫工作提出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杨冬 曾以禹 熊晓斐
近期,调研组赴山西、陕西两省吕梁山深度贫困片区开展林业扶贫调研,与当地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一起探讨脱贫新模式、好办法。研究发现,两省林业抓住片区生态恶劣这一要害,集中火力攻坚,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扶贫路径,典型模式有造林合作社扶贫、红枣产业开发扶贫、生态护林员扶贫,成效丰硕显著,经验弥足珍贵。文章在剖析这些模式的运行机制和主要做法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加强林业扶贫工作提出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高军 李忠东
通过构建贫困县县域发展水平评测指标体系,对六盘山、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和四省藏区三大片区贫困县进行综合评测和分组研究,得出甘肃贫困县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这一基本结论。从生态环境、资金投入、经济结构及农民文化素质等方面分析了甘肃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制约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甘肃扶贫攻坚步伐的6项对策建议。
关键词:
扶贫攻坚 贫困现状 扶贫对策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陈玉煌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强调"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要如期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近年来信阳市扶贫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成效逐步显现,20112015年,全市累计实现64.3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升,但我市作为大别山革命老区,所辖8个县中,6个是国家级贫困县,2个是省级贫困县,截至2015年底,尚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4.9万人,贫困村628个,总量居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陈玉煌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强调"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要如期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近年来信阳市扶贫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成效逐步显现,2011~2015年,全市累计实现64.3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升,但我市作为大别山革命老区,所辖8个县中,6个是国家级贫困县,2个是省级贫困县,截至2015年底,尚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4.9万人,贫困村628个,总量居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宁吉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必须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此,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采取有效政策措施狠抓落实。一、充分肯定扶贫开发取得的显著成就,清醒认识面对的突出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先后实施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海波 聂凤英
从脱贫攻坚的"产业扶贫"到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折射出产业发展对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根本性作用。基于对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调研中发现的产业扶贫市场机制不彰、可持续性差问题,本文首先以新结构经济学的"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理论为基础,提出深度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即应根据当地资源、人力、资本、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的禀赋结构,依循"市场逻辑+政府逻辑"的双重逻辑,培育和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形态,并构建多主体激励相容的参与机制及利益分配机制。进一步,基于对深度贫困地区符合上述逻辑的产业扶贫模式的多案例分析,从微观层面探讨市场逻辑和政府逻辑如何协同推动扶贫产业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并带动贫困户获取可持续的产业扶贫收益:企业发展与企业家才能的有效发挥将本地资源禀赋变成有市场的产品,政府因势利导对企业进行扶持激励并协调提供软硬件服务,从而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并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扶贫产业;在可持续产业带动下,贫困户通过参与产业链订单生产、直接就业,以及将土地租出、到户扶贫资金入股企业等方式获取收入,提高内生发展能力,从而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促进人的发展和福祉提升的最终目标。最后,就进一步推动深度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静 武彤 王志章
当前,中国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这与乡村振兴战略交汇叠加,深度贫困地区既要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又要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亟需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向度探索统筹衔接的有效路径。本文利用凉山彝族自治州3个县的366份农户、36份村干部访谈文本,根据多维贫困理论、按照乡村振兴建设总要求,分别建立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指标体系,采用交互耦合的协调度模型实证检验两者统筹衔接现状。研究发现凉山州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但二者的统筹衔接处于低协同低发展水平下的低耦合状态,协调度落入0.10~0.19的严重失调区域。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从衔接共识、制度设计、优势产业培育、人力建设四个维度提出了二者统筹衔接路径。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统筹衔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燕继荣
由贫穷所直接导致或者衍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的问题。结构性贫困是困扰发展的国家问题,因此,贫困问题不仅应该被视为国家发展状况的衡量尺度,也应该成为国家治理的任务,反映国家治理的水平。中国扶贫成就突出,尤其是2012年之后在"大扶贫"格局之下开展了"脱贫攻坚战",把贫困治理纳入国家治理的战略目标,实行政府专项治理的方式,动员党政机构、企业、军队、学校、社会组织与团体全员参与,采用精确识别、建档立卡、责任到人的方法,凭借国家制度体系的政治和行政优势,运用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储备,精准施策,对口支援,采用产业脱贫、搬迁脱贫、生态补偿脱贫、教育支持脱贫、社会保障兜底脱贫等多种手段,实现了农村贫困人口的大幅度减少。中国贫困治理丰富了"发展型国家"的内涵,为后发展国家走出"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经验。
关键词:
贫困 反贫困 治理 脱贫攻坚 精准扶贫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涛 何静
随着我国步入后扶贫时代,学术界的研究重点也由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在对相关研究热点问题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发现:相对贫困涵盖了能力、权力与文化等要素,动态性、多维性、长期性等特征凸显。此外,我国城市悬崖效应、农村精英俘获和城乡马太效应明显,相对贫困治理面临着严峻的现实困境。因此,必须遵循“益贫式增长—包容性发展—整体性治理”的制度框架,从经济、发展与生态三个层面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相对贫困治理实践路径。既有研究的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尚不充足,仍需在研究内容、研究对象与贫困成因等方面深入探索,进而推动国家反贫困理论创新,构建整体性治理格局,实现可持续脱贫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