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50)
2023(3792)
2022(3217)
2021(2944)
2020(2408)
2019(5719)
2018(5644)
2017(10137)
2016(5617)
2015(6346)
2014(6606)
2013(6411)
2012(5857)
2011(5440)
2010(5564)
2009(5291)
2008(5370)
2007(4834)
2006(4396)
2005(3971)
作者
(18589)
(15454)
(15449)
(14741)
(9739)
(7793)
(6976)
(6221)
(5926)
(5511)
(5386)
(5303)
(5071)
(4890)
(4861)
(4838)
(4556)
(4512)
(4393)
(4340)
(3891)
(3851)
(3749)
(3573)
(3517)
(3468)
(3434)
(3388)
(3325)
(3097)
学科
(27249)
经济(27227)
管理(16856)
(12875)
方法(12645)
(11478)
企业(11478)
数学(9960)
数学方法(9684)
(9453)
环境(8910)
地方(7484)
(6293)
理论(6260)
生态(6192)
(6060)
业经(5750)
(5283)
中国(5020)
资源(4862)
(4579)
农业(4491)
(3883)
地方经济(3679)
经济学(3479)
(3386)
(3256)
贸易(3252)
规划(3178)
(3172)
机构
大学(88980)
学院(88460)
管理(33889)
(32863)
经济(32027)
研究(32002)
理学(29090)
理学院(28703)
管理学(27976)
管理学院(27842)
中国(23169)
科学(22837)
(20158)
(16764)
研究所(15642)
(15310)
业大(14729)
(14351)
中心(14034)
北京(13009)
(12990)
(12953)
师范(12906)
(12214)
农业(11838)
财经(11653)
(10717)
师范大学(10543)
科学院(10399)
(10353)
基金
项目(62081)
科学(48517)
基金(44118)
研究(42860)
(39632)
国家(39371)
科学基金(33215)
社会(26635)
社会科(25194)
社会科学(25184)
(24687)
基金项目(23214)
自然(22370)
自然科(21670)
自然科学(21660)
(21300)
自然科学基金(21193)
教育(18698)
资助(18507)
编号(16640)
重点(14769)
(13676)
成果(13097)
(12759)
计划(12414)
(12125)
课题(12071)
科研(11832)
科技(11446)
创新(11417)
期刊
(37593)
经济(37593)
研究(23538)
中国(16188)
学报(15482)
科学(14524)
(12588)
大学(11098)
管理(11080)
学学(10584)
(10506)
农业(8887)
教育(8833)
资源(7589)
技术(7588)
统计(6600)
(5908)
业经(5474)
决策(5448)
(5299)
财经(5284)
科技(4977)
经济研究(4949)
技术经济(4817)
林业(4710)
问题(4632)
(4583)
(4569)
(4314)
金融(4314)
共检索到126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冉圣宏  金建君  薛纪渝  
由于脆弱生态区的脆弱性不仅表现为其内部结构的不稳定,而且还表现在它对外界干扰反应的敏感上,脆弱生态区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稳定性都是其脆弱性固有属性的表现形式,因此,脆弱生态区的评价也就应该包括脆弱生态区的现状评价、趋势评价和稳定性评价等。论文在对脆弱生态区重新界定的基础上,以模糊评价理论对脆弱生态区的现状、以灰色预测和趋势函数法对脆弱生态区的发展趋势、以非线性理论对脆弱生态区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冉圣宏  金建君  曾思育  
本文应用聚类分析方法 ,根据全国各县市耕地面积等2 6项指标的有关数据 ,对我国生态区进行了类型划分 ,还分别以环境资源因子、经济发展水平因子、经济技术替代能力因子、域外支持能力因子以及社会发展水平因子等 5类因子为聚类变量 ,对我国脆弱生态区进行了类型划分 ,并对脆弱特征进行了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冉圣宏  唐国平  薛纪渝  
脆弱生态区是指对环境因素的改变反映敏感、而维持自身稳定的可塑性较小的生态环境系统 ,内部结构的不稳定性和对外界干扰的敏感性是它的两个最主要的特征。全球变化和经济开发活动是对脆弱生态区产生影响的最重要的两种外界干扰活动。全球环境变化会严重影响到脆弱生态系统的结构 ,并进而影响到其经济开发活动。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全国脆弱生态区的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 5,且其中的北方地区为全球变暖的高敏感区 ,因此讨论全球变化对我国脆弱生态区经济开发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特点及全球变化对我国脆弱生态区的影响 ,利用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发展并改进的农业...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跃龙,张玲娟  
本研究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客观、灵活且具较强可操作性的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并通过用此法评价全国26个省、区生态环境脆弱度的方式,对其可操作性和准确性进行了验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甄霖  刘雪林  李芬  魏云洁  Hannes Koenig  
人类社会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和消费日益增加,对生态系统状态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可持续供给产生了深刻影响。人类采取了一系列响应措施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其中通过生态补偿的途径来保护生态系统成为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文的目的是结合脆弱生态区的研究结果,对近年学术界在生态系统服务消费和生态补偿研究领域实质性进展进行论述,提出相关研究面临的挑战。分析表明,生态系统服务消费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正在向消费行为、消费方式、消费效用,以及对环境和社会经济综合影响的定量化研究发展;生态补偿研究在补偿标准厘定方面有了重要进展,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的应用使得补偿主客体界定更具科学性。但是,应当充分重视相关研究面临的挑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杰  欧阳志云  郑华  徐卫华  
脆弱生态区是指稳定性差、对外界干扰比较敏感,在遇到不利干扰时容易向生态退化方向发展的生态环境区域。研究以淮河流域为案例,通过生态敏感性评价,分析了流域脆弱生态区生态系统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山地、丘陵生态系统对土壤侵蚀、酸雨比较敏感,盐渍化和沙漠化敏感区则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综合生态敏感性以中度及以上敏感为主,几乎没有不敏感区。极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桐柏山、大别山和苏东沿海,高度敏感区分布在沂蒙山区、江淮丘陵和桐柏山,分别占流域面积的15.0%、9.0%。在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区划的原则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采用自上而下的分区方法和GIS技术,提出了淮河流域脆弱生态区3级区划方案。方案将整个...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吉有  欧阳志云  郑华  徐卫华  
我国脆弱生态区分布范围广、类型多,这些地区大都地处偏远,社会环境封闭,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开展脆弱生态区的生态系统管理,是脆弱生态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本文系统阐述了我国脆弱生态区的现状及特征、管理的目标与原则、管理的组织实施以及管理手段与措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志英  孙奕  
从脆弱生态区的概念、特征分析入手,对中国西南高山峡谷脆弱生态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提出保障生态安全、适度城市化和发展生态经济是高山峡谷生态脆弱区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韩鹏  黄河清  甄霖  鄢帮有  闫慧敏  姜鲁光  
脆弱生态区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农户的受偿意愿和家庭生计。论文以鄱阳湖区为例,采用实地问卷调查方法获取农户受偿意愿数据,然后通过Logistic方法建立了农户受偿意愿与单位耕地产值之间的关系。根据目前生态补偿措施实施效果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基于农户意愿的分别以耕地、劳动力转移和生产结构调整为主要补偿对象的三种典型生态补偿模式。利用回归分析和年龄移算法,对湖区未来20 a三种生态补偿模式下的退田还湖生态补偿总额变化过程进行详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生产结构调整补偿模式较其他两种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为高效利用国家补偿资金提供了有效途径,还能充分发挥当地政府的积极性,为农业劳动力提供就...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甄霖  胡云锋  魏云洁  罗琦  韩月琪  
近百年来,全球典型脆弱生态区生态退化日趋严峻,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在生态治理和修复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积累了数量众多的生态技术,对遏制和缓解生态退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然而,生态技术常常由于缺乏对具体治理需求的考量而影响了其效果的发挥。本文旨在刻画全球典型生态脆弱区生态退化趋势的基础上,基于利益相关者问卷调查和权威国际组织评估报告,梳理和分析针对主要退化问题和区域的生态技术需求。分析表明,脆弱生态区生态退化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荒漠化、石漠化与生态系统退化,2000—2014年间,全球和中国大部分退化区退化趋势出现持衡或逆转,但仍然有约22%(全球)和11%(中国)的退化区退化程度加重。在不同的退化区,生态技术需求的类型和数量各具特点,主要表现为对复合技术或技术模式需求的增加。生态技术的甄选和应用应当针对具体的退化问题、退化阶段和机理、以及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政策体制,因此,技术需求评估是选择适宜的治理技术的重要方面,有助于找出技术的输出和引进的区域,促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冷疏影  刘燕华  
本文分析了我国脆弱生态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探讨了我国典型脆弱生态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指导原则和方法,提出了我国典型脆弱生态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冉圣宏  毛显强  
本文利用分形理论对脆弱生态区的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分析 ,并据此指出了脆弱生态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最后以内蒙古翁牛特旗为例 ,提出了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利顶,王军,傅伯杰  
我国西南干热河谷地区,由于其独特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特征,严重地制约着该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本文在分析该区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制约该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包括:气候干旱、水资源分配不均、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性质差与土地退化严重等几个方面。同时,结合该区的生态环境特征和资源优势,提出了该区经济发展方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兵  孔维华  姜琳  
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胁迫下,西北干旱荒漠生态区的脆弱生态系统发生了深刻变化。论文在充分考虑研究区生态环境背景特征(沙漠化、盐渍化、风力侵蚀、干旱等灾害严重)的基础上,引入极端气候灾害因子(指示气候变化)和大尺度景观格局指数(指示人类活动对生态景观的干扰),构建了西北干旱荒漠生态区的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并对研究区2000—2013年的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格局及其驱动机制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干旱荒漠生态区的生态脆弱性总体上处于中-重度脆弱状态;其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呈现自东向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许尔琪  张红旗  
该文以县域为研究单元,针对中国黄土高原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干旱风沙区、西南岩溶区和三江源区等生态脆弱区域,从环境支持性、资源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等四方面建立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了各区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区和三江源区的弱度、较弱可持续性等级县数比例各为55.14%和87.5%,整体可持续性较低;其余三区强度和较强可持续性等级的县比重均超过或接近40%,可持续性相对较高。从空间上看,新疆昆仑山北坡绿洲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宁夏南部山区、青海三江源区和贵州南部岩溶山区是弱度土地可持续性的主要聚集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