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51)
2023(7243)
2022(6065)
2021(5457)
2020(4634)
2019(10157)
2018(9764)
2017(18382)
2016(10183)
2015(10962)
2014(10483)
2013(10246)
2012(9479)
2011(8345)
2010(8028)
2009(7421)
2008(7204)
2007(6399)
2006(5482)
2005(4727)
作者
(33324)
(27737)
(27648)
(25803)
(17619)
(13561)
(12251)
(11114)
(10788)
(9661)
(9618)
(9235)
(9087)
(8841)
(8682)
(8682)
(8590)
(8361)
(8114)
(8012)
(7363)
(6894)
(6538)
(6470)
(6396)
(6218)
(6028)
(5948)
(5703)
(5694)
学科
(38303)
经济(38252)
管理(28245)
(28154)
(22578)
企业(22578)
方法(18938)
数学(17069)
数学方法(16905)
(11274)
(10840)
(10793)
中国(9478)
(9085)
贸易(9083)
(8875)
业经(8055)
(7354)
财务(7350)
财务管理(7337)
农业(7152)
企业财务(6999)
(6577)
技术(6266)
环境(6149)
(5941)
(5902)
金融(5900)
银行(5889)
(5519)
机构
大学(145097)
学院(143234)
(57401)
经济(56407)
研究(53751)
管理(51922)
理学(45999)
理学院(45416)
管理学(44380)
管理学院(44174)
(39035)
中国(38991)
科学(38044)
农业(31681)
(30857)
业大(30780)
(29738)
研究所(27658)
(24235)
中心(23890)
农业大学(21180)
(20842)
财经(19962)
(19389)
北京(18893)
(18371)
(18174)
经济学(17981)
科学院(17397)
(17326)
基金
项目(106826)
科学(82468)
基金(79303)
(74800)
国家(74223)
研究(65877)
科学基金(61267)
自然(43938)
自然科(42970)
自然科学(42948)
社会(42752)
基金项目(42246)
自然科学基金(42238)
(41376)
社会科(40601)
社会科学(40589)
(36536)
资助(32524)
教育(29526)
重点(24818)
计划(24209)
编号(22982)
(22928)
(22484)
(22386)
科研(21982)
科技(21856)
创新(21160)
(20855)
大学(18712)
期刊
(54455)
经济(54455)
学报(36918)
研究(36432)
(33750)
科学(29441)
中国(26562)
大学(26140)
学学(25354)
农业(22844)
(18817)
管理(17747)
(12577)
(11487)
金融(11487)
业大(11424)
经济研究(10487)
农业大学(9792)
财经(9643)
(9459)
技术(9286)
业经(8820)
教育(8780)
(8244)
科技(8122)
问题(7503)
林业(7287)
中国农业(6915)
统计(6847)
技术经济(6520)
共检索到201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婷  樊明聪  车丽  赵思明  黄琪琳  
采用脉冲微波处理大米,以普通连续微波作对照,考察脉冲微波处理对大米理化指标和流变特性的影响,并对蒸煮后的米饭感官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米经过微波处理后其温度、碎米率、爆腰率和碘蓝值均高于未处理,含水量低于未处理,脉冲微波处理后的大米的爆腰率(10%)显著低于普通连续微波处理(24%),更接近于未处理(8.5%)。稳态剪切模式下,未处理和微波处理后的大米糊均属于典型的非牛顿流体,呈现假塑性流体的特征,经脉冲微波和普通连续微波处理后,大米糊的黏稠性降低,流动性增强,更接近牛顿流体。动态振荡模式下,未处理和微波处理后的大米糊化温度均在68℃左右,经脉冲微波和普通连续微波处理后的大米糊G′和G″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淑薇 车丽 黄琪琳 赵思明  
以大米为原料,采用脉冲微波宽度、微波剂量、微波时间、脉冲间歇时间等单因素试验,研究脉冲微波对大米害虫米象(Sitophilus oryzae)和寄生曲霉(Aspergillus parasiticus)致死率、米温、大米的碎米率和爆腰率及其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脉冲微波强度的增加,米象和寄生曲霉致死率明显升高,虫卵孵化率显著降低,感官品质变化不大,米温逐渐升高,碎米率和爆腰率有所升高。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大米杀虫防霉最优工艺为:脉冲微波剂量7.5 W/g、脉冲宽度300 ms、间歇时间50 ms、脉冲微波总时间30 s,此时害虫和霉菌致死率分别可达100.0%、83.2%,米温53.8 ℃...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淑薇  车丽  黄琪琳  赵思明  
以大米为原料,采用脉冲微波宽度、微波剂量、微波时间、脉冲间歇时间等单因素试验,研究脉冲微波对大米害虫米象(Sitophilus oryzae)和寄生曲霉(Aspergillus parasiticus)致死率、米温、大米的碎米率和爆腰率及其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脉冲微波强度的增加,米象和寄生曲霉致死率明显升高,虫卵孵化率显著降低,感官品质变化不大,米温逐渐升高,碎米率和爆腰率有所升高。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大米杀虫防霉最优工艺为:脉冲微波剂量7.5 W/g、脉冲宽度300ms、间歇时间50ms、脉冲微波总时间30s,此时害虫和霉菌致死率分别可达100.0%、83.2%,米温53.8℃,碎米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宁芯  程学勋  赵思明  张声华  
采用2450 MHz微波处理大米淀粉,观察微波对大米淀粉颗粒微观结构、分子质量分布、润胀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可导致淀粉物化特性发生变化,且淀粉的微波效应与微波强度有关;微波处理后淀粉颗粒破裂,淀粉分子链断裂,支链淀粉和中间级分含量下降,直链淀粉含量上升,淀粉的润胀性和溶解率下降,消化性能提高。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卢志阳  涂东堃  雷艳平  徐径馨  郑宝东  田玉庭  
研究了微波作用下不同无机盐离子(Na~+、K~+、Mg~(2+)、Ca~(2+)、Cu~(2+))对莲子淀粉结构特性和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盐离子会影响莲子淀粉的介电特性进而导致其在微波作用下的性质产生变化;微波作用下无机盐离子使部分淀粉颗粒出现不同程度的凹陷和变形;微波作用下,淀粉晶型由C型转变为A型,Na~+和K~+导致其结晶度增大,Mg~(2+)、Ca~(2+)和Cu~(2+)导致其结晶度下降,短程有序结构和热焓值的变化趋势与结晶度一致;经80℃水浴加热,微波作用下含有无机盐离子的淀粉膨胀度进一步下降.本研究结果可为微波作用下无机盐离子对淀粉理化性质的改善和应用提供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军  宁少华  王振朝  张星耀  
以马尾松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脉冲前沿宽度和处理时间的磁场处理,观察了马尾松愈伤组织在磁场处理后的生长变化,探讨了磁场处理对马尾松愈伤组织外部形态、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保护酶活性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脉冲磁场处理后,马尾松愈伤组织的鲜质量生长与对照相比有明显增加,其趋势为先缓慢上升,再急速下降;(2)脉冲磁场处理后,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可溶性糖的含量与对照相比都有增加的趋势,当脉冲前沿宽度为5 ms、处理时间为8 h时,马尾松愈伤组织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到峰值;(3)脉冲磁场处理后,与对照相比,由POD、SOD、CAT构成的保护酶系统的活性随脉冲前沿宽度、处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涛  张春庆  
【目的】通过对影响玉米种子微波间歇干燥因素的研究,寻求适合玉米种子微波间歇干燥的条件。【方法】通过对干燥过程种子含水量和干燥后种子发芽率的测定,对影响玉米种子微波干燥各个因素,包括微波输出时间比、种子初始含水量、微波承载重量和微波干燥功率进行研究。【结果】微波干燥功率和微波输出时间比是影响微波间歇干燥玉米的关键因素,其中在700W和800W微波干燥功率下,10%是较好的微波输出时间比,但在800W微波不间断干燥条件下,种子含水量应≤16.38%,在700W微波不间断干燥条件下,种子含水量应≤17.29%。在800W功率、10%和20%微波输出时间比条件下,采用间断干燥模式可以对初始含水量18%...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习军  熊善柏  赵思明  
【目的】研究微波对稻谷加工品质、食用品质和储藏品质的影响,为利用微波改善稻谷品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2450MHz微波处理稻谷,测试不同微波剂量和时间处理后稻谷的品质变化。【结果】稻谷经微波处理,温度呈线性上升,随微波剂量下降,升温速度减小。不同的微波处理对稻谷品质的影响有差异,适宜的微波条件对碎米率、爆腰率影响较小,且有利于提高稻谷的出糙率及整精米率,降低稻谷含水量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改善蛋白质和淀粉的水溶性。【结论】微波条件对稻谷的品质有影响,适宜的微波条件能提高稻谷的加工性能和储藏性能,改善大米的食用品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佰清  马凤鸣  
探讨了脉冲强光处理对南阳酵母菌的杀菌效果。结果表明,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为:闪照次数>输入电压>透光率>菌液厚度。随输入电压和闪照次数的增大,杀菌率增加,低电压多闪照或高电压少闪照都具有较好的效果。2000V、64次闪照和3000V、4次闪照时,杀菌率都可达到100%。菌液厚度与菌液透光率也对杀菌率有影响,但只有当菌液厚度大于1cm或透光率小于50%时,其影响才比较明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梁军  王翔凤  王振朝  宁少华  张星耀  
研究高压脉冲电流对松材线虫活力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脉冲电流可杀死松材线虫,能抑制松材线虫的迁移扩散能力,脉冲宽度越大,脉冲个数越多,电处理间隔越短,对松材线虫活力影响越强,脉冲宽度和电处理间隔为影响松材线虫活力的主要因子;高压脉冲电流可抑制松材线虫繁殖,脉冲宽度越大,电处理时间越长,对松材线虫的繁殖抑制作用越强;不同龄期的松材线虫对高压脉冲电流的反应不同,成虫对高压脉冲电流的抗性更强,尤以雌虫更具抗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永东  傅峰  李贤军  姜笑梅  陈志林  
为提高人工林桉木的干燥质量及产品附加值,该文针对近年来出现在木材改性领域的微波处理技术在桉木利用中的潜力及途径进行了分析。结合微波处理原理及特点,在初步试验的基础上,对微波处理减小桉木残余生长应力及微波处理对木材微观构造、木材干燥及加工质量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为桉木微波处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苏苏   李涛   丁宁   王莹   陈冰玉   张威   陈芷希   徐俊杰   时晓丽   向小娥   仲伟臣   蔡亚非  
[目的]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过程中的高发疾病,本研究旨在对声波脉冲技术(acoustic pulse therapy, APT)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效果进行初步探究。[方法]根据致病菌和牛奶体细胞检测结果,选择江苏省某牧场临床乳房炎和亚临床乳房炎奶牛100头,其中临床乳腺炎奶牛共60头,包括APT治疗组20头,抗生素治疗组20头,APT和抗生素联合治疗组20头;亚临床乳腺炎(隐性乳房炎)奶牛20头采用APT治疗;20头的正常奶牛作为阴性对照组,根据对比试验,探究APT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效果。[结果]试验证明,当奶牛罹患乳房炎后,生产性能指标体细胞数显著升高(P<0.05)、日产奶量显著下降(P<0.05);血液中白细胞数目显著升高(P<0.05),淋巴细胞数目、中性粒细胞数目极显著升高(P<0.01);炎症因子IL-1β含量显著升高(P<0.05),炎症因子IL-6和IL-8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糖皮质激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使用APT治疗之后,体细胞数显著下降(P<0.05),日产奶量显著升高(P<0.05),乳脂、乳蛋白、乳糖、非脂固形物、总固形物和尿素氮无显著变化(P>0.05);白细胞数目、中性粒细胞数目、淋巴细胞数目显著下降(P<0.05),其它正常血液生理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亚临床组炎症因子IL-1β显著下降(P<0.05),炎症因子IL-6、IL-8显著降低(P<0.05),亚临床组糖皮质激素显著下降(P<0.05)。[结论]APT作为一种新的奶牛乳房炎治疗技术,可以有效治愈奶牛乳房炎,同时治疗期间没有产生奶量损失,可以缓解牧场的压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苏苏   李涛   丁宁   王莹   邓子晗   张威   陈芷希   徐俊杰   时晓丽   向小娥   仲伟臣   蔡亚非  
[目的]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过程中的高发疾病,本研究旨在对声波脉冲技术(acoustic pulse therapy, APT)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效果进行初步探究。[方法]根据致病菌和牛奶体细胞检测结果,选择江苏省某牧场临床乳房炎和亚临床乳房炎奶牛100头,其中临床乳房炎奶牛60头,分为APT治疗组20头、抗生素治疗组20头、APT和抗生素联合治疗组20头;亚临床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奶牛20头,采用APT治疗;20头健康奶牛作为阴性对照组。对比探究APT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效果。[结果]当奶牛罹患乳房炎后,生产性能指标牛奶中体细胞数显著升高(P<0.05),日产奶量显著下降(P<0.05);血液中白细胞数显著升高(P<0.05),淋巴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数极显著升高(P<0.01),炎症因子IL-1β含量显著升高(P<0.05)、IL-6和IL-8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糖皮质激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使用APT治疗后,体细胞数显著下降(P<0.05),日产奶量显著升高(P<0.05),乳脂、乳蛋白、乳糖、非脂固形物、总固形物和尿素氮无显著变化(P>0.05);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显著下降(P<0.05),其他血液生理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亚临床组炎症因子IL-1β含量显著下降(P<0.05),IL-6和IL-8含量显著降低(P<0.05),糖皮质激素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APT作为一种新的奶牛乳房炎治疗技术,可以有效治愈奶牛乳房炎,且没有引起产奶量损失。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保艳  于海洋  程裕东  金银哲  
为了提高复水速率,增强复水效果,本研究采用微波加热的方式,对罗非鱼片进行复水。将提前干燥至水分含量为0.100 0 g/g d.b.(干基)的罗非鱼片放入亚克力材料制成的、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容器内,进行微波复水,考察包装容器尺寸、形状及盐含量对微波复水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复水时间的延长,鱼片的含水率逐渐增高,在250~300 s左右达到最大值并保持稳定。但复水后的样品水分含量没有达到样品的初始水分含量(3.859 0 g/g d.b.)。这表明,复水过程是不可逆的,干燥过程中细胞缩水和组织结构破坏导致样品的复水能力下降。实验条件范围内,容量大的容器较利于微波复水(V=115 455 mm3...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明  宋晓斌  张星耀  王振朝  梁军  
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枯萎病,是由病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引起的一种毁灭性森林病害。随着国际贸易日益频繁,松材线虫随木包装以及木材的进出口,反复传播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张星耀等,2003),而传统的熏蒸、热处理和杀线虫剂处理效率低、易造成环境污染(陈劲松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