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53)
2023(6909)
2022(5368)
2021(5173)
2020(4048)
2019(9228)
2018(8999)
2017(16689)
2016(8492)
2015(9909)
2014(9475)
2013(9492)
2012(8820)
2011(8039)
2010(7747)
2009(7121)
2008(6786)
2007(5706)
2006(4969)
2005(4541)
作者
(23143)
(19372)
(19144)
(18387)
(12089)
(9142)
(8582)
(7523)
(7402)
(6834)
(6665)
(6394)
(6226)
(6057)
(5932)
(5922)
(5828)
(5431)
(5384)
(5162)
(4805)
(4583)
(4493)
(4355)
(4317)
(4302)
(4143)
(4016)
(3784)
(3779)
学科
(39623)
经济(39596)
管理(26620)
(22869)
(17765)
企业(17765)
方法(16878)
数学(15631)
数学方法(15557)
中国(14663)
(10924)
贸易(10919)
(10793)
(10355)
业经(8089)
(7062)
环境(6980)
(6951)
(6628)
银行(6622)
(6499)
(6357)
关系(6356)
供销(6339)
农业(6318)
(6061)
金融(6061)
(5792)
(5730)
(5727)
机构
大学(123675)
学院(122793)
(62920)
经济(62225)
研究(47879)
管理(47148)
理学(40555)
理学院(40156)
管理学(39735)
管理学院(39503)
中国(38441)
(26806)
科学(25445)
(24938)
(22907)
研究所(21016)
经济学(20904)
中心(20553)
财经(20450)
(18983)
经济学院(18781)
北京(17684)
(17438)
(16620)
财经大学(15460)
(15128)
(15119)
师范(15017)
业大(14878)
科学院(14859)
基金
项目(83913)
科学(67903)
基金(64679)
研究(62145)
(56732)
国家(56383)
科学基金(48423)
社会(43365)
社会科(41383)
社会科学(41372)
基金项目(32855)
自然(29450)
自然科(28818)
自然科学(28810)
(28489)
自然科学基金(28341)
教育(27972)
资助(26951)
(25214)
编号(22978)
(20446)
中国(19883)
国家社会(19851)
重点(19017)
(18676)
教育部(17941)
成果(17844)
(17201)
人文(16775)
创新(16318)
期刊
(65154)
经济(65154)
研究(39506)
中国(22939)
管理(18842)
科学(17354)
(17050)
学报(15932)
(15667)
大学(12718)
经济研究(12694)
学学(12000)
农业(11545)
(11397)
金融(11397)
技术(10611)
财经(10442)
(9908)
教育(9752)
世界(9616)
国际(9176)
(9155)
业经(9124)
问题(8653)
(7556)
技术经济(6347)
资源(5952)
统计(5613)
经济问题(5225)
现代(5188)
共检索到1835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永中   万军   陈震  
风电、光伏发电和电动汽车电池等清洁能源技术在全球的广泛应用将导致锂、镍、钴、铜、稀土等关键矿产需求大幅增长,而其供给因分布不均衡、品质下降、投资周期长和环境风险高而增长缓慢。供需失衡导致关键矿产供应链安全成为地缘政治经济竞争的前沿领域,引发资源国新一轮资源民族主义以及主要经济体之间产业链控制力争夺。新一轮资源民族主义主要采取提高矿产特许权使用费率和税率、停止或重新谈判现有采矿合同、国有化、禁止出口、探讨建立产销联盟等措施。美西方国家更新关键矿产清单及战略,联合推动关键矿产供应链的本土化、多元化和“去中国化”,以降低对中国的依赖并提升关键矿产供应链的韧性。中国关键矿产供应链在上游资源端高度依赖进口,在中游加工精炼环节具有竞争优势,面临着进口成本上升、进口不确定性增加、海外投资风险上升以及精炼加工环节核心地位受冲击等挑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贵超  
在能源转型加速和地缘冲突加剧的时代背景下,关键矿产资源成为主要大国新一轮战略竞争的焦点领域。本文在回顾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对关键矿产的国际竞争展开政治经济分析,分别从能源转型和地缘冲突的现实背景对关键矿产的战略地位和供应链特征进行探究,并结合研究发现提出应对关键矿产博弈的政府及企业策略。本文认为,新能源产业对关键矿产的市场需求、矿产资源的地理分布特征以及地缘政治等干扰因素给关键矿产供应链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风险,而资源国的保护主义政策、西方主要经济体的资源战略及其推动的国际合作阵营化趋势导致关键矿产供应链不断被安全化,对我国的能源转型和经济发展造成重要影响,亟需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巧生  周娜  成金华  
新能源、新技术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使关键矿产资源需求激增,已成为全球主要国家资源安全治理的焦点.直面全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剧烈调整与新冠肺炎疫情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基于国际国内形势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的判断,中国提出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文章在梳理已有矿产资源安全评价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国家资源治理理论的基础上,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出发,以锂资源为例剖析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下关键矿产资源安全表征,并从治理主体、治理目标、治理方式三个维度解构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下关键矿产资源安全的治理逻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沈曦  郭海湘  成金华  
关键矿产资源作为国家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全球贸易网络频繁受到突发风险的冲击,对进口依赖型国家的资源供给安全造成威胁。本文从关键矿产资源全球贸易网络和产业链投入产出角度出发,基于多层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关键矿产资源全球贸易模型,并提出风险传导机制对贸易网络突发风险进行仿真分析,最后运用多风险场景仿真结果对网络节点的风险韧性进行评价。以镍矿资源产业链中6种产品为例,运用2018年全球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中国镍矿资源进口结构极不均衡,对供给安全造成了极大的隐患。相对下游产品,中国对镍矿石、镍锍等产业链上游产品需求更为刚性,价格敏感度小。(2)风险所造成的价格波动对中国进口损失影响并不显著,而对风险韧性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资源竞争能力,这与进口结构、占风险源出口份额、以及国家产业对于额外成本的转嫁能力有直接的关系。(3)同一国家在面对不同风险源时表现出不同的风险韧性。当风险源分别为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时,其风险规模每上升1%,中国因此而承受的镍矿资源进口损失规模将分别上升1.74%和1.77%,中国在面对来自菲律宾的突发风险时韧性较低。评价节点国家在关键矿产资源供应链网络中的的风险韧性,对把控资源供给宏观形势,提高资源政策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宇祺   李华姣   安海忠   王安建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社会对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矿产资源的战略性地位愈发凸显,矿产资源的竞争已不局限于原生矿产,而是涉及到整个产业链。本文从产业链视角出发,将关键矿产资源产业链边界界定为“勘探开采—冶炼加工(运输)生产—行业使用—回收循环利用”的全产业链环节,分别从产业链各环节定义关键矿产资源可供性,强调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关键作用。在现有的矿产资源可供性研究方法基础上,识别出20种矿产资源可供性影响因素,将其归纳为地质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地缘因素、规制因素和社会因素等6个方面,并界定其直接影响的产业链环节,从不同环节构建产业链视角下关键矿产资源可供性指标体系。在系统梳理过程中,发现产业链视角下的关键矿产资源可供性研究在其内涵、二次供给、多环节耦合和模型开发利用方面仍有不足,并提出了4个主要前沿方向:(1)产业链视角下关键矿产资源可供性新内涵;(2)资源挑战背景下一次资源与二次资源可供性新关系;(3)关键矿产资源全产业链多环节可供性耦合关系;(4)关键矿产资源全产业链可供性数据库与研究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冰  
全球“双碳”进程持续加速,中国清洁能源产业规模再攀新高,能源转型背后的关键矿产安全问题愈发凸显。西方国家近年来高度关注全球关键矿产的发展动向,以关键矿产“去中国化”为抓手,做动作、搞圈子,力图建构“关键矿产联盟”。这套机制呈现出所谓的安全议题优先、双边合作加速、多边机制创设、全球南方裹挟介入等四个特点,可能对我国参与关键矿产的国际合作带来隐含风险与不确定性。美西方国家在关键矿产领域的霸道行径与胁迫行为,严重威胁到全球清洁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究其原因,是其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作祟。我国应从提升风险保障能力,加快关键技术创新,注重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以及秉持“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机制等方面稳步发力、妥善应对。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涵  孟正豪  成金华  
技术进步是影响关键矿产可持续供应的重要因素,但许多学者忽略了不同类别技术进步的作用与技术进步的扩散效应.该文以战略性关键矿产——镍为研究对象,结合ARIMAX模型,研究了三种技术进步与经济、地质、需求等因素对于关键矿产供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三种技术进步专利均会对关键矿产供应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成本降低型专利的影响最大,效率提升型专利影响次之,安全提高型专利影响最小.2)技术进步、价格与经济发展对矿产供应的影响均有扩散效应,储量与需求对矿产供应的影响没有扩散效应.3)往年的矿石产量也是影响矿产供应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上述实证结果,该文对中国未来矿产资源产业与矿产开发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尹文渊   范舒雯   刘艺卓  
在中美科技竞争加剧和全球能源转型的催化下,关键矿产供应链正在成为大国争相布局的焦点,美国最早将关键矿产供应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也是推进供应链重构最积极的国家。从美国关键矿产供应链重构的动因出发,归纳分析美国关键矿产政策演变情况、主要措施及政策调整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剖析美国重构供应链对中国资源贸易、海外投资以及供应链技术创新带来的影响。中国应建立健全综合的国家资源战略、巩固多元的贸易投资网络、持续优化国际合作关系、加强技术创新保障中国关键矿产供应安全,在中美科技竞争和全球能源转型中把握主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白光裕   梁明   齐冠钧  
清洁能源矿产资源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关键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供需矛盾逐渐凸显,围绕关键矿产的大国竞争与博弈愈演愈烈。近年来,中国绿色低碳产业蓬勃发展,但锂、镍、钴等清洁能源关键矿产资源国内供应严重不足,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同时在进口来源地集中度、主要资源通道依赖度和对美国及其盟友依赖度三个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脆弱性。新形势下,确保清洁能源关键矿产资源安全稳定供应需进一步增强资源国内供应能力,提高供应链韧性,增强矿业企业海外权益保障能力,强化产业链风险识别、监测和防控,提高综合议价能力。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田伊霖   程慧   韩爽  
关键矿产资源对一国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关键矿产领域成为大国竞争新“战场”,各国纷纷加速出台相关战略和政策措施。非洲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关键矿产来源地之一,逐步成为大国关键矿产竞争的重点区域。当前,在大国对非洲矿产品贸易依赖度提高的同时,中非关键矿产品贸易快速发展,自非洲关键矿产品进口规模不断扩大,但仍面临基础设施不足、传统安全风险上升、资源民族主义抬头致使主要国家政策法规调整、物流通道隐患以及西方势力抨击抹黑等一系列问题与挑战。下一阶段,中国应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安全与发展,完善对非关键矿产合作顶层设计,强化制度保障,引导企业合规经营,增加信息供给并加快谋划三方合作。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雪莲   康喜顺  
关键矿产是实现清洁能源转型的核心资源,其战略价值成为塑造一国电动汽车制造、电子等产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底层变量。能源转型增加大国关键矿产需求,大国博弈引发关键矿产供应风险。日本作为全球制造强国高度依赖海外关键矿产供应,日本如何确保关键矿产供应链安全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学术问题。关键矿产与日本支柱产业创新发展具有高度关联性,上游集中化、中游冶炼能力不足、下游供需矛盾是日本关键矿产供应链风险的基本特征。日本于2020年颁布了《新国际资源战略》,试图构建一个以多元供应、循环利用与国家储备作为关键矿产供应链保障三大支柱,以资源外交、冶炼能力、战略嵌套作为关键手段,以探采技术、冶炼技术、节约技术作为核心支撑的关键矿产供应链保障体系。加强国内冶炼加工能力是日本关键矿产供应链保障的重要发力点,日本试图将其打造为全球关键矿产二次回收原料循环利用供应链的核心强国。日本如何平衡关键矿产供应链保障与清洁能源转型、大国博弈安全困境,是观察中日经济与政治关系的新视角,也是对日本外交关系灵活性和审慎性的新考验。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颖  陈其慎  柳群义  邢佳韵  陆挺  
为系统研究我国矿产资源海外供应的总体安全状况,本文创建了集资源综合对外依存度、资源通道依存度和资源地域依存度为一体的海外矿产资源供应安全指标体系,及对应的计算模型。收集了2013年我国39种矿产资源的进出口价值、消费量等数据,测算了2013年我国资源综合对外依存度、资源通道依存度和资源地域依存度,分析了我国海外矿产资源供应安全形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对外依存度过高,而且呈不断上升趋势,对资源安全影响较大;我国南海地区尤其是马六甲海峡,资源通道依存度过高,对资源安全风险较大;我国中东、非洲矿产资源地域依存度相对较高,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建议增加陆路通道资源进口比例,加强我国矿产品、产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纪玉山  刘洋  卢婧  
随着后金融危机与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发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对矿产资源进行配置的传统市场模式会将人类带入资源危机的深渊。而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政府主导的国家统一管理体系能够切实有效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强化政府在矿产资源长期配置中的宏观调控职能,构建矿产资源的统一管理体系,将国家统一管理作为一项国家的重大战略,确实能够弥补市场的失灵,这对中国矿产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从中国矿产资源的产权制度、规划体系、储备体系、价格机制和经营机制的现状出发,对现行制度中制约矿产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障碍进行了分析,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谷树忠,耿海青,姚予龙  
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资源安全须建立在地区间合理分工与协作的基础之上 ,是对地区资源安全的整合。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资源赋存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显著 ,在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方面承担的职能也应有所区别。能源和矿产资源是非原位性资源 ,地区间的合理配置是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基础 ;为此 ,本文在综合考虑资源条件、交通运输条件以及生态条件等因素的前提下 ,进行了国家能矿资源安全的功能区域划分 ,提出应将全国的能矿资源富集区划分为开发区、接替区和储备区三种类型 ,并将这一划分方案具体运用到西部地区 ,针对各能矿资源集中区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最后 ,在客观评价西部能矿资源特点及开发现状的基础上 ,展望了西部在国家资源安全格局中所应具有的地位以及为此需要做出的努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学红  李双美  曾安琪  
【目的】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清洁能源技术迎来井喷期,关键金属需求及产业链碳排放将大幅攀升。【方法】为了深入厘清清洁能源转型下关键金属产业链碳排放的驱动机理、研究方法和减排路径,本文基于系统性关联视角,站在全产业链的高度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整合分析。【结果】研究发现:(1)清洁能源转型从需求侧拉动关键金属需求,从供给侧降低碳排放强度,供需双轮共同驱动关键金属产业链碳排放;(2)关键金属产业链碳排放核算和预测需集成多种方法模型,应根据不同的分析对象选择适配的研究方法;(3)现有研究重点关注关键金属冶炼和回收环节的碳减排路径,尚未从全产业链的角度识别降碳路径。【结论】未来需基于“金属-能源-碳”多要素关联视角和集成性方法进一步验证关键金属产业链碳排放的内在机理并研判其未来态势,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因素”系统性地设计和识别关键金属全产业链碳减排路径,为达成碳中和目标提供现实依据和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