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63)
- 2023(7008)
- 2022(5909)
- 2021(5282)
- 2020(4387)
- 2019(9649)
- 2018(9128)
- 2017(16962)
- 2016(9456)
- 2015(10241)
- 2014(9669)
- 2013(9616)
- 2012(8916)
- 2011(8064)
- 2010(7923)
- 2009(7203)
- 2008(7018)
- 2007(6089)
- 2006(5362)
- 2005(4668)
- 学科
- 济(35406)
- 经济(35347)
- 管理(27037)
- 业(26082)
- 企(21122)
- 企业(21122)
- 方法(17041)
- 数学(14762)
- 数学方法(14613)
- 学(11392)
- 农(10899)
- 财(9323)
- 中国(8863)
- 业经(8579)
- 贸(8504)
- 贸易(8500)
- 易(8302)
- 农业(7261)
- 制(6516)
- 技术(6147)
- 环境(5718)
- 务(5648)
- 财务(5645)
- 财务管理(5633)
- 划(5440)
- 企业财务(5385)
- 银(5311)
- 融(5264)
- 金融(5262)
- 银行(5256)
- 机构
- 大学(140551)
- 学院(137374)
- 济(53602)
- 研究(52789)
- 经济(52698)
- 管理(50500)
- 理学(44811)
- 理学院(44262)
- 管理学(43302)
- 管理学院(43103)
- 农(38116)
- 科学(37845)
- 中国(37782)
- 农业(30855)
- 业大(30578)
- 京(30131)
- 所(29300)
- 研究所(27508)
- 中心(22787)
- 财(22231)
- 农业大学(20633)
- 江(20184)
- 院(19739)
- 财经(18440)
- 北京(18400)
- 省(18052)
- 室(17676)
- 经(17057)
- 科学院(16624)
- 经济学(16457)
- 基金
- 项目(103970)
- 科学(80388)
- 基金(77467)
- 家(73721)
- 国家(73136)
- 研究(63594)
- 科学基金(60140)
- 自然(43616)
- 自然科(42634)
- 自然科学(42613)
- 自然科学基金(41915)
- 基金项目(41466)
- 社会(41042)
- 省(40030)
- 社会科(38882)
- 社会科学(38868)
- 划(35507)
- 资助(31188)
- 教育(28459)
- 重点(24253)
- 计划(23636)
- 部(22233)
- 创(21902)
- 编号(21700)
- 科技(21598)
- 发(21585)
- 科研(21509)
- 创新(20581)
- 业(20347)
- 农(18213)
共检索到192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军 宁少华 王振朝 张星耀
以马尾松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脉冲前沿宽度和处理时间的磁场处理,观察了马尾松愈伤组织在磁场处理后的生长变化,探讨了磁场处理对马尾松愈伤组织外部形态、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保护酶活性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脉冲磁场处理后,马尾松愈伤组织的鲜质量生长与对照相比有明显增加,其趋势为先缓慢上升,再急速下降;(2)脉冲磁场处理后,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可溶性糖的含量与对照相比都有增加的趋势,当脉冲前沿宽度为5 ms、处理时间为8 h时,马尾松愈伤组织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到峰值;(3)脉冲磁场处理后,与对照相比,由POD、SOD、CAT构成的保护酶系统的活性随脉冲前沿宽度、处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明 宋晓斌 张星耀 王振朝 梁军
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枯萎病,是由病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引起的一种毁灭性森林病害。随着国际贸易日益频繁,松材线虫随木包装以及木材的进出口,反复传播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张星耀等,2003),而传统的熏蒸、热处理和杀线虫剂处理效率低、易造成环境污染(陈劲松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明 宋晓斌 张星耀 王振朝 梁军
利用脉冲磁场研究在固定脉冲前沿宽度10ms条件下,不同脉冲时间对葡萄座腔菌生长及侵染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时间内的脉冲磁场处理即可有效抑制葡萄座腔菌的生长及侵染能力,处理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强。当脉冲处理45min时,菌落生长48h的抑菌率为54.11%,接种葡萄座腔菌的毛白杨愈伤组织72h后的褐化指数仅为26.89%。当脉冲处理60min时,抑菌效果最好,菌落全部死亡。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可知:与对照相比,脉冲磁场处理的葡萄座腔菌的菌丝粗细不均,表面皱缩;菌丝体之间相互粘连,部分菌丝分枝、干瘪。透射电镜观察可知:脉冲处理后菌丝的细胞壁变薄,细胞内部组成紊乱、降解,细胞结构破坏严重,胞内空腔增多;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模华 张冬林 李志辉 黄振 张留恩 柴建民 杨黎
以马尾松春梢嫩茎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外植体大小及处理方式、培养基类型、激素种类和浓度对马尾松嫩茎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取春季嫩茎为材料,外植体大小以小于2 mm的材料随机接种,在改良GD培养基中添加0.300、.50 mg/L的NAA和0.50、2.00 mg/L的2,4-D,均有利于马尾松嫩茎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2个最适诱导和增殖培养基配方是:改良GD+0.50 mg/L NAA+2.00 mg/L 2,4-D+0.50mg/L 6-BA+2.00 mg/L KT和改良GD+0.50 mg/L NAA+0.50 mg/L 2,4-D+2.00 mg/L 6-BA,其中NAA和2...
关键词:
马尾松 春梢嫩茎 愈伤组织 诱导 增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辉 黄振 杨模华 张冬林
以马尾松优良种子萌发后的幼苗的茎段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基类型、激素种类和激素质量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GD培养基为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诱导培养基;改良GD+4 m g.L-12,4-D+2 m g.L-16-BA+500 m g.L-1CH+30 g.L-1蔗糖+8 g.L-1琼脂的组合为愈伤组织最佳增殖配方;暗培养20 d后平均直径能达到8.5 mm.这为马尾松幼苗茎段愈伤组织分化或进行遗传转化奠定了研究基础.
关键词:
马尾松 幼苗茎段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诱导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德燕 周运超
[目的]在不同供Ca2+水平下对马尾松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进行研究,以确定适宜马尾松生长的钙浓度,为马尾松人工林培育及合理施用钙肥提供参考。[方法]以半年生马尾松幼苗为试材,采用温室内砂培,研究不同供Ca2+水平(0.0、0.4、1.0、2.0、3.0、4.0 mmol·L(-1)(CK))对马尾松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不同供Ca2+水平处理5个月后,在Ca2+水平为1.0、2.0 mmol·L(-1)时,马尾松幼苗的株高增量和地径增量较高,其中,2.0 mmol·L(-1)Ca2+水平的株高增量和
关键词:
马尾松 Ca2+浓度 生长 生理特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茜 张存旭 秦萍
【目的】探讨白皮松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各项生理生化指标与体细胞胚胎发生、发育的关系。【方法】以白皮松体细胞胚发生诱导阶段不同发育时期的胚性愈伤组织(EC)和非胚性愈伤组织(N-EC)为材料,对其不同培养时间(5,15,25和35 d)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及抗氧化物酶(POD,SOD,CAT)活性进行研究。【结果】EC中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在培养25 d时达到峰值,N-EC中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在培养15 d时达到峰值;EC中淀粉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N-EC淀粉含量一直呈下降趋势。EC中抗氧化物酶活性明显高于N-EC,SOD活性在培养15 d时达到峰值...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郁善 王舒凤 陈礼光 张梅
本试验研究超干马尾松等种子在密封室温状态下贮藏 1a后其生活力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 ,结果表明 :杉木种子在含水率为 4%~ 5 % ,马尾松种子含水率为 5 % ,木麻黄种子为 1%时 ,种子保持较高活力 ,说明超干处理有利于马尾松、杉木及木麻黄种子贮存
关键词:
超干贮藏 活力 生理生化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运生 焉岿然
本文用梯度磁场处理旱稻2号、中百4号、旱梗子和秋光四个品种的水稻种子,结果表明:处理后的叶绿素、脯氨酸和蛋白质含量增加,SOD活性升高,膜透性降低,POD活性下降,根、苗高于对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齐力旺 李玲 韩一凡 韩素英 Dietrich Ewald
以华北落叶松继代、增殖培养的不同类型的胚性及非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 ,测定其氨基酸、糖类、酚酸、激素以及离子的含量 ,结果表明 :氨基酸含量的差异十分明显 ,质地硬的非胚性愈伤组织中 18种游离氨基酸含量为胚性愈伤组织的 2倍以上 ,经ABA处理后 ,胚性愈伤组织中多糖及邻苯二酚含量急剧升高 ;三糖含量与不同基因型密切相关 ;乙烯释放量在非胚性愈伤组织中高于胚性愈伤组织 ;金属离子CO+ + 的含量 ,胚性愈伤组织是非胚性愈伤组织的 12倍 ,胚性愈伤组织中铵态氮 (NH+4)与硝态氮 (NO-3)的比值是非胚性愈伤组织中的 10倍以上 ;实验结果为进一步探讨针叶树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生理生化机理提...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胚性细胞系 氨基酸 基因型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马中青 张齐生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中国重要的速生人工林树种。采用热化学转化法,可制取生物质燃气、生物质炭和生物油等高品质燃料。采用固定床热解反应器,开展了热解温度(400,500,600和700℃)对马尾松慢速热解过程产物产率和基本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气体产率逐渐增加,炭产率和生物油产率逐渐减少;在700℃时,可燃气的最高热值为12.11 mJ·n~(-1)·m~(-3),气体成分及其体积分数为二氧化碳Co_2(24.00%),一氧化碳Co(25.00%),甲烷CH4(15.50%),氢气H_2(25.50%)和烃类气体CnHm(2≤n≤4)(0.97%);炭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向华 丁贵杰
采用单因素砂培方法,在温室内通过人工控制磷元素浓度的方法,研究马尾松在低磷胁迫条件下的生理生化响应。结果表明:根冠比提高是马尾松对低磷胁迫的一种主动适应性反应机制;低磷逆境下,马尾松针叶的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增加,而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降低导致马尾松针叶净光合速率下降;低磷条件下,马尾松针叶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降低、暗呼吸速率升高是影响其生物量的主要原因之一;马尾松针叶MDA含量、保护酶活性(POD、SOD)增加,这2方面形成一个动态平衡是马尾松适应低磷胁迫的主要生理响应机制之一。
关键词:
马尾松 磷胁迫 生理响应 生化响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玉民 刘亚敏 马明 何丙辉 李昌晓
对马尾松嫩枝扦插苗生根特性进行观测,研究其生根过程中相关氧化酶(PPO,POD,IAAO)活性、黄酮类物质和营养物质等內源物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马尾松属于愈伤组织生根类型,用适宜含量的生根剂GGR6处理马尾松插穗能显著提高其生根率和根系质量,且能改变內源物质的变化动态。在马尾松嫩枝扦插过程中,大部分內源物质均成规律性变化,其中PPO和IAAO活性在愈伤组织诱导期上升,在愈伤组织形成期达到高峰,在根系形成期下降;POD活性在愈伤组织形成期和根系形成期均出现高峰。內源黄酮类物质含量在扦插初期逐渐下降,30~50天又急剧升高,在愈伤组织大量形成期达到高峰,然后又逐渐下降;且黄酮含量的变化与过氧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姚虹宇 刘亚敏 张盛楠 刘玉民 周文颖 王针针
【目的】研究受铝毒的马尾松幼苗施加外源柠檬酸后的一系列生长及生理特性变化,确定柠檬酸最佳缓解浓度,揭示柠檬酸缓解马尾松铝毒的生理机制,为土壤酸化地区马尾松的生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种不同家系马尾松幼苗(耐铝型FJ5、铝敏感型GD20)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浓度柠檬酸对铝胁迫下马尾松幼苗株高增量、根系形态及其针叶中抗氧化酶[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活性氧(H_2O_2和O_2~(-·))、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外源柠檬酸缓解马尾松铝毒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生理指标。【结果】铝胁迫下2种家系马尾松幼苗根系总长、表面积、体积、直径及株高增量均降低,针叶内抗氧化酶活性增强,H_2O_2、O_2~(-·)、MDA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有所升高。经柠檬酸处理后,2种家系马尾松根系总长、表面积、体积、直径及株高增量均有所增加,其针叶内抗氧化酶活性增强,H_2O_2、O_2~(-·)、MDA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相应减少,且GD20变化幅度大于FJ5。主成分分析得出第一主成分中各指标贡献率大小为MDA>H_2O_2>脯氨酸>GR。【结论】活性铝对马尾松幼苗生长产生一定的毒害作用;外源柠檬酸能有效缓解马尾松的铝毒作用,且对铝敏感型马尾松的缓解效果好于耐铝型。柠檬酸缓解铝毒的效果因浓度不同而存在差异,0.02 mmol·L-1的柠檬酸解毒效果最佳,当浓度大于0.08 mmol·L-1时,缓解效果受到抑制。MDA和H_2O_2可能是外源柠檬酸缓解铝毒作用的关键指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凤 王云琦 王玉杰 朱锦奇 裴承敏 李信莉
缙云山位于我国的西南酸雨区,近年来酸雨的酸性和频率越来越高,同时也存在硫酸型酸雨向硫酸-硝酸混合型及硝酸型酸雨转变的趋势。研究酸雨类型的转变对缙云山植被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为酸雨受灾区的植被建设和抗酸树种的培育提供基础数据。以缙云山两年生马尾松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4个月的盆栽实验的方法对幼苗进行了3种酸雨类型(硫酸型、硝酸型和混合型)和3个酸雨浓度(pH2.5、pH3.5、pH4.5)的处理,并辅以pH值为5.7的蒸馏水作为对照组,对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和丙二醛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3种酸雨对马尾松的光合生理特性都产生了影响,酸雨浓度越高对光合速率的抑制作用越明显;pH3.5是影响马尾松各指标发生急剧变化的酸度值,pH值为3.5的SAR和NAR酸雨对马尾松的株高增长产生严重抑制,抑制率高达53.49%和54.99%。(2)不同类型酸雨胁迫会抑制马尾松叶片叶绿素的形成主要表现为SAR> NAR> MAR,叶绿素含量随酸雨浓度升高而下降;酸雨能够促进丙二醛含量的增加,pH值越低丙二醛含量越高。(3)酸雨会刺激植物叶片抗氧化酶活性,不同酸雨对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为NAR> SAR> MAR。这3种类型酸雨对马尾松幼苗的光合生理特性均有影响,且不同类型酸雨各梯度下影响程度均不同,综合比较发现MAR酸雨的抑制作用较其他两种单一酸雨要小,NAR酸雨对马尾松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马尾松 酸雨胁迫 光合特性 抗氧化酶活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