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88)
2023(16601)
2022(13738)
2021(12681)
2020(10242)
2019(22841)
2018(22169)
2017(42481)
2016(22562)
2015(24849)
2014(24303)
2013(24252)
2012(22690)
2011(20519)
2010(21285)
2009(20092)
2008(19971)
2007(18480)
2006(16955)
2005(15594)
作者
(62987)
(53037)
(52591)
(49582)
(33628)
(25196)
(23618)
(20323)
(20067)
(19164)
(18029)
(17655)
(17139)
(16854)
(16311)
(15949)
(15486)
(15273)
(15243)
(15169)
(13179)
(13059)
(12752)
(12359)
(11994)
(11798)
(11761)
(11644)
(10605)
(10582)
学科
(101390)
经济(101268)
(97754)
管理(77463)
(77397)
企业(77397)
(52677)
农业(35613)
业经(35322)
方法(32919)
中国(31674)
(30915)
地方(26043)
数学(24155)
数学方法(23900)
(22801)
技术(22455)
(20695)
(19275)
财务(19248)
财务管理(19222)
企业财务(18194)
(17662)
贸易(17640)
理论(17339)
(17229)
银行(17214)
(17109)
(16869)
(16741)
机构
学院(326041)
大学(316668)
(143504)
经济(140648)
管理(131794)
理学(111668)
理学院(110558)
研究(110090)
管理学(109247)
管理学院(108599)
中国(89095)
(67722)
(66498)
(61866)
科学(60920)
(54049)
(53757)
中心(51434)
财经(51092)
研究所(47749)
业大(46450)
农业(46404)
(46221)
(42309)
(42283)
北京(42019)
师范(41990)
经济学(41829)
(39035)
经济学院(37461)
基金
项目(203622)
科学(163681)
研究(158810)
基金(147269)
(125036)
国家(123673)
科学基金(108531)
社会(105094)
社会科(99316)
社会科学(99294)
(82581)
基金项目(77317)
教育(70064)
(66310)
编号(65831)
自然(64814)
自然科(63377)
自然科学(63365)
自然科学基金(62296)
资助(57275)
成果(53613)
(49901)
(47750)
课题(45115)
(45066)
重点(44694)
创新(43701)
国家社会(43192)
(42336)
(41857)
期刊
(179641)
经济(179641)
研究(103125)
中国(76792)
(65479)
管理(54446)
(53868)
农业(43872)
科学(43391)
学报(40726)
(38793)
金融(38793)
教育(37101)
业经(35455)
大学(33585)
学学(31732)
技术(30451)
经济研究(26111)
财经(25534)
问题(23244)
(22903)
(22201)
技术经济(18975)
世界(17726)
现代(16811)
(16795)
农村(16780)
(16780)
科技(16702)
商业(16271)
共检索到5254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蒋和平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新时期我国实施的两大重要战略。在国家的政策体系支持下,农业发展为上述战略的有效推进和全面实施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公共政策、农业发展与减贫》一书以公共政策、农业发展和减贫效应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公共政策—农业发展—减贫—乡村振兴"的逻辑框架和相应理论体系,着重分析了公共政策在农业减贫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程度,探讨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对减贫和乡村振兴的作用。该书结合当前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确保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地位和持续推进政策落地这两大导向,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董玮  秦国伟  于法稳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下简称有效衔接),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是新阶段落实"十四五"规划、推进共同富裕迈出实质性步伐的战略选择,科学精准的公共政策正是实现国家战略的基础载体和主要方式。分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公共目标与公共政策,揭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中的现实困境与问题,研究促进二者有效衔接的公共政策转换机制,从产业政策、生态政策、文化政策、治理政策、"双基"建设政策等维度,提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公共政策调适路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学敏  
实现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目前,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与窘境,如"空心村"和老龄化、扶贫产业缺乏科技含量和竞争力、消费扶贫语境下有些产品质次价高、一些地方发展主导产业时忽视生态环境等问题。为此,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支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支撑农村和农业及非农产业发展,实现科技强农、科技助农、科技兴农和科技富农,推进传统资源依附型农业向智能依附型农业转变,打通科技创新助力实现两大战略有效衔接的通道。通过制度创新以及体制机制创新,营造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环境,使人力资本向有条件的农村聚集,实现科技与产业、技术与农户的有效对接,最终以科技创新助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曾纪芬  
随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缺抵押、少担保、风险高仍是困扰金融资本支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制约因素,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尤为突出。本文在对现有广西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政策以及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等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梳理当前全区农业信贷融资担保在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提出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路径及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唐林  
<正>关于脱贫攻坚时期扶贫政策的作用效果,当前学术界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脱贫攻坚凝聚了政府、社会、团体和个人等各方面的资源,对贫困地区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帮扶与推动作用。按照发展经济学中大推进理论的观点,脱贫攻坚的实施为贫困地区带来了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乡村产业等资源,外部的投资和帮扶不仅为贫困地区人口发展提供了原始的发展动力,而且培育出了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助于后期乡村振兴的稳定推进。
关键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温美荣  王帅  
脱贫攻坚已取得全面胜利,"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当前阶段的重要任务。两者的跨界复杂性和多元综合性决定了其衔接过程需要多方面协同发力。从政策协同视角来看,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衔接与协同理论相契合,其政策供给目标、政策供给方式和政策供给内容等方面在多个维度和层级都具政策协同性。因此,以政策协同为分析框架,从政策协同的内容入手,做好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从政策协同的方式入手,统筹推进纵向协同与横向协同;从政策协同的机制入手,构建好结构性机制和程序性机制,以此探索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课题组  
广西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近几年来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四大战役"、抓好产业就业扶贫,加快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进度,落实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低保兜底等措施,有力地提高了全区贫困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明显改善了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不仅取得了脱贫攻坚的丰硕成果,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两大战略的政策契合度、实践衔接度将直接影响各级政府工作的实际成效。着力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两大战略的有机衔接,不仅能助推广西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确保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高质量稳定脱贫,更能充分发挥政策合力,在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方面抢占先机,不断推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为最终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强  
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和优先任务。当前,中国正处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期、政策叠加期。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风险和挑战。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需要明确两大战略的政策着力点,辩证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从政府与市场两个层面着眼,从微观政策转移接续入手,做好规划统筹、政策统筹、监管统筹、工作统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明皓  叶敬忠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在贫困质态转轨、共同富裕理念导向以及"三农"工作重心转移背景下所产生的重要战略举措。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机制构建包括从顶层到基层的全方位巩固机制、贫困与非贫困统筹的全领域拓展机制以及从防贫到振兴的全过程接续机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体系安排则需要充分回应衔接政策体系设计、政策执行保障和政策调适创新的问题,只有建立基础性和差异性相统一的衔接政策体系、构筑内部风险防范和外部资源供给协同化的政策保障以及依托政策分类调适平抑衔接政策波动才能真正实现二者衔接的灵活性、顺畅性和稳定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钱文挥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牢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守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秉承家国情怀,强化政治担当,聚焦三农重点领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海波  毕洁颖  
随着中央公布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顶层设计已经明确倾斜支持西部地区摘帽时间晚的脱贫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三区三州"等原深度贫困地区虽然消除了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问题,但由于社会发展尤其是人的发展的历史滞后性,很多内源性问题在脱贫攻坚期内难以彻底解决,依然需要在"十四五"衔接过渡期加强针对性政策支持力度,夯实脱贫基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根本在产业,关键在人。本文通过构建融合诱致性技术-制度变迁理论和人力资本提升理论的解释框架,结合对西部民族脱贫地区的深入调研与案例考察,阐释了对于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社会发展滞后的"三区三州"脱贫地区而言,应有效利用政府掌握的强财政资源配置权,基于资源禀赋条件,形成诱导产业做大做强的制度安排,针对民族脱贫群众的弱人力资本特征,寓培训于田头,切实提高其内生发展能力,推动乡村产业形成资源、政府、市场、技术和人协同效应下的"阶梯式上升"内生可持续发展路径,并产生持续稳定助农增收成效。最后,针对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从提高村集体组织带动能力、强化与农产品电商等消费新业态对接、加强村社内部产业发展人才的培育和脱贫群众人力资本的提升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政策调整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海波  毕洁颖  
随着中央公布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顶层设计已经明确倾斜支持西部地区摘帽时间晚的脱贫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三区三州"等原深度贫困地区虽然消除了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问题,但由于社会发展尤其是人的发展的历史滞后性,很多内源性问题在脱贫攻坚期内难以彻底解决,依然需要在"十四五"衔接过渡期加强针对性政策支持力度,夯实脱贫基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根本在产业,关键在人。本文通过构建融合诱致性技术-制度变迁理论和人力资本提升理论的解释框架,结合对西部民族脱贫地区的深入调研与案例考察,阐释了对于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社会发展滞后的"三区三州"脱贫地区而言,应有效利用政府掌握的强财政资源配置权,基于资源禀赋条件,形成诱导产业做大做强的制度安排,针对民族脱贫群众的弱人力资本特征,寓培训于田头,切实提高其内生发展能力,推动乡村产业形成资源、政府、市场、技术和人协同效应下的"阶梯式上升"内生可持续发展路径,并产生持续稳定助农增收成效。最后,针对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从提高村集体组织带动能力、强化与农产品电商等消费新业态对接、加强村社内部产业发展人才的培育和脱贫群众人力资本的提升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政策调整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邱密  张伟达  贾广宇  
2020年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实现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成为“三农”工作的重心,构建有效的农业产业发展治理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为视角,认为实现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应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农民等多元主体的作用,并可划分为政府决策引导型、企业市场化主导型、社会组织资源整合型三种农业产业多中心治理模式。通过对具体实践的分析,探讨了明晰多中心治理目标、构建有效沟通协商机制、灵活匹配适宜的多中心治理模式的农业产业治理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何璐  
脱贫攻坚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加强审计监督,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是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具体体现,也是助力脱贫群众迈向富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边慧敏  张玮  徐雷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战略支撑。连片特困地区作为当前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亦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高地。面对未来两年此两大战略交汇并存的特殊发展时期,本文将连片特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结合思考,系统梳理二者内涵关联,深入分析其互促共进面临的挑战。探析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路径,以期形成两者有机衔接、长效互促、协同发展的良性联动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