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35)
2023(8489)
2022(7144)
2021(6808)
2020(5490)
2019(12390)
2018(12016)
2017(23159)
2016(13018)
2015(14330)
2014(14169)
2013(13774)
2012(12788)
2011(11867)
2010(12330)
2009(11106)
2008(11012)
2007(10315)
2006(9437)
2005(8518)
作者
(33770)
(28726)
(28090)
(27112)
(18032)
(13611)
(12753)
(11006)
(10876)
(10373)
(9739)
(9254)
(9191)
(8991)
(8937)
(8587)
(8541)
(8258)
(8235)
(8199)
(7244)
(7095)
(6933)
(6706)
(6695)
(6531)
(6499)
(6151)
(5794)
(5700)
学科
(49356)
经济(49298)
(47977)
(47947)
农业(32476)
管理(31810)
(25675)
企业(25675)
中国(17299)
业经(16876)
(14103)
方法(13802)
(12187)
地方(11906)
(11871)
数学(11621)
数学方法(11404)
农业经济(10511)
(10246)
及其(9937)
收入(9741)
政策(9482)
(9379)
贸易(9373)
(9288)
农村(9280)
技术(9274)
(9215)
方针(9116)
发展(8642)
机构
学院(179640)
大学(169552)
(76196)
经济(74492)
管理(68757)
研究(61744)
理学(59035)
理学院(58440)
管理学(57577)
管理学院(57215)
中国(48024)
(46279)
(34944)
农业(34657)
科学(34045)
(33966)
(30389)
(29784)
中心(29781)
业大(29636)
研究所(27089)
(26922)
师范(26804)
财经(25560)
(23157)
(22782)
北京(21752)
技术(21587)
经济管理(21520)
(21221)
基金
项目(112509)
研究(93492)
科学(90354)
基金(79171)
(66625)
国家(65794)
社会(58464)
科学基金(56669)
社会科(54741)
社会科学(54731)
(46263)
教育(44654)
编号(42853)
基金项目(40719)
(38112)
成果(34808)
自然(32849)
自然科(32009)
自然科学(32003)
自然科学基金(31460)
资助(30941)
课题(30149)
(27979)
(27221)
(26295)
重点(25401)
(25382)
(25295)
(23928)
(23666)
期刊
(95525)
经济(95525)
研究(53228)
(52679)
中国(45354)
农业(35458)
教育(32277)
(24416)
科学(23207)
(22506)
金融(22506)
业经(22470)
管理(22391)
学报(21662)
技术(20649)
大学(18401)
学学(17459)
(16145)
农村(14364)
(14364)
农业经济(14284)
职业(13686)
问题(13468)
经济研究(12172)
财经(12050)
世界(11135)
(10301)
(10162)
(10074)
论坛(10074)
共检索到284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俊丽  何爱霞  
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及建设技能型社会的新发展阶段,脱贫农民职业技能学习的价值愈加凸显。中国乡村振兴网中20位农民的脱贫增收故事表明,脱贫农民职业技能学习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动力都呈现出由外而内的嬗变逻辑,其价值逻辑则为自我导向学习推动显性职业技能巩固拓展,"从做中学"助力隐性职业技能迁移开发以及拓展性学习促进复合型职业技能内生创新。为持续推进脱贫农民的职业技能学习,未来应注重培育终身学习文化,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聚焦工作场所学习,实现"场域-惯习"互促;合理评估学习成果,促进价值理性觉醒回归。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斌  牛利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打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脱贫攻坚战,先后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思路,形成了习近平脱贫攻坚的战略思想,为新时期脱贫攻坚构建了基本的结构框架。进入脱贫攻坚的拔寨冲刺阶段,面对日益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的脱贫攻坚战略思想,就必须要理顺脱贫攻坚战略的实践逻辑,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来引领、破解和推动脱贫攻坚工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留成  
全面推进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是提升农民专业技术水平、激发农民创造活力、助力乡村振兴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在逻辑上要坚持适用、实用、管用和好用等原则,在尊重新型职业农民的前提下高效推进。针对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遭遇的现实困境,有必要在改革路径上从更新认知与思维、明确对象范围、完善标准与办法、加强培养培育、强化治理与激励等方面精准发力,以便更好地赋能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尚静  张和清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二者具有内在联系和递进关系。当前,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本文在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嵌入理论,以社会工作在广东一个山村推动的社区减贫项目为例,探讨社会工作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践逻辑及策略。积极介入生计是社会工作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关键和着力点。在介入生计的过程中,社会工作需要遵循"经济嵌入生态—社会"的逻辑,通过识别生计资产、组织合作生产、构建扁平化市场、营造社区共同体等行动策略推动经济、生态、社会协同发展。社会工作基于上述逻辑及策略的社区实践有助于防止返贫和缓解相对贫困问题,迈向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的全面振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尚静  张和清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二者具有内在联系和递进关系。当前,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本文在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嵌入理论,以社会工作在广东一个山村推动的社区减贫项目为例,探讨社会工作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践逻辑及策略。积极介入生计是社会工作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关键和着力点。在介入生计的过程中,社会工作需要遵循"经济嵌入生态—社会"的逻辑,通过识别生计资产、组织合作生产、构建扁平化市场、营造社区共同体等行动策略推动经济、生态、社会协同发展。社会工作基于上述逻辑及策略的社区实践有助于防止返贫和缓解相对贫困问题,迈向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的全面振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鸿倩  闫卫平  
纵览21世纪以来与职业技能培训有关的政策性文件,对新世纪我国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完善与成熟的过程进行探索性分析,不难发现,我国职业技能培训政策的嬗变,是政策理念接轨国际转向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理念超越,是政策主体逐步达到顶层设计高度的战略攀升,是政策规划由体系化逐步到制度化的递进发展,是政策内涵由社会本位取向到人本本位取向的价值超越,是政策设计引导培训的内在循环运作机制持续走向科学化的增效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瑞  
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本应契合乡村振兴的要求,进而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必然。但是,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着思维观念滞后、投入主体单一和供给结构失衡等诸多内源性问题,难以满足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因此,亟需突破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实践困境,从根本上破解乡村振兴的人才瓶颈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欣悦  石伟平  
根据VR/AR技术的内涵特征,找寻VR/AR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契合点,探寻"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方向;在此基础上,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等层面提出了VR/AR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策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东淼  
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市民化及农民上楼问题的学术研究十分活跃,诸多研究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单一立场将农民集中居住视作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高效途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兴起及乡村振兴的政策转向背景下,以西方现代化模式为目标的发展主义政策路径逐渐受到反思和质疑。借助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视角,结合Y村城郊开发区农民集中居住不同阶段的微观案例,揭示发展话语如何凭借现代城市替代传统乡村的发展真理性,对农民的传统生计进行边缘化建构和经济指标转译,从而使农民的主体生计诉求让位于集中上楼的政策规划。以此对农民集中居住政策及长期以来的乡村改造政策背后的发展主义逻辑进行理论追溯和反思,并探讨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乡村建设及城镇化的新发展语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东淼  
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市民化及农民上楼问题的学术研究十分活跃,诸多研究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单一立场将农民集中居住视作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高效途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兴起及乡村振兴的政策转向背景下,以西方现代化模式为目标的发展主义政策路径逐渐受到反思和质疑。借助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视角,结合Y村城郊开发区农民集中居住不同阶段的微观案例,揭示发展话语如何凭借现代城市替代传统乡村的发展真理性,对农民的传统生计进行边缘化建构和经济指标转译,从而使农民的主体生计诉求让位于集中上楼的政策规划。以此对农民集中居住政策及长期以来的乡村改造政策背后的发展主义逻辑进行理论追溯和反思,并探讨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乡村建设及城镇化的新发展语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符林  
去杠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核心任务之一,也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去杠杆是大的政策取向,这一政策落实没有先例可循,因此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紧密结合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杠杆总量、结构的实际情况,厘清各领域杠杆间的关系,分清主次轻重,把握好逻辑,找准目标,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我国杠杆率的总量及结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戴仁荣  
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虽有所复苏但仍不见明显好转。当前,亚太经济合作正处在十字路口,面临着方向性选择。为遏制中国的和平崛起和分享全球最具经济活力的亚洲地区经济发展的红利,美国以TPP为抓手意图打造由其主导的亚太自贸区(FTAAP)。TPP的持续推演遵循着一国国家实力、国家利益以及国家亚太战略的综合考量这一逻辑规律。对于"剑指中国"的TPP,中国该如何做出战略选择,已是摆在我国面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符林  
去杠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核心任务之一,也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去杠杆是大的政策取向,这一政策落实没有先例可循,因此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紧密结合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杠杆总量、结构的实际情况,厘清各领域杠杆间的关系,分清主次轻重,把握好逻辑,找准目标,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我国杠杆率的总量及结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迪  王明哲  
在脱贫攻坚决胜阶段,防止脱贫又返贫现象的发生,巩固已有脱贫成果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必要举措。为此,文章创新性地提出了脆弱性脱贫理论,以期能解释出现返贫现象的内在逻辑,并进一步论证了如何降低和防止脱贫又返贫。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4年三轮微观调查数据,文章首先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验证了家庭资产禀赋能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随后构建"条件Markov模型"探究一般情景和风险冲击情景下,不同资产禀赋水平对"脱贫—返贫"状态转移的影响,最后讨论了脱贫未返贫路径机制。研究发现:资产禀赋能防止返贫现象发生。具体地,生产资产禀赋最明显;资产禀赋防止家庭从轻度脱贫返回为浅度贫困的作用最明显;当存在风险冲击时,资产禀赋的作用将增强;而当地区存在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或高福利水平以及个体存在借款行为时,资产禀赋的作用将减弱。因此,文章认为将资产指标纳入贫困动态调整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福利体系,从根本上鼓励贫困家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实施教育技能培训,将有助于巩固已有的脱贫成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魏明  
产业集群在演变的不同阶段产生了对专业性人力资源和特色专业建设的需求,成为职业教育专业集群建设的服务对象和基础依据。服务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专业集群作为顺应产业变化的创新型专业组织,以职业联系为纽带密切了专业与产业的关系,并具有依存性、区域性和动态性等特征。因此,应根据集群组织的特点和具体需求,形成合理的专业地域、类型和层级结构,建立共享型、异质化的专业集群体系,并通过产业内的职业分析方法探索具体化的专业设置方向,切实提高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