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16)
2023(13141)
2022(11410)
2021(11101)
2020(9159)
2019(21008)
2018(21157)
2017(38938)
2016(22020)
2015(24999)
2014(24734)
2013(23575)
2012(21875)
2011(19607)
2010(19909)
2009(17941)
2008(17502)
2007(15573)
2006(13662)
2005(11929)
作者
(60269)
(49773)
(49650)
(47238)
(31854)
(24038)
(22590)
(19534)
(19077)
(17973)
(17266)
(16611)
(15751)
(15709)
(15398)
(15090)
(15029)
(14965)
(14249)
(14186)
(12483)
(12356)
(11917)
(11432)
(11361)
(11098)
(11091)
(10963)
(9976)
(9955)
学科
(75616)
经济(75529)
管理(63811)
(59758)
(52006)
企业(52006)
方法(35033)
数学(29376)
数学方法(28923)
中国(26331)
教育(23230)
技术(20452)
(19982)
(19788)
(19326)
理论(18301)
业经(18060)
地方(15649)
(13972)
(13370)
农业(13227)
(13132)
贸易(13120)
技术管理(13057)
(12715)
(12209)
财务(12144)
财务管理(12120)
(11750)
(11734)
机构
大学(301740)
学院(295951)
管理(116623)
(106645)
经济(103917)
理学(101108)
理学院(99906)
研究(99066)
管理学(98006)
管理学院(97450)
中国(68738)
(66248)
科学(62822)
(49075)
(48823)
(48413)
师范(48068)
研究所(44821)
(44453)
中心(44394)
(42891)
业大(42755)
北京(42657)
师范大学(39212)
财经(39045)
教育(39021)
(36178)
(36128)
技术(35721)
(35440)
基金
项目(201877)
科学(160203)
研究(154363)
基金(142868)
(123207)
国家(122011)
科学基金(105099)
社会(93838)
社会科(88564)
社会科学(88542)
(80751)
教育(76849)
基金项目(75935)
(69069)
自然(67573)
自然科(66036)
自然科学(66022)
编号(65175)
自然科学基金(64832)
资助(57723)
成果(55101)
课题(47198)
重点(45623)
(45606)
(45030)
(43367)
创新(41692)
项目编号(40743)
教育部(39250)
大学(38498)
期刊
(117105)
经济(117105)
研究(94530)
中国(66285)
教育(64902)
学报(45568)
管理(44197)
科学(42530)
(38698)
(36332)
大学(35556)
学学(31724)
技术(30553)
农业(27433)
(21674)
金融(21674)
业经(19160)
图书(18637)
财经(18399)
经济研究(17693)
科技(16720)
(15672)
职业(15573)
技术经济(14568)
(14558)
(14512)
论坛(14512)
理论(14506)
问题(14312)
实践(13507)
共检索到441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小泉英明  周加仙  毛垚力  贾玉雪  
2000年起,日本开展的一系列"脑科学与教育"研究项目以纵向群组研究为主要形式,并依托于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成像技术,如功能磁共振、脑磁图、近红外成像技术等。在研究者和实践者的通力合作以及高度严谨的伦理审核之下,这一新兴领域如今已搭建起了脑与社会的宏观发展框架。目前研究成果在教育、医疗方面的大量应用昭示着"心智、脑与教育"充满希望的未来,而老龄化带来的记忆减退、全球化形势下的语言学习障碍等典型性社会问题都将获得解决的良方。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加仙  
脑科学与教育是倍受国际重视的新兴研究领域。目前已经成立了大量的研究组织与机构。在这些组织与机构的研究中呈现出这样几个特征:选择不同的研究切入点、探索脑科学与教育连接的研究模式、关注应用性的研究问题、采用先进的研究工具与技术。本文在考察国际脑科学与教育研究发展的基础上,对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几点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刚  
自 2 0世纪 90年代“脑的十年”计划以来 ,脑科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试图 :(1)说明脑的总体工作原理 ;(2 )依据认知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分析所谓“右脑开发”之不可能性 ;(3)结合多元智能理论 ,提出一些激发脑神经生长的建议 ;(4 )总结脑科学或认知神经科学的十项成果 ,包括早期经验建构的重要性、大脑与年龄的关系、内隐记忆、语言获取、多种工作记忆的存在、演绎推理的心理模型的存在、意识、思维模式、人脑加工的独特性、智力等 ,分析其对教育活动产生的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那杰  高飞  
脑科学从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展开,与教育跨学科融合形成了"脑科学与教育"新的研究领域。日本率先在世界上倡导"脑科学与教育"的跨学科研究,并且将脑科学研究作为国家教育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将脑科学的原理运用到教育中去,进行面向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应用研究。本论文介绍的日本近年来"脑科学与教育"研究的最新进展,对推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的脑科学与教育领域研究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小泉英明  贾志勇  孙诚  田辉  
研究表明,大脑会经历“敏感期”,在“敏感期”内大脑能够响应外界刺激,在特定的区域形成神经网络,并使这些网络的功能逐渐发达。根据“髓鞘化”理论,我们应该从新的角度对“学习”、“教育”进行定义。脑科学与教育的研究,将使人们学会按照脑的特性,对不同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与“教育”活动,从而培养人们的创造性,激发人们的热情,提高人们的适应能力,为人类的安宁和幸福做出贡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中建  
脑科学与教育脑科学与教育的关系,或者说基于脑的教育研究,今天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研究主题。追溯历史,早在20世纪50年代研究者就已经对神经科学感兴趣,如和临床医生和就试图从神经科学中找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沈政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关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在我国教育发展中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为了使素质教育得到当代脑科学的坚实基础,本文就近年实行素质教育中存在的四个理论和实践问题,试图以当代脑科学新理论成果给予新的解释。这四个问题是:(1)心理素质包括智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勃  王玉珏  龙昀光  
在揭示绿色产品协同创新中供应商公平感知与创新贡献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上述关系在供应商依赖/不依赖两种情境下的差异。基于多群组模型的比较研究发现,无论供应商是否依赖制造企业,公平感知均能正向影响供应商的信任和承诺,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供应商优先配置绿色资源,继而对供应商的绿色创新贡献产生正向影响,但在分配公平感知与关系承诺、信任与优先配置绿色创新资源、信任与关系承诺以及关系承诺与优先配置绿色创新资源4条路径上仍存在不同形式的差异。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制造企业在推行供应商参与绿色产品创新的实践中应设法提升供应商公平感知,重点关注绿色产品协同创新项目中所缺资源类型以及供应商依赖形式等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路浩  周新林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脑科学与认知科学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同时数学认知的脑科学研究也取得了大量的重要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早期数学学习经验对脑功能具有塑造作用、计算障碍的顶内沟结构或功能缺陷的脑机制、语言对数学认知的作用具有层次性、数学与空间能力在顶叶的密切关系以及数学的性别差异脑机制探析五个方面。数学认知脑科学研究为理解数学学习的本质以及教育实践提供了如下启示:重视儿童早期经验对大脑的数学功能的塑造作用;充分发挥语言、空间能力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针对男女生倾向于使用不同的认知策略,制定适合其自身的学习策略;对患有计算障碍的儿童,教师需要掌握一些针对这些孩子的特殊的教...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力  
当今人们对脑科学研究与教育之间关系的认识,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教育工作者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在吸收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跨学科的研究设想,力图使大脑研究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教学实践。1998年11月美国教育科学杂志《Educa-t...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楚江亭  
科学与科学教育关系密切。由于长期以来科学仅被视为"客观、价值中立、正确的知识体系",而作为人类的一种探究性活动,科学的"社会性"、"价值性"、"境域性"、"可错性"等常常被忽视。从当代国际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来看,科学不仅是静态的知识体系,还包括动态的知识生产过程,且其本身是受社会、个体等因素影响,并由社会建构而成的。深刻理解科学内涵及科学的社会建构特征,不仅有利于解放思想、深化科学教育理论研究,而且有助于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刘春雷  陈睿渊  冯义东  
文章首先论述了脑科学对教育领域的重要意义以及脑科学的基本概念,然后从脑科学视角分析了教育技术领域中的重要理论与实践,其中着重阐释了脑科学与视听教育、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教学设计等存在着的密切而重要的联系,最后提出有关促进教育技术与脑科学交流互动的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克利  孙宗禹  
要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就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创新。当前,既要克服高等教育研究脱离高等教育实践的倾向,也要克服高等教育实际工作者远离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局面。而加强院校研究是促进高等教育研究与实际有机结合的可行方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沈红  
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之快、成就之显著,给世界带来重要的影响。追溯200多年的建国历史,美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走着一条从引进为主到引进与创新并举再到创新为主的道路。从系统的观点来看,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是两个相关系统。美国高等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两个“转化”所引起的重要作用,突出地表现了这种相关性。一、美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