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17)
2023(10528)
2022(8321)
2021(7451)
2020(6084)
2019(13290)
2018(13040)
2017(25096)
2016(13952)
2015(14793)
2014(14794)
2013(14130)
2012(12646)
2011(11123)
2010(10697)
2009(9659)
2008(9546)
2007(8285)
2006(6992)
2005(6253)
作者
(43280)
(36295)
(36226)
(34209)
(23018)
(17770)
(15979)
(14218)
(13835)
(12724)
(12526)
(11999)
(11868)
(11553)
(11352)
(11304)
(11099)
(10812)
(10431)
(10404)
(9482)
(9076)
(8796)
(8269)
(8220)
(8205)
(8077)
(7935)
(7445)
(7419)
学科
(52437)
经济(52379)
(38919)
管理(37540)
(30049)
企业(30049)
方法(23980)
数学(21500)
数学方法(21191)
(16365)
中国(15412)
(15246)
(13418)
业经(12602)
农业(11425)
(10274)
贸易(10272)
(10104)
财务(10084)
财务管理(10070)
(10026)
(9929)
企业财务(9721)
地方(9343)
技术(9118)
(8721)
银行(8655)
(8315)
金融(8313)
(8153)
机构
大学(194062)
学院(193801)
(76124)
经济(74735)
研究(69669)
管理(69306)
理学(61305)
理学院(60556)
管理学(59224)
管理学院(58898)
中国(49505)
科学(48691)
(48420)
(40079)
农业(38859)
业大(38827)
(37750)
研究所(35105)
(33637)
中心(30637)
(28165)
财经(27757)
农业大学(25858)
(25536)
(25070)
经济学(24277)
北京(24038)
(23381)
(23115)
师范(22624)
基金
项目(143294)
科学(111451)
基金(106078)
(98511)
国家(97762)
研究(91905)
科学基金(81430)
社会(60378)
社会科(57405)
社会科学(57387)
基金项目(56506)
(56458)
自然(56326)
自然科(55162)
自然科学(55139)
自然科学基金(54184)
(48375)
资助(42256)
教育(41525)
重点(33323)
编号(32913)
计划(30587)
(30528)
(30455)
(30114)
科研(28917)
创新(28331)
科技(27463)
(27254)
国家社会(26422)
期刊
(74669)
经济(74669)
研究(48517)
学报(46970)
(43958)
科学(37891)
中国(34696)
大学(33591)
学学(32648)
农业(29460)
(26725)
管理(23777)
(16007)
金融(16007)
(15896)
业大(14008)
教育(13850)
财经(13732)
经济研究(13556)
业经(12997)
技术(12804)
(12687)
农业大学(11886)
(11767)
科技(10865)
问题(10781)
林业(9527)
商业(8708)
中国农业(8350)
技术经济(8327)
共检索到267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祝美云  林顺顺  梁丽松  王贵禧  
以不同糯性等级的6个板栗品种为试材,比较不同糯性品种板栗粉的糊化特性差异以及脱脂、脱蛋白处理对不同糯性品种板栗粉糊化特性的影响,进而分析蛋白质、脂肪与板栗糯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糯性品种板栗粉糊化黏度显著低于低糯性品种(P<0.05)。2)脱脂后,板栗粉RVA谱特征值改变不明显;脱蛋白后,板栗粉糊化黏度显著升高,糊化温度降低。3)蛋白质含量与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和回复值显著负相关(P<0.05),脂肪含量与板栗粉糊化特征参数的相关性不明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梁丽松  林顺顺  张柏林  王贵禧  
【目的】比较3个品种群的24个主栽品种板栗粉膨胀势及其脱脂、脱蛋白处理后膨胀势变化的差异,分析板栗粉的主要物质组成与其膨胀特性的关系,为板栗粉加工产品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取板栗全粉,索氏提取法制取脱脂板栗粉,碱液沉淀法制取脱蛋白板栗粉,索氏提取法和碱液沉淀法制取脱脂脱蛋白板栗粉;采用吸水膨胀离心法测定系列板栗粉膨胀势,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索氏提取法测定脂肪含量,蒽酮比色法测定淀粉含量。【结果】板栗全粉的膨胀势在不同品种之间以及不同品种群之间均存在差异,其中北方品种群板栗全粉膨胀势最低。脱脂处理对板栗粉膨胀势的影响相对较小。各品种板栗粉脱蛋白处理后膨胀势均显著升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梁丽松  张柏林  林顺顺  王贵禧  
以中国不同板栗产区16个品种板栗为试材,研究淀粉表面结合脂对板栗淀粉糊化特性影响。结果表明:板栗淀粉RVA糊化黏度在升温过程中逐渐升高并达到峰值,随后黏度降低并在整个温度保持阶段持续降低并降到谷值;在冷却过程中,淀粉糊黏度再次缓慢升高直至整个糊化过程结束。板栗淀粉RVA糊化黏度特征曲线按形状可分为4种类型,脱脂处理虽不改变淀粉糊化黏度特征曲线的形状,但对板栗淀粉RVA糊化黏度特征值产生影响,使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和最终黏度升高,糊化温度降低,峰值时间影响不大,对稀懈值和回冷值有显著影响。当板栗淀粉表面结合脂含量为0.96%~4.50%时,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和稀懈值受到显著影响,从而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珊  高小丽  高金锋  王鹏科  冯佰利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不同品种芸豆营养成分含量和蛋白提取率的影响。【方法】分别制备8个品种芸豆(YD04-01~YD04-08)的脱脂、脱皮和脱皮脱脂粉,以不进行处理的全粉为对照,测定不同芸豆粉水分、灰分、粗脂肪、粗蛋白、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8个品种芸豆粉营养成分含量及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与芸豆全粉的营养成分相比,脱脂和脱皮处理都能使芸豆粉水分含量降低,脱皮处理的影响更大;脱脂和脱皮处理均能使芸豆粉碳水化合物和粗蛋白含量显著增加,脱脂处理对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更大,脱皮处理对粗蛋白含量的影响更大;脱脂处理使芸豆粉灰分含量显著增加,脱皮处理使灰分含量显著降低。脱皮脱脂处...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卫佩行  周定国  
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单板进行氢氧化钠碱液脱脂处理,借助电子自旋振动波谱仪、扫描电镜和表面张力仪分析脱脂处理对马尾松单板表面特性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稀碱脱脂处理以后,马尾松单板的自由基峰强度降低,但是马尾松单板脱脂前后自由基浓度分别为17.649 4和17.672 8,几乎没有变化;脱脂前后马尾松单板表面形貌的变化发现,稀碱脱脂处理大大降低了木材的脂含量,但是会增大木材表面粗糙度;脱脂处理以后,马尾松单板表面接触角变小,表面自由能增加了8.63%。图5表2参1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唐征  杨凯  冯永庆  曹庆芹  沈元月  秦岭  
利用RACE技术从板栗短雄花序突变体中扩增得到660bp的板栗脂质转运蛋白(lipid transfer protein,LTP)cDNA片段。该cDNA编码118个氨基酸,具有8个位置保守的半胱氨酸(C)残基及26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它与棉花、草莓脂质转运蛋白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63%,基因序列已提交数据库(GenBank),其登录号分别为FJ490676(基因)和ACL01093(蛋白)。荧光定量分析表明板栗短雄花序突变体较正常雄花序的脂质转运蛋白表达量更高。将板栗脂质转运蛋白基因插入到硫氧还蛋白融合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了板栗的原核表达载体pET-LTP,在大肠杆菌菌株Roset...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包怡红  赵楠  
以脱脂松仁粕为原料,采用OsbOrne法提取松仁粕中的球蛋白,设naCl质量分数(0.5%、1.0%、1.5%、2.0%、2.5%、3.0%)、料(质量,g)液(体积,m l)比(1∶10、1∶15、1∶20、1∶25、1∶30、1∶35)、提取时间(30、60、90、120、150、180 min)和提取温度(40、45、50、55、60、65℃)4个单因素试验,再用响应面法优化松仁粕中球蛋白的提取工艺,并对其分子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naCl质量分数为2.5%,料液比为1∶15,提取时间为150 min,提取温度为56℃时,松仁粕中球蛋白的提取率较高,为15.32%;sDs–Page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陶月良  朱诚  
板栗种子成熟脱落时 ,脱水敏感性相对较弱 ,子叶和胚轴中棉籽糖和水苏糖含量达最高峰 ,此后随着酶活性的急剧上升而明显下降。花后 75d ,板栗种子子叶中已有一定的α-淀粉酶和异柠檬酸裂解酶 ,其活性在种子成熟后急剧上升 ,说明板栗种子脱落后即开始其萌发进程。胚轴内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子叶 ,热稳定蛋白含量低于子叶 ,胚轴热稳定蛋白占可溶性蛋白的比值在 90d最高。SDS -PAGE表明 ,胚轴与子叶的可溶性蛋白谱带差异较大 ;子叶含有较多的热稳定蛋白 ,胚轴的热稳定蛋白为 2 0kD、1 2kD蛋白 ,1 0 5d时仅剩 1 2kD蛋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杰青  吉传义  陆承平  
利用蛋白酶的溶蛋白特性 ,结合琼脂免疫扩散试验 ,建立了脱脂奶溶蛋白琼脂扩散抑制试验的新方法 ,用以检测兔血清中的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hydrophilla)胞外蛋白酶抗体。同时与琼脂扩散免疫沉淀试验及ELISA试验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 ,该方法的敏感性优于琼脂扩散免疫沉淀试验 ,而与ELISA试验相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梁丽松  徐娟  王贵禧  马惠铃  
【目的】分析3个品种群的33个主栽品种板栗淀粉糊化特性与直链淀粉含量及淀粉粒粒径之间的关系,为评价板栗糯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理化分析方法测定板栗淀粉含量以及直链淀粉含量;用快速黏度分析仪(RVA)测定板栗淀粉糊化特性;利用S3500型激光粒度分布仪测定淀粉粒粒径分布;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品种板栗淀粉的RVA谱特征值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北方品种群板栗淀粉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和稀懈值的总体水平均较其它两个品种群板栗高,各品种群之间差异显著;北方品种群的回冷值、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最低。板栗淀粉的糊化特性具有较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不同品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建省  邓志英  吴澎  田纪春  谢全刚  
【目的】研究添加面筋蛋白对淀粉糊化特性影响的规律,为活性面筋蛋白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及小麦品质改良提供依据。【方法】以PH1391普通小麦淀粉为试验材料,添加3种类型的面筋蛋白(强筋、中筋和弱筋),5个添加量处理,分析其糊化特性并对形成的网络结构进行显微镜观察。【结果】随着面筋蛋白添加量的增加,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黏度面积、反弹值和峰值时间都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每增加2%的面筋蛋白,以上糊化特性指标平均值分别下降了纯淀粉相应指标的3.6%、4.8%、3.4%、3.8%、4.0%和1.18%,除峰值时间外,下降率都超过了纯淀粉的2%;面筋蛋白添加量对稀懈值、糊化温度和糊化起始时间没有显著影...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瑜  张军民  孟艳莉  赵青余  邓立康  
【目的】研究日粮含不同水平的脱脂DDGS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用960只67周龄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鸡。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Ⅰ组、Ⅱ组、Ⅲ组DDGS占日粮的比例分别为12%、18%和24%,试验期8周。【结果】各试验组的采食量、蛋形指数、蛋壳厚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各试验组蛋黄颜色显著加深,平均蛋重显著降低(P0.05),试验Ⅲ组料蛋比和哈夫单位显著提高,产蛋率显著降低(P<0.05);各组之间血清中钙、...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汉民  董明敏  桑卫国  韩素珍  
重点对日本鲐鱼片和鱼糜分别用扩展青霉PF86 8产生的碱性脂肪酶酶解法与漂洗压榨的理化法脱脂工艺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对鲐鱼片 ,理化法 (残脂率 11.0 1% ,按干基计 ,下同 )优于酶解法 (残脂率 19.48% ) ,而对鱼糜 ,酶解法 (残脂率 3.49% )大大优于理化法 (残脂率 7.5 2 % )。筛选出的脂肪酶的适宜酶解条件为pH 8.7~ 9.2 ,温度 32℃ ,酶液活度 40U·mL-1,酶液与底物比为 5∶1,脱脂时间 5 0min。鲐鱼糜在上述酶解条件下 ,残脂率可达 4%以下 ,而采用理化法脱脂 ,残脂率只能达到 8%左右。无论酶法还是理化法 ,均难使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俊荣  汪秋宽  叶于明  姚远  
鲱经采肉、脱脂等处理后,与大豆分离蛋白混合经双轴挤出机共同挤出,套筒温度为160 ℃,送料速度33kgh ,螺轴转速120rmin 。实验结果表明,脂肪含量为28 % ,16 % ( 干基) 的两种脱脂鱼肉,呈现出优越的组织化性能。挤出物呈多孔膨松结构,并且具有类似畜肉的韧性和咀嚼感。电子显微镜扫描结果显示,该组织化产物具有良好纤维结构并沿挤出方向定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新华  郑青松  刘玲  刘兆普  张静  魏微  汪辉  
以干菊芋块茎粗粉为原料,对菊芋菊粉纯化中脱蛋白和脱色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菊粉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最佳温度为90℃,时间10 m in;石灰乳脱蛋白最佳pH值为11~12,蛋白去除率约为83.61%;磷酸回调最佳pH值为6~6.5,蛋白去除率为12.53%。菊粉提取液最佳脱色条件:采用D311弱碱阴离子树脂,脱色温度45℃,色素浓度0.796 Abs,洗脱速度为4 B.h-1,树脂对色素的吸附量可达15.58ΔA.mL-1,菊粉平均损失率为3.0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