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87)
2023(10064)
2022(7950)
2021(7434)
2020(5853)
2019(13213)
2018(12900)
2017(24176)
2016(13036)
2015(14733)
2014(14367)
2013(14088)
2012(13031)
2011(11907)
2010(11620)
2009(11082)
2008(10852)
2007(9569)
2006(8523)
2005(8034)
作者
(34827)
(29396)
(29039)
(27881)
(18529)
(13766)
(13147)
(11255)
(11130)
(10241)
(10158)
(9717)
(9392)
(9309)
(9259)
(8966)
(8769)
(8411)
(8374)
(8147)
(7422)
(6993)
(6878)
(6630)
(6548)
(6532)
(6521)
(6271)
(5701)
(5685)
学科
(54846)
经济(54758)
管理(41374)
(34840)
(28504)
企业(28504)
方法(20647)
中国(19155)
数学(18338)
数学方法(18223)
(16218)
(15689)
(15024)
业经(13461)
(12665)
贸易(12657)
(12494)
(11159)
(10853)
银行(10846)
(10476)
(10197)
金融(10194)
环境(10060)
农业(9438)
体制(9432)
(8638)
财务(8619)
财务管理(8595)
(8499)
机构
大学(186410)
学院(184890)
(87572)
经济(86175)
研究(68430)
管理(67955)
理学(57850)
理学院(57224)
管理学(56620)
管理学院(56254)
中国(54854)
(42089)
(39520)
科学(35990)
(33041)
财经(32890)
(30136)
中心(30034)
研究所(29533)
经济学(29195)
(26325)
经济学院(26166)
北京(25622)
(25102)
(24819)
财经大学(24594)
(22977)
师范(22816)
业大(22003)
(20334)
基金
项目(121482)
科学(97828)
研究(93523)
基金(91303)
(78906)
国家(78311)
科学基金(67180)
社会(63881)
社会科(60707)
社会科学(60694)
基金项目(46918)
(43511)
教育(42343)
自然(39294)
自然科(38378)
自然科学(38369)
自然科学基金(37728)
(37704)
资助(36517)
编号(35902)
成果(30457)
(29668)
(29314)
国家社会(28269)
重点(27834)
(26919)
中国(26564)
教育部(25949)
(25930)
课题(25746)
期刊
(98241)
经济(98241)
研究(61660)
中国(40575)
(32871)
管理(27456)
科学(25169)
学报(24794)
(24441)
(20292)
金融(20292)
大学(20214)
教育(19354)
学学(19014)
财经(17531)
经济研究(16994)
农业(16529)
(15220)
技术(14545)
业经(14054)
(13196)
问题(13019)
国际(11685)
世界(11565)
(9030)
技术经济(8549)
现代(8054)
(7935)
经济问题(7881)
改革(7760)
共检索到288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范英  衣博文  
目前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转型变革。尽管各国由于转型核心动机和能源资源禀赋方面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转型路径,但其背后的驱动机制却是相似的。在分析各国能源转型规律和机制的基础上,本文就我国能源转型的现实挑战和驱动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分析了"碳中和"目标引导下的能源转型新趋势,剖析了转型所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外部性定价障碍,并从市场驱动、政策驱动、创新驱动、行为驱动等多个维度提出了我国持续推动能源转型的着力点和突破点,形成能源转型的中国路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雪忠  胡成  
探究国产工业软件的创新驱动机制对推动中国工业软件自主创新、助推中国工业软件解决“卡脖子”难题、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至关重要。通过文献分析解析出产业层面的六大创新驱动要素,之后运用上述要素对与工业软件相关的政策文件、新闻报道、行业发展报告、期刊文献等原始资料进行编码,并通过对比验证的方式推导建立资料间的证据链、逻辑链,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中国工业软件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工业软件的创新驱动机制经历了构建、瓦解与重塑3个阶段,逐步从“以市场为导向”过渡到“以政策激励为导向”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认为,未来短期内仍然应当以政策激励作为国产工业软件创新的动力基础,长期来看则应当回归到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驱动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丽锦  戴建平  荣华旭  
“智改数转”是数字经济时代推动制造业产业集群能级提升和价值链攀升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制造业价值转型蓬勃发展之势为契机,通过对“智改数转”价值内涵的界定,将制造业价值转型归纳为由价值交易主导型向价值孪生主导型再向价值共创主导型转变的过程,而驱动两次价值转型过程的机制分别是连接机制和赋新机制,通过逐步实现资源约束突破和能力跃升来推动制造业价值转型的落地。基于此,为进一步推动“十四五”时期“智改数转”引领制造业价值转型实践,可以从资源与能力的耦合视角采取加大政策供给、坚持创新驱动、强化企业本位和落实人才核心等四条实现路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喻庆国  董跃宇  杨宇明  刘朝蓬  袁磊  李昊民  王四海  
利用ERDAS IMAGINE 9.2处理1957、1974、1989、1990、2001、2006、2011和2012年8个年代的航空和卫星影像,ArcMap 10处理剑湖演变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Fragstats 3.3计算景观指数值,Excel统计景观指数值,采取图、文、表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1957~2012年剑湖水域面积和形状的时空演变规律,同时从驱动因素、驱动方向、驱动速度和驱动过程4个方面分析了剑湖水域演变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面积和形状时空演变规律。在1957~2012年的55年间,剑湖水域面积呈随着时间变化而逐年减少的趋势,其形状呈随着时间变化而日渐复杂的趋势。(2)驱...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文卉   宋小青   徐惠孝   高厚兴  
深入理解淡水养殖水面结构转型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大食物观的必然要求,对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有关淡水养殖水面结构变化的研究还十分不足。论文在认识到淡水产品市场需求和河湖长制等水域管控政策对淡水养殖的影响基础上,综合运用Simpson多样性指数、地理要素重心模型和面板回归模型,从类型结构和空间结构两方面研究揭示江汉平原养殖水面的转型特征,着重探索市场诱致和政策管控共同作用下养殖水面结构转型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 2001—2020年,江汉平原养殖水面从快速扩张转为扩张减缓,类型结构发生了“大水转小水、小水精养化、综合种养化主导”的转型,空间结构出现了“大水爬坡、小水向江”的转型趋势;(2)市场诱致性类型替代叠加政策强制性结构调整共同驱动了江汉平原养殖水面结构转型。其中,前者即以追求劳动生产力最大化为养殖目标的自下而上市场诱致性类型替代,后者即以河湖长制为代表的自上而下的水域管控政策实施导致的结构调整。此外,论文提出了加强江汉平原养殖水面结构转型调控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有助于土地利用转型研究对象向养殖水面拓展,同时能够为从结构演化视角开展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提供案例支撑。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广来  罗鹏  廖文梅  
调查收集了2000~2012年南方集体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相关数据,采用库兹涅茨经验法则从林业产业产值比重、劳动力比重、比较劳动生产率三方面分析南方集体林区林业产业结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林业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逐年上升但增长趋势缓慢。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南方集体林区林业产业结构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南方集体林区林业产业结构驱动因子主要有: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和产业政策。依据分析结果,对促进南方集体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涛   曾雨欣   陈志禹   闫晋博   梅琳   王晓伟   石国宁   龚胜生  
该文基于疫情史料和环境资料,运用M-K检验、小波分析、空间自相关模型、疫情重心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1949年以前湖北省疟疾流行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清代(1644—1911年)268个年份间共有14个疟疾年份,频率为5.2%,民国(1912—1949年)疟疾愈加频繁,38个年份间共有20个疟疾年份,频率为52.6%.民国疟疾流行呈现波动变化趋势,1940年为疟疾开始突变增长的时间点.民国疟疾疫情存在18年和4年两个时间尺度的波动周期,平均每隔约12年发生一次大流行,约3年发生一次小流行.流行季节以夏秋为主,春季次之,冬季最少.2)湖北省疟疾流行呈现出蔓延扩散的特征,由斑块散状分布发展成集中连片分布,武汉三镇和宜昌是两个疫情中心.湖北省疟疾疫情在空间上呈现显著集聚态势,高高集聚区包括在武昌、汉口、汉阳和宜都,高低集聚区有竹山,在宜昌周边形成一条由兴山、远安、当阳和长阳等县组成的低高集聚带,未出现低低集聚区.湖北省疟疾重心一直在几何中心附近东西向摆动并逐渐向北偏移,反映了疫情分布不稳定并逐渐向北加重.3)河网、战乱、旱灾等因素对湖北疟疾流行均具有促进作用且在鄂东地区更为显著,鄂西地区路网的完善对疟疾流行的抑制作用更为强烈.疟疾流行时间变化特征主要受气候和战乱因素的影响,空间分布规律主要受人口、河网和交通因素的影响.疟疾流行的驱动机制由疟疾流行的基本环节、疟疾流行的影响因素、疟疾流行的时空规律三个方面组成,并通过各种分析方法有机联系起来.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吴素雄  张燕  杨华  
在国际范围内,健康领域基本经历了从政府统治到市场管理到社会治理,再到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转变。有效把握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规律及其背后的逻辑机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健康治理实践。健康治理的发展路径差异受政府治理策略、市场成熟度和社会发育状况影响,其背后的逻辑是政策、利益和议题驱动,体现为科层、契约与网络机制的差异,这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表现。当前我国的健康治理驱动机制交叉重叠,呈现出模糊的健康治理路径。我国的健康事业可以根据政府、市场和社会治理能力,实施分阶段推进,先实施政策驱动,继之以议题驱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瞿诗进  马珺  李全峰  胡守庚  
探究县城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路径是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文章采用熵值法、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在揭示长江中游地区县城城镇化质量演变过程、短板弱项与影响因素基础上,探索提出县城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路径与策略。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地区县城城镇化质量在空间上整体呈现“中东部高—西部低”的分布格局,人口增长缓慢和建设投资少是研究区县城所面临的普遍困境。(2)2015—2020年,长江中游地区县城城镇化质量提升明显,但与城市相比,在“人口聚集”“社会经济”和“基础设施”等维度仍具有较大差距,县城短板亟待全面补齐以促进区域城乡融合发展与共同富裕。(3)长江中游地区县城城镇化质量主要受社会经济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制约,且随着县城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其限制因子出现从“保障性”要素向“提升性”要素转变的规律,县城城镇化建设需要差别化的策略以促进区域均衡发展。(4)县城城镇化质量是以人口为基础,经济驱动、区位约束与政府调控等多重要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据此,从共性与差异性两个方面给出长江中游地区县城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文斌  赵素芳  
在中国语境下,员工绿色行为表现形式存在扩展性,学术界对其影响因素未形成统一认知。本文从员工个体感知视角,通过访谈和问卷收集资料,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索了外部因素、组织因素和个体因素对员工绿色行为的联合效应。研究表明:个体感知视角的绿色行为主要包括环境保护和安全健康两个方面,提炼出七个影响因素并将其划分为三类;外部因素、组织因素和个体因素形成了影响员工绿色行为的多种组态形式,表现为“殊途同归”的特点;作为组织因素的组织促进以核心条件出现在三个组态中,是员工绿色行为的重要推动力;作为个体因素的个体规范以核心条件出现在三个组态中,是员工绿色行为的重要内驱力;组织促进和个体规范具有明显的互补关系;在其他因素作用下,参照群体和习惯便利偏好的组合与绿色风气和结果预期组合可以相互替代,绿色感知和参照群体的组合与结果预期可以相互替代,绿色风气与绿色感知的组合和习惯便利偏好可以相互替代。本文从组态视角解释了员工绿色行为的差异化路径,弥补了传统统计分析对员工绿色行为解释单一性问题,为有效促进员工工作过程中的绿色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盛勇  
合作是银企战略联盟存在的条件,银企战略联盟的共生是促进合作提升的手段。银企战略联盟为银企双方持久发展注入了活力,但银企战略联盟得以持续发展的前提是联盟中的共生机制促进银企战略联盟的共生演进。战略联盟前阶段、雏形阶段、整合阶段与融合阶段是银企战略联盟共生演进的一般路径,但演进还依赖于银企战略联盟中的信息共享、信任培育和利益共享等驱动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洪志  李慧  魏潇洁  姚峰  
历史经验表明能源革命会给大国发展带来战略机遇。中国在能源定价权缺失的背景下,应抓住第三次能源革命的历史机遇。本次能源革命表现出能源供给多元化、能源消费低碳化、能源贸易东移化、地缘格局复杂化以及能源定价期货化等特征。中国应该从价格的影响时效、影响强度以及影响范围等三个层面创建能源基准价格的形成机制。基于多变量时间序列单方向因果测度模型考察中国争取石油定价权的真实进程,给出先东亚、再亚洲、然后是世界的定价权争取路径,建议中国油价应该在东亚地区形成优势性机制、在亚洲形成长期性机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优势性和公认性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广智  
乡村旅游作为我国高速发展的旅游业与面临转型升级的农业相融合而发展出的一种新型业态,在解决我国欠发达的乡村经济发展方面确实的起到巨大的发展促进作用。而乡村旅游带来的高经济收益,市场对于乡村旅游产业的新需求以及政府政策导向成为了驱动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原动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广智  
乡村旅游作为我国高速发展的旅游业与面临转型升级的农业相融合而发展出的一种新型业态,在解决我国欠发达的乡村经济发展方面确实的起到巨大的发展促进作用。而乡村旅游带来的高经济收益,市场对于乡村旅游产业的新需求以及政府政策导向成为了驱动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原动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玫  
本文在梳理归纳我国能源价格改革的进展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能源价格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讨论了下一轮深化能源价格改革的目标、路径和"十二五"最后两年的重点任务。文章研究指出:我国煤炭价格市场化进程基本完成,油价实行与国际油价挂钩的政府指导价,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电价改革在谨慎推进。保障供给、增量先行是我国能源价格改革的主要特点之一。下一轮能源价格改革的总体方向是能源价格由市场决定。最后,文章指出深化能源改革应遵循能源价格改革的一般规律:在能源价格改革中要防止能源市场价格机制导致过度竞争,所建立的能源价格机制要与能源自然禀赋相关联、要与能源产业发展成熟度相协调,能源价格改革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