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95)
- 2023(7917)
- 2022(6652)
- 2021(5885)
- 2020(4948)
- 2019(11017)
- 2018(10368)
- 2017(19230)
- 2016(10773)
- 2015(11689)
- 2014(11181)
- 2013(10967)
- 2012(10227)
- 2011(9160)
- 2010(9087)
- 2009(8099)
- 2008(7974)
- 2007(7000)
- 2006(6132)
- 2005(5362)
- 学科
- 济(41013)
- 经济(40960)
- 管理(31668)
- 业(29850)
- 企(23598)
- 企业(23598)
- 方法(19939)
- 数学(17869)
- 数学方法(17687)
- 农(12485)
- 学(11965)
- 财(11395)
- 中国(9984)
- 业经(9447)
- 贸(9219)
- 贸易(9218)
- 易(8992)
- 农业(8555)
- 环境(7703)
- 地方(7137)
- 制(7127)
- 技术(7112)
- 务(6978)
- 财务(6976)
- 财务管理(6963)
- 划(6793)
- 企业财务(6676)
- 银(5645)
- 融(5593)
- 金融(5592)
- 机构
- 大学(157322)
- 学院(155358)
- 济(61453)
- 经济(60355)
- 研究(58494)
- 管理(56635)
- 理学(50296)
- 理学院(49654)
- 管理学(48528)
- 管理学院(48295)
- 农(42662)
- 科学(41944)
- 中国(41792)
- 农业(34763)
- 业大(33671)
- 京(33141)
- 所(32396)
- 研究所(30307)
- 中心(25742)
- 财(25575)
- 农业大学(23260)
- 江(23060)
- 院(21377)
- 财经(20946)
- 省(20817)
- 北京(20042)
- 经(19351)
- 室(19271)
- 经济学(18923)
- 科学院(18811)
- 基金
- 项目(116096)
- 科学(89740)
- 基金(85730)
- 家(80931)
- 国家(80289)
- 研究(72208)
- 科学基金(66316)
- 自然(47391)
- 社会(46525)
- 自然科(46296)
- 自然科学(46279)
- 省(46055)
- 基金项目(45927)
- 自然科学基金(45527)
- 社会科(44156)
- 社会科学(44141)
- 划(39778)
- 资助(34650)
- 教育(32595)
- 重点(27221)
- 计划(26153)
- 编号(25384)
- 部(24801)
- 发(24611)
- 创(24573)
- 科技(23814)
- 科研(23718)
- 创新(23106)
- 业(22785)
- 农(20360)
共检索到2183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震 马铁伟 邓凯平 冯旭 李奉哲 王锋 陶晓强 樊懿萱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索能量限饲和补偿对湖羊生长性能、血液生长相关激素和背最长肌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90日龄体质量为(22.02±0.14)kg健康湖羊公羔8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EC)、85%能量组(EG1)、70%能量组(EG2)和55%能量组(EG3)。限饲2个月,其日粮能量水平分别为11.63、9.73、8.40和6.84 MJ·kg-1。补偿期3个月,日粮能量水平均为12.44 MJ·kg-1。试验期间羔羊每个月称质量,采取颈静脉血测定血清激素水平,在限饲和补饲结束时分别屠宰采取背最长肌样进行肉品质鉴定。[结果]限饲结束后,EG1、EG2和EG3组体质量和日增重显著低于EC组(P<0.05)。补饲后,限饲组体质量与对照组相近(P<0.05)。限饲结束,随着限饲水平提高,血液生长激素(GH)水平升高(P<0.05),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逐渐降低(P<0.05)。补饲后,EG2和EG3组的GH浓度显著高于EC和EG1组(P0.05)。限饲后,EG3组背最长肌的pH值、pH24 h值和滴水损失均高于EC和EG1组(P<0.05);EG2和EG3组背最长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EC组(P<0.05),而粗脂肪含量却低于EC组(P<0.05);眼肌面积和肌纤维横截面积均随限饲水平增大而逐渐减小(P<0.01);EG2和EG3组肌纤维密度极显著高于EC和EG1组(P<0.01)。补饲后,EG1组背最长肌失水率高于EC和EG3组(P<0.05);EG2组肌纤维横截面积高于EC和EG1组(P<0.01)。[结论]能量限饲会降低羔羊体质量,提高血液GH水平,降低血液IGF-1水平,提高背肌蛋白比例,增加肌纤维密度,进而改善肉质。补偿生长后,血液GH保持高浓度,生长性能虽能恢复正常水平,但肉品质相对变差。85%能量限饲后偿效果最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铁伟 王强 王锋 王子玉 聂海涛 樊懿萱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营养(能量和蛋白)水平日粮对湖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选择40只体质量为(18.35±1.39)kg的湖羊公羔,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设计4种日粮水平饲喂湖羊公羔,分别为对照组(代谢能8.40 MJ·kg~(-1),粗蛋白12.84%),高蛋白(HP)组(代谢能8.68 MJ·kg~(-1),粗蛋白15.33%),高能量(HE)组(代谢能9.70 MJ·kg~(-1),粗蛋白13.05%)和高能、高蛋白(HEP)组(代谢能9.66 MJ·kg~(-1),粗蛋白15.44%)。试验期60 d。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测定羔羊日增质量(Ad...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许金龙 李雄雄 沙玉柱 齐帅 李淑艳 焦婷 赵生国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姬松茸多糖对湖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40只体重相近,同质性较好的1.5月龄湖羊公羔,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姬松茸多糖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姬松茸多糖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g/kg姬松茸多糖(以风干为基础)。试验期共160d,其中预饲期10d,正试期150d。正试期间,测定10次不同生长阶段(15d为一阶段)湖羊的生长性能,试验结束后随机选取6只进行屠宰,测定湖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结果表明:饲喂0~15d时,姬松茸多糖组湖羊体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0~75d时,姬松茸多糖组湖羊胸围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胴体重和屠宰率则无显著差异(P>0.05)。屠宰后姬松茸多糖组湖羊熟肉率及肌肉剪切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肌肉黄度(b*)在24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湖羊背最长肌中,一共检出17种氨基酸,其 中 7 种必需氨基酸(EAA)和10 种非必需氨基酸( NEAA)。姬松茸多糖组甘氨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半胱氨酸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其余氨基酸均无显著差异(P > 0.05)。背最长肌中共检测到37种脂肪酸,其中 17 种饱和脂肪酸(SFA) ,9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 ,11 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姬松茸多糖组棕榈油酸、蓖麻油酸、二十碳二烯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共轭亚麻油酸(CL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亚油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两组的其余脂肪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 > 0.05)。综合分析表明,饲粮中添加0.2 g/kg姬松茸多糖可促进湖羊生长发育,改善湖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徐嘉宾 年芳 王维民 唐德富 柳银强
以育肥期湖羊公羔为研究对象,采用单栏饲养的方式,以20 d为一个测定周期,测定80~180 d湖羊公羔的采食量、体尺和体重等生长性能指标,旨在研究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对湖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生长性能指标测定结束后立即屠宰,测定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指标。按照80~180 d期间ADG将试验群体分为高(H)、中(M)和低(L) 3组,分别为76、110和66只湖羊。结果表明:1) H组湖羊的体高、体长和胸围增加幅度显著高于L组(P 0.05)。2) H组的湖羊宰前活重、胴体重、胴体长显著高于L组(P 0.05),L组45 min a~*(红度)和45 min b~*(黄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 <0.05)。由此可见,H组湖羊的生产性能最优,有较高的机体质量和产肉绝对值,3组肌肉品质无较大差异;肝脏相对重对湖羊生长速度有显著影响,可能与肝脏代谢能力有关,但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占今舜 杨群 钟小军 方绍培 霍俊宏
为分析等蛋能比下不同精粗比饲粮对湖羊肉品质、血液指标和肠道发育的影响,本研究将40只体重相近、体况良好且健康的湖羊羔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公母各半),各试验组羊分别饲喂精粗比为70∶30 (试验Ⅰ组)、60∶40 (试验Ⅱ组)、50∶50 (试验Ⅲ组)和40∶60 (试验Ⅳ组)的全混合饲粮,试验期为70 d。结果表明,1)正试期14 d时,试验Ⅳ组羊血清尿素氮(urea nitrogen, BUN)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 <0.05)。综上所述,在等蛋能比下,提高饲粮精粗比能够提高湖羊肉品质,但精粗比过高不利肠道的发育,从本研究结果来看,精粗比为60∶40全混合饲粮的效果最佳。
关键词:
湖羊 全混合饲粮 肉品质 血清指标 肠道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春梅 宋遥 唐茂妍 刘金华 张荣春 计成
研究日粮不同蛋白质和赖氨酸水平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日粮蛋白质水平增加4%,平均体重显著上升6.84%、饲料转化率显著上升7.2%(P<0.05);日粮赖氨酸水平增加0.2%,体重呈二次曲线变化,饲料转化率显著提高4.9%(P<0.05)。2)随日粮蛋白质水平增加,胸肌和腿肌剪切力值上升,即嫩度极显著下降55%(P<0.05)。这表明生长速度与肌肉品质呈负相关。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雨薇 任春环 赵梦宇 唐俊 张子军 黄桠锋
随着我国对羊肉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的放牧饲养方式不足以满足生产需求,而全舍饲饲养方式片面追求羊肉产量,易导致羊肉品质劣化问题。研究表明:肉羊生长性能、瘤胃发育和肉品质等指标受饲养方式的影响较大,因此饲养方式在指导肉羊生产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舍饲、放牧及其两者结合方式对肉羊生长性能,瘤胃组织发育、发酵参数及微生物区系,背最长肌的食用品质、常规营养物质和脂肪酸的影响,以期为我国肉羊生长性能提高和肉品质改善提供实践技术与理论指导。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春林 茆达干 杨利国 王勇
选择60只断奶湖羊母羔羊,分为6组,1~5组为免疫组,分别用pES/2SS+pE-CpG、pES/2SS+细菌DNA、pES/2SS-GMCSF、pES/2SS脂质体和pES/2SS免疫,第6组为对照组。结果显示,首次免疫4周和加强免疫2周后,细菌DNA佐剂组的抗生长抑素抗体水平显著高于pES/2SS单独免疫组(P<0.05),其抗体阳性率也最高,达50%。比较全期14周免疫羊的体质量增加情况,最优为pE-CpG佐剂组,其次为细菌DNA佐剂组,分别比对照组高33.0%和31.6%(P<0.05)。加强免疫2周后,免疫组GH和IGF-Ⅰ水平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兰 王良治 黄艳玲 廖秀冬 张丽阳 吕林 罗绪刚
【目的】研究饲粮微量元素不同添加模式对肉仔鸡生长和胴体性能及肌肉品质的影响,探寻肉仔鸡饲粮中微量元素平衡模式,为饲粮中合理添加微量元素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取240只1日龄AA肉仔鸡,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分别按不同模式添加微量元素:按照NRC(1994)肉鸡推荐量以无机形式添加微量元素(T1,1—42日龄铜、铁、锰、锌和硒添加量分别为8、80、60、40和0.15 mg·kg-1);按照中国鸡饲养标准(农业行业标准NY/T 33-2004)中肉鸡推荐量以无机形式添加微量元素(T2,1—21日龄铜、铁、锰、锌和硒添加量分别为8、100、120、100和0.3 mg·kg-1;22—42日龄添加量分别为8、80、120、80和0.3 mg·kg-1);按照课题组前期微量元素需要量研究结果以无机形式添加微量元素(T3,1—21日龄铜、铁、锰、锌和硒添加量分别为4、40、110、60和0.35 mg·kg-1;22—42日龄添加量分别为0、30、80、40和0.35 mg·kg-1);按照实验室前期结果以有机形式减量添加微量元素(T4,1—21日龄铜、铁、锰、锌和硒添加量分别为2、30、80、40和0.25 mg·kg-1;22—42日龄添加量分别为0、15、50、30和0.25 mg·kg-1);按照NY/T 33-2004中肉鸡推荐量以有机形式添加微量元素(T5,1-21和22-42日龄铜、铁、锰、锌和硒添加量同T2)。无机微量元素源分别为饲料级五水硫酸铜、一水硫酸亚铁、一水硫酸锰、一水硫酸锌和亚硒酸钠,有机微量元素源分别为饲料级蛋氨酸铜、甘氨酸铁、蛋氨酸锰、甘氨酸锌和酵母硒。试验期42d。【结果】微量元素添加模式对肉仔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 T2组的22—42日龄料重比显著高于T1、T4和T5组(P0.05); T2组的1-42日龄料重比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42日龄肉仔鸡胴体性能及胸肌和腿肌的L*值、a*值、pH和滴水损失均不受微量元素添加模式影响(P>0.05),但T5组的胸肌b*值显著高于T1和T3组(P0.05);T4组的腿肌剪切力显著低于T1和T5组(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耀强 李道友 赵思明 熊善柏
分别以蚕豆(Vicia faba Linn.)和配合饲料饲喂平均体质量为250g的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100d,考察蚕豆对斑点叉尾鮰生长和肌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蚕豆组和配合饲料组增重率分别为104.85%和276.97%,饵料系数分别为4.32和2.11,蛋白质效率分别为80.52%和145.16%,肥满度分别为14.72和23.83;在肌肉成分方面,二者除粗灰分无显著差异(P>0.1)外,蚕豆组斑点叉尾鮰肌肉粗蛋白、粗脂肪和总糖含量较配合饲料组极显著降低(P<0.01),水分含量明显提高(P<0.01),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低于配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俊杰 朱佳良 任立权 马瑞聪 单安山 石宝明 马清泉
[目的]研究低蛋白饲粮下添加氨基酸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肉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平均体质量(24.6±0.95) kg/头杜洛克×长白×大白杂交猪(杜长大杂交猪)63头,随机分3组,即对照组(基础饲粮)、低蛋白Ⅰ组(粗蛋白水平较对照低1%)和低蛋白Ⅱ组(粗蛋白水平较对照低2%),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猪,试验期105 d,分为3个饲养阶段,第1阶段猪体质量为25~50 kg/头,第2阶段为50~75 kg/头,第3阶段为75~110 kg/头,研究低蛋白饲粮对保育-生长-育肥全期杜长大猪生长性能、肉品质、抗氧化能力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个低蛋白处理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质量、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的肉质红度a~*、黄度b~*、亮度L和蒸煮损失无显著差异(P>0.05);而低蛋白Ⅱ组滴水损失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蛋白处理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低蛋白Ⅱ组总抗氧化能力(T-AOC)较对照组显著提高,总胆固醇含量与低蛋白Ⅰ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补充氨基酸的基础下饲喂低蛋白饲粮,对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肉品质、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负面影响,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肌肉抗氧化能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钟小群 李向飞 蔡万存 徐超 李其松 黄健 刘文斌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发酵饲料对鲤鱼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肠道消化酶活性、肌肉品质和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制备了5组饲料:基础饲料(G1)、基础饲料中添加2.5%(G2)或5%(G3)发酵饲料、基础饲料中菜粕用5%(G4)或10%(G5)的发酵饲料等蛋白替代。300尾鲤鱼随机分5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5尾,每组饲喂1种饲料。每日将鱼饱食投喂3次,投喂10周。养殖结束后采集血液、肝脏、肠道、肌肉样品测定免疫机能、消化酶活性和肌肉品质指标。[结果]G3、G4、G5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G1组(P0.05)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冀东 王璞 程卓 李小勤 冷向军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氯化钠对草鱼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10、20、30和40 g/kg氯化钠,配制成5组饲料,饲养平均体质量为(12.26±0.03) g的草鱼60 d。结果显示,添加10和20 g/kg氯化钠对草鱼增重率和饲料系数没有显著影响,但30和40 g/kg氯化钠添加组的增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饲料系数显著升高。各组肌肉水分、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肌肉灰分含量随氯化钠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各氯化钠添加组的肌肉蒸失水率、离心失水率和冷冻失水率(除10 g/kg氯化钠添加组外)显著增加,10和20 g/kg氯化钠添加组的肌肉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20、30和40 g/kg氯化钠添加组的肌肉游离谷氨酸、天冬氨酸含量显著降低;各氯化钠添加组的肌肉硬度及30、40 g/kg氯化钠添加组的肌肉咀嚼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肌肉弹性和回复性无显著差异;在肠道组织学方面,30和40 g/kg氯化钠添加组的绒毛高度和绒毛宽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各氯化钠添加组的肌层厚度显著增加。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10~40 g/kg氯化钠,对草鱼幼鱼的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没有改善作用。
关键词:
草鱼 氯化钠 生长性能 肌肉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菊花 刘琦 董静 王佳明 刘丹丹 周杰 薛秀恒
为探究稀土壳糖胺螯合盐(Rare earth-chitosan chelate,RECC)对热应激黄羽肉鸡的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选用1日龄的黄羽肉鸡(90只),按照饲养标准饲养至29日龄时开始热应激,试验持续2周。试验分为3组:即对照组(饲养温度约25℃+基础日粮)、热应激组(饲养温度约37℃+基础日粮)以及稀土组(饲养温度约37℃+基础日粮+0.03%RECC)。在热应激1和2周后,分别计算肉鸡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并分析肉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热应激1周后,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平均日增重的变化是对照组显著高于热应激组(P<0.05)和稀土组(P0.05);对照组腿肌pH显著高于稀土组(P<0.05);对照组腿肌剪切力与热应激组和稀土组差异均极显著(P<0.01)。热应激2周后,对照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热应激组(P<0.05)和稀土组(P0.05);热应激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稀土组(P0.05);各组间腿肌pH和剪切力均无显著差异(P>0.05);热应激组腿肌持水力显著低于与对照组和稀土组(P<0.01)。热应激1和2周后,对照组胸肌pH、持水力均显著高于热应激组和稀土组(P<0.05);而剪切力均显著低于热应激组和稀土组(P<0.05)。研究发现,随着热应激时间的延长,RECC可改善热应激对肉鸡日增重的影响,提高饲料利用率,缓解热应激对肌肉持水力损害,改善肉品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永波 栾素军 王亚 萨仁娜 张宏福
【目的】研究舍内相对湿度(RH)对肉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为标准化养殖环境控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将270只1日龄健康AA肉公鸡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60%RH)、低湿组(30%RH)和高湿组(90%RH)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试验在人工气候实验舱内进行,试验期为42d。在肉鸡21和42日龄时,测定不同RH下肉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指标。【结果】121日龄阶段,与对照组相比,低湿组肉鸡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降低(P0.05)。在2242日龄阶段,与对照组相比,低湿组肉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