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09)
- 2023(6677)
- 2022(4993)
- 2021(4727)
- 2020(3814)
- 2019(7971)
- 2018(8224)
- 2017(14827)
- 2016(8547)
- 2015(9564)
- 2014(9772)
- 2013(9000)
- 2012(8360)
- 2011(7290)
- 2010(7491)
- 2009(7199)
- 2008(7409)
- 2007(7036)
- 2006(6322)
- 2005(6050)
- 学科
- 济(32417)
- 经济(32380)
- 管理(21311)
- 业(21022)
- 企(17020)
- 企业(17020)
- 学(13577)
- 中国(11380)
- 方法(10255)
- 农(10248)
- 业经(8782)
- 理论(8066)
- 数学(7713)
- 数学方法(7462)
- 财(7069)
- 农业(6989)
- 制(6597)
- 地方(6014)
- 发(5924)
- 教育(5605)
- 银(5572)
- 银行(5545)
- 教学(5527)
- 行(5273)
- 体(5180)
- 融(5141)
- 金融(5139)
- 发展(5117)
- 展(5097)
- 和(4895)
- 机构
- 大学(124731)
- 学院(122424)
- 研究(45005)
- 济(43299)
- 经济(42177)
- 管理(39324)
- 中国(33785)
- 理学(32791)
- 理学院(32338)
- 管理学(31342)
- 管理学院(31134)
- 科学(30641)
- 京(27871)
- 农(25048)
- 所(24299)
- 研究所(22109)
- 财(20781)
- 中心(20483)
- 江(20257)
- 农业(19786)
- 业大(19621)
- 范(18819)
- 师范(18531)
- 北京(17444)
- 财经(16168)
- 州(16054)
- 院(15982)
- 技术(15411)
- 师范大学(14829)
- 经(14651)
- 基金
- 项目(76310)
- 科学(58093)
- 研究(53682)
- 基金(53501)
- 家(48093)
- 国家(47658)
- 科学基金(39308)
- 社会(32447)
- 社会科(30443)
- 社会科学(30437)
- 省(30212)
- 基金项目(26983)
- 自然(25654)
- 划(25380)
- 教育(25203)
- 自然科(25094)
- 自然科学(25082)
- 自然科学基金(24607)
- 编号(22207)
- 资助(22043)
- 成果(19922)
- 重点(17840)
- 发(16423)
- 课题(15873)
- 部(15742)
- 创(15018)
- 科研(14492)
- 计划(14458)
- 大学(14160)
- 创新(14116)
共检索到194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子铖 秦宏智
<正>整形外科中,构建良好脱细胞支架结构,充分利用再细胞化技术强化脱细胞支架结构的实际运行效率,是确保最终修复与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同时,脱细胞支架结构与再细胞化技术在具体整形手术过程中,也具备极强应用价值和效应,如脱细胞结构与再细胞化技术有助于消除人们身体上的瘢痕,进一步加强患者面部整形效果,强化手术所产生创伤口的愈合能力等。所以,由客观联系视角来看,脱细胞结构与再细胞化技术在整形外科中的科学与合理运用,具有无法被替代的现实作用与意义。张宗学主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年出版的《脱细胞真皮基质微整形美容医学》一书,在明确、充分掌握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基本概念与知识理论的基础上,全方位、多层次研析了其在微整形美容医学中的具体发展和应用,意在通过所获理论成果向人们讲述怎样利用脱细胞真皮基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屠迪 崔燕 余四九
以妊娠前后的牦牛子宫为材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波形蛋白(Vimentin)、泛角蛋白(CKs)和角蛋白7(CK7)能否成为牦牛子宫内基质细胞和上皮细胞的特异标记物。结果表明,Vimentin可作为妊娠前后牦牛子宫基质细胞标记蛋白;CKs可标记妊娠前后牦牛子宫腺上皮、腔上皮细胞和妊娠早期尿囊内层细胞;CKs和CK7均可标记妊娠早期牦牛尿囊外层细胞。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翊华 窦忠英
【目的】证明酶-去污剂法制备绵羊颈动脉脱细胞基质的可行性,进一步探索制备绵羊颈动脉脱细胞基质的新方法,制备比较理想的绵羊颈动脉脱细胞基质,为构建组织工程化血管提供支架材料。【方法】分别采用反复冻融-1%曲拉通(TritonX-100)加蛋白酶抑制剂(PMSF)法(蛋白酶抑制剂(PMSF)-1%曲拉通(TritonX-100)反复冻融法)和0.25%胰蛋白酶-1%TritonX-100法制备绵羊颈动脉脱细胞基质,标本进行大体、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力学性能检测并做比较。【结果】反复冻融-1%TritonX-100加PMSF法(PMSF-1%TritonX反复冻融法)不仅能完全脱除细胞、保持基质纤维...
关键词:
颈动脉 脱细胞基质 绵羊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占娣 冯颖 李娴 丁伟峰 马李一 陈晓鸣
[目的]明确白蜡及白蜡高级烷醇吐温水溶液对人真皮乳头细胞(HFDPCs)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台盼蓝法测定细胞的的接种数量,接种第2天给药,给药48 h后采用MTS法研究不同浓度吐温80、白蜡及白蜡高级烷醇吐温水溶液对人真皮乳头细胞的作用。[结果]人真皮乳头细胞在吐温80用量1.56 6.25μg·m L(-1)范围内能正常生长。在安全范围内,白蜡(增溶量为0.31 1.25μg·m L(-1))吐温水溶液、白蜡高级烷醇(增溶量为3.12 12.5μg·m L(-1))吐温水溶液均能促进人真皮乳头细胞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胡彩虹 夏枚生 熊莉 许梓荣
采用尼罗罗非鱼上皮细胞培养模型,观察嗜水气单胞菌对鳃上皮、皮肤上皮、肠上皮细胞的粘附率,研究载铜蒙脱石对细菌粘附的阻断作用及其对细菌粘附引起鱼上皮细胞膜生物特性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嗜水气单胞菌与鱼上皮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粘附作用,粘附率大小顺序为鳃上皮>皮肤上皮>肠上皮细胞。载铜蒙脱石均显著降低了嗜水气单胞菌对鳃、皮肤和肠上皮细胞的粘附率(P<0.05),而且对不同上皮细胞的粘附阻断率无显著差异。嗜水气单胞菌粘附肠上皮细胞后细胞膜生物特性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嗜水气单胞菌粘附鱼上皮细胞后,胞浆游离钙和细胞膜磷脂酶A2活性显著上升。载铜蒙脱石可显著降低由于嗜水气单胞菌粘附鱼上皮细胞引...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黄坚钦
细胞分化与脱分化是现代生物学的基本问题之一。综述了植物细胞分化、脱分化过程中的形态结构变化及其调控。结果表明 :从形态结构水平很难找出标志细胞分化与脱分化的特征规律 ,激素被证明对细胞分化与脱分化的调控起作用 ,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受到普遍的关注。参 1 8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郝斐 闫玮 郭晓东 朱兵 刘东军
在山羊真皮毛乳头细胞中,建立MSX2基因过表达细胞株和MSX2基因干扰细胞株,通过生长曲线比较各细胞株的增殖能力,再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株细胞中MSX2、LEF-1、cyclin D1基因的m 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山羊真皮毛乳头细胞均表达α-SMA和CD133表面标记,鉴定该细胞即为真皮毛乳头细胞。通过Real-time PCR检测各细胞株MSX2的表达量,发现在初级毛乳头细胞中过表达试验组是对照组的11.85倍,干扰试验组是对照组的0.31倍;而在次级毛乳头细胞中过表达试验组是对照组的10.59倍,干扰试验组是对照组的0.45倍,表明MSX2基因过表达和干扰细胞系已被成功建立。与此同时,研究中还发现,随着MSX2表达水平的增加,LEF-1和cyclin D1的表达水平也同步增加,同时使真皮毛乳头细胞增殖能力增强;随着MSX2表达水平的下调,LEF-1和cyclin D1的表达水平也同步减少,同时使真皮毛乳头细胞增殖能力下降。旨在探究MSX2基因在山羊真皮毛乳头细胞增殖中的调控模式,并为深入研究山羊毛囊的发生与生长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彬彬 李云 金晓洁 冯慧
应用DAPI、DiOC荧光法与激光共聚焦电镜技术,观察白杨派树种毛白杨、毛新杨、银腺杨、中国山杨花粉发育中生殖细胞的细胞质DNA及其在精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动态。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时期的生殖细胞、精细胞中不存在具有DNA的细胞器,为白杨派树种具有母系遗传的潜能提供了细胞学证据;其中,线粒体在花粉发育过程中一直存在,但其DNA发生了降解,从而使父系线粒体DNA的传递中断,导致了线粒体的母系遗传。细胞学观察发现,银腺杨少数质体及其DNA被排除和降解的时期相对迟缓。本文还对被子植物线粒体遗传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伟 王建国 郑蒙蒙 陈小江 熊良伟 袁圣 王权
采用对传统酶消化法稍进行改进建立了中华鳑鲏皮肤细胞的分离方法,获得RSDCs株(系)以便用于后续关于中华鳑鲏体色细胞研究。结果显示,对中华鳑鲏抑菌暂养824 h后,0.25%胰酶—EDTA消化处理35 min,用手术刀片顺鳞片方向刮除鳞片,在体式显微镜下解剖获得鱼类皮肤,采用IV型胶原酶—胰酶联合消化皮肤获得单细胞;获得的RSDCs于28°C,5%CO_2条件下进行培养,采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测定绘制了RSDCs生长曲线;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RSDCs F_0、F_5和F_(10)上皮标记物(Kera
关键词:
中华鳑鲏 皮肤细胞 细胞培养 酶消化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顾玉红 程朋军 高述民 胡青 李凤兰
用电镜细胞化学定位的方法,对文冠果种胚诱导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非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及球形胚、鱼雷胚发育期间Ca2+的分布动态进行超微结构水平上的定位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非胚性细胞Ca2+的含量最少,集中分布在细胞壁和细胞间隙中;胚性愈伤组织的细胞Ca2+的含量明显增加,集中分布在液泡膜、质膜和细胞质中;球形胚时,质膜上Ca2+积累的颗粒较大,但量相对较少;鱼雷胚期Ca2+的含量明显增多,集中分布在胚芽端和胚根端,胚根最外层细胞的外侧的细胞壁明显增厚,其细胞壁的外侧Ca2+分布多。推测Ca2+与文冠果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细胞的发育时期密切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费学谦 周立红 王劲凤
研究了三种不同甘、涩类型柿果实中可溶性单宁含量、单宁细胞和薄壁细胞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完全甜柿和不完全甜柿的主要脱涩期明显不同,前者在果实发育的早期,后者在近熟期;完全甜柿自然脱涩主要是由于薄壁细胞的持续增大和单宁细胞的早期停止发育,造成单宁细胞占果肉面积比下降所致,而不完全甜柿的树上脱涩主要依赖果实成熟前单宁的凝固作用。在涩柿中这两种机制都不存在,因而不能自然脱涩。在杭州地区,细胞发育及脱涩过程略早于原产地。
关键词:
柿,单宁细胞,脱涩,单宁凝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廉喜红 刘惠霞 吴文君 杨从军
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苦皮藤素 对东方粘虫(MythimnaseparataWalker)肌肉系统的影响。电镜观察发现,苦皮藤素 对东方粘虫成虫飞行肌和幼虫体壁肌均具有毒性;中毒试虫肌细胞,特别是质膜和内膜系统以及肌原纤维发生明显病变,表现为肌膜破坏、脱落,线粒体肿胀、崩解,内质网扩张,肌丝排列紊乱乃至消解;麻痹期间细胞内产生晶状包含体。结果表明,肌细胞可能是苦皮藤素 的又一作用部位。
关键词:
苦皮藤素Ⅳ 东方粘虫 肌细胞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秀平 金晓萍 张训蒲 赵雅心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鳜鱼咽腔中除了味蕾以外的其它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鳜咽腔表皮中的上皮细胞、粘液细胞及孤立化学感受器的超微结构和其它硬骨鱼的表皮细胞结构极为相似。孤立化学感受器的超微结构和味蕾的感觉细胞的结构也极为相似;鳜鱼咽腔孤立化学感受器极为丰富,是对其味觉功能的一个补偿。
关键词:
鳜鱼 表皮细胞 超微结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青海 刘博 谢金文 魏凤 谷英华 高翠翠 曹宗喜 张艳 王文秀
[目的]建立永生化猪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系,为病毒学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细胞材料。[方法]合成猪腺病毒3型E1基因,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I-neo中,构建E1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I-neo-E1,进行PCR和测序鉴定。提取pCI-neo-E1质粒,转染原代猪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用新霉素G418筛选猪永生化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系(RPECs)。检测RPECs的角蛋白18和19,通过细胞计数测定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并对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分别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CV77毒株、猪圆环病毒2型(PCV2) DBN-SX07株和猪伪狂犬病毒(PRV) Bartha-K61株接种RPECs,同时将PEDV CV77毒株接种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将PCV2 DBN-SX07株接种猪肾细胞(PK15细胞),将PRV Bartha-K61株接种仓鼠肾成纤维细胞(BHK细胞),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病毒的滴度。[结果]PCR和测序结果显示,真核表达质粒pCI-neo-E1构建成功。将pCI-neo-E1转染原代猪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经G418筛选得到永生化细胞株,该细胞株表达角蛋白18和19,传代50代仍保持上皮样细胞形态,增殖活性良好,细胞周期及染色体核型特征与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一致。PEDV CV77毒株感染猪RPECs 24 h后,CPE明显,滴度为10~(5.25)TCID_(50)/mL,低于其在Vero细胞中的滴度(10~(8.125) TCID_(50)/mL)。PCV2 DBN-SX07毒株感染猪RPECs后可产生明显CPE,病毒滴度为10~(6.125)TCID_(50)/mL,略高于其在PK15细胞上的滴度(10~(6.0)TCID_(50)/mL)。PRV Bartha-K61毒株感染猪RPECs后,CPE明显,病毒滴度为10~(8.75) TCID_(50)/mL,略低于其在BHK上的滴度(10~(8.875) TCID_(50)/mL)。[结论]成功构建了永生化猪视网膜细胞系,可用于猪源病毒的培养,尤其是培养PCV2可产生明显CPE,易于观察,为后续开展疫苗工艺的提升提供了一种新的细胞材料。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吴康 蔡春芳 倪建国 王永玲 朱国
借鉴哺乳动物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技术 ,结合鱼类细胞自身特点 ,纯化培养鲤血管内皮细胞并传至 3代 ,以此作为粘附材料。应用淋巴细胞分离液离心技术并结合玻璃粘附法分离纯化鲫、草鱼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并与上述 3代内皮细胞进行免疫粘附试验 ,同时进行免疫粘附动力学观察。结果显示 ,鲫、草鱼两类细胞对内皮细胞的粘附率分别为 :0 .0 9± 0 .0 13,0 .2 0± 0 .0 18;0 .11± 0 .0 15,0 .2 1± 0 .0 2 3。表明鲤科鱼类不同种的同类细胞粘附率差异不大 ,而同种不同类细胞则差异显著。动力学观察分析表明 ,淋巴细胞粘附较快 ,60min进入平台期 ;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